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在线阅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014节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014节

    作为经历过战争的人,都清楚多线作战是兵家大忌,别说五线了,两线作战吃大亏的就太多了。

    “杨烽火,你似有话说。”

    朱允炆看到仰头,鼻子朝屋顶看的杨烽火。

    杨烽火想打个喷嚏,听到朱允炆喊,顿时打了个激灵,喷嚏的事也忘了,站出两步,严厉地说:“老杨我是粗人,没文化,还请皇上免我不敬之罪。”

    “说吧。”

    朱允炆淡然一笑。

    杨烽火清了清嗓子,握拳用力地喊道:“五线作战,可怕吗?瓦剌、鞑靼、兀良哈可怕吗?在我看来,别说什么五线作战,就是八方来战,我堂堂大明也能应对自如!此时之大明,绝非十年之前之大明!此时大明,也非五年前委鲁母对战帖木儿之大明!游牧之人在外,岂知我大明之国力之盛?”

    “臣在京军,知京军战力。臣曾出征,见识过帖木儿的骑兵重甲!不是我等不自量、狂悖,看遍天下雄兵,唯大明军士堪称精锐!游牧骑兵,已没资格再欺负我等,去他娘的,不来还好,既然要来,那就往死里干!”

    “杭爱山,咱也爱,拿回来!听说和林附近牧场不错,拿来养养大明的牛羊不是挺好!皇上,若要打仗,我杨烽火愿当先锋,至于打鞑靼、还是瓦剌、亦或是兀良哈,皇上指向哪里,咱就打向哪里!”

    铁铉、徐辉祖捂着额头,这个大督官还真是粗俗,不过他说得确实振奋人心,令人安心,听着还有些舒坦……

    朱允炆微微点头,看向众人:“五线作战的格局若当真出现,我们面对的将是瓦剌、鞑靼、兀良哈全族之力。杨烽火的自信可嘉,但也不能小看了他们的力量。朕已下旨,自天山马场、山丹马场抽调五万战马,补充大同、北平、蓟州。只是朕在想,这一道旨意恐怕是来不及了,我们需要做其他安排。”

    郑赐颤颤巍巍地走出来,老脸的皮耷拉着:“皇上,臣就问一句,这瓦剌、鞑靼、兀良哈,当真会对大明出手吗?”

    众人看向朱允炆,这确实是一个需要确认的要命问题。

    朱允炆默然沉思。

    沫儿提供的情报到底准不准确,目前尚没有其他消息可以佐证。

    棋手是不是在筹谋大局,风雨是不是正在来,没有其他人可以证明。

    若断定瓦剌、鞑靼、兀良哈群起而攻大明,结果什么事都没有,这将极大损伤自己的威信,也将挫伤磨刀霍霍的军心。

    此时还是盛夏,军队后勤刚刚革新,支撑不了十万级的后勤,一旦大规模准备作战,估计少不了征调民力!

    如果没这些事,那所有的举动,都会造成浪费!

    可马哈木本身就是一匹桀骜不驯的野狼,他从来没服过谁,让他真正臣服大明,不太可能。

    本雅失里就不需要考虑了,阿鲁台一心想要恢复大元,时不时犯边大明,本来就是大明的敌人,这个时候抽刀子对付大明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兀良哈,朵颜卫与福余卫,长期以来都有消息说他们想要脱离大明。只是大阅兵之后,他们应该老实点才对,但这种老实,未必能抵得过空虚东北的诱惑,他们一直都想要大宁,想要辽东与东北,作为他们的住牧地,从而形成瓦剌居西、鞑靼居中,兀良哈居东的格局。

    最令人担忧的还是隐在暗处的古今与棋手,没有人知道他们策划了多久,等待了多久,没有人知道他们给瓦剌、鞑靼、兀良哈说了什么。

    是告诉他们,大明迟早会灭了他们,这个时候再不动手就晚了?

    还是告诉他们,等打完之后四分大明,瓦剌你拿走西疆省、甘肃等地,鞑靼你拿走河套与陕西、山西等地,兀良哈你拿走关外辽东、东北甚至包括朝鲜?

    朱允炆看不穿暗处的布置,换位思考,若有人怂恿,说明厉害关系,瓜分利益,马哈木未必不会不动心,阿鲁台动不动心都会动手,兀良哈,历史上就是反骨仔啊……

    但国之大事,只靠着沫儿提供的八个来历不明的情报,靠着揣测,能做出决断吗?

    朱允炆深深吸了一口气。

    长期以来,朱允炆可以靠着历史的脉络掌握先机,从容应对。可历史已经不再是按照既定的轨迹运转,它没有再给自己提供预见的可能。

    现在,此时!

    拿什么给出决断?

    朱允炆有一种直觉,相信局势会发生突变,变得暴走。

    可作为帝王,不可能只靠着直觉去说服文武!

    杨士奇感觉到了朱允炆的困难,走出来说了句:“皇上,北平新都虽没有建造完成,但三大营的军营已修筑完毕。臣以为,可派驻部分京军前往验收……”

    朱允炆看向杨士奇,豁然开朗,走向郑赐,握着郑赐的手,认真地说:“郑尚书,据绝密情报,瓦剌极有可能会对大明动兵。虽然准确情报并没有传到,但朕相信,用不了多久,事情就会确定下来。但在这之前,朕需要安排军略,有备无患!”

    郑赐连连点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朝廷收到了消息,依我看,哪怕后面证实是虚惊一场,也须十分认真对待。皇上,诸位,战争不是儿戏,莫要因为侥幸,让我们的军士、百姓受难!臣请皇上,下旨动员京军,各地卫所、各地府州县,全力备战,以应不测之变!”

    兵部侍郎古朴站出来支持郑赐:“皇上,战场之上,局势瞬间就变,我们居金陵,所得消息缓慢。当先下旨备战,调动京军向北。正如杨阁所言,我们可借接收北平新军营的机会,不惊扰百姓生活,先行行军。”

    解缙微微点头:“接收北平军营是一个好主意,同时以练兵名义,督促各地卫所进行作战演练,下旨各地盘查粮,筹备可能的战事。避免当真瓦剌、鞑靼、兀良哈出手,我们仓促之间无以应对。”

    徐凯皱眉,你们这些人到底在说什么?

    无以应对?

    开什么玩笑。

    你们到底知不知道前线是什么情况,前线城池是什么武器配置?

    鞑靼有胆量来,也要看看他有没有本事打开大同啊。瓦剌有大量动手,也得看看他到底能不能打下乌鲁木齐或嘉峪关。

    只有兀良哈是个麻烦,大宁、辽东抽调至鸭绿江颇多,而东北地界上还有大量百姓。

    大佬们,你们能不能说点我们听得懂的话?

    瓦剌要打,那就让他打嘛。

    城多的是,他们愿意啃就啃,看看他有几口好牙。

    鞑靼要打,让他撒马来呗。

    长城一线,还能让他马飞过来不成?

    这个时候就调京军北上,动员天下卫所、府州县的,没这个必要吧?

    段云、高忠光也有些迷糊。

    一开始听五线作战,好像多厉害,但仔细一想,咋滴,五线有敌人,天还能塌了不成?

    咱北面前线可都是新军之策,要军心有军心,有火器有火器,神机炮也摆上城墙了,虎蹲炮也送过去了,虽然火药弹数量有限,但合理使用,挡住敌人十天进攻不成问题啊。

    十天,足够大明军队机动支援的了,怕个鸟!

    “宣青书,他们在说什么?”

    刘启夏凑过来问。

    宣青书看了一眼与大臣商议的朱允炆,低声说:“哦,他们在商议,怎么一次性把瓦剌、鞑靼、兀良哈都灭了……”

    ——

    很感谢大家的催更与投票,感谢每一位读者对大明的认可与支持。

    最近看到有人指责与埋怨,让惊雪全力写大明。

    我知道这也是对我的认可,谢谢。

    只是具体缘由说了许多遍了,已不想再多作解释,更不想卖惨。

    只想说,可以理解的话,尽量理解下吧,我是一个需要生活、需要养家的人,不再是过去那样,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六月可能还是无法多更,给大家说声抱歉。

    所以,不求票了。

    接下来是一场恢弘无比的战争,我将尽力写好我心中的大明。

    战争不是结束,还有未来。

    感谢你们。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第三级局部动员令

    灯火渐疏,星光凝视着人间。

    东安门缓缓打开,解缙、铁铉、夏元吉、郑赐、徐凯等人缓缓走出宫门。

    解缙抬头看了看星空,凝重地对夏元吉说:“这一次战争,事关百年国运。户部需全力支持,无论有多大压力,多大困难,需要的钱财,都必须拿出来!”

    夏元吉苦涩不已:“说说倒是轻松,可户部毕竟不是财神,想要多少就能拿出多少。”

    铁铉体谅夏元吉的难处,开口道:“我的俸禄,自免半年,支给军士吧!”

    “既是如此,那也免我半年俸禄吧。”

    解缙瞥了一眼铁铉,无奈跟进。

    内阁同进退,你都表态了,我若不表态,岂不是被皇上看作不识大体,无大局观?

    郑赐听闻,颤颤巍巍地说:“我老了,俸禄就不需要发了。解阁说得对,这一次关系百年国运,赢了,百年无战事。为了子孙后代,我少吃一口饭,不妨事。”

    夏元吉被触动了,虽说郑赐有儿孙,没俸禄也饿不着,但毕竟是一大笔收入:“既然如此,那我就不与你等客气了。此番战争倘若真如皇上所想,那户部支给的财力,恐怕是前所未有。”

    郑赐呵呵笑了笑:“你们还得在朝为官,这种自免俸禄的事就莫要带头了,明日我上早朝提议,活不多久的人了,不怕得罪人。”

    夏元吉有些悲伤:“郑尚书身体康健,不可说这话……”

    郑赐摆了摆手,在黄福的搀扶下走远。

    俸禄是官员的重要收入,提出免俸禄的人,确实很得罪人,跟吧rou疼,不跟吧脑袋疼,rou疼容易骂人,脑袋疼还是容易骂人……

    夏元吉也没办法,对卓敬说:“准备明日下发文书,催促各地府县,今年早日征收夏税。”

    卓敬肃然答应:“没问题,我今晚就拟好文书。”

    铁铉走到徐辉祖一旁,脸色凝重地说:“京军乃是天下之本,不可轻易调离过多。目前局势不明,在调动上,还需留有分寸。”

    徐辉祖看着铁铉,轻声问:“那依你之见,京军向北调动多少合适?”

    铁铉低头盘算,伸出一只手,张开五指:“五万,不能再多了。”

    徐辉祖摇了摇头,正色说:“五万京军,是去对付兀良哈,还是去对付鞑靼?你应该清楚,若情报属实,鞑靼、兀良哈、瓦剌将举全族之力出手。五万京军,可无法在大草原上硬抗两方势力。军士扛得住城防之下的五线作战,可扛不住草原之上的三线、乃是两线作战!”

    铁铉咬牙:“可你也要清楚,京军调动过多,容易让京师陷入空虚。大军在外,皇帝未必能睡得安稳啊。”

    徐辉祖摇头:“你还是小看了军中督官与新军之策的思想,三十万京军哪怕是全部被带到贝加尔湖钓鱼去,皇上也能安枕无忧。”

    铁铉白了一眼徐辉祖:“我说的并非赵家的事,而是京城中的事!京军乃是金陵城安稳之根本,若抽调过多,其他地方出点事,皇上手中无可调遣兵将,该如何是好?你也知道,白莲教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谁知他们会不会趁乱起事!”

    “你总得留下足够多的兵力,以备不时之需吧。再说了,前线情况不明,仓促调动过多兵力,沿途的粮仓也无法承受。我说五万,只是先头部队。若后续情报证实,再增派兵将也不迟。”

    徐辉祖沉思一番,点了点头:“我会奏报先派遣五万,具体还需皇上裁定。”

    铁铉长长叹息:“看来这一晚上,我们是别想休息了。”

    休息?

    没时间了。

    朱允炆下达了大明王朝第三级的局部动员令。

    京军大营,初设的后勤局开始运作起来,一道道命令随着军士出城,传至长江南北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