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在线阅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999节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999节

    朱高炽连忙阻拦,可惜胖子腿脚不好,根本挡不住朱棣,只好喊丘福来帮忙。

    丘福很苦,自己就一看门的,你们家的事喊我干嘛,王爷啊,你是要抽你儿子,干嘛一皮带两皮带朝我身上打……

    朱高炽有些痛心,自己这个弟弟就不是一个安生的主,早年间就想着干点惊天动地的大事,后来被父王压制,送到国子监,结果闯了不少祸,又被杨士奇给赶出了国子监。

    没事干的朱高煦就是个纨绔子弟,受不得约束,特别是在西域征战回来之后,因为没有受到封赏,加上朱允炆许诺给燕王府的丝绸之路收益迟迟见不到影子,私底下没少指着槐树说话。

    京师能配得上他身份,又好玩、会玩的没几个,比如徐增寿、李增枝,他们才是一类人,哪怕是解缙他儿子,也没资格和朱高煦在一起逛秦淮河。

    李芳英虽然很少去秦淮河,但这个家伙知道的花样多,估计也是在凤阳憋着实在没事干,瞎琢磨出来的。

    这一来二去,臭味相投的两个人在一块也不是稀奇事。

    朱高炽原以为只要朱高煦不和李景隆那个蠢货一块玩就没事了,毕竟逛青楼又不犯法,皇帝总不可能因为这点事惩治勋贵之家。

    可谁料想,李芳英不仅会玩,还善于玩大的!

    三千斤硫磺啊,这得制造出多少火药!

    “父王,这件事……”

    朱高炽有些拿不准该怎么处置。

    朱棣丢下皮带,怒气冲冲:“丘福,把他给我绑起来,送到宫里去!”

    朱高煦着急起来:“父王,我不去宫里,一旦落到安全局手中,很可能就出不来了……”

    朱棣抬起脚,狠狠踹在朱高煦胸前,看着倒在地上的朱高煦,咬牙说:“早知如何,何必当初!绑!”

    丘福没办法,只好找了绳子,将朱高煦给绑了起来。

    燕王妃听到消息,匆匆赶来,拦住了朱棣:“煦儿不过是顽劣,何必闹到宫里去。”

    “顽劣,你可知他干出了什么事?一个不慎,整个燕王府都要陪葬!”

    朱棣几乎没对燕王妃发过火,但这一次再无法忍住。

    事关全家人生死存亡,岂能马虎!

    燕王妃没想到问题如此严重,待问清楚之后,脸上也没了血色,伸出手狠狠打了朱高煦一巴掌,气愤地说:“你怎敢如何胡来!”

    朱高煦低头不语。

    你们以为纨绔子弟都不花钱的吗?

    燕王府能给自己多少钱,没钱怎么逍遥。

    李芳英能给自己钱,不就是弄点货,我一个卖货的,管他拿去干嘛用。卖菜刀的还需要承担他人砍人的罪责不成?

    卖硫磺又不犯法,他不找自己,也能找其他人买。我不赚钱,其他人也会赚这笔钱。

    “你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李芳英若用硫磺制造火药,那他是准备对谁下手,你当真不清楚吗?!”

    朱棣咬牙说。

    朱高煦抬起头,挣扎了下,开口道:“我清楚,但这不是更好吗?这样一来,父亲就有机会……”

    啪!

    朱棣重重一巴掌打在朱高煦脸上,呵斥:“你非要把全家人都害死不成?丘福,提他去宫里!”

    丘福抓起朱高煦就往外走。

    朱高炽冷汗直冒,朱高煦的想法太过危险,他甚至一开始就知道李芳英的盘算,还积极参与其中!

    这可是谋逆大罪,是要处置全家的,要不是也姓朱,估计要诛杀九族!

    若朱允炆发狠,燕王府的草都会给刨干净!

    眼下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主动请罪,请求朱允炆念在父亲朱棣劳苦功高的份上,宽大处理。

    隐瞒不住了。

    李芳英被安全局抓走,一定会被严刑审讯,这个人想来是死定了,他会不会在临死之前拉几个垫背的,很难说。

    被咬出来,安全局会直接到燕王府抓人,到时候事情更难收拾,不如主动交代。

    徐辉祖刚到午门外,就看到了押着朱高煦入宫的朱棣,后面还跟着个气喘吁吁的胖子,不由上前询问:“燕王这是?”

    朱棣哼了一声,根本不作答复。

    徐辉祖看着狼狈的朱高煦,眉头紧锁,今天发生的事有些不对劲,安全局突然闯入曹国公府,几乎翻了个底朝天,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需要去找朱允炆问问。

    曹国公府也就罢了,毕竟一家人都不咋滴。可燕王府出什么事了,朱棣干嘛绑着朱高煦,这是打算请罪吗?他何罪之有?

    不过这个家伙也活该,纨绔得很。

    朱高炽见徐辉祖有点幸灾乐祸的意味,好心地问了一句:“魏国公,你怎么是一个人入宫求见?”

    徐辉祖愣住了,啥意思,我应该带几个人入宫?

    嘶!

    徐辉祖倒抽一口冷气,我的乖,该不会自家也陷入什么麻烦事了吧?

    先是曹国公府被查,后有消息称李芳英被安全局带走,紧接着朱棣要送朱高煦入宫,这事看着不对劲,莫不是说,与李芳英、朱高煦关系紧密的徐增寿被卷入其中?

    不会吧……

    徐辉祖转头就跑,准备先回去问问徐增寿,最近一直忙着后勤革制、卫所革制的事,根本就没关注过这个弟弟,千万,千万别给自己惹麻烦啊!

    一个时辰后,徐辉祖一脸悲怆,押着满是伤痕的徐增寿到了午门外……

    完了,彻底完了。

    让你弄硝石你就弄啊,你是猪吗?弄一点硝石还不够,直接弄个五千斤!

    蠢货啊,你简直比李景隆还蠢!

    朱允炆走出武英殿,看着跪在殿外求情的朱棣、徐辉祖、朱高炽、徐膺绪,还有被绑起来的朱高煦、徐增寿,抬手指了指偏殿:“朱高煦、徐增寿,朕只给你们一次机会,把知道的全都写出来。若有隐瞒,若有遗漏,就去安全局慢慢写,实在写不出来,就去菜市口说。”

    安全局军士不由分说,将两人提走,安排在不同房间里。

    朱允炆看着朱棣、徐辉祖等人:“他们之过错,是重是轻,都与你们无关,暂且回府候着吧。待事情查清楚,朕会再传召你们。”

    “回府?”

    朱棣、徐辉祖对视了一眼,凝重地叩头。

    回府候着,不是回去,这意味着两人被暂时解职,禁在家中。朱允炆,没手软啊。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铁塔仓的爆炸

    待在武英殿偏殿写材料的,除了朱高煦、徐增寿外,还有一脸无辜的朱济熺。

    在李芳英的关系网中,晋王朱济熺是最显眼的一个,不仅多次与李芳英接触,还在昨日晚间,从后门偷偷进入曹国公府,与李芳英密谈。

    种种线索与证据,让朱济熺并不那么无辜。

    内侍不敢打扰沉思的朱允炆,此时的他,如同一只随时可能吃人的猛兽,发红的眼睛透着嗜血的光。

    安全局。

    刘长阁放弃了所有的道德底线,不惜对戈力、李斛、李福、孙章的家人一刀刀凌迟,也要逼供出结果。

    以前,安全局不屑使用这种手段,哪怕是用他们的家人威胁,也是一刀砍了,砍到对方开口。

    可现在,刘长阁不介意将这些人的家眷挨个活剐了!

    大量火药不知下落,让安全局上下毛骨悚然。

    试想,若李芳英并不盘算着一次杀绝朝廷官员与建文父子,而是选择独狼刺杀,那建文皇帝将是何等危险?

    推一车火药,直接冲向建文皇帝,即使是安全局的人再防护,也未必能护皇上周全!

    何况皇上又是个喜欢微服私访的主,虽说每次出宫之前也会伪装下,且路线保密,但谁能保证不被有心人认出来?

    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到火药下落,逼问出李芳英的其他同党。

    人都有软肋,除了一些毫无牵挂,铁石心肠的人外,没人能忍受住家人被一刀刀剔干净的场面,李福、李斛崩溃,交代了李景隆怨恨皇上,多次不敬,甚至在密室中扎纸片人诅咒皇上的事。孙章更干脆,老娘一哭,他就全说了,除了李增枝做买卖的一些破事外,还交代了一条更重要的线索:

    秦淮名妓火寻烟是亦力把里国王杀米查干的旁亲,是李增枝买入京师的,火寻烟养着一批女刺客,想着哪天朱允炆到青楼实施刺杀,以报国仇。

    可谁想,朱允炆对青楼根本没兴趣,始终没上过青楼,倒是李增枝、徐增寿时不时光顾,照顾下火寻烟的生意,撒点钱,让她们姐妹可以吃饭。

    好嘛,阴兵隐在青楼清理了一番也就罢了,谁想到还能上新,这群人的能耐真有些大,竟然将手伸向了遥远的西疆。

    亦力把里国都灭了,杀米查干现在还在宗人府啃馒头拖地,你们这些小角色也敢跑京师作乱?这不怪安全局没发现,实在是这群人太能伪装了,到了京师整天做生意,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根本就没露出过破绽。

    就这份牺牲小我的精神,隐忍阴狠的能力,确实不比阴兵差。

    不过这三人交代的内容都算不得关键,戈力的开口,才是真正的突破。

    不得不承认,戈力是一个硬汉,也很有骨气,若对他抽打用刑,恐怕不会开口,但他是有家室的,而且就在京师内。

    刘长阁没来虚的,也没动戈力的父母妻子,而是先拿戈力只有十一岁的儿子动刀。

    惨无人道吗?

    刘长阁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错,这群人一旦策划出惊天动地的爆炸,那破家、灭家的何止上千,没几万人头根本无法平息事态!

    更要命的是,一旦朱允炆、朱文奎都没了,那谁来掌管大明?

    到时候,整个京师都会沦为战场,甚至于大明会分崩离析,陷入内战!这是一件极为恐怖的事,一件绝对不能出现的事。

    现在别说割了戈力的儿子,就是他全家祖坟刨开再砸个三千块也要撬开他的嘴。

    重情重义的人就这点不好,看不得亲人受苦。

    戈力不能不开口了,再不开口,戈家就要绝后了。

    “火药在铁塔仓,刘家院子。”

    戈力流下眼泪。

    “去找!”

    刘长阁看向汤不平。

    汤不平不敢怠慢,带人直奔西城石城门,铁塔仓在石城门附近。

    铁塔仓原址是一座七层铁塔,只不过元末战争时,估计是没铁打兵器了,这座铁塔被拆了,如今改造为了一个仓库。

    说是仓库,实则是百姓、商人混杂之地。

    在明南京城没修之前,许多百姓就住在秦淮河上,以船为家,但在城池建造之后,百姓就迁入石城门以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