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在线阅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900节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900节

    对于耿炳文的贡献,后世史学家给了一个公允的评价,八个字:

    缔造之基,其力为多。

    这八个字,可见其历史地位。

    朱允炆走出长兴侯府,看着阴郁的天空,目光中掩饰不住的伤感。

    郭英走了,耿炳文也走了。

    开国时期的宿将已经没几个人了。

    朱允炆追封耿炳文为兴国公,谥号“固武”。耿璇接替耿炳文,成了新的武定侯,因为他是武将,又是东海水师第一任总兵,并不能真正守孝三年,朱允炆让其三个月代三年,年底之前返回天津港。

    十月初,天渐寒,不少人已在前往京师的路途之中。

    这一日,朱允炆正在处理政务,内侍通报刘长阁求见。

    刘长阁入武英殿,行礼后连忙说:“皇上,云南安全局发来急报,说司礼监候显、行人司赵博、僧人智光已邀请到乌斯藏哈立麻、札巴坚赞,已在来朝途中。”

    朱允炆眉头一抬,接过文书看了看日期,微微点头:“两年多,终有了消息,好,很好,按照时日来算,他们应能够在年底前赶至京师,不会错过大阅兵,着人迎接,不得耽误。”

    刘长阁应下离开。

    朱允炆看向舆图,袁岳此时应该回到西疆省了吧,葱岭训练会避开冬日,明年夏日开始。无论乌斯藏未来采取哪一种形式归附大明,大明是必须驻军在那里的。

    拥有火器的明军不需要与乌斯藏人比拼力量,只要能在高原环境下保持一半的体力,就能够控制乌斯藏。

    乌斯藏是特殊的,它不比东北女真,也不比西南土司,那里的情况更为复杂,佛教在那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想要直接设置流官,管理僧众并不现实。

    朱允炆虽是大明天子,面对乌斯藏这样复杂的地方,也不得不与乌斯藏的高层谈判,同时借助武力威慑的手段,迫使其臣服。

    这一日,朱允炆看到一封文书,传召内阁、兵部、五军都督府等人议事。

    文书是大同薛禄写的,内容很简单,即鞑靼部落与瓦剌部落大战,鞑靼败退,南下甘肃,可能威胁甘肃行都司与西疆省诸地。

    解缙看过文书,认为朱允炆担忧鞑靼进犯西疆,开口道:“臣以为,鞑靼的阿鲁台虽有野心,但不太可能进犯西疆、甘肃行都司都地。”

    “理由。”

    朱允炆不需要无端的揣测,需要的是可靠的分析。

    解缙给出了理由:“皇上,自昌都剌大捷后,瓦剌与鞑靼被慑服,近三年不敢有任何动作,鞑靼游牧于河套附近,终没有敢向大同进发一步,足见其顾虑重重。此外,鞑靼刚与瓦剌交战,吃了亏南下,想来更不会去招惹我军,以免引来更大···麻烦。”

    杨士奇皱眉,出言问:“若鞑靼损失不小,蒙辱在先,会不会进攻甘肃、西疆等地以泄愤,护其颜面?”

    解缙看向杨士奇,这倒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人挨了打,丢了人,恼羞成怒,失去理智,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徐辉祖走出来,指了指舆图:“皇上,鞑靼去哪里并不重要,他连瓦剌都收拾不了,即便是南下嘉峪关,瓜州,哈密又如何?那里军士虽是不多,但固守完全没有问题,何况西疆留有一批神机炮,鞑靼若真想攻城,那也得先过神机炮这一关。”

    朱允炆看着一脸轻松的徐辉祖,问:“你认为西疆、甘肃等地无忧?”

    徐辉祖自信地说:“臣去过西疆,清楚那里的城防,配以神机炮,足以坚守半个月以上。西疆也好,嘉峪关内也好,骑兵渐多,一旦有警,必能在数日之内驰援,内外夹击,定能退敌。”

    朱允炆看向杨荣。

    杨荣走出来,附议徐辉祖:“魏国公所言极是,臣以为鞑靼不会南下攻城略地,即便南下,也无大碍。”

    朱允炆转身看向舆图,指了指嘉峪关以北的方向,说:“如此说来,鞑靼这是想要在这里过冬了,既然如此,河套那里人不多了吧?”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河套战略

    河套?

    解缙、杨士奇、徐辉祖、铁铉等人都被朱允炆的跳跃思维给弄晕了,不是说甘肃、西疆,不是说鞑靼,怎么突然转到河套去了?

    朱允炆拿起竹木,指向舆图,严肃地说:“黄河在宁夏,沿贺兰山向北,在狼山以南的巴彦淖尔向东,之后南下进入山西。呈‘几’字形,似套状,故名河套。贺兰山以东,黄河几字以内,我大明人称之为东套,贺兰山以西至甘肃武威外,称为西套。”

    “洪武年间,大将军徐达、李文忠曾收回东套一部,设东胜、镇虏、连城等五处卫所,控制着黄河几字形东北位置。然这几处城关孤悬在外,距离长城城关较远,且运输补给很容易被骑兵切断,这些年来,东胜等地越发困难,尤其是鞑靼不断深入河套,东胜等城岌岌可危。”

    朱允炆看着舆图,内心有些叹息。

    历史上的朱棣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放弃东胜等地吧。伟大的永乐皇帝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只不过他放弃了河套,给大明带来了极大危害,朱祁镇成为战神,就是其中一个恶果。毕竟瓦剌就是以河套为前沿阵地,直接进去大同等地的。

    朱允炆清楚河套的重要性,那里虽然是关外,却是一个不能不争的地方。

    失河套,山西就会成为最前线。

    守河套,山西可以成为内防线。

    到那时候,北平就相当于有了河套、山西、京师三道向西或西北防御的战线。

    朱允炆重重点在东胜卫的位置,严厉地说:“河套不容有失,朕认为,是时候考虑收回整个东套地区了。”

    解缙有些紧张,连忙说:“皇上,臣以为此时并非是谋略河套的时机,户部困顿,支余已是不多,若再起兵戈事,定会使国库耗空,一旦遇到些许天灾,朝廷将无钱财可用。”

    对于建文皇帝,解缙多少有些不安,他是第二代君主,按理说,他就应该守成,继承老朱的遗产,好好的过日子。

    但建文皇帝并不甘于平庸,他虽没有亲自带兵打仗过,却十分喜欢动用武力,喜欢发动战争。在解缙看来,君主好战,对大明王朝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原以为打完帖木儿,大明可以休养个五年十年,可现在还没过三年,朱允炆又打算对鞑靼作战了。

    杨士奇沉默着沉思,见解缙已挑明,便也站出来劝说:“皇上,眼下正是推新军之策至全军的关键期,朝廷需要将更多钱钞倾斜向地方卫所,恐怕无力再进行一次大型战事。况前线重镇正在更换火器,军士尚在演练熟悉新的作战方式,短时间内形成不了太强战力,若动用京军,耗费又大。臣以为,河套可徐徐图之。”

    徐辉祖阴沉着脸,站出来指责解缙、杨士奇:“徐徐图之,这样的话若是落在东胜、镇虏、连城等卫所军士耳中,他们会作何敢想?你们的妻儿子女并不在关外,不在鞑靼的刀锋之下!他们为大明守住河套,日夜警惕,枕戈待旦,可你们呢?这个困难,那个没钱,直说了,你们是想让东胜等卫所的军士战死才甘心吗?”

    解缙听着刺耳的话,连忙解释:“魏国公,话可不能如此说。鞑靼今年游牧河套,不也没有进犯东胜等城吗?何况我们说的也是事实,难道你忘记了福建之乱,新军之策再不推全军,迟早会有大麻烦。是河套重要,还是地方无数军士重要?”

    徐辉祖脸色很是难看,福建之乱如同一根针扎人,王仲和之所以能乱起来,全是因为掌握了军士不满的心理。虽说没有造成太大乱子,可他开了一个坏头,让那些没有享受新军之策的卫所将士有了催促的借口、底气。

    朝廷虽然给出了推广新军之策至全军的时间表,可这个时间表的施行是以财政为基础的。财政跟不上,新军之策就无从谈起。

    打仗需要很多钱,打一场战争,足够多少个卫所几年新军之策所用。

    铁铉见徐辉祖与解缙争论的厉害,连忙说:“河套重地,不容有失。然这两年朝廷支用确实多了些,基建,初级工业,文教,新都,造船厂,水师南北,哪一个不需要钱粮。皇上,臣以为内阁所言无错,魏国公所言也无过。”

    朱允炆看着和稀泥的铁铉,问:“那你如何看?”

    “我?”

    铁铉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徐辉祖想和解缙吵,那就让他们吵,自己干嘛参与进去,到最后为难的还是自己……

    不过,铁铉并不是浪得虚名,很干脆地找了一条解决之路:“东胜等地在关外,镇守之难,主要是因后勤难给。不妨趁着鞑靼西走,在冬春两季输送粮草物资,增加火器,以确保卫所军士固守。待过两年,朝廷财政改观之后,可兵出大同,收整个河套。”

    听了铁铉的方案,徐辉祖、解缙都没有意见。

    朱允炆看向舆图,河套地区水土肥沃,经营的好,自然是粮草不缺。可问题是,如果大明军士不能固守整个河套,只守着几个孤城,一旦庄稼成熟,不等军士拿起镰刀,瓦剌和鞑靼的骑兵就可能先来收割或放火了。

    庄稼在城外,骑兵来时,不好守。总不能为了几亩庄稼给人死拼吧。

    想要河套成为塞上江南,就需要彻底控制整个东河套,至少阴山、狼山南北,贺兰山以东,不能有蒙古骑兵的踪影。

    朱允炆盯着舆图,缓缓地说:“既然你们认为进取河套耗费太大,那就作罢。”

    解缙、杨士奇松了一口气。

    稳定压倒一切,现在大明国力蒸蒸日上,文教、军事都在发展,多一年和平,就强大几分。

    朱允炆指了指河套方向,平静地说:“出兵河套不妥,那安排山西、陕西两地军士,征调一些百姓,在河套修筑几个城池总无碍吧。”

    “啊?”

    解缙、杨士奇震惊地看着朱允炆。

    修城池?

    徐辉祖嘎得一声就笑了出来,对阴损,不,是英明的朱允炆敬佩不已。

    想想那个画面,阿鲁台今年夏天还在河套薅羊毛,等到明年夏天来的时候,突然看到熟悉的草原上突然多出了几座城,不知他会不会吓得直接跑路。

    在草原上修城池,对于大明来说已经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别看那里没几根木头,有些地方周围还没山,没关系,大明有混凝土。

    只要将石灰运过去,其他材料好找,实在不好找,那就运点小石子过去。只要东西到位,混凝土石板就能浇筑出来,用混凝土墙直接围出城,速度较之传统建城的速度快多了。

    将士齐心协力,几千人三个月弄出一座城方圆二里的小城来不成问题。

    何况冬夏时期,鞑靼主力不在,两省卫所军士出去一段时间并不危险,万一有军情,完全可以躲到城里去。

    解缙、杨士奇对视了一眼,明白了朱允炆的打算,他这是想要一点点蚕食掉河套地区,并不打算在河套与鞑靼进行大规模战斗。

    鞑靼是游牧民族,游牧游牧,春天在这里游,夏秋换个地方游,冬天再换个地方游,一年跑几个地方很正常,如果大明在河套的城池多起来,想来鞑靼也会换个地接着游,而不是发动战争吧。

    润物细无声,蚕食不吐骨。

    徐辉祖收敛笑意,揉了揉脸努力变得严肃:“出关多修城池,是极好之事。朝廷要调整关内卫所,不妨将一些卫所外移,先修城,后移卫所,步步为营,可控河套。”

    解缙、杨士奇没办法反对了。

    修城和混凝土,这都是基建内容,皇帝要修点路,弄几个城,有什么好反对的,相对征调几万大军出征的成本,这简直是太低了。

    经商议,朱允炆命内阁拟旨,命山西、陕西、大同等卫所,调出一万军士,两万百姓,划拨薛禄统管,入河套等地建三座城,扩大明军在河套的控制范围。

    兵部。

    铁铉将建文皇帝的决定告诉了卢渊与杨荣,感叹道:“若真能不动兵戈便可收回河套,这对我大明而言,也是一桩幸事。”

    卢渊看着舆图,指着山西的长城说:“如此水草丰美之地,早就该收回了。要我说,应该将大同的长城直接修到阴山,连接贺兰山,将整个东套都保护在内!”

    杨荣看了一眼舆图,知道卢渊的想法并不是异想天开,按山川走势来看,反而是更合理的。但大明的长城修在古长城之上,古代没人在河套建长城啊,动员百姓修如此长的长城,其耗费不可估量,户部是不会答应的。

    铁铉看着沉思的杨荣,问:“你认为修城池的方式可以控制河套吗?”

    杨荣将目光从舆图上移开,对铁铉笑了笑,说:“铁尚书,皇上想要的可不是河套,只盯着河套,就错会了皇上的意图。”

    “嗯?”

    铁铉有些惊讶,连忙询问缘由。

    杨荣目光笃定,手指指向大草原,凝重地说:“皇上这是在试验城池箍紧河套,若证实此举可行,那下一个被箍住的可就是草原,整个大草原!”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阿鲁台的冒险

    枯草在寒风中匍匐,马蹄依旧无情踩过。

    一匹匹战马越过山丘,扑向居廷湖,不久之后,白色的蒙古包如雨后蘑菇一般生长而出,连绵五六里之远。

    阿鲁台搓着冰冷的手,背着西风,眺望南方。哈儿只伯、哈费思站在阿鲁台身后垂手而立,如同忠城的仆人。

    本雅失里看到这一幕,目光变得阴翳。

    说到底,自己和死去的鬼力赤并没有多少区别,都只是阿鲁台的傀儡罢了。不过不要紧,自己已经在找寻曾经的族人与部下,明年开春,定能有一批可用之人。

    本雅失里走向阿鲁台,哈儿只伯、哈费思听到声音,见是本雅失里,行了个礼。

    阿鲁台没有行礼,只是对本雅失里指向南方,一脸凝重地说:“向南是大明的威虏城,那里囤积着大量过冬物资。我们若是想在这个冬日过得舒坦,就需要打开威虏城掠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