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勉强科举日常在线阅读 - 勉强科举日常 第112节

勉强科举日常 第112节

    方明听到舅舅问他对妻子的想法,十分恭敬老实地回答了他心里想的话:“娶妻娶贤,只要是舅舅和母亲看了觉着好的,我就喜欢。”

    方瑜听到这样的答案也不意外,这也是士大夫阶层里对娶妻主流的看法。

    “夫妻相和,家宅才能兴旺。”方瑜严肃地对方明说:“娶回来的妻子也是别人家娇养的掌上明珠,不能等闲待之,要敬之爱之。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你细说说,到时候我和你舅母也能帮着你娘按你说的条件细细地找,省得再弄个怨偶出来,直接耽误了两个年轻人的幸福。”

    方明收了脸上的笑,端正了态度,沉思一番,才郑重其事地说:“侄儿马上就要出仕为官了,所以未来的妻子必须要有管家交际的能力。还有就是,为了以后孩子的质量,我希望我的妻子是个聪明人,能识文断字,会经营算账,还会教养孩子。”

    “当然了,在此之前,这姑娘必须有孝顺懂事的品格,最好还是家中的嫡长女,这样的姑娘应该更有气度和本事。”

    听完出色侄儿的选妻条件,方瑜是叹为观止。

    通通都是从功能性的角度出发,头脑清醒的人本质上是理性的生物啊。

    方瑜再对比一下在现代时看到的一些恋爱脑人类,或者是现代环境下倡导的纠结型婚恋观念,还真觉得方明的标准更可行。

    毕竟,提钱伤感情,提感情伤钱。婚姻就是两个人乃至两个家庭,从金钱到感情的捆绑整合。不疏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新鲜劲一过就是感情干涸又要在物质上撕扯了。

    方瑜认真记下侄儿的条件,开始在适合的官宦人家里为他挑选妻子。

    商量完这件大事,宜文和冯婉看出来孩子还有话想和舅舅单独聊,就携手先走了,留下两个有才华的男人交流。

    方明从小就缺少了父亲的关爱和榜样,虽然关姨夫和云姨夫常常带他一起学习玩耍,但终究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舅舅是他心中最完美的父亲形象,现在屋里也就只有他们两个,方明就吞吞吐吐地把他看榜后的心情和烦恼诉说给了舅舅。

    方瑜会心一笑,能理解孩子内心的苦闷和较劲,毕竟寒窗苦读这么些年,读书人在意名次很正常。

    “小明,你读书科举是为了做什么呢?”

    方明愣了一下,才回答:“为了做一个好官,光宗耀祖,发展家族,为陛下和朝廷尽忠,为黎民百姓造福。”

    “你现在已经完成第一步了,可以先把目光放远,看看以后的生活。”方瑜引导着侄儿,启发他:“会试之后还有殿试,殿试之后还有朝考,这些都会影响你的前途。”

    “当然了,我朝的殿试并不会淘汰贡士,这点不用多担心。你要是不满意排名,还可以再努力几天,殿试上好好表现,名次还会提上去一些。殿试之后也不能放松,在朝考上也要多用心。”

    “除了这些,在真正入朝为官之前,你还是要多思考为官这个难题,这可不是从书里能学会的知识。真材实干、人情练达,这两样一个都不能少。唉,别看你舅舅为官快十年了,对于这个难题很多时候还是在盲人摸象,根本就没有什么建树。”

    和舅舅谈完,方明放下了满身的倦怠和茫然,心灵犹如雨后的天空,开始变得清透明亮,有了方向。

    就这样,方明一边安心复习完成殿试朝考,一边在想为官之道,晚上不再难眠,白天的头脑也十分精神活跃。

    方瑜和冯婉却忙了起来。

    方瑜要随时应付皇帝的召唤,要完成翰林院里的本职工作,要坚持绘画和文学上的创作,要盯着侄子方明授官的进度,要抽出时间和相关官员吃酒交际拉关系,还要关注家族的管理发展。

    冯婉要管家、管孩子,还要得体地处理交际问题,最近上门来恭贺的人家很多,她都要照管,现在还要和二姑姐一起为方明相看姑娘。

    冯婉忙得飞起,趁着外出赴宴的机会,把和自家打过交道的小官家的姑娘全看了一遍。

    作者有话说:

    我好幼稚啊,去超市回来买了泡泡风车给自己玩……

    目测是学龄前儿童喜爱的玩具,i am too young啊。

    第167章 方瑜的势力分布

    其实, 方明也不是只能和小官家结亲。

    方明最后考了三甲的第二名,他殿试发挥得很好,名次上升了许多位, 但依旧止步于同进士出身, 很令人可惜。

    像他这般的青年英才, 哪怕是在京城里也算得上是少见,故而在婚姻市场上也有许多大户人家争抢。

    方瑜和冯婉这边就接到了好几家的试探,有三品官和四品官家的小姐,当然了,都是庶出。

    方瑜和这几家不太熟, 毕竟他现在的官阶不高,又是天子近臣, 不好与这些朝中大员交往密切。

    冯婉挺心动的, 她私心里想着家里要是能和这些大官家结亲,那好处肯定是不少。

    京中官员以三品和五品为界,划分出不同的阶层和交际圈子。不同圈子之间虽然也都认得, 但内里却是天壤之别。

    方家有个剧院还能让人高看一眼,可终究还是根基浅薄的寒族, 大多时候都要谨小慎微。

    冯婉不能作主, 只是在方瑜同意后,和宜文细细地说了这两个三品大员家的富贵厉害之处。宜文也是动了俗心, 觉得她儿子娶个高门贵女才是正理。

    另一头,方瑜秉承着公开透明的原则, 也和侄子方明说了这事, 问方明是如何想的。

    方明问舅舅:“和这两家结亲, 对咱们家是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

    方瑜想了想, 说:“这世间的事,从来都是利弊各半、福祸相依。一般情况下,和这几家结亲对你都有不小的提携增益,端看你个人的取舍选择了。”

    “舅舅,侄儿想了许久,希望能去京城外做知县掌管一地,最好能挨着宣北,这样也方便照拂家里。”

    方明继续道:“舅舅之前也说过,这几年京里恐怕是不会消停。咱们家不牵扯太多是非,那结亲的人家也理应如此。如此看来,选这些身居高位的人家反而不稳妥,不如挑和咱们家相近的人家。”

    方瑜见侄儿头脑清明,并不因为殿试的成绩懊恼,还主动把目光放远,心中十分宽慰。

    他转头就告诉冯婉要得体且委婉地拒绝这几家的试探,然后又去找吏部的人拉关系,想要把方明安排到与宣北宣南紧挨着的潜西去。

    几番活动,方瑜终于如愿以偿,给侄儿寻到了千永县知县这个缺儿。

    千永县正处在三省交界之地,归潜西管,离冯晋在宣南所辖的淞县不远,也算个大县。

    方瑜很满意这样的布局。

    方家的亲属和姻亲的势力分布正好形成一个不大规则的椭圆:从乐平县起,到同宁府,再到淞县和千永县。

    如今方瑾和省城地方势力的代表人家结了亲,也进一步扩大了方家在宣北的势力。

    万事俱备,方瑜终于可以在这个小椭圆慢慢推行他想要的发展了。

    这两年,凌河村里培养出来二十三个合格学生,男女各半,正好可以接出来用了。

    方瑜给云天成写信,让他安排这些孩子悄悄地进入乐平县城,在县城方府进行再次分流和岗前培训。

    这十二个女孩子主要有两个培养方向,一是在方家的产业里做事,二是跟在小马郎中做学徒当医女,未来去宣北各处开医馆。

    剩下的十一个男孩子也有三个发展方向,除了前面提到的经商、行医,还有一个就是走读书科举的路子。

    还有,除了这些合格的毕业生,还有一部分不合格的孩子,可以跟着柳镖头继续习武,进行军事化管理,每天进行忠于方家的思想教育,然后成为方家产业的保安。

    方瑜在信中细细交待,停下笔后,还是叹息着说可用的人手真是太少了。

    合格的人力资源在什么时候都是稀缺货啊!

    方瑜不甘心,他心中有大志,又另拿出一张纸,继续给堂哥方瑾写信,交待他时不时的多去外面挑有潜质的苗子带回家里慢慢教。

    至于方明的妻子,也在方明朝考后就定了下来,是翰林院检讨丁圆和的嫡长女。

    丁家是江南的富户,当然肯定是比不上张之青家了,但也是当地的一个体面的地主豪绅。

    这位丁大人三十多才中了二甲进士,花了天大的力气好不容易才留在翰林院里当官。其人中正平和,谦和有礼,从来不搞拉帮结派那种事,官当得很稳当。

    他家的子女教养得也都很好,小娘子都端庄秀丽,小郎君也都端方俊秀,个个都是知书达礼的好孩子。

    宜文跟着冯婉一起去丁家相看过这位姑娘,自然没什么不满意的,只是到底还是觉得差了点什么。

    方宜文私下里又问过儿子一遍,真不后悔不娶三品大员家的姑娘。方明就把舅舅和他的顾虑都和他娘解释透了。

    宜文听了解释,才算是把心里的这一点痴想给灭了,开始专心替儿子张罗婚事。

    两家人尽量把三书六礼的流程加快,这样就能在方明离京赴任前完婚了。

    在方明成亲的前两天,方瑜特意把侄儿叫了过去,进行了一番有着现代科学思想的夫妻启蒙教育。

    方明面红心不跳地恭敬听完,毕竟他都经过人事了,也没什么可值得大惊小怪的东西。

    方瑜并不知晓他大侄儿有过通房丫鬟的事情。故去的老太太早就和宜文、曾孙说好了,这事要瞒着方瑜。

    方瑜看过侄媳妇的庚贴,上面有丁萱如的生辰八字,方瑜心里一算,虽然说是十六岁,但这是虚岁,按周岁算其实也才刚满十五。

    他就特地嘱咐方明,让他乐而有节,成亲后也不必急着要孩子。

    方瑜小声地对侄子说:“你这快过门的妻子年纪尚小,骨骼还没发育好,晚两年生育才好。”

    方明见到舅舅少有的窘迫,就忍着笑,善解人意地说:“马郎中和我们讲过这些,我晓得其中道理的,您就放心吧。”

    “那就好。”方瑜背过手,一本正经地点着头。

    紧赶慢赶地,终于在十二月初办完了婚礼,就在方瑜家举行。

    等办完这件大事,方家上下才算是松了一大口气,开始把更多的目光放到家里其他的孩子身上。

    宜佳和小瑾家的孩子们在京城过得都不错。

    因为有母亲陪着,金桂姐弟三人并不想家,成日里都玩得十分高兴,就是跟着表兄弟姐妹一起学习有点累脑。

    武成和建成只是偶尔想家,大体上还是更喜欢在京城的叔叔家生活。

    可雅成却是个心思敏感的孩子,也不怪她,毕竟是失了母亲的孩子,家里父亲又是那个样子,现在又远离了故乡,寄居在亲戚家里,不由得她不多思多虑。

    京城的两个堂姐妹都是好相处的性子,待她也极好。雅成心里是很愿意亲近堂姐妹的,只是她和安成、佑成之前也没见过,从小接受的教育也完全不同,很多时候雅成和这两位堂姐妹都玩不到一起去。

    雅成想和优秀的堂姐妹一样,就下足了功夫,天天跟着安成和佑成一起行动……

    作者有话说:

    第168章 娇小姐不善奔跑

    叔叔家的孩子都要一大早起来锻炼身体, 这一点雅成真是有点受不了。

    她从前在家就是当娇小姐养着,平时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实在是没有这个体力。

    可她还要咬牙硬挺, 并不想成为兄弟姐妹之间的异类。

    更何况, 安成和佑成两位堂姐也从不叫苦, 不但天天坚持晨跑,还会挥鞭习武,一招一式都十分凌厉。

    雅成跑不动,更不会练武,每天早起锻练时她就只能在院子里快走。就连之前也没练过武的金桂表姐也能跟着大家一起跑步, 这样就更衬得她不合群了。

    雅成是个知道上进的孩子,天天强迫自己多跑几步,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 她终于能够跟着大家一起晨跑了。

    只是到底也是有些勉强,雅成天天忍着肌rou酸痛来锻练自己,一日也不歇, 对她自己也忒狠了一些。

    宜佳见雅成这般,便劝了她几回。雅成笑着对姑姑说不辛苦, 她很喜欢和大家一起玩。

    冯婉也看出雅成这孩子最近越发地瘦了, 十分担心,和宜佳说了这事, 方才知道雅成这孩子从前是个文静的,现在骤然在外面跑身体肯定会吃不消。

    冯婉很心疼这个失了母亲看护的小姑娘, 就特意叫雅成过来陪她一起刺绣聊天, 还经常在大家都在的时候夸雅成的女红好, 性格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