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全球追更[快穿]在线阅读 - 第162页

第162页

    他们经常会在报纸上展开辩论演说,甚至还会发展到街头演讲,被很多社会名流邀请,去参加一些宴会,在会上宣传自己的主张,顺便结交人脉等等。

    这张邀请函,就是来自国内数一数二的新文化协会,也可以说是对晏河清的一次试探——

    因为这年头,无论是什么文人,都必须要有一个立场。

    他们想知道,近来在社会上名声颇响的晏河清,究竟是不是他们新文化派的“战友”。

    乔镜在最初穿越的时候就想过,自己肯定是支持新文化的,但是这不代表他就要去加入某个派别,假如让他去参加什么演说辩论,那更是不如一刀结果了他。

    因此,他踌躇再三,还是决定写一封回信,婉拒对方的邀请。

    “咦,”但就在这时,他身后传来的景星阑的声音,“这个协会居然给你写信了?”

    乔镜扭头看着他紧皱眉头的模样,疑惑道:“你知道他们?”

    景星阑点了点头:“知道。”他顿了顿,似乎是在思考怎么跟乔镜说,最后干脆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不喜,“这个协会受西方文化影响非常深。可以说,虽然也有不少有能力有学识的人,但是思想太激进了……他们就是在报纸上要求政府废除汉字改用拉丁文的那帮人。”

    乔镜沉默了几秒,低头看了一眼自己刚写了一个开头的回信,干脆地撂下笔,把两封信团在一起揉巴揉巴,丢进了旁边的垃圾箱。

    景星阑噗嗤一声笑了。

    “这么果断吗?”他的声音中带着淡淡的笑意,“你们的文校长,可也是这家协会的荣誉副会长呢。”

    乔镜理直气壮道:“我是左向庭的学生。”

    景星阑被他呛得咳嗽了一声,控制不住的低低笑了起来

    说实话,他真的经常会被乔镜可爱到。

    对于这一点,他也很苦恼——

    明明都是二十来岁的成年人了,怎么就能这么可爱呢?

    而由于晏河清的迟迟不回复,那个新文化协会似乎明白了他们不是一路人,在此之后,也并没有继续联系乔镜。

    但内部成员却多有不满,有的觉得晏河清此人太过狂妄,自诩清高,明明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晏河清绝对是支持新文化改良的,却还看不上他们,连封信都不回,难不成,是觉得自己有了点儿名气就高人一等吗?

    还有的认为,虽然晏河清写的是白话小说,但说不定他的思想其实更偏保守派一些,证据就是他在《众生渡》中对儒释道三教只言片语的正面描写——而对于他们这些主张废孔灭道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食古不化的老顽固!

    原本他们给晏河清的评价大都偏向赞美,觉得他肯定是个才华洋溢的年轻人,还有不少人曾在集会上公开推荐他写的小说,还给晏河清冠了个“先锋人士”的美名。

    谁也没想到,就在这短短几天内,协会内部对他的风评就完全变了个样。

    但凡有人提起晏河清,必是一脸愤然之色,认为他是“新文化的叛徒”、“半只脚还在旧世纪的老古董”,年纪起码五十往上走,甚至有个别激进人士直接声称,《生不逢时》其实是晏河清的自传,他本人就是那个穷困潦倒的秀才,只不过因为贵人赏识才能继续文学创作而已,不值一提。

    事实上是来自一个世纪后的乔镜:“…………”

    不过,如果他真的知道这群百年前的文人们居然叫自己“老古董”,那乔镜除了在内心打出一串省略号之外,似乎也没有别的可说了。

    幸好,这阵风声暂时还没传到他的耳朵里。

    身为协会的荣誉副会长和京洛大学的校长,尽管文春秋平日里很忙,没空出席那些大大小小的活动讨论,但一些应酬自然是免不了的。

    像是协会组织的活动,他偶尔也会去参加一两次露个脸,顺便和其他人交流一下关于最近国内文坛的新鲜事。

    这次他去出席的是一场宴会,除了文春秋和一些新文化协会的高层外,在场还有不少政界的名流、财力雄厚的大商人和交际花,可以说是档次非常高的一次宴会了。

    明亮的西洋水晶灯下,男人们有的穿着西装,有的穿着长衫,女人们则大多是旗袍和长裙的搭配,附以珍珠项链或翡翠耳环点缀,名贵的珠宝首饰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彼此言笑晏晏地交谈着,时不时举起手中的酒杯互相致敬。

    其中,还有一位戴着金丝框眼镜、一副社会上流精英打扮的年轻人正站在大厅中央,言辞激烈地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救国主张:“若是想救如今的华夏,就必须摒弃一切旧事物,抛弃几千年之传统糟粕,全面西化!否则亡国之日将至矣!”

    文春秋笑着叹了一口气,对这个年轻人的发言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但其实他心里也是有一点认可的,只不过到了这个年纪,已经不再像是年轻人一样,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强调自己的思想观点了。

    他随手拾起手边碟子里的一粒花生米丢进嘴里,望着四周摆放的西洋钟、青花瓷和墙上那副巨大的文艺复兴风格油画,东方文化和西方元素在这间百来平米的大厅内碰撞交融,组成了一副既矛盾又和谐的画面。一如这个巨变的时代。

    “文校长,别来无恙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