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第7节
好在苏葵说完就不搭理她了,自顾自地割猪草。可苏梅闲不下来,这次吸取教训,低声斥问苏葵:“周家怎么你了,这么好的人家你都看不上还想攀什么高枝?你也不想想自己什么条件,人家什么条件,能看上你就不错了。” “什么?!你说周家条件好,你想嫁过去当后妈?”她想小声,然而苏葵却不想了,她故意加大声音,让所有人都听见。 “你你你——你胡说八道什么!”苏梅急得跳脚,看大家都看过来,脸色慢慢涨红。 旁边割猪草的是大队里的张大婶子,她听见苏葵的话当了真,连忙劝苏梅:“梅花啊,这周家可不能去啊,你看他家老太太干的事儿,多磋磨人呢,他家还有三个娃呢!” 看更多人看过来,苏梅更是觉得脸皮都让人掀了,一时间口不择言:“去什么去,我才不会去!你以为人人都跟苏葵一样,穷得卖给人当后妈!我可是要考大学的!” 看见众人震惊的目光,苏梅意识到自己冲动了,她狠狠瞪了苏葵一眼,把篮子一扔,猪草也不打了,直接跑走了。 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苏梅一路走,一路骂苏葵,也不知道她今天吃错了什么药,以前闷头闷脑的,今天竟然会跟自己顶嘴! “报应,活该,没钱读什么书,成绩那么差读什么书,当后妈便宜你了!就应该嫁到人家去伺候一家老小,一辈子劳碌命!” 她骂骂咧咧,没注意到脚下有藤蔓,一下被绊倒,滚了好几圈,猛然磕在一块大石头上,晕了过去。 * 苏葵一开始连打猪草都不像样,毕竟她从来没干过。只能看着别人跟着学,别人麻溜地割了一茬又一茬,她半天割一丛草。 打了半天猪草,腰已经完全直不起来了,手也开始痛了。由于蹲得太久,站起来脑袋晕晕的,感觉天旋地转。 苏葵重重地喘了口气,原主的身体实在太差了,常年营养不良,力气又小。而她自己呢,虽然在农村陪外公外婆待了不少时间,但真没干过这种活儿。 读书!还是得读书! 比起体力劳动,她还是更适合脑力运动。 就是她过来的时候,原主已经从学校退学了,看来得找个机会再去学校一趟,看怎么让她接着读。 正想着呢,远远看见秦晓兰一路跑来:“小葵,快回去,你老师来咱家找你了。” 苏葵没想到,这机会来得这么快。 * 陈远兴坐在苏葵家里,打量着屋里的情况,心里很是沉重。一直知道苏葵家里有困难,但看到这种情况,他心里还是一阵唏嘘,也难怪孩子说什么也不读了。 “陈校长?” 听见苏葵的声音,陈远兴站起来:“苏葵同学。” 苏葵没想到陈远兴亲自来了,他是学校的校长,也是教他们的数学老师。对原主退学很不赞同,曾经说过他来负担苏葵的学费,让苏葵继续读。 原主当然不肯给人带来这么大的麻烦,陈远兴劝了许多次,原主都不接受。 等苏葵请他坐下,陈远兴才斟酌着开口:“苏葵同学,你是真的决定要结婚吗?你还有一学期就要高考,你的未来,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吗?” 陈远兴旧时也是书香门第,一直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他是不赞同女孩子早早为了家庭牺牲学业的,不然这次也不会亲自上门了。 本来他都做好再次被拒绝的准备了,谁知苏葵却笑道:“校长,我没打算结婚,也没打算相亲,我准备继续读书。” “什么?”苏葵答得太快,陈远兴怀疑自己听错了,上次自己钱都塞她手里了,她都不肯再读,这回都说要相亲了,竟然改口了? 苏葵看着头发秃顶的老校长摆出震惊的脸,又是一笑:“我说,我要继续读书。” 苏葵能理解校长的一片苦心,他教书育人从来都是有教无类,不肯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她更能理解原主,毕竟原主的成绩一向不好,在班里属于垫底的存在。这样的成绩考什么大学呢,考上又得花多少钱?这让她怎么能接受别人的钱? “好好,读书好,你想通了就好。学籍学校里还给你保留着,回去你就能接着读。”陈远兴觉得这真是意外之喜,然后下意识去看苏葵的母亲秦晓兰。 秦晓兰显然也是第一次听苏葵说她要读书,一时有些震惊,她当然也想小葵考大学,可家里哪来的钱呢? 陈远兴看懂了秦晓兰的为难,连忙从随身带的挎包里拿出一个小布包来:“苏葵同学,这是我们学校几个老师一起凑的钱,不多,你先拿着。” 这钱他早就准备好了,要是苏葵愿意读书,就当她的学费。要是她实在坚持嫁人,那就当老师们给她添妆,他们是知道苏葵家里困难的。 秦晓兰连忙摆手:“不不不,校长,我家小葵的学费,怎么能让老师出钱!” 苏葵也推回去:“陈校长,这钱我不能收。” 陈远兴以为她又反悔了:“苏葵同学,你听老师说,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学业,读个大学,对你的将来……” “陈校长,书我肯定是要读的。”看陈校长急了,苏葵连忙保证,“至于学费的事情,我自己会想办法。” “你能有什么办法?”陈远兴不信。 “我给报纸投了篇文章,如果过了我就有稿费了。” 陈远兴比李大爷还惊讶,毕竟苏葵可是他的学生,但他很照顾苏葵的自尊心:“这报纸投稿得要多久,钱也不知道有多少,要不你看这样,这钱当老师借你的,你以后有钱了再还怎么样?” “校长您放心,我一定会回去读书的。”苏葵谢过他的好意,又保证道,“要是没有,我再找您借,怎么样?” 看孩子这么有信心,陈远兴也不忍打击她。走前还一步三回头,叮嘱她有困难一定要去找他。 解决了学籍的事,苏葵松了口气。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学费。也不知道寄出去的稿子怎么样了,希望能有好消息吧。 第8章 京城大学,文学研究所。 “小董,有你们的信——” 傍晚时分,邮差的声音忽然在门外响起,给倦怠中的研究所带来了一丝生气。 “怎么这会儿还有信来?”董其民放下正在收拾的书本,走了出去。 邮差把信件递给他:“本来今天是不来了,我路过邮局刚好听见有你们的信,顺路给带来了。” 这片的信他送了好几年,董其民和他早就熟了。闻言笑道:“这信来得还真是巧,我刚准备走,要晚一会儿就得等下周了。” 自1956年始,《文学周刊》由华国作家协会改为京城大学文学研究所主办。 董其民是京大学生,时任研究所所长的陆子光就是他的老师。从大三开始,每周一到周五他就在这里当编辑,负责审核稿件。 谢过邮差,他回到办公室,还有几个学生没走,看他拆开信封,问道:“董师兄,是有投稿吗?” “对,我看看是哪位老师写来的。” 《文学周刊》创刊五年,然而收到的稿件却并不多。主要是因为这个年代识字率太低,普通人甚至连小学也没上过,大学生更是寥寥无几。 而且即便是大学生,要在这样的期刊上面发表文章也需要一定水平。所以来投稿的,主要是各个大学的老师,家学渊源的学者。说到底文学界就那么大,久而久之,这些人他都认识。 董其民展开信,端正舒朗的字体映入眼帘,他既赞叹又羡慕,他练字多年,却离这样的大家之风还差得远。 再一看题目——《对文学创作未来的合理展望》,他微微坐直了身体,准备拜读这位老师的大作。 “当前文学作品存在主要服务于政治,体现了实践与革命的结合,存在形式单调,功能单一的特点……” 董其民回想起如今的文学作品,有种醍醐灌顶之感,忍不住往下看。 “……将由革命历史文学转向新时期文学,诗歌、散文崛起……注重人道主义,自我的、内在的体现……” 随着作者的展望,他仿佛看到了未来文学的辉煌,看到了百花齐放,各类文学思想的碰撞融合。看到后面,他情不自禁拿起笔,想将这些观点记录下来。 看他看得入迷,旁边人忍不住问:“师兄,到底哪位老师写来的呀?” 董其民恋恋不舍地从文章中抬头,脑袋一拍:“瞧我这记性!” 看文章看得忘了作者,不过这样好的文章,肯定是那几位学者写来的吧。 一看投稿人——苏葵?董其民懵了。 “你们知道,哪位老师的笔名是苏葵吗?”董其民忍不住问。 一位师妹笑出来:“董师兄,你傻啦,投稿是要附真名的。” 也就是说,这个苏葵就是作者的真名?他从来没听说过啊!难道是哪位没听说过的老师? 董其民再仔细看地址——贺县和平公社清湖大队。 不是大学里寄出来的?董其民更懵了,师妹走过来,提醒道:“也许填的是这位老师家里的地址呢。” 董其民悟了!他拿起稿子就走。 “干嘛跑这么快?”师妹在后面问。 董其民扬声答:“我得赶紧给老师送去,这篇文章他肯定喜欢!” 作为老师的学生,又是编辑,老师的上一篇文章他可是看过的,这篇文章可不正写在老师想看的点上吗! * “老师——” 老师家就住在京大分配的筒子楼里,他刚到门口,校长郑云和就开门出来,笑眯眯地问:“小董啊,喊你老师干什么?” 董其民赶紧问候校长,把信拿出来:“有老师给我们周刊投稿,我来拿给老师看看。” “就你们那个《文学周刊》是吧,拿来我看看。”郑云和当年也是文学系出身的,一听也忍不住手痒。 说到这儿他也不打算走了,回去坐下看。 陆子光也听见了,笑道:“好你个老郑,来我这儿蹭酒喝还不算,连文章都要蹭来看?” “这读书人的事儿,能叫蹭吗?”郑云和看完一张,递给陆子光,“不过这文章写得是真好,难怪小董眼巴巴跑来送。” 陆子光不仅是研究所所长,更是京大有名的老教授。和郑云和不同,他家几代书香,身上有着文人的儒雅和清高,文章等闲入不得他的眼。 接过文章,和董其民一样,先是被一手好字所震慑,心里给打下了“大家之作”的标签,只读完一半,便觉得所谈不俗,忍不住将另一张从郑云和手里拿过来。 郑云和也不生气,反而问:“这是你哪位老友写的?” 陆子光看完,忍住心中的震撼,也问董其民:“这个苏葵是哪个学校的老师?” “啊?您二位也不认识苏葵?那我就更不认识了。”董其民摸摸头,“这是第一次收到这位老师的投稿,可能是哪个学校的新老师?” 两人面面相觑,这文学界有名的人士无一不是他们的知交好友,这个苏葵也许就是刚刚出名他们还没知晓呢。 郑云和点头笑道:“后起之秀啊!老陆,可得结识一番。” 陆子光也笑:“是我的知音!” 如果不是知音,怎么会专门来解决他的疑惑呢。 看两位这样高兴,董其民问:“那……这篇文章是采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