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清穿同人]大清第一太子在线阅读 - 第61页

第61页

    “再加上给太皇太后请安,同成嫔小七维护关系,与三弟四弟培养感情,免不了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事。”

    这么一算,宿主确实挺累的。

    系统犹豫了下:

    ——要不你先接个低级任务?

    胤礽摆手:“不了不了!我还小呢,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太累会长不高的!”

    系统:……宿主不肯干活,它能怎么办?凉拌!

    可系统怎么就没想到,胤礽说缓一缓,结果缓了两年。

    这两年里发生了许多事。

    首先是康熙二十年七月,皇庄大丰收!康熙带着胤礽过去了一趟,还亲自下地收割了一把。回来后,康熙欣喜不已,兴奋地整夜没睡,搂着胤礽诉说往年缺粮的辛酸。

    九月,噶布喇病逝。作为外孙,胤礽前往吊唁,送上奠仪。自他懂事起,这位外公身子便已不太好,常年卧榻。因此,明明血缘上他与噶布喇更近,但论关系,倒是同叔公索额图更好。

    十一月,吴世璠自杀,三藩彻底平定。

    喜事连连,康熙心情大好,于十二月大封后宫。宜嫔德嫔荣嫔都晋为妃,去年冬才入宫的钮钴禄氏为贵妃,原本的贵妃佟佳氏为皇贵妃,距离皇后只差一步之遥。

    让胤礽最为满意的是,他与胤祉胤禛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了。

    对此,荣妃乐见其成。佟佳氏的心思就复杂多了,还隐隐阻止过两回,都是以胤禛生病为理由。

    哪知胤礽听说后,亲自去承乾宫看望,还总在康熙耳边念叨,诸如“四弟怎么又病了”“四弟也不像如此体弱的人啊”“四弟的身子骨以前不是挺好的吗”等等。

    说得多了,康熙心里难免重视起来,派遣太医越发殷勤,来看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如此,佟佳氏自是不好再做手脚,只能作罢。

    康熙二十一年春,杂交水稻试点推行。二代稻种与初代稻种分区同时种植。同年夏,初代稻种田再次大丰收,二代稻种田却是良莠不齐,与初代稻种相差甚远。自此证明了胤礽先前的“猜论”。

    九月。康熙将皇庄田地重新规制,调遣军队接管,外建防护围墙,专司每年杂交水稻制种之事。

    庄内人员查三代筛选留用,广招擅农事者,不拘庄内庄外,家世清白都可报名。由孟吉祥几人亲自考核,择取优异者,组建制种团队。至此,大清农业研究实验所的雏形渐渐展露。

    孟吉祥作为制种的主要负责人和教学老师,身份直线拔高,惹来不少眼红的目光。胤礽顺势询问孟吉祥自己的意愿,若是他想,即便是太监之身,胤礽也可以向康熙讨个恩典,给他个官职,就此在皇庄扎根。

    孟吉祥拒绝了。

    “奴才得到的都是殿下给的。外人都说奴才有本事,还有些人猜测殿下的稻种其实是奴才研制出来的。可奴才自己明白,这些全是殿下的功劳。奴才不过是运气好,得以被殿下挑中跟在您身边学习。奴才已是感激不尽。

    “制种虽不容易,但只要心细谨慎,肯下苦功夫,总能学会。现在是因为杂交稻种刚刚面市,懂得人不多。等过个两三年,皇庄选进来的这批学会了,奴才便没了用武之地。

    “就是目前这两三年,每年制种也不过那几个月。因此奴才想请殿下恩准,除这几个月去皇庄帮忙外,其余时间,仍回殿下身边伺候。”

    胤礽见他主意已定,便答应了。

    孟吉祥的决策还挺聪明。杂交水稻毕竟不是孟吉祥弄出来的,他不可能靠这个吃一辈子,即便现在风光,又知能风光多久?过阵子,会制种的人多了,谁还会稀罕他?

    跟在胤礽身边就不一样。有胤礽这顶保护伞在,就没人能小看了他。

    十月入冬后,宫内频频传出喜讯。先是佟佳氏有孕。进宫六年,除早年流过一回外,终于再次怀上龙种。

    佟佳氏当场喜极而泣。之后便开启了养胎模式。她对这一胎十分看重,对承乾宫上下都做了检查,务必不能出过有害之物,也不能出现有异心之人。

    为了以防万一自己老虎打盹,阴沟里翻船。若非必要,她连承乾宫的宫门都不出了。此前计划与胤禛培养感情,从中挑拨他与德妃关系的事也顾不上了。

    她依旧看德妃不顺眼,但她更明白,没有什么比肚子里的孩子更重要。

    本就是康熙表妹,与天子情分不同,已贵为皇贵妃之尊,如今又怀有龙种,更是风头无两。但这风头没持续多久,很快被分出去了一部分。

    十二月,宜妃诊出滑脉。紧接着,翻过年没两个月,钮钴禄贵妃也有了。

    至此因佟佳氏有孕而在宫内掀起了一阵浪潮才渐渐散去。

    第31章

    康熙二十二年,二月,酒楼。

    此刻的胤礽已有九岁,褪去了几分孩童稚气,多了两丝少年英姿。衣饰穿着不俗,一身水色的立领长衫衬得他面如朗月,唇红齿白。再加上身为皇族的贵姿,久居高位的威势,气度斐然。

    他用手肘抵在窗户上,撑着下巴一边剥花生,一边饶有兴致地听着楼下的说书。

    牛痘让胤礽有了最初“神仙入梦”的传言,杂交水稻将这种说法推上了顶峰,并就此演变出许多传说。

    民间甚至出来好几个作家,因要避讳皇家,特意隐去身份姓名,以不同的形式撰写出各类话本。全是以胤礽为原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