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病娇相公得宠着在线阅读 - 第374页

第374页

    小团子小铃铛冲出来抱着她的腿,“娘,娘,你不要丢下我们!娘!”

    李寿桃着急的,“娘不是丢下你们,娘是去救你们的爹!快松手!”强硬的掰开了儿子们的手,快速跟着临安大师走了。

    永福宫乃是在后宫最为壮丽的位置,临安大师是永福宫的常客,是以没有什么阻碍的,两人便进去了。

    张德志在太后面前道:“太后,临安大师来了,不过,他……将秦君泽的婆娘也带来了。”

    方太后身体刚愈,心下烦乱,“带着她来做什么,就说哀家累了,今日不听经。”

    那个什么女医!

    若不是她治好了隆安帝,她又怎么会走这么一步险棋!

    张德志却又说:“太后娘娘,临安大师说,今日有大机缘。若是太后错过的话,会懊悔终生,临安大师素来善断,奴才听后,不敢逾待,太后不如出去听他说的是什么。”

    护国寺的临安大师,曾经推算过国运,更是于危难之中救治过先帝,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神算。

    第625章 还是毁了吧

    方太后听闻后,冷笑两声,“哀家会懊悔终生!哼!哀家都已经是半截身子在地下的人了,还有什么能懊悔的。”

    不知道怎么的,张德志的眼皮直跳,“太后,奴才觉得此事不简单,太后不妨……”

    “哼,扶哀家出去,哀家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事,能让哀家懊悔终生!”方太后缓缓从寝殿中出来。

    “临安大师,你到此处所谓何事?”方太后坐在金尊玉贵的凤榻上,阴冷的瞥了眼李寿桃,“是为了那个秦君泽?哀家已经命人送了一杯毒酒,按着时辰,也快到了。”

    李寿桃一下紧张起来,再也顾不得其他,猛地从怀中掏出半块羊脂玉做成的比目鱼,“太后娘娘,这是我家婆婆给我的东西,大师对我说,这东西可以请您收回成命,放君泽一条生路。”

    她一时着急,连跪下请安都忘记了。

    果不其然,方太后再看到那块玉佩时,神色大变,猛地从凤座上起身,颤微着过来,将玉佩拿在手中,“你,你,这,这个……”

    李寿桃快速的说道:“这是我家婆婆的,她说,这是我过世的公公身上的,公公过世后,她就一直戴着这块玉,当个念想,临安大师说,说,这个东西,可以救我夫君的命。”

    张德志也是惊的险些掉了下巴,连忙道:“太后,毒酒在路上了。”

    方太后立即喝命,“你去安排大内高手,速去将毒酒拦下。若是差了一步,哀家要他们提头来见!”

    张德志连忙跑了出去,传太后的口谕。

    李寿桃心中一喜,没想到,这个法子真的可以。

    其实这块玉佩,根本不是她婆婆的,是在来的路上,临安大师给她的,并且那些话也是临安大师教她说的。

    这块玉,定是与太后有关。

    方太后即刻对她道:“你,你先回去,临安大师留下。”

    李寿桃一颗心扑通扑通的跳,出了永福宫后,也没走,只站在外头,等候临安大师。

    方太后遣走所有宫女太监,只留张德志一人,三人进了更里间的寝殿。

    一瞬间方太后泪如雨下,颤声问道:“大师,你早就知道了吗?为何不告诉于我?”

    临安大师曾是许太师的知己密友,也是因此才得到皇家重视。

    他悠悠叹口气,“其实老衲并不是很清楚,当年我虽与那孩子有一面之缘,但太师为了不连累我,便将孩儿交给了慧明,多年来,一直由慧明在暗中保护,是以,老衲也不知那孩儿的下落。

    直到昨日傍晚,老衲收到慧明的书信才知晓一切,老衲昨晚欲进宫告诉太后,又只恐惹人怀疑,今日一早便赶紧过来,希望,没有耽误。”

    方太后抱着玉佩,就像是抱着曾经那个小小的孩儿,她断断续续的哭道:“原来他不是死胎,原来他没死,可惜却骗了我这么多年!他,他……好狠的心!”

    临安大师说道:“阿弥陀佛,许太师一生为国,命不该绝后,这也是上天对他的恩赐,太后娘娘,此事极为隐秘,这块玉佩,还是毁了吧。”

    第626章 圆寂

    方太后摸索着那块小小的晶莹的玉佩,泪流满面,“不,我不会毁了它。”

    临安大师便愈加低声道:“可万一被人发觉,只怕太师最后一点血脉也没有了。”

    连带着张德志也跟着劝说:“太后娘娘,许太师能有血脉留下已是万幸了,要是因此……那岂不是可惜,太后,还是将此玉毁了吧,东西毕竟是死物,人活着才是最要紧的,方才奴才命了最顶尖的大内高手前去,一定可以拦下毒酒,救下秦君泽的。”

    方太后涕泪连连,看着玉佩,仿佛透过它又看到了昔日那个青衣的翩翩少年郎。

    最终依依不舍的点头,“哀家知晓。”

    话落,将玉佩交与张德志,张德志立即将它投在了燃烧的火盆中。

    “三元及第,我大历朝自开朝以来,总共也只有两位,若是太师在地下有灵也会安心了。”临安大师双手合十,缓缓开口。

    方太后却是摇头,“不会的,他不会安心,他只会日日受煎熬。”

    当初情形究竟如何,唯有当事人才清楚,旁人并不知晓其中的奥义。

    是以临安大师便也不再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