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清穿之咸鱼三阿哥在线阅读 - 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第87节

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第87节

    胆子随了老三,却比老三更喜欢出风头,据说从幼儿园到现在都是班长,虽然说应该有老三的面子在,但每次小孩都有自己争取。

    爱玩也随了老三,不,也不一定是孩子自己爱玩。

    老三把这称之为是亲子娱乐,每旬都会抽出时间带孩子玩耍,有时是京郊的那处园子,有时跑到马场去,有时去踏青放风筝……被老三这么带着玩儿,学业还能名列前茅,这孩子也算不错了。

    决定把这几个孩子带出来时,康熙就已经让人仔细调查过了这四个孩子。

    孩子都是好孩子,就是当阿玛的都不太会教,个顶个的会溺爱孩子。

    老三就不说了,时常带着弘晴出去玩,除了刚满一岁的女娃娃,剩下的一家三口看戏听曲儿下馆子,样样都不落,还喜欢带孩子串门,也就今年,老三监国之后没那么多功夫带着福晋孩子瞎胡闹。

    老大也不是个严父,弘昱年级考考了个第三十二名,总共才两百个学生,而且这几个孩子所待的那所学校并不全都是考进来的,还有二十几个塞进来的学生,就这也才只考了三十二名。

    老大不说批评,反倒奖励了弘昱一匹小马,这可真真是个‘慈父’。

    再说弘晖,因为是早产,所以养的娇,老四之前定下孩子三岁就抱到前院养着的规矩,也特意为这孩子破了例。

    为了给弘晖养身体,老四还请了老三医馆的大夫来瞧,自此之后,辰时(早上七点钟)之前不起,戌时(晚上几点钟)之后不念书,长这么大了马都没骑过,平日里练的是五禽戏。

    身体不好要娇养着,也确实情有可原,他也是尝过丧子之痛的人,能理解老四夫妻,但弘晖是老四的嫡长子,功课还是不能放松的,夜里不读书,白日总要严格要求吧,而不是两刻钟一歇。

    这几个儿子里,反倒是最不成器的老五最会教育孩子,起码知道教孩子上进,老五和瓜尔佳氏到现在都会陪着弘昇一起做功课,虽然对孩子也是过于疼爱了,但能督促孩子上进,跟其他那三个比起来就算是好的了。

    想着几个倒霉儿子,康熙忍不住皱了皱眉,突然又想起来这是在四个孙子面前,便又将眉心舒展开来。

    面前的四个小娃娃,有三个还笑得没心没肺,胆子倒是比他们阿玛小时候大。

    “都找位置坐下,陪皇祖父用晚膳。”

    弘晴最先起来,还拉了旁边的弘晖一把,他可是答应十叔了,会帮着照看弘晖堂兄。

    弘昱想着了刚刚过来时阿玛的嘱咐,拉着弘晴,让弘晴坐在最靠近皇祖父的位置上,他则是坐在弘晴旁边,等着人摆膳。

    阿玛说了,他就是来吃吃喝喝的。

    同样被自己阿玛嘱咐过的弘昇慢了一步,现在只剩下两个位置了,一个靠着皇祖父,另一个则是靠着弘昱堂兄。

    听阿玛的,就选后一个,可弘晖堂弟看上去胆子有点小,皇祖父又特别严肃,很像教他们的杜先生,凶凶的。

    阿玛跟额娘也和他说过,皇祖父比杜先生还要凶,让他一定要听话。

    弘昇挺了挺小胸脯,他是哥哥,要保护好胆小的堂弟。

    几步的距离,硬是让弘昇走出了几分气势,还不忘拉着弘晖的手。

    康熙饶有兴致地挑了挑眉,大概是他真的老了,心也老了,光是看着几个孙子,原本不太明朗的心情竟有些好转。

    “朕就不让太监布菜了,你们自己吃,在皇祖父面前不必拘束。”

    康熙说着,还亲自动手给坐在他身旁的两个小家伙夹了菜。

    “多谢皇祖父。”

    弘晴投桃报李,也给皇祖父夹了菜,有皇祖父的,那也不能落下哥哥弟弟,以他的经验,一碗水需要端平。

    “皇祖父您吃这个鱼,吃鱼对身体好。”

    “弘昱哥,你最爱吃的油爆虾。”

    “弘昇哥,尝尝皇祖父这里的菠菜。”

    “弘晖哥,我尝着这盘蒸饺特别鲜美。”

    弘晖有样学样,也给皇祖父和堂兄们都夹了他认为好吃的菜品。

    康熙面前的小碟子里,一块鱼腩rou,这个部位的鱼口感嫩滑,甚少有鱼刺,还有一块连着脆骨的小羊排,瞧着味道应当不错,只是如今他这牙口,啃不动羊排了,他这肠胃,也不敢在晚上用羊排。

    弘昱和弘昇都是来这儿专心用膳的,皇祖父这里的膳食都快赶上三叔/三伯府里的了。

    弘晴用膳也是十分专心的,用阿玛的话来说,吃饭不积极,思想态度有问题。

    弘晖原本还有几分拘谨,但身边三个堂兄弟都放得开,他也就慢慢放松了。

    同样心情放松的还有康熙,儿子们不孝,孙子们却是好的,他甚至都有点想念弘皙了。

    用过了晚膳,康熙便准备开始检查几个孙子的学问。

    “你们阿玛和叔伯们当年在宫中读书时夙兴夜寐,孜孜不倦,勤奋刻苦,不曾有一日的懈怠。你们念书也要用功,从明日起,由朕亲自教导你们四个念书,现在朕先检查检查你们的进度。”

    康熙往儿子们脸上贴金,不在孙子们面前落了儿子面子,尤其是老三和老五,一个想尽办法偷懒,若不是他管得紧,老三说不定现在都未曾从上书房结业,另一个……九岁之前不曾学过汉文,这倒也不能怪老五。

    康熙之前是严父,如今到了孙子面前,按理是该做个慈爱的祖父,只是这几个孩子个个都被家里头娇惯,做阿玛的不严厉,那就只能由祖父担起这份责任了。

    康熙帝如同当年查询儿子们功课时那样检查孙子们的学业,只是这一个个的,胆子都不小。

    尤其是弘晴,虽然是四个孩子里头学问最扎实的,但也是最……狗腿的,一个男孩子笑的甜腻就算了,一会儿主动给他端茶,一会儿给他捶腿。

    作为皇帝,康熙身边何曾缺过伺候的人,又何曾少过会拍马屁之人,但谁也不会像弘晴这般大胆,他不曾有任何表示,便主动为他端茶,拉个绣墩坐下靠在他身边捶腿,奶乎乎的小拳头捶在腿上,力道不大,但还算舒服。

    头一个被检查完学业的弘晴,认真给皇祖父捶腿,可惜阿玛不在,从前在钟粹宫的时候,都是阿玛给祖母揉肩捶背,他给祖母锤腿揉胳膊,阿玛说这是尽孝心,祖母也总是很开心,祖父应该也是开心的吧,刚刚都转过头来看他好几次了。

    康熙几度欲言又止,到底是没开口让弘晴退下,算了,这也是孩子的孝心,应该是老三嘱咐这孩子这么做的吧。

    倒让他想起二十九年时,他在行宫病重,差点就没扛过去,老三从京城昼夜不停骑马跑来看他,三天两夜里滴水未进,嘴角急出了一圈的泡,老三的身体还因此伤了元气,休养了许久才恢复。

    第144章

    胤祉向来喜欢在皇阿玛离京的时候搞事情,这次也不例外,御驾刚离开,举办顺天府首届纺织大赛的告示便贴出去了。

    此次大赛设有两个类别,速度类和创新类,每个类别都有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两名,授予‘顺天府一级手工匠人’的称号,奖一百两银子,日后每个月都能从衙门里头领五两银子的补贴。

    二等奖共六名,被授予‘顺天府二级手工匠人’称号,奖励五十两银子,每个月的补贴是二两。

    三等奖二十名,同样可以被衙门授予称号,奖励只有三十两,每个月的补贴也只有一两。

    此次大赛的报名条件上特意标明男女不限,年龄不限。

    在男耕女织的社会里,纺织向来是女子的强项,朝廷的工坊和普通商人的工坊里,纺织工坊的工人也大都是女子,只是愿意进工坊劳作的女子,基本上都是成过婚生过子的,还得是家境贫寒,日子过不下去了,才会愿意出来抛头露面做工。

    甚至在当下的社会风俗当中,这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儿,为夫家守节光彩,守望门寡(订婚后未成婚,男方先死)就更光彩了,相反,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出来做工作生意的,反倒不被认可,甚至会被一些闲言碎语包围。

    胤祉之前想通过让女子念书的方式来提高女性的地位,但却没能起到什么作用,当初筹建的幼儿园也好,能够免费入学的公办小学也罢,里面的女学生基本上都是他手下人家里的,再就是与他较好的一些人家里的姑娘,这些都不是普通的百姓之家。

    而来自普通百姓之家的女学生,可谓是少之又少,其中普通百姓家的满人姑娘又比汉族小姑娘多。

    学校对女子的放宽在眼下对提高女子地位没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那就只能从旁的方面入手了,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皇阿玛在京城的时候,胤祉没敢提,是怕朝堂和民间的反对之声太大,若皇阿玛也反对,这些事就办不成了,而且皇阿玛在京城,的确会让他束手束脚,有些事情办起来不方便。

    但如今皇阿玛不在京城,只要暂且将消息控制到一两天不传到皇阿玛那里去,等到政令下达至民间,想再收回那就不容易了。

    顺天府首届纺织大赛如火如荼时,御驾离京已经有一旬,朝廷火速颁布了三条政令,又或者说是三条律法。

    一是允许十三岁以上的女子立女户。在无夫子幼的家庭中,可以由寡妇来担任户主;与丈夫和离的女子,被夫家休弃的女子,休了丈夫的女子,可以担任户主;父母双亡的女子,在年龄满足的情况下,可以担任户主。

    二是女户之后享有正常户籍的一切待遇,户主幼子年长,或嫁人,是否取消户籍由户主自行决定,不得自动取消。

    三是法律保护个人财产,个人有权利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分配,任何人不得阻拦、抢占。如果亡者没来得及对遗产进行分配,那么遗产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分配,第一顺序:嫡长子、嫡子、配偶、父母、未出嫁的嫡女、庶子、未出嫁的庶女,第二顺序:已出嫁的嫡女、已出家的庶女、亲兄弟、亲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三顺序:族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其中嫡长子继承七成,分配比例依次下调,第二顺序和第三顺序的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才由第二顺序的继承人来继承,如果前两顺序的继承人都没有,才能由第三顺序的继承人来继承。

    这三条政令允许女户的存在,对立女户的限制甚少,甚至允许女子休夫立女户,更重要的是关于继承权的改变。

    大清律令之前不存在女户,女性继承权更是无从谈起,比起前朝,比起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大清女性的地位都是最低的。

    立女户和改继承权,算是从根子上下手了,不要小看这三条律令,胤祉也是鼓起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哪怕放到现代去,这三条律令并不公平。

    在继承权上仍旧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在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当中,嫡长子继承七成家产,剩下的依照顺序下调比例,这也就意味着亡者父母的继承比例不能高过配偶,庶子的继承比例不能高过嫡女。

    另外虽然把女性继承权写进了律令里,但女性继承权仍旧比不上男性继承权大,出嫁的和未婚的,能享有的继承权也有所不同。

    律法保护个人财产,是为了防止近亲和家族吃绝户,从前律法中没有这样的规定,绝户家庭的男性长辈一旦逝去,财产就会被亲兄弟、堂兄弟、族人瓜分。

    但律法有了这样的规定,再有吃绝户的现象出现,亡者的妻女、母亲、姐妹、外祖父母都可以去上告衙门,由衙门来做主。

    皇阿玛在京城时,胤祉不敢搞这样的动作是有理由的,若非他准备完善,太和殿上差点又多了个‘冤死鬼’。

    死谏这种事情还是很吓人的,胤祉也没想到朝堂上还有这样死心眼儿的刚烈之辈,而且不是御史,是礼部右侍郎。

    虽然朝堂上大半的官员都站出来反对了,可预备拿头撞柱子的就这么一个。

    幸好老八眼疾手快,而且身手不错,及时把人拦住了,不然就要血溅太和殿了。

    监国这么久,胤祉难得强硬一回,力排众议,将这三条政令下发至全国,但是对着满朝文武,他也解释了。

    “各朝各代都有‘立女户’的先例,别的朝代有的东西,我大清也不能少,女子和男子一样皆是大清百姓,朝廷就是应当让百姓过得好些。”

    “再说继承权,若是不愿意分给女儿,不愿意分给妻子,那大可以死前提前分了,律令又没有强制要求必须按照继承人的顺序分财产,律令保护个人财产,自己的财产想怎么分就怎么分,诸位大人也一样。”

    “喜欢哪个儿子、疼爱哪个女儿,都可以多分些财产过去,甚至于偏疼哪个妾室,担心死后爱妾遭人欺凌、食不果腹,那也可以分她财产、让她立女户。”

    “律令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死前分配好财产,朝廷是维护的,后面那条继承人的顺序就没用了,所以诸位大人大可不必这般担忧。”

    如果不是原来的日子过不下去了,也不会有女子出来立女户的,财产继承维护的也是弱者的利益,针对的就是吃绝户的那群人。

    转头,胤祉又从宗室里选了十几个人,德高望重的,或是年轻一辈里的领头羊,加上朝堂上正四品以上的满族官员,单独开小会。

    “咱们满族没汉族那么多规矩,寡妇守节那一套在咱们满族没用,那算什么好规矩,都是读书读迂了,咱们满族的女儿金贵,当了寡妇一样在家,过得不顺心和离再找一个就是了,不能像汉族一样糟践人。”

    “这些年咱们学汉文,学汉人的礼仪规矩,连自家姑奶奶都开始糟践了,没出嫁之前关在府里头,马背上的民族连马都不会骑,这还像话吗!”

    “不能总是学汉人,咱们满族也有能让汉人学的好东西,咱们要反过来影响他们。所以本王打算从提高女子地位下手,选几个满族姑奶奶出来做楷模,让天下人知道,咱们满族的姑奶奶个个都金贵,不输男儿,能上马射箭,也能做女先生,甚至能封爵。”

    “本王的二jiejie文采斐然,四meimei智勇双全,福晋骑术过人,远胜本王多矣,不能为天下人所知实在遗憾。”

    老当益壮的信郡王听明白了,当年刚入关时,他们让汉人剃发易服,让汉人学满人,最近这些年倒好,从先帝那时候起,便开始各种学汉人。

    诚亲王要改这样的风气他赞成,把满族姑奶奶拉出来做楷模他更赞成,他早就看不惯把满族姑奶奶当汉人姑娘养的那一套了,成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垂首含胸的,看着就好欺负。

    他的女儿、孙女、重孙女,都不是这副窝囊样,个个都是能骑马打猎的好手。

    诚亲王若要挑几个满洲姑奶奶给天下女子做楷模,倒可以从他府上选。

    前两个月刚刚承袭贝勒爵位的海善,已故恭亲王常宁的第三子,也就是胤祉的堂兄,也听明白了。

    早就听闻诚亲王对公主们甚是疼爱,借助商队没少援助草原上几位抚蒙的公主,甚至有传闻二额附便是诚亲王亲自选的,还为此特意求了万岁爷。

    难不成是哪位额驸将不久于人世了,诚亲王要帮公主直接占下所在的部落,不然何必搞出这样大的阵势。

    看诚亲王规定的继承人顺序便知,配偶放在了父母前面,嫡女放在了庶女前面。

    如此看来,应当是位未曾生育或只生了女儿的公主。

    立女户和规定财产继承,怕都是为了这位公主能够占领夫家所在的蒙古部落,什么提高女子地位、满族反过来影响汉族,那都是障眼法,选出几个满族格格做楷模,也不过是诱他们支持这三条政令的鱼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