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书迷正在阅读:伶女封后之路、我才没有喜欢你、本尊晚节不保、初一躲不过十五、祭天的白月光复活了、重生成偏执墨少的乖软小仙女、蜜雪吻、战神怀里的病娇王妃又茶又狗、快穿:女配要上天、养大的皇帝是病娇[重生]
别院里,秦氏早已将行装收拾了齐整,梁母放心不下,将院判送出王府,自个则是转到了大儿媳处,见秦氏将梁康看的极严,才松了口气,嘱咐了一番,婆媳两又是说了几句话,这才回后院守着凝香。 凝香躺在床上,她的脸色还有些许的苍白,抚着自己的小腹,一旁的案桌上搁着那一盒保胎药,看着那些药丸,睿王的面孔便是浮在眼前,怀第一个孩子时,自己母子被北疆人掳去,也是睿王挺身而出,将她和孩子从歹人手里救了出来,此次又因着这些药,才能保得自己母子周全,凝香心里感激不尽,只盼着梁泊昭回朝后,将这事儿说与夫君知晓,好报答睿王的大恩大德。 皇宫,凤仪宫。 永宁赶到时,就见皇后一脸憔悴,一动不动的坐在凤座上,眉宇间十分凝重。 “母后急召儿臣过来,不知是为了何事?”永宁瞧着皇后的脸色,心里就是一紧,只上前轻声开口。 皇后闭了闭眼睛,无力的将一封密信递到永宁面前,淡淡道;“你自个瞧瞧吧,方才从北疆收到的急报。” 永宁心跳的立时快了,指尖甚至都带着些许的颤抖,她将那薄薄的一张纸从信封里抽出,刚一看完,绝美的脸庞上“刷”的失去了所有的血色,就连嘴唇也是苍白若雪,她攥紧了那张纸,身子微微一晃,似是摇摇欲坠般,只一刻,便咬牙稳住了。 皇后看了她一眼,见她惨无人色的一张脸,也明白她是关心则乱,遂是开了口,继续道:“战场上刀剑无眼,别说定北王如今只是身受重伤,哪怕他马革裹尸,血染沙场,你也必须承受。” 永宁身子冰凉,密信中说梁泊昭身受重伤,可她却明白,梁泊昭定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北疆才会八百里加急,将这一封密信传到京师。 而京师与北疆相隔千里,待密信传到京师,路上还要耽搁数天,如今的北疆早已不知是何情形,她甚至不敢去想,眼下的梁泊昭,是不是还活着 “战场上不能没有主帅,此番定北王倒了下去,朝廷必须在短时内,再派一个能镇得住将士的主帅过去才行。” 皇后声音淡然,永宁听在耳里,却一言不发,许是因着用力过重,她的骨节处泛着青白,依旧是死死的攥着那两张纸。 “本宫和两位丞相商议过了,打算让冯将军担任主帅,即刻领兵赶到北疆,接手定北王的军权。” 直到此时,永宁才逼着自己慢慢收回了心神,梁泊昭身受重伤,生死未仆,倒给了朝廷绝佳的机会,收回他手中的兵权。 她摇了摇头,对着太后道;“母后,冯将军熟读兵书,虽也是一代名将,可多年来却是留守京师,从未驻守过边境,更不曾和胡人交战,朝廷若派此人去北疆,未免有纸上谈兵之嫌。” 太后皱眉,也是觉得永宁说的有理,斟酌道;“那若依你看,这些朝中武将,又有谁能担得起这个担子?” 永宁毫不犹豫,吐出了一个人名字;“镇远将军赵云平。” “赵云平?”太后显然对这三个字并不熟悉。 永宁面色依旧苍白,眉宇间却已经恢复了冷静,对着太后道;“赵将军军职虽低,却身经百战,更为难得的是赵将军多年来与定北王一道驻守边疆,一直是定北王的左臂右膀,极具王爷器重,与胡人作战时,也曾立下无数战功,母后若不信,只管命人打探,一问便知。” 太后声音低沉;“你举荐的这个人,又是定北王一脉。” “母后,儿臣虽是女子,也明白举贤为国,非为私人也,正因为赵将军是定北王的得力爱将,母后才应该相信此人能担得起眼下的重任,再说赵将军如今人就在京师,放眼朝廷,又如何能找出比赵将军更适宜的人选?” 太后仍是有些犹豫。 “儿臣恳请母后以大局为重。”永宁跪在了地上,一双眼睛已是泛着泪光,却死死撑着,不让泪水掉下。 眼前,并不是哭的时候。 “来人。”太后终于开口。 待侍从进屋,太后面色含威,沉声道;“传哀家懿旨,速命,镇远将军赵云平进宫。” 永宁听得这一句,心口顿时一松,继而身子就是软了下去,想起梁泊昭,只觉得心痛如绞。 是夜,宫中灯火通明,镇远将军赵云平临危受命,担起主将之责,即刻统领三万兵马,向着北疆赶进。 定北王府。 梁泊昭身受重伤的消息,已被朝廷封住,王府里也是没有听到丝毫消息。 守夜的仆从听到外间的动静,刚将门打开,就见屋外站了两道身影,一道颀长挺拔,另一道则是纤细苗条,两人俱是披着黑色大氅,带着风帽,将脸庞一并遮住。 王府的侍从瞧见两人,已是揉身而上,将二人团团围住。 当先那人稍稍抬头,将自己的风帽脱下,借着侍从手中的火把,露出一张高贵动人的面容。 “永宁公主?”有人认出了这个女子,不免失声惊呼。 “王妃在哪?”永宁向着府里走去。 “王妃怀有身孕,在后院安胎。” 这些日子,宫里的太医来来回回,宫里的人早已得知定北王妃有孕在身,永宁脚步不停,只道;“去让人通传,就说我有要事要告诉王妃。” 见当朝辅政公主深夜造访,王府里的下人自然不敢怠慢,匆匆有人去了后院,少顷,梁母也被惊动,让人扶着来了堂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