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页
沈思洲将她抱在怀里,道:“以后每年我们都来看。” “好。”声音轻柔,还带着一点儿平时不常有的娇媚。 于是此应下一生的承诺。 年年岁岁,良吉今宵。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更新(晕厥的小熊饼干) 第39章 还愿 七月流火, 夏去秋来复冬近。 休完了假期,沈思洲开始忙于公务。他先是从翰林修撰做起,后来平调到刑部开始历练。刚一进去就接手了两宗指令, 两份差事都因年限时久、牵扯人物错综复杂而被搁置了许久, 因此一直没人敢应。 沈思洲不仅应下了,办得也十分漂亮,顺利得简直如有神助。 皇帝龙颜大悦,对他称赞有加,将他擢升到礼部, 后来又让他去了吏部。 六部乃是统称,六部之中也分个首末,工部最次, 往上数是刑、兵、礼、户、吏,要说六部之首, 那还是掌管天下官吏的吏部。沈思洲不仅从刑部做到了吏部,还担任侍郎一职,正三品。 其年不过二十余一。 一时之间,沈思洲成为上京城最炙手可热的新贵。谁人见了不赞一句“年轻有为”, 停下来道一句“沈大人”。 不少官员背后都说沈思洲能短时间内完成那两份差事,背后都是有贵人相助。 朝堂皆知沈思洲乃六皇子一派, 想来是六皇子在暗中协助了。 但是又有人提出了质疑, 那两宗差事涉及范围甚广,甚至辐射到上京周边的青邑、洛水两城,六皇子的主要势力不是在上京城内吗, 他哪能把手伸到地方去? 难道说除了六皇子之外, 沈思洲后面还有其他不可说的贵人? 但是这个问题思来想去也没人能给个解答,质疑的声音也渐渐小了下去。 而且近来除了这件事以外, 朝堂上还发生了另一桩大事。 说来这桩事牵扯的主事人也是沈思洲。 大概这位状元郎、新晋吏部侍郎,过得太顺风顺水以至于有些飘飘然了,居然在一日早朝上把当朝左相寇柏昌给弹劾了! 寇柏昌其人,后世评之,唯一字——晦。 寇柏昌此人,幸也不幸,从小在私塾读书便是万年第二,考科举时又考了第二,据说状元不是旁人,正是他从小到大的宿敌——那位与他同私塾,年年压他一头的第一名。 不仅在私塾里被压名头,在科考上也是。 谁听了不说一声可惜。 不过那位状元则没有今时的沈思洲幸运。 为官后,那位状元郎因为眼里揉不得沙子,为人处世比崔雪平还要耿直而屡遭人嫉恨,被政敌联手打击,官途不是很顺。 并且那位状元郎在当今皇帝登基后,因牵扯到一桩不大不小的案子被革职查办,下了牢狱,几天后便染病身亡。他夫人听到消息后,追随夫君也上吊自尽了。 夫妻俩有一个儿子,时年刚刚七岁。父母去世后因在上京没有亲朋可投靠,不久后也不知所踪,约摸着是饿死街头了。 而同科的寇柏昌则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兼之他手段阴私毒辣,在天僖帝刚登宝座的那段时期里替皇帝处理了不少的腌臜事,也因此被天僖帝视为心腹,官途可谓一帆风顺。 后来他在外地熬满了资历后,调回上京,入了六部,之后升为左相,一当便是到如今。 此二人的境遇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寇柏昌为官二十年,至今仍安稳坐在左相的位置上。 民间有句俗语,“风不倒,雨不倒,梨树不会倒。” 梨亭乃是寇柏昌的字,梨树正是用来映射寇柏昌。 也正因他深得皇帝信任,在天僖帝刚登基后便迫不及待暴露本性,大肆敛财,为了钱财,还曾做出卖官鬻爵的事情,被台察两院百位御史联合弹劾。 但最后也只是被天僖帝罚俸三月,这处罚简直就是做做样子,可以说寇柏昌是全身而退。 此后寇柏昌的名头更盛,朝野人人避他畏他,民间都暗暗称他为“jian相”。 有一次寇柏昌喝醉了,得意地询问左右:“你们可知我的为官之道?” 众人纷纷猜测,他都摇头。 末了,他笑道:“我的为官之道便是慎。小心行事,才能保得平安。我知道你们背后都说我贪,叫我祸国jian臣,可若是我不贪又如何屹立多年不倒? “这人生在世啊,无非是为名为利为权为色,不贪心点什么东西,又怎么让人知道你是个能用的人呢?” 左右俱是不解。 不过他虽以贪财出名,更因吝啬出名。寇柏昌在生活上十分简朴,衣服只有几件,均被浆洗到泛白,旧袍上面满是补丁也不肯扔掉,家里一个灯罩里从不放两根蜡烛,还曾扬言要带着银钱一起入棺。 这个“晦”字倒也合他。 这样一位厉害人物,现在居然被还没站稳脚跟的小小后辈弹劾了。 天僖帝到最后自然是和稀泥,两方都没处置。 寇柏昌长相虽威严,面上却常带笑,还有个外号“假瓷人”,已有许多年不曾有人见他生过气了。但是据闻这次寇柏昌非常恼怒,回到府中大发脾气,还打骂了不少的下人。 当年的崔雪平就是因为弹劾寇柏昌祖宅逾制而被贬的成州。 前车之鉴在此,沈思洲又如何能好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