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页
竹笙沉默地看着手下扭曲的画像,松了口气,“那就麻烦蔡婶了。” 她怕这个画像……她真要是烧了什么东西,张大年也收不到。 果然,她的天赋全都点在种田上。上一世她画的符箓没有一个能用的她就该明白。 蔡蓉接过笔,问了特征,加上竹笙说明就是山上的那个伙计,她偶尔上去时也见过,很快帮忙画了起来。 她用笔勾勒出一个大致的外形,五官好似在心中衡量一下就能画上去了,下面的衣服画得尤为精细。 见竹笙好奇,蔡蓉解释道,“我自小跟着母亲学过刺绣,也学了点画画,如今就是靠偶尔绣点东西卖钱。” 要是没有生活来源,她哪里来的底气不去石厚爷爷奶奶家,也不回自己父母家,就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呢? “不过如今这手艺也赚不得多少钱了,工厂里机器绣得多快呀,哪里还需要我们……”她摇了摇头,手上也刚好画完,放下了画笔。 作业纸十分简陋,就是竹笙从原身还没用完的草稿本上撕下来的,但是上面浮现的那副人像却生动灵活,五官特征明显,身上的衣着妥协精致,乍一看竹笙都要以为张大年能从里面钻出来了。 竹笙看了好一会儿,忍不住感慨,“蔡婶太厉害了。” “哪有……行了,你拿着玩儿吧,我接着做菜去了。” . 傍晚,竹屋中橙黄的灯光亮起,看着暖洋洋的。 摆在客厅里的竹桌上这会儿放着七八道菜。最中间是条清蒸鱼,占了最大的盘子,完完整整地卧在那里。蔡蓉否决了竹笙做水煮鱼的想法,过年还是要蒸一条完整的鱼,做到年年有余。除了那清蒸鱼,倒是有竹笙吃过一次就不可自拔的辣子鸡,然后是红烧rou,蒜薹炒五花rou,再有蒜蓉生菜、清炒花菜等几道青菜,最后是一锅汤圆,把桌子占得满满的。 竹爷爷会酿制米酒,竹笙在秋收后也跟着他学了一下。 其实自制米酒很简单,选好糯米,清洗后浸泡大半天,捞起来冲洗掉白浆,蒸熟,撑起来摊开在竹席上晾着,等冷却到不烫手时放入酒坛等容器中,按比例加入温开水和酵母酒曲,再搅拌均匀,加上透气的盖子,等它自然糖化。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从内部发酵,底部的米会翻上来,因此要时不时搅拌一下,把米压下去。如此过个一周,就差不多制作完成了。 竹笙把做好的米酒拿上来,想起了之前在林奶奶那边庆祝秋收的饭菜,再看看自己周围现在坐着的人。 从第一天醒来,举目无亲,到现在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她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蔡蓉倒好了米酒,闻着香甜的酒味,也露出开心的笑容。 石厚同样如此。 “叮~!”瓷碗碰撞,大家干了一杯,喝着香甜的米酒,吃着美味的饭菜。 “蔡婶,你的手艺太好了!不知道石厚什么时候能学到你的五成。” “就他,那还远着呢!” “我会努力的。”石厚重复道。 …… 大家说说笑笑,在饭桌上蔡蓉没忍住说了不少石厚的笑料,他以前是怎么憨的,她又怎么发愁。石厚也不生气,就是听着挺无奈。竹笙配合着笑了好一会儿,想起了张大年身上的惨案。 哎,也不能怪张大年,石厚这个性格可真是……张大年算计的越多,越是吃亏。 嘿!这倒霉的。 他们吃到了十点多,外面已经有迫不及待的小朋友开始放鞭炮了。 长长的挂鞭大人还不肯给放,那种比较贵,得留到晚上十二点,或者是明天早上、中午。 像是仙女棒这种也得买,竹溪村家长肯给钱买的并不多。最常见的还是那种可以自制的拉炮,几个大孩子带头大家把零花钱凑凑做一批出来,炸得到处嘭嘭响,还满是他们惊呼尖叫笑闹的声音。 竹笙现在身体也不过十六岁。她往外面看了几眼,蔡蓉就推着她和石厚说,“想去玩儿就去吧!” 这会儿,竹笙好像真就是小孩子了。她走出去,看见丫丫也跟在其他孩子后面在村间的小路上跑,瞧见她还热情地招呼道,“竹笙jiejie!快来!我们要放超——厉害的鞭炮!” 竹笙和石厚跟上去了,和他们玩儿了好一会儿,眼看着十二点都要过了,这些小屁孩儿才被家长揪着回去睡觉。 回去后,竹笙看见桌子上还多了两道菜,蔡蓉说,“就你们刚刚出去玩儿的那会儿,林婶子过来了一趟。村长也是。他们都给你添菜呢。” 原来大家都来了啊。 竹笙忍不住笑起来,心里暖洋洋的。大概是林奶奶和村长都怕她一个人吃不好,过来看看,见到蔡蓉放心了,不过也留下了菜。 这是她在竹溪村过的第一个年。 真快乐呀。 . 大年初一要祭祖,也可以去走亲戚。 竹溪村是杂姓村,没有什么大姓,加上大家都穷,更没有修祠堂,各家祭拜各自的就好。 如果竹笙没有搬出来,大概会被王秀荣带着去祭拜竹家的。不过她已经搬出来了,几乎称得上是撕破脸,那就不用管那些了。 虽然没有什么祖先好祭拜的,不过她跟随着村子里的习俗,祭拜竹神。 这个习俗最开始是什么样的已经不知道了,随着村民们各个姓氏之间通婚,加上竹溪村本就靠着竹山,早先以竹子为生,它也被带入了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