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太子宠婢日常在线阅读 - 太子宠婢日常 第34节

太子宠婢日常 第34节

    皇帝当时已经下了朝,正在承明殿批改折子,听太监说太子派人来送了礼来时,好奇的笔都扔了一边。

    “你说太子送礼?”

    皇帝的大太监叫周全恭,自小就伺候着皇帝,也算是看着这些皇子们长大,对太子还算熟悉,他也迷惑的很,“没错,是太子殿下身边的大太监刘得福,说是昨晚上殿下突然心血来潮去看库房,看见里面堆积了不少东西,便选了一些出来给各宫。”

    皇帝是真震惊了。

    “所以,就给朕送了来?”

    他震惊过后倒是高兴,这还是他在不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收到儿子的礼。

    他还叫了刘得福进来说话。

    皇帝从黑不溜秋的盒子里面拿出那把弓,尝试着拉了一把弓,然后点头,“是把好弓。”

    他问刘得福,“太子怎么想着送弓来给朕?”

    刘得福跪在地上,早就顺好了话,恭敬的道:“回陛下的话,昨日殿下本是开了库房,给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选些首饰和丝绸绢纱,然后看见了旁边的弓箭,觉得很适合陛下,便让奴才送来给陛下。”

    太子给太后皇后送东西不是一回两回了,倒是解释的通。只是突然心血来潮给他送弓箭,倒是第一回 。

    皇帝便问,“就给太后,皇后和朕送了吗?”

    刘得福摇头,“还有二皇子殿下和四皇子殿下,是殿下觉得平日里还算好的笔墨纸砚。”

    皇帝:“……”

    果真是太子,做事情还是这般只凭喜好。不过太子一直这般,皇帝已经没有力气去让他改了。

    这个老三啊,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喜欢你了,才肯对你露个好脸色。

    就好像老二和老四,之前太子不喜欢他们的时候,便是一个好脸色也没有,如今觉得两人读书好,作诗好,便掏心掏肺的对两人好,做什么都带着他们,他有什么,也要给他们送过去。

    皇帝等刘得福走了之后叹气,“这孩子,怎么就教不通。”

    你对老二老四都能好,对老五老六老七做个面子情又能怎么样?

    但就是不做。

    周全恭就笑,“殿下,太子殿下这叫做至纯至性,还小,您多费心思教教便也好了。”

    皇帝觉得也对,太子读书努力,但读书太多,未免就读了个孤高的性子出来,这也是他忙于朝政,后来只将他交给了翰林先生,没有认真教导的缘故。

    但他实在是太忙了,这几日忙着英国公府的案子,怕是不能亲自教导太子,便略一思索,让周全恭摆好纸张,写了几个字给太子。

    话很直白:朕送你一本抚州游记,是朕年少的时候看过的,如今送你,你好好看,看完朕考校你一些游记上的东西。

    于是在南书房的时候,先生刚宣布可以走了,周全恭就亲自拿着书给太子送了来,当着众皇子的面送给太子。

    “陛下说,还望殿下早日读完这本书。”

    太子摸了摸书,觉得自己应该做对了,他点点头,也没有对周全恭多好的脸色,只不似对待其他奴才一般送他出去,“孤知晓了,你回去照顾父皇吧。”

    周全恭就回去了,过了几天,就见太子殿下让刘得福送了一封信过来。

    刘得福脑袋都要缩进脖子里面去了,可见是害怕被骂的。他求着周全恭,“老哥哥,哎哟,您得帮帮我,这殿下忙着去读书,又想早点让陛下看见这信,便让老奴送了过来。”

    “您行行好,给陛下送进去?”

    肯定是要送的,周全恭骂了一句刘得福装模作样成这副害怕的模样恶心人,但还是笑眯眯的接了信进了内殿。

    皇帝接了信,也不嫌麻烦,看完太子在信上写的游记感悟,便拿起笔直接写批注。

    写完了,让周全恭送过去,“告诉他,下响来朕这里一趟,朕当面跟他说,他这写的实在是片面。朕要教他的东西,纸可写不完。”

    第28章 太子(修末尾)   补更

    皇帝最近对太子的喜爱让众人侧目。

    太子之前很倔, 很闷,皇帝看起来更喜欢会说话温文尔雅的端王,但是现在, 虽然太子依旧是那个驴脾气, 可皇帝却开始亲手教他读书。

    有一次在御书房里,皇帝还对众臣子说道:“莫林实在是不容易, 之前朕忙,让他教太子读书, 每回问起,他总说太子很好, 很用功,功课也好, 朕心中便安, 以为真是如此。”

    莫林是太子小时候的教书先生。

    皇帝叹气,“可真当自己教导他的时候,便发现他这脾气, 实在是让人生气,你教完他书上的, 他定是要举一反三,引出一些书上没有的旁的典故出来问朕,朕哪里看过那些野史,只能斥责他一番。”

    此时正是众臣说完正事休息的时候,皇帝突然说起太子, 虽然听着是贬,但一句话里面,用了“举一反三”,“书上没有的典故”, 便知道皇帝还是想夸的。

    大臣们就要应和着夸几句太子,皇帝摆摆手,歪在龙椅上,笑着道:“他性子孤高,却也喜欢听人夸耀,自小便是这性子,朕多夸他两句,便尾巴也要翘起来。”

    所以皇帝就想了个办法,专门去找了几本孤本,旁人根本不可能看见的书研读了,然后拿着这些书里面的话去问太子。

    这般一来,太子就得老老实实的听话。当然了,这些话皇帝是不可能说出来的,他还要拿这个治治太子的性子。

    下面的臣子们便你一句我一句的继续夸太子,皇帝听完他们的夸赞,很是舒服,便喊周全恭,“待会太子读完书,便让他过来,朕今日还得再考校考校他的功课。”

    然后又觉得这会子七个儿子都在读书,总是单喊太子来不好,便想了想,道:“就让太子,老二,老四一起来。”

    免得要是叫上端王以及五六七来,待会太子一发脾气,不管不顾的嘲讽起老七没有学识来,又是一场嘴仗,干脆分开,今日叫三个,明日叫四个。

    他就图个清净。

    但他这一图清净,却让端王的脸当时就惨白了下去,就连素日闹腾的老七也觉得不对劲了。

    他坐在南书房里面,问老六,“六哥,父皇这是什么意思?父皇厌弃我们了吗?”

    老六沉稳一些,瞪了老七一眼,“一天咋咋呼呼,就不能安静一会?”

    他去安慰端王,“大哥,想来是太子跟父皇说的,父皇这才叫了二哥和四哥去,太子也不是第一回 这般做了。”

    老五平日里反应有些慢,但此时他的反应却一点也不慢,也跟着安慰端王,“是啊,大哥,你不要想太多,太子一向如此。”

    他们这些兄弟选择跟着端王没有缘由的。父皇爱美人,无论是什么出身,只要是美人他都爱,世家姑娘里面美的,比如余贵妃,他宠爱了,便能封个高位,但是那些身世低的,他只宠爱,也不乐意去封高位。

    毕竟后宫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今日喜欢,明日就有新的美人,后宫的妃位就那么多,便索性给生了孩子的后妃晋升,那些没有孩子的,如今在哪里皇帝都不知道。

    只能是见到了,模模糊糊有个印象,哦,原来朕还有这么个美人在。

    五皇子和六皇子的母妃出身就不高,自小也能得皇帝的喜爱,但是生了孩子的后妃年岁大一些,皇帝便不愿意去了。

    宫里都是势利眼,没有了皇帝的喜爱,自然是被人欺负的多,即便是不敢明着欺负,暗地里总是要遭些白眼的。

    孩子们大了后,便也知道一根藤蔓要攀附大树的道理,太子自小就孤傲,跟他们不熟悉,反而是端王,对他们能照顾就照顾,人心都是rou长的,他们跟着端王也是真心的。

    四个人一起自小长大,之前还没有跟其他三个分的如此清楚,但近一年来,自从上回打了一架,老二和老四跟着太子跑了后,这条兄弟之间泾渭分明的线便越来越大。

    此时,已经连父皇都不再帮着他们掩饰太平了么?

    老五和老六虽然安慰端王,但是心里也没底,实在是太突然了。

    之前父皇一直都很注意公平,这个宠爱了几分,那个就要还几分去,今日这般做,难道是什么别的意思吗?

    端王心里也没底,但这里不是什么说话的好地方,便带着三个弟弟回了清辉阁。

    四斗如今在书房伺候,见了四个皇子这般模样,也知道出了事情,送了茶水进去,就轻手轻脚的关了门,守在门外,不敢出声。

    老七在门关上的一刻,还道了一句,“大哥,你这里的小太监倒是长的俊。”

    端王这回是真恼火了,都什么时候了,老七还不着调。老六跟老七好些,便一巴掌打在老七的肩膀上,“别说话,你这张嘴巴,我迟早要缝起来。”

    老七便老老实实的坐下,喝了一口茶,担忧道:“你们说,父皇是什么意思?”

    端王此时才开口,将自己看见的说了出来。

    “周全恭来叫太子和二哥老四的时候,太子也吃惊的很,想来不是他提出来的。”

    再者说,被父皇亲自教导这种好事,谁愿意分出来给兄弟?谁都不愿意。

    端王揉了揉脑袋,“父皇……如今越发琢磨不透了。”

    老五也叹气,“太子自从今年翻出了云州贪墨一案后,咱们便一直不顺,大哥……你跟蜀陵侯侄女的事情怎么样了?”

    端王想起这个也不高兴。虽然那日母后做局没有告诉他,但是事后却将用意跟他说了。

    余贵妃:“你父皇多疑,若是事先告诉了你,你露了馅,反而不美。”

    干脆事后说。

    余贵妃道:“第一步做好了,接下来,就要你去做,多在蜀陵侯侄女面前晃晃,也不用她喜欢你,晃的久了,母妃自然有办法让你父皇下旨。”

    但想是这么想,人家折明珠却开始不出门了,听闻最近还在议亲,这让他怎么去接近?

    再者说,蜀陵侯家里虽然好,但那是父皇的人,他强行插一手,会不会引起父皇的厌恶?

    端王甚至还觉得这次父皇对他的冷淡也是因为母妃和他想打蜀陵侯的主意。

    蜀陵侯这个人,极得父皇的心,说句左膀右臂也不为过。之前父皇想给太子,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皇后做了一手坏局让父皇打消了主意,但是即便没有皇后,端王也觉得皇父皇会舍不得。

    这世间除了父子之谊,还有君臣之交。

    母妃肯定没有把蜀陵侯跟父皇之间的君臣之谊算在里面,才敢如此做。那他如今明白过来了,还要继续按照母妃的想法去做吗?

    端王犹豫起来。他既希望母妃的计策能成功,让他有蜀陵侯府做为妻族,又怕引起父皇的不满,让自己离皇位越来越远。

    于是一颗心七上八下,脸色难看至极,带的五六七三个皇子也沉默起来,一屋子的人都没有再说话。

    而御书房里,太子和二皇子四皇子三人却正在认真听皇帝的教诲。

    今日皇帝本是要教他们看府志上面的地域风情——皇帝虽然没有去过,但是看过很多本书,从前朝到本朝的记录都有。

    从这些不同时代的书上面,可以看的百年时光过去,同一块土地上的人变了,风情也变了。

    大秦一共有十三府两直隶,皇帝最喜欢禹州府。

    他让周全恭在儿子们面前打开了十三本禹州府的府志,让他们一人看一本的前面几页,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

    太子拿的是前朝的,前面写的很是无味,不外乎是记载了禹州府在这个时期有多少人,民情如何,用词也很直白,没有带一点文采。

    但是二皇子手上拿的那本,写的人便是文采飞扬,用词华丽。

    皇帝让他们看了一会,便一个个问过去,问他们是否知道这其中原因。

    太子琢磨:“难道是当时禹州府所任府尹喜好不同?”

    二皇子和四皇子也觉得是如此。

    皇帝笑着点点头,“确实有一半的原因是如此。”

    “不过你们再去仔细想想这其中的另外一层缘由。”

    他说完就不管他们,只让他们三个在那里一起想。三个儿子凑在一起,皇帝一边批改折子一边竖着耳朵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