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初唐峥嵘在线阅读 - 初唐峥嵘 第692节

初唐峥嵘 第692节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家国之念

    突厥取道飞狐陉的消息在短时间内就遍传长安,满城震动。

    虽然远在代地,虽然都知道并州有大军驻守,但最近两年内,因为魏嗣王李怀仁屡败突厥,前后三任突厥可汗都在其手中狼狈不堪……说白了,大唐军民已经有了上朝天国的心态,虽然还没有达到原时空中覆灭dtz之后的那种精神面貌。

    所以,这次是真的满城震动。

    李善极为疲惫的从两仪殿内走出,还在与李世民、窦轨商量着,任国公刘弘基可堪重用?

    这位开国元勋李善不太熟悉,除了在仁智宫时期之外基本没打过交道,只是听闻当年在泾州对阵薛举,兵败被俘……所以,李善有些不太放心。

    这支援军的重要性毋庸再提,并不是简单的进入河东后听从河东道行军总管任城王李道宗的调遣,而是进驻晋州汾西一带,扼制突厥可能的南下,进可支援太原,退可牢守龙门,庇护并等待关中援军。

    说白了,这需要主将有着非常高超的指挥技巧,并且需要根据大量的军报做出最准确的判断……非寻常将领可为之。

    刘弘基有这样的能力吗?

    面对李善的疑问,李世民苦笑无言以对,窦轨想了想说:“当年柏壁一战,任国公独领一军,迅猛进击,与秦王殿下在介休合军,可见有独当一面之能。”

    李善嘴角动了动,忍住没有吐槽,如果没记错,柏壁之战之前,裴寂大败,刘弘基又一次兵败被俘,而且就是在晋州。

    李世民咳嗽两声,“怀仁,如今任国公领上番府兵,萧国公张平高已经调入北衙禁军,难道另选大将?”

    是啊,这实在是说不过去,如果这么做了,那等于是将刘弘基的脸踩在脚下了……如果是前几年,还能说是东宫捣鬼,但现在东宫摇摇欲坠,李世民已经实际掌控了朝局。

    而刘弘基早年就与李世民交好,是“出则连骑,入同卧起”的交情,晋阳起兵之后,一直在李世民麾下,而且长期在秦王府、天策府内出任属官。

    三人在承天门外商量良久,窦轨先行回了尚书省,李世民这才轻声道:“定方曾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实在难以低配,孤知晓怀仁之忧,或许有用武之地。”

    李善目光闪烁,“殿下是觉得……”

    一边说着,李善一边瞄了眼不远处的一栋建筑物,那是门下省。

    “突厥破飞狐陉,理应非其手笔。”李世民低声道:“若是陇右乱起,在京诸将,赵国公可堪大任。”

    李善叹了口气,实在放心不下,“殿下,延州道如今无战事,要不要让尉迟敬德秘领一军南下,伏于京兆左右,一旦有变,可迅速驰援。”

    “不用。”李世民拍了拍李善的肩膀,笑着说:“孤已有所安排。”

    “那就好,那就好。”李善大大的松了口气,对这位太宗文皇帝的军略、政治斗争的水平,他是绝对放心的。

    目送李世民进了尚书省,李善在心里琢磨了会儿,转头进了门下省。

    “魏嗣王殿下。”

    “符超兄。”李善笑着回礼,这是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薛元超,前段时间调入朝中,接替唐俭出任黄门侍郎。

    “早年坊间流传,怀仁不输祖父。”薛元超笑吟吟道:“如今视之,祖父尚不及也。”

    “惭愧,惭愧。”李善咧咧嘴,忍住没伸手去试试有没有脸红。

    薛元超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隋朝名臣,以诗文称道的大家薛道衡,当年李善初入长安,在平康坊吟下那首《咏春》,坊间将其与薛道衡相较。

    两人聊了一阵后,薛元超还有公务处理,李善径直入内,也不通报,推开了门,桌案后是端坐的裴世矩。

    关上门,李善在对面坐下,“你与刘弘基有交情?”

    “一介晚辈,无甚交情。”裴世矩展颜一笑,“任城王、淮阳王均在河东,陛下、秦王如何能放赵国公去河东呢?”

    “是啊。”李善叹道:“若是苏定方入河东,虽必不至于内乱,但上下难以齐号令,与战事有害无益。”

    “除非能取道任城王为河东道行军总管,但如今战事正酣,如何能临阵换帅?”裴世矩轻笑道:“张仲坚能领灵州军,不也是这个原因吗?”

    李善仰着头看着裴世矩身后的墙壁,半响后才问:“陇右道什么时候生变?”

    裴世矩嗤笑道:“怀仁这是说笑了。”

    “时间够吗?”李善也不在于,继续问道:“河东已然生变,陇右应该也不远了吧?”

    裴世矩微眯双眼打量着对面的青年,虽然最近一年多的时间,双方基本上都是打明牌了,但对方如此见微知著,还是让他颇为吃惊。

    特别是飞狐陉被攻破,河东必然大乱,对方还如此执着的盯着陇右道,心志之坚毅,不为动摇……

    “知道为什么孤望赵国公领兵吗?”

    裴世矩笑道:“无非以防万一。”

    “是啊,若是东宫绝境逢生,以闻喜裴氏满门为挟。”李善也笑了,“实在有些无耻。”

    “谈不上,谈不上。”裴世矩摇头道:“若是绝境逢生,自然是你死我活。”

    李善叹息道:“有家族之念,无家国之念,可悲复可叹。”

    看着李善离去的背影,裴世矩沉默无语,这种观念几百年流传世间,无家族之念,家族就会毁于世间,有家国之念,国家还不是走马换灯一般忽起忽落吗?

    李善走出朱雀门,来到这个时代,他见识到了无数的世家门阀子弟,甚至与清河崔氏联姻,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的感受到这些世家子的心态。

    裴世矩不在乎建国不满十年的大唐会不会分崩离析,只在乎闻喜裴氏和自己。

    如果河东那边撑不住,而陇右道突然生变,东西两侧均大为凶险,长安城能不能保得住都是问题,即使秦王时隔多年再次领军,结局也很难说,更别说身后还有李建成和裴世矩。

    李善迈出朱雀门,面色阴沉,招手叫来了范十一。

    裴世矩没有家国之念,但我是有的,我如何能容忍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大唐就这么灰飞烟灭呢?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裴世矩,你就不要怪我不讲规矩了!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残破

    在李善这边发狠的时候,整个代州都已经沦陷了,混乱、杀戮、劫掠发生在每一处。

    在突利可汗的汗旗进入雁门关后,战火迅速蔓延到了忻州。

    明光铠已经破损多处的李道玄咬着牙伸出胳膊,一个亲卫正在给他裹伤,昨晚对峙五千突厥,刚开始还稍好,但随后雁门大火……不能不放火啊,薛万钧已经发现大股突厥连夜赶来了。

    虽然一把火烧掉了粮草,但也导致了雁门、代县、崞县本就混乱的局势糜烂不堪,道路两旁随处可见丢弃的铠甲、军械甚至是粮草,疏散的民众夺路相逃,谁都知道突厥一旦破关,必然举起屠刀。

    本就惶然的步卒也随之散乱,都已经不成建制了,秦武通、薛万钧、李义琰竭力管束,但也没起到什么作用。

    等到天色微凉,突利可汗的汗旗入驻雁门关后,李道玄被迫南撤,再不走就走不掉了……即使如此,突厥也没准备让李道玄轻松的退走,数股突厥骑兵轮番追击,李道玄只能勉强保持建制不至于溃逃。

    还好秦武通、薛万钧都是沙场老将,知道如果不能留有兵力阻击,突厥骑兵席卷而下,整个代州军都要全军覆没,所以在崞县以南,连续以步卒依托山脉阻击,再调集船只在滹沱河上。

    但即使如此,败局也难以挽回,午后时分,忻州秀荣县以南三十里处,大股突厥骑兵咬住了还在后撤中的步卒,李道玄不得不集中兵力布阵。

    三千骑兵加上五千步卒,对阵数万突厥骑兵,对方很可能还会陆续有数万骑兵加入战团,李道玄知道自己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不得不说,曾经在河北大败一战葬送三万唐兵的淮阳王李道玄再也不是那个愣头青了,他在这一战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卓越的指挥能力以及精准的判断。

    李道玄没有拼死一搏与突厥正面对阵,而是巧妙的布下了疑兵,两股骑兵在东西两侧时隐时现,同时他自己亲身冲阵,斩杀数名突厥大将,身披五创,鏖战良久。

    突厥主将怀疑是并州军北上来援,放缓了进攻的节奏,前些年唐军主力一直驻扎忻州南侧的太远,这是众所周知的。

    乘着这短暂的时间,数千步卒抛下了所有的负重,只携带军械放足狂奔,窜入了系舟山内。

    系舟山脉位于忻州东南侧,地势极为险要,东北蔓延与太行山相接,西侧与云中山相接,绵延近百里。

    北侧陡峭,沟谷短促,高峰丘陵林立,南侧缓斜,岗峦起伏,可容大股骑兵出入,唐军步卒窜入的就是北侧山脉,依托险要地势而守……至少突厥骑兵不能短时间内攻克。

    虽然说后面麻烦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粮草,比如军械,比如军心士气……但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最好选择了,至少李道玄没有率骑兵逃窜,将五千步卒放在突厥的马蹄弯刀之下。

    目送步卒窜入山中,李道玄狼狈的率两千多骑兵疯狂的逃窜,一路上遇战十余次,等他抵达忻州、太远边界的河庄关的时候,身边只剩下一千出头的骑兵了,几乎每个人身上都带伤。

    “道玄。”来人是并州总管府长史窦静。

    “元休兄。”李道玄疲惫的下马,踉跄了几步,表情苦涩难言,“无颜再见怀仁。”

    窦静叹了口气,李善在代州虽然时间不长,但花了多少心思,使了多少手段,才使代地重兴,今日却被突厥攻破,代地只怕要再次残破。

    遥遥望见天际间突厥骑兵往来纵横,窦静先行安排防务,河庄关乃是太原府重关,大股骑兵南下必过此地,但河庄关依托山脉而立,东侧又有成犄角之势的石岭关,中间有官帽山相连,易守难攻。

    当年颉利可汗破关而入,劫掠代州、忻州,最终驻足忻州,遣派偏师绕道南下,有一部分因素就是因为河庄关难破。

    只要能守住河庄关,突厥顶多遣派偏师从系舟山脉的西侧绕过入太原府,而并州军主力就驻扎在太原府,并不会畏惧小股的敌军。

    李道玄入关后没有去休息,而是第一时间清点兵力,等秦武通将数据报上来,李道玄潸然泪下……两万余的代州军南撤,最终南撤的只有四千骑兵与六千余步卒。

    大部分的唐军都在被突厥骑兵的追击中丧生或者不得不向其他地方逃窜,即使将侥幸窜入系舟山的数千步卒算进去,伤亡也已然近半,而且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忻州的府兵。

    曾经三破突厥,杀得阿史那胆寒的天下强军,如今已然是这样的残破,这如何不让李道玄心伤。

    更别说还有万余代州军被封锁在了朔州,李道玄不觉得李世绩、刘世让能杀回河东。

    五万代州军,如今只剩下万人建制,李道玄只觉得嘴中满是血腥味,下博之败之后,自己再次遭受到一次惨败。

    如果说下博之败是因为史万宝,而这一次……李道玄不想去找什么理由,虽然他都已经对韩国公庞玉恨之入骨了。

    庞玉已经战死了,这是李道玄知道的,除此之外,忻州总管房仁裕重伤,忻州长史、司马均阵亡,定襄县、秀荣县两地的主官佐官大都阵亡或失踪。

    代州那边更惨,代州总管秦武通以及下面主要的将校薛万彻、薛万钧倒是都逃回来了,但代县令、崞县令、繁峙令均被杀,代州一共就四个县,也不知道五台县那边能不能跑得掉……而且代州屯田主要都是在五台县附近,李道玄就怕大批的粮草被突厥所用。

    代州总管府内……录事参军事李义琰险之又险的被李道玄带了回来,其余的属官要么逃遁,要么被杀,跟着逃回来的也就三两个小吏。

    军中将校的损失那就更大了,李道玄是欲哭无泪……最重要的是,代州军虽然是常备军,但依旧是行府兵制的,军中士卒基本上都是本地青壮。

    换句话说就是,军心不稳。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飞地

    此刻的李道玄很惨,非常惨,但终究还能逃出生天,终究身后还有手握两万精锐的任城王李道宗,其实现在最惨的是远在朔州的刘世让和李世绩。

    九月二十二日夜间,雁门关那场大火,让突利可汗知道自己终于能攻破这道重关,但也让距离雁门关不算太远的两个寨堡发现了升腾的火光。

    这么大的一场火,再远一些,也能依稀可见黑夜中纳诡异的暗红色,李道宗也知道放火很蠢,这会摧毁朔州唐军的信心,给予同僚极为沉重的打击,但只能舍小取大了,这么多粮草留给突厥,局势只会更加糟糕。

    九月二十三日,突利可汗的汗旗入代州,并遣派骑兵迅速追击代州军,李道玄狼狈的向南逃窜,但突利可汗并没有将所有的兵力都投放在代州,而是留下了近三万骑兵在朔州。

    这一日,雁门关失守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朔州,准确来说,是传到了马邑以及十三个寨堡,是的,唐军的斥候只是或许会传递消息,但承当这一任务的更多是突厥人……他们甚至公然的放开了往雁门关方向的道路。

    桑乔镇距离雁门关只有半日多的路程,李世绩半夜就察觉到了异样,刚开始还只是斥候回报突厥似有异动,随后发现突厥大队扑向了雁门关,同时斥候也发现了雁门关火光闪现。

    李世绩当场就蒙了,突厥不可能在夜间攻破雁门关,考虑到这样规模的大火,只可能是代州出了问题。

    淮阳王李道玄不是个胆怯的人,必然是因为腹背受敌,不得不弃守雁门关……以李世绩的眼光,迅速判断出不可能是楼烦关,只可能是蔚州那边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