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八零年代回国建厂在线阅读 - 八零年代回国建厂 第84节

八零年代回国建厂 第84节

    这的车真多啊,一天的车比郭生出生以来见过的车都要多。

    这的工地也好,吃的比家里好,都是白面馒头,有时候还能在菜里找到rou片,工资更是不得了啦,一个月能有一百多呢。

    这个工资,等到过年回家,相亲的时候,肯定好相亲。

    年轻人嘛,都喜欢热闹,也喜欢新奇,周日放假的时候,听到工友们说,这附近的麦芒工厂,可是外资公司,工厂外面的供销社卖什么的都有。

    有时候还能看到外国人和豪车呢。

    听着工友们侃侃而谈,郭生很是羡慕,他跟父亲一样,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不擅长跟人打成一片。

    他们住在一个宿舍里,整个宿舍睡着十二个人,在这里是很常见的。

    工友们约着周日一起坐公交车去麦芒工厂看看,说的时候还捎带着问他去不去。

    “去!”郭生听到自己这么回答。

    周日一大早,郭生就醒了,跟他爸说过之后,等着工友们收拾好,一行人在外面等公交车。

    像他们这样的人并不少,别说他们了,就是同市本地人,也会把麦芒工厂当做一个景点,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的景点。

    所以等到公交车来的时候,车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他们好不容易挤上去,司机还在喊着别上了,等下一趟吧。

    周日就这么一天,这公交车一个小时才一趟,多等一趟,时间就多浪费更多,谁也不想被落下。

    最后实在挤不上来之后,站台剩下的人才遗憾的退回去。

    郭生被挤到了窗户边,紧紧的贴在窗户上,眼睛看着外面不停后退的景色。

    这一条路上比较荒凉,都是没有开发的荒地,这很正常,原本同市跟楼县之间就没太多联系,还是麦芒工厂出现后,联系才密切起来的。

    只是渐渐的,路上的两轮车越来越多,看起来不太像是摩托车,郭生有心想问问那是什么车,又担心被别人看不起。

    正在他进退为难的时候,听到旁边座位上抱着七八岁大的孩子的一对夫妻,指着两轮车给孩子讲解。

    “你看,那个就是电动车,充电就能跑,比摩托车更好呢。”

    麦芒工厂也卖摩托车,不过推广最多的还是电动车,毕竟,石油几乎是不可再生资源,他们国家能开采的石油也不够多。

    最主要的是,人们发现,摩托车事故率太高,更多人还是倾向于电动车,当然,对于本就追求速度的人来说,电动车简直就是鸡肋。

    这对夫妻的对话里,很明显,他们更喜欢电动车。

    郭生也是第一次听说了电动车这个概念,看起来确实不错,跟他们这辆公交车的车速差不多呢。

    这是辆直通麦芒工厂的公交车,他们下车后直接就是罗村。

    映入眼帘的就是罗村商业街,这时间点,工厂的工人也放假,还有外来游客,导致商业街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

    郭生还只有在附近免费放电影,或者是豫剧下乡表演的时候,才见到过这样热闹的场景。

    “咱们分开转,等到下午四点在这集合,就算是没来得及集合,记得最晚的公交车是五点,别耽误回工地就行。”

    所有人三三两两的分开,郭生原本还跟着他下铺的兄弟,很快就被这街上的东西吸引了,回过神来,只剩下自己,他干脆自己看。

    商业街上也非常好闻,有很多好吃的东西,郭生没钱买。

    他刚跟着他爸来工地,还没开始发工资呢,身上的钱还是出来的时候,他妈把家里的积蓄都给他们两个带上了,穷家富路。

    有人在卖自己的二手商品,他看到有五十块钱的自行车,还挺新的呢。

    卖的人说自己家换了电动车,这自行车就不骑了,随便卖点钱。

    真便宜啊,郭生恨不得自己现在就掏钱买下来。

    第74章 新品发布

    这个年代,二手货并不丢人,甚至能买到便宜划算的二手货都不容易呢。

    毕竟,大家都是很节省,很多东西不是用到山穷水尽,用无可用的时候,是肯定不会淘汰下来的。

    淘汰下来后,也有的是人等着接手,往往是首选认识的人和亲朋好友。

    而在这里,郭生看到了不止一个低价出售二手商品的,卖的时候,往往都会向大家出示自己的购车证明。

    麦芒工厂的购车证明不是简简单单的手写单据,是一张特别大的售后卡,上面不仅写着什么时间购买的,还写了价格多少,自行车都有什么配件,平时如何保养……

    总之,这样一张售后卡,别人就算是想要造假,也是价值不菲的。

    这购车证明可以保证,这车不是赃物,不用担心有一天会惹上事,还能有售后保证。

    像郭生这样想买的人有很多,也有不少人来这里,就是听说这附近有很多出售二手商品的才过来的。

    甚至还有人靠着这点信息差,买二手商品来回倒腾点钱。

    郭生之前看到的那对夫妻,他们在挑挑选选,杀价之后,以54块钱的价格,买到了一辆二手成人自行车,还有打气筒。

    “这下回家可以骑着回家了。”这个年代,人的力气是不值钱的,或者说,没那么值钱。

    十几公里的路,纯靠自行车骑回家,也是常有的事。

    他们来也是想给家里买个便宜自行车,虽说也有便宜的电动车,可再便宜的电动车也比新自行车贵。

    更不要说,电动车平时需要充电,他们没有单位可以免费充电,自己花钱充电是绝对舍不得的。

    就在郭生到处闲逛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喧哗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是麦芒工厂开了大门。

    麦芒工厂的大门平时只打开一边,足够工人们进出就行,两扇都打开,麻烦不说,还不方便管理,有些没戴工牌的人容易随意进出。

    哪怕是李麦芒开车,一侧大门的位置也足够她进出的。

    每次工厂大门完全打开的时候,往往都是要发生比较重要的事情。

    大门是铁栅栏门,就算没有完全打开,也能看到里面。

    宝蓝色的轿车缓缓驶出大门,这是一辆崭新的轿车,它甚至连车牌都没有。

    后面跟着的则是一辆白色的,比它宽大的车,同样没有车牌。

    这是麦芒工厂刚刚下线的两款车,工厂地方不够大,不够测试性能的,特地开出来到外面测试性能。

    开车的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手,至少十年以上的驾龄,在这个年代算得上是妥妥的老司机。

    车子很快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却留下众人不断讨论。

    宝蓝色的轿车跑在路上,坐在后面的老师傅在检测车辆的舒适度、平稳度、时速等一系列数据。

    大马路上也有他们的工作人员,一小节人迹罕至的路段上,轿车不停的来回奔跑着,并且做出各种动作,包括起步、刹车、转弯……

    专用的钢化玻璃也要测抗打击力,这个年代的轿车大多用的是普通玻璃,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以前的电影电视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车玻璃轻易被人打碎的画面。

    等到后来影视作品中就很少出现这样的画面了,就算是真的出现打碎玻璃,也比较费力。

    这款车的线条相对市面上现行的轿车来说,都要柔和,没有过多的棱角,流线型的车身,可以使汽车在奔跑中降低空气阻力的干扰,同时也能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

    这个年代的汽车无法做出流线型的造型,一个原因是汽车审美起步阶段,另一个原因是技术工艺达不到。

    相比宝蓝色的轿车,白色的面包车测试起来就粗糙了很多,甚至从这一小段公路上开下去,开到了旁边还没有进行平整路上。

    道路两边都是荒地,随时准备着平整之后,作为麦芒工厂的一部分。

    上面长着低矮的杂草,甚至还有一些碎石、枯枝……总之,到处都是障碍。

    面包车开上去之后,车里的人就感觉到颠簸万分,但是可以接受,毕竟,也不是没坐过这样的车,没跑过这样的路。

    随着油门猛踩,汽车在荒地上飞驰,一些跟着过来的吃瓜群众发出赞叹。

    跟宝蓝色轿车相比,这辆白色的面包车在大家的心里才是一辆好车。

    大家都更务实些,轿车虽好看,可总感觉没有这面包车实用,你看它在这样破的地里都能来去自如,想必是个种地的好手。

    那轿车不就被对比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中间这面包车甚至还试图冲上将近45度的斜坡,虽然最后一小段有点困难,可还是冲上去了,并且车子也没坏。

    测试完这个,还需要测试真实载重和在各个载重下的速度。

    这个就需要广大的人民群众支持了。

    一听说可以免费坐车,虽然是作为测试用的,还要把他们拉回来,那大家也都是踊跃报名。

    在老师傅那里报上自己的体重,兴高采烈的钻进车里,最早报名的几个人都占到了座位,剩下的人只能坐在之前人的身上。

    或者是在狭窄的缝隙处放上小小的凳子,让人坐上去,还有的勉强弯腰站在车里。

    李麦芒就在旁边看着,乖乖,每次在她以为已经到极限的时候,车里的群众都能在老师傅们的指导下,腾出来位置,再上几个人。

    看着摇摇晃晃的面包车,李麦芒都替牛……啊不,是车感到累。

    “这差不多了吧,这都已经严重超载了。”

    “咱们又不上路,就是测试测试。”说完,老师傅一个用力,把后备箱打开:“来来来,再来几个人!”

    人有多大胆,车有多大产,老师傅们非常完美的阐释了这句话。

    最后李麦芒看到老师傅的本子上足足记录了五十八个人,实在是塞不下去了,才略带遗憾的合上本子,让车子跑起来。

    其实,中间还有人提议,要不要在车顶上再放几个人,被李麦芒制止了。

    他们这就是测试,车顶上什么固定装置都没有,别跑起来人掉下来,他们可就罪过了。

    车子虽然跑得不快,废话,这么多人,他也不敢跑得太快,真出点什么意外,这一车面包人就都成面包片了。

    可司机对自己的车最了解,这车还能提速,在不要命的情况下。

    测试完之后,老师傅们欣慰的看着面包车,仿佛这就是自己的好大儿。

    对于那辆花里胡哨的轿车,直摇头,那么小的空间,那么低的地盘,也就能在好地方随便跑跑。

    “不实用啊。”

    “轿车要什么实用啊,又不下地插秧,重要的是造型、是体感、是车速……不是能不能干活。”李麦芒替宝蓝色轿车辩解到。

    麦芒工厂的两款汽车正式上线了,临近秋交会,报纸上开始疯狂报道麦芒汽车。

    甚至还晒出来了麦芒工厂测试车辆时的具体数据和照片。

    这些当然是李麦芒让宣传部的人发出去的,他们测试的时候,全程录像的,就是为了方便以后宣传。

    果不其然,很快,就有世界各地的采购商到麦芒工厂来实地考察。

    对于这两款车,自然都是赞不绝口,不同的是,大家喜欢的风格不同,就导致两款车风评往往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