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始皇帝颂完铭文,接着太祝叔孙通接过撰写祭文的玉册礼器,置于未封的圆台小坑中,再填上封土。 便宣告此次升坛以封泰山典礼完成! 历史上的秦始皇登封泰山时,所封所藏皆秘而不宣,后世无人得知。 眼前的始皇帝嬴政,可知是以玉册封祭。 周邈:现场揭秘历史! 当然,早已在周邈穿越到大秦时起,这里的始皇帝嬴政便已不再是历史书上那个秦始皇。 周邈又突然想起后世网上的一种致富方法——去泰山挖宝贝,能挖到许多玉器、礼器、金银宝贝,一夜致富! 若他穿回去,第一时间就来泰山挖始皇陛下封藏的玉册! 就封在祭坛之中,多好找啊! #一天一个致富(入狱)小技巧get√# …… 登封典礼圆满结束。 稍作歇整,便起驾下山。 来时自阳坡登山,回时由阴坡下山。 今日天朗气清,云高风淡。 未曾出现登山走到半途,天色突变,狂吹大风,陡降暴雨,诸如此类戏剧之事。 等到下山时,一样是风朗气清。 临到山脚,将将结束登封泰山之行时,反见晚霞漫天! 太祝叔孙通反应最快,大呼三声:“吉兆!吉兆!吉兆啊!” 随从史官快速掏出速记刀笔,在一片宽扁木牍上,迅速写画…… 【……归途逢庆云漫天,是兆应也。 二日,降禅梁父。亦完祀,有庆云也。 ——摘自《秦书》】! 第88章 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普遍赐爵,来大量赦免刑徒! 昨夜一场倾盆暴雨,直到凌晨时分方才歇住。 等天亮拔营时,只闻山涧沟壑的山洪溪水奔腾咆哮之声。 然山洪不曾漫过驰道,路面上仍旧清爽干净。 它们尽数流入了驰道两侧,近丈深的沟渠之中。 在开阔地界上,广五十步的驰道一如咸阳城中的路面,夯实不泥泞,平坦无水洼。 这也都源于基建系统那精准妙极的坡度设计,以及钢铁神兽严格标准化的施工。 如龙长队行走在通坦驰道上,穿山过桥,一往无前。 而自封禅泰山大典圆满成功,重新启程之日起。 周邈就一如既往,白日行路时,都与始皇陛下同乘一车,护卫左右。 晚上扎营夜宿时,才回到自己的车驾,与兵仙崽和项小籍见面。 周邈:把两个十一二岁的小少年扔在一边,良心有点慌慌的。 可也只能在晚上见面时,无微不至地询问两个‘座下童子’白日行路的情况,嘘寒问暖,聊以交流感情。 然后第二日一早,又是旧态复萌——白日随侍始皇陛下身侧一整天,晚上才匆匆见上一面。 项小籍:始皇帝嬴政一生之敌! 兵仙崽:哦,意料之中。 始皇帝的出巡队伍,沿驰道东行,离开了济北郡,穿过了临淄郡,进入胶东郡。 沿齐鲁半岛北岸,继续向东而行。 途中继续一边巡察沿途郡县军政民生,追上驰道施工队,则慰问一番役夫。 一边祭祀名山、大江河及八神。 周邈就跟着始皇陛下,在黄县登顶莱山,礼祠月主。 在腄县登上罘山顶峰,礼祠阳主。东望大海,立石颂秦德。 并在下山后,吃了一顿天然海鲜大餐,怡然而去。 又登上半岛最东的成山,礼祠日主。 在绝壁迴曲的山峰之上,迎接日出,看了一场海上生明日的壮丽之景。 而后沿半岛南岸回折,从胶东郡进入琅邪郡。 在郡治所在琅邪县,登上琅邪山,礼祠四时之主,并立石刻。 嬴政又下令:迁徙三万户黔首到琅邪 县,免除十二年徭役。 却未继续如历史上的秦始皇一样,停留琅邪三个月,并修建琅邪台。 接着,出巡队伍就沿着驰道,径直南下,经郯县、过淮阴、至广陵,折道西行。 沿江水北岸,一路向西,穿行在楚地腹心之中。 然后周邈就寸步不离,格外警戒起来! 然而,并未遭遇再一次的刺杀。 六国遗贼必然不曾绝迹,却也不敢嚣张至此。 而且出人意料,却又情理之中的是:始皇帝车驾行过时,宽阔驰道旁的稻田田埂上,常有跪伏在地,向銮舆方向长拜的黔首。 已经收割过一季的稻田中,又见禾苗青青。 黔首远远地跪伏在田埂上,沉默又渺小。 “看来南地黔首,并非顽固不化的蛮民,亦愿意听信仙稻可熟两季的传言,播撒二季稻种。” 治粟内史左丞萧何,一路行来见到田中青青禾苗,欣慰又欢喜。 出巡队伍路过了不少远远跪伏田埂上的黔首,嬴政有感道:“仙使居功至伟。” 仙稻高产,可熟两季,如此南地饱腹无虞。 还可为大秦大量输送粮食。 周邈被夸,高兴接下:“嘿嘿,陛下过誉了!” 功高震主?没这回事! 谁的功劳能盖过始皇陛下! …… 尽管出咸阳以来,出巡队伍都未曾长久停留某地,有事便停、事了便走,可谓是‘特种兵式出巡’。 但踏入长沙郡时,也已是仲秋八月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