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王离,作为大将王翦之子与孙,代表了大秦的功勋武将。 兴兵节制匈奴之事,应该有所表态:“臣王贲附议!”“臣王离附议!” 蒙恬作为旨令指任之人,也出列领命:“臣蒙恬领旨!必却匈奴于北境之外,护黔首于大秦之内!” 周邈心里默背: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正遇此时蒙恬也看向右下首的仙使—— 蒙恬:仙使预言,蒙恬必竭力达成! 周邈(歪头挑眉):??? 蒙恬唰地转头。 周邈莫名:蒙内史开小差被发现,害羞了? …… 第二件事议毕,就该轮到第三桩了——大兴科举于天下。 大秦权力顶层的那几人,早在周邈于章台宫,大谈大秦基层统治瓦解那一日,就已知晓此事。 且左丞相隗状当时就已领旨,并开始筹备。 科举取士,此事在大秦上卿们之间,早已不是秘密。 先前都不曾反对,值此朝议之时,他们又不是淳于越,不会在这个当口讨嫌。 左丞相隗状是统筹实施之人,右丞相王绾就站出来道: “分科取才举士,以擢野之遗才,于是任人唯贤、人尽其才,终得共治天下,正所谓圣明之世也!” “科举取士,圣明仁政也,臣附议。” “臣附议!”殿中众口一声道。 嬴政随即道:“右丞相议是。自今年始,分明法、明算、明字和进士四科取才举士,应试又分县试、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 “各科应试范畴,有上卿、博士及各大家编写参考书目各三册,将于十月内分发各郡县。” “下一个岁首十月,便是第一届科举的殿试之月。” “此届为特例,往后逢三年一届科举。” 科举取士一旦议定,朝议也至此结束。 今日大朝贺的流程也就结束了。 接下来,嬴政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1,祭祀神灵先祖。 十月是立冬之月,此后天气逐渐寒冷。 嬴政在礼毕返回时,又去了咸阳城中选定的,几户有儿郎为国捐躯的家 中。 为其妻儿父母送上厚衣裳,以御即将到来的寒冬,也是彰显大秦对伤亡战士的抚恤之意。 远在各军中,也遵旨各有抚恤。 周邈作为吉祥物也随驾而行,目睹始皇陛下‘送寒衣’全过程。 大约也是见证了寒衣节的诞生。 而后嬴政及三公九卿返回章台宫,下令天下大酺2。 并与文武百官、六国后裔及遗民、月氏王子等,于章台宫大宴饮。 等到大宴饮散席时,岁首新年第一天也就结束了。 周邈拖着疲惫身体,回到六英宫后倒头就睡! …… 而随着大酺结束,朝议三件大事,也以咸阳为起始传向各郡县,昭告于天下! 张良和韩成一行,也回到了在咸阳的宅子。 甫一进门,再无闲杂人等,张良脸色当即大变! 始皇帝新封的横阳侯韩成,见张良脸色难看,不由询问:“卿何以大惊失色?” 形貌昳丽的张良,此时脸上已是血色尽失:“因听闻了朝议三事。” 韩成分析道:“其一大兴盐业,固然富国富民,却也不过治标之举。若大秦国本不稳,富裕也无济于事。” “其二,率军守上郡、北却匈奴,更是穷兵黩武之举也,不足为惧。” “卿是说……其三,科举取士?” 张良身体本就纤弱,今日一天未得休息,眼下又情绪不稳,已经脚步虚浮,无力向前。 顺势在台阶上坐下。 韩成见此,脱下自己的外裳,叠成方块递给张良:“石阶冰凉,谨防寒凉入体。” 张良接过,垫在台阶上。 为韩成此举的礼贤下士,又思及前途惨淡,不由脸色愈差。 重新坐下,张良泄出一口气,道:“有此科举取士之国策,大秦安矣。” 韩成闻言大惊:“卿何出此言?大秦贵族、上卿和功勋们,岂会无动于衷?” 张良哀笑摇头,否定道:“大秦并非如六国一般,贵族世袭罔替。卫鞅入秦,图强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自此军功封爵。” “否则为何卫鞅最终会落得身死且车裂以徇?只为平息秦国 世袭贵族的仇恨罢了。但卫鞅人虽死,变法举措却不曾停。” “大秦如今实行的二十等爵制,爵位确实可继承,却也非世袭。 且仅是列侯和伦侯,可完全继承爵位,卿级爵(左庶长至大庶长)往下,皆是降级继承。 大庶长继承,更是降九级继承,其后依次递减,直到左庶长往后方才稳定为降两级继承。” “列侯、伦侯食邑,其余诸爵食俸禄如官吏。而大秦列侯、伦侯,方才几何?” “而今大秦一统天下,此后战功必然愈难获得。军功爵制下的百姓,诸爵后裔,又何处进身、何处封爵?” 韩成虽非大贤,却也非蠢人,话说到此处,他也恍然大悟。 “因此,大秦贵族、上卿和功勋们,并不抵制科举取士。 反而这些人,是支持科举取士的!因为当大秦再无战事时,其后裔还将有新的晋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