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
不止糖瓜,桌案前还摆着一碟热腾腾、黄澄澄的糖饼。 这糖饼是容可一大早起来做的。 用糖饼供灶神不是福安村的习俗,而是她外婆的家乡风俗,每年腊月二十三一定要做一碟子糖饼来祭灶神。 第45章 糖饼 相亲相爱之人不得想见,此为恩爱…… 容可完全是按照记忆中外婆的做法来做的糖饼。 这种家家户户做的日常食物总会有一些特别之处, 未必是最艳压群芳的技巧,但这点独特确实回忆里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许可以将它称之为外婆的味道。 容可记得外婆做糖饼的时候喜欢在面粉里加一点糯米粉, 这样揉制出来的面皮软和柔韧, 然后将面团擀成面皮再卷起来,往里面填入黄糖, 压出空气,按严封口, 小心擀成面饼,再放进锅里小火煎到两面微黄。 灶神爷馋不馋不知道, 忠直倒是馋得吱哇乱叫。糖饼刚出锅,还没有摆上灶神爷的案桌,容可就在灶边分了忠直一块。 忠直早就被那股甜香勾得馋虫四处乱钻, 这下也顾不上烫,捧了就咬一口, 柔软的面皮撕咬开, 里面甜滋滋的糖馅就要流出来。他被烫得嘶嘶吸气,但嘴上却不停。 容可看着他这样吃就忍不住笑,想起自己从前也是这样,回回都守在锅边等着。她再给忠直拿了一块饼, 然后装了一碟子供奉给灶神爷, 剩下的都装进竹篮里。 她同容母等人说要去给李大娘送一些,就挎着竹篮出门去了。 容可并没有往猪舍的方向去,而是挎着竹篮从村路半当中爬上了山坡。此时村中家家户户都忙着扫尘、祭灶神, 路上行人寥寥,山坡上更是空无一人。 她在坡顶寻了一块空地坐下来,遥望着坡下宁静的景色, 从竹篮里拿出一块糖饼来。 糖饼还保留着出锅的温度,微微有些烫手。她慢慢地低头咬了一口,煎到金黄的外皮酥脆得一响,露出里面柔软白嫩的面皮和香甜流心的糖馅。 这味道,和记忆里外婆做得一模一样。 容可捧着饼,在冬日的阳光下眯起泛出泪光的眼睛。她有些想家了…… 在谢洵来之前,容可先听见了一声玉佩相击的琳琅之声,才收住眼泪,回身去看来人——是披着莲青鹤氅的谢洵独自向山坡上走来。 见她看过来,谢洵才松开握着的玉佩。也许先前他发现自己的失态,所以才故意敲击玉佩发出声响来作提示。 容可极快地拭去眼角的泪水,与他打招呼:“端王殿下,你怎么自己到这来了?” 谢洵此刻已经走到她面前,闻言抬手往身后的山坡下一指,随行的护卫车马都停在坡下,足足绵延出数里。他从袖中取出一枚信笺递过来:“安州事了,我即刻回京,顺路与你道别。” “哦,是忠直告诉你我在这儿的吗?”容可读了信笺上的话,刚刚哭过鼻子,声音还有些闷地问道。 不是的。 谢洵在马车上远远就认出了她,看着就像个小可怜的样子,蜷成小小一圈坐在山坡上面。弓箭手瞧了回禀他,容可面上好似在哭泣。虽然他心里觉得这县里没人能欺负得了容可,但还是独自上山来看一看。 那双往日顾盼神飞的眼睛真泛着微红,刚刚哭过。 容可见谢洵不作答,就替他默认了回答。 谢洵特地来与她此行,她不好就点点头让人走了,于是便指了只地上的竹篮问他:“多谢端王殿下,此去路途遥远,我也没有什么别的,您就带上这糖饼路上吃吧。” 谢洵点了头,却没有将整个竹篮提走,而是垫着帕子取了一块出来,就在山坡上吃了起来。容可看得愣了一愣,过了会便干脆席地坐了回去。她方才哭过一场,现在有些疲乏无力,实在是提不起精神来。 两人就这样一立一坐,山坡上一时间安静地只有阳光洒下来。 过了好一会,容可声音很轻地开口问:“殿下您精通佛法,都说人生八苦,其中恩爱别苦,佛法里有教人如何从苦海中解脱吗?” 她其实并不明白,这佛法里的人生八苦都是从言情小说和电视剧里看来的。但此时此刻或许是阳光太过柔和,旧维缓慢,吃进肚子里的糖饼全部化作一股苦涩,让她向身边的这位端王殿下求助,希望真的能够得到指点。 《佛说五王经》里说,人生在世有八苦。生老病死,恩爱别,求不得,怨憎会,忧悲恼,是为八苦也。 谢洵垂眸,只能看见容可微微发红的眼尾。可能是刚哭过的缘故,她有些蔫蔫的,往日的神采飞扬落下来以后,才显出她稚嫩娇小来。他想,她或许是因为思念亲生母亲才如此忧伤。 何谓恩爱别苦? 室家内外,兄弟妻子,共相恋慕,一朝破亡,为人抄劫,各自分张,父东子西,母南女北,非唯一处,为人奴婢,各自悲呼,心内断绝,窈窈冥冥,无有相见之期。 相亲相爱之人不得想见,此为恩爱别苦。 容可与他一样,都与自己的母亲天人相隔,再不得见了。 谢洵年幼的时候也曾在佛经中寻求过破解思念之法。佛经痛陈人生诸苦,要人生出菩提心,出离俗世一切的欲望,包括爱与恨,如此便可离苦得乐,从娑婆世界的苦海中解脱出来。 但他却不相信。 谢洵拾起树枝,在地上给容可写道:“窈窈冥冥,终有相见之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