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三人行必死无疑在线阅读 - 第43页

第43页

    如果她看见了这辆车。

    愿意朝他跑过来。

    敲敲他的车玻璃。

    见到他之后一脸惊喜地主动爬上来。

    他就原谅她私自跑掉的所有事情。

    然而……这份原谅没有得到垂怜。

    街边停着一辆黑红色的布加迪。

    平民区里没有人能买得这种顶级超跑,突兀出现在这里,很难不引起注意。白蓁蓁也看了一眼,可那车玻璃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许是哪个闲得找不到事干的富家公子哥停在这儿吊妹子的吧。

    她毫不在意地抽回了目光,从车尾路过。

    弗朗茨当场就想下车把她拖进来,沃尔纳冷静地拉住了他,“我们需要先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好像有人的评论被删了?不是我动的手,可能是系统干的,一般正常的评论我是不会删的

    第27章 作死

    白蓁蓁离开的第一天,想她。

    白蓁蓁离开的第二天,想她。

    白蓁蓁离开的第三天……弗朗茨在某家二手奢侈品店的橱窗里发现了一件非常眼熟的礼服。

    看,这巧夺天工的完美刺绣!

    看,这绚丽华美的双色薄纱!

    看,这晶莹剔透的钉珠碎钻!

    这不就是他送给白蓁蓁的那件高定礼服吗?

    来自英国的定制礼服设计师身上沾染着艺术家们最令人反感的矫情与高傲,单子排到了半年以后,非常果断地拒绝了弗朗茨当时要求插队的任性行为。

    她口口声声美丽需要时间沉淀,七天绝对做不出来一件独一无二的定制礼服;而当弗朗茨提出愿意出双倍价钱的时候她却拍着胸脯保证五天就能送来。

    那个虚伪做作的英国人一定想不到她引以为傲的独家设计最后的归宿是在二手奢侈品店。价值四十万美元的昂贵礼服被它的主人毫无留恋地抛弃了。虽然很惋惜,但弗朗茨并不想着把它重新买回来,很多东西只要沾上灰就再也不是独一无二的了。

    -

    投行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尤其是待在Goldman Sachs这类顶级投行里。江其叶的本科是计算机,研究生才考的金融,最后双学位毕业,面试九轮拿到Goldman Sachs的office。

    跟他同时进来的有两个人,分别是普林斯顿博士毕业生和耶鲁大学硕士毕业生,都是白人。

    同样的MBA,同样的藤校出身,其他两个人在Associate上奋斗的时候,江其叶一入职就是VP,引起团队众人不满是必然的结果。

    他得需要付出成百上千的努力才能在同等级别,甚至可能比他更优秀的精英堆里展现出与其职位相匹配的能力。

    这挺难的,他今年才二十三,跟组里最小的实习生一样大,而那个实习生是博士在读。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他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即使回在家也要抱着笔记本搞财务模型直到半夜。白蓁蓁大概算过他一周工作的时间,最少也超过110小时。这意味着他每天留出来吃饭睡觉的时间可能还不到8小时。

    她真挺担心他年纪轻轻就猝死的,投行里崩溃到跳楼的人真不在少数。

    他每天忙到半夜,做饭的时间也挤不出来,厨房就成了白蓁蓁的地盘。她做的饭不好吃,可江其叶总能眉头不皱地全咽下去,一问才知道,人家饿过头了压根没在乎味道。

    江其叶累成这样的原因有一部分大概是在于白蓁蓁那天给的名片。沃尔纳没有告诉她那张名片是谁,只说对方是个招聘官,而江其叶也说过最后一轮面试就是那位招聘官本人,vp这个位置,也是那位招聘官给的。

    正常情况下的VP至少需要三至五年的Associate的经验才能升职,以二十三岁应届的年纪入职真的不太匹配。

    VP是项目的现场负责人,简而言之就是接洽各种核心客户的职位,需要承担财务和法律的工作,与会计团队律师团队的沟通谈判必不可少。这时候就得看VP的经验和处事应变的能力可不可靠。

    他们服务的每一个客户都是非富即贵的大佬,都不喜欢乖乖听话。投行界那么大,有能力又优秀的人层出不穷,江其叶也不是站在最高点的那一个,资历不足,能力又暂时看不出深浅,在一堆虎视眈眈的职场老油条看着就跟傻乎乎的待宰羔羊一样无害。

    一个没法服众的上司,势必得遭到团队排挤。白蓁蓁每天中午都会给江其叶送午餐,不止一次地看到他待在办公室里被孤立的样子。

    隔着玻璃看着,就莫名有一种,不知道该往哪儿使劲的感觉。

    在美国,没有背景的她什么都不是,更别提帮忙。

    甚至于……她跟种族主义者起了冲突上警局报警,美国警察不仅轻而易举地放走了那个衣冠楚楚的种族主义者,还要反过来盘问白蓁蓁的ID。

    审讯室里:

    白蓁蓁的对面坐着两个警官,一男一女,男的五大三粗,看起来不太好惹,女的倒还算面善,她同他们的对话基本是有问必答。

    “你的ID?”

    “我是中国人,没有美国ID。”

    “来旅游的?那么请出示您的护照。”

    “护照丢了。”

    “签证?”

    “也丢了。”

    男警官刨根问底,“在哪丢的?什么时间?”

    “七月份,在德国柏林。”

    “那你又是怎么来到美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