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春朝辞在线阅读 - 第10页

第10页

    温惟了解自己的父亲,虽然平时不苟言笑色厉内荏,为人刻板无趣又不讲人情,其实心中对自己关怀备至,护犊情深。

    看着昏暗灯光下已青丝染鬓皓首苍颜的父亲,心中一阵酸楚。她知父亲不愿她背井离乡去往京都做官和亲,美其名曰冠以厚利,不如说从此困为人质不得自由。

    见父亲久久未开口,温惟郑声道:“我知父亲心意如何,但女儿心中已决断此事。”温惟语气坚定,没有犹疑之色,面上更不见半点惆怅抑郁。

    温莛知眉头紧锁,漠然叹了口长气道:“为父实在不忍心眼睁睁地看你身陷囹圄,沦为这笼中之鸟。若你不愿,我可上书另寻他由拒了此事。”

    “父亲以为当今的朝廷能兼听采纳谏言么?现如今各地藩王节度使早已与皇权分道扬镳,明里俯首称臣,知礼守节,私下各自为王,拥兵自重势力日渐强大。表面看似一片祥和,其实静水深流,暗流涌动。眼下朝廷对削藩有心无力,又不甘心放纵不顾。只能通过这些小恩小惠来加以安抚笼络,再利用各藩地之间的权利角逐,彼此互相制衡。

    朝廷本就忌惮我东平,视我们如豺狼虎豹,只是力不能及,心有不逮。与其日后兵戎相近,倒不如以礼相待,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温莛知不置可否,微微颔首,目光晦暗。

    “女儿认为,朝廷为什么独选东平,其由不外乎各中几个——

    其一、整体看各地节度使势力日渐膨胀,在其管辖区扩充军队,拥兵屯田,垄断地方商业经贸早已经司空见惯,但各藩地发展现状参差不齐。多数都是见风使舵静观其变,就算有点想法,也是有心没胆。审时度势,能对皇权构成威胁的不外乎有二者。

    一者是居河西道镇州昭阳节度使赵翀,另一人显而易见就是父亲您。再往细里说,我东平之地盛产银矿,就单说白银每年向朝廷上贡的数量之大,我粗略累算朝廷所入银两四成来自于东平,虽说各地银矿管辖权归皇家所有,严令不得私自开矿占为己有。但以现在东平实力就算折数,将部分银矿占为私有,朝廷对此也是束手无策,逼得太紧反而适得其反。

    而昭阳主要靠农业振兴,以农养军,因地制宜毗邻河西走廊商贸也渐有起色,近几年管辖下的各郡县也算井然有序。虽然论军队规模整体实力独占鳌头,甚至超于我们,但顾此失彼,军费开支消耗巨大,单靠赋税与商贸敛财,并不是长久之计。朝廷忌惮昭阳的军力,所以靠控制河西走廊西部商贸牵制于它,敢反就断他财路。

    其二,我东平论军队规模,遂数量不及昭平,但每只军队都是虎狼精锐之师,能人辈出。我军麾下的韩略、严铮二人更是威名远播,能征惯战,所向披靡。此次东征奴国贼寇,韩略不负众望,胜战而归,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昭阳军队贵在数量,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架不住人家量多援军充足,赵翀本人老jian巨猾,头脑清明善治善能,但他的那两个儿子却与他行事风格大相径庭。有勇无谋,不成气候。”

    温惟神色舒缓,讪然一笑。

    “传言、长子赵迳有次出兵平定地方匪患,因恋战追击不成反被俘虏,本来那些个穷乡恶民都是些视财如命的人,最后匪患没绞杀彻底,赵翀还花大把银子将儿子赵迳赎回,见到人的时候,被扒光了衣服装进柴笼扔在了猪圈里,当时所见之人皆目瞪口呆,后被要面子的赵翀以各种方式封了口,下令胡乱传言者皆杖毙,于是乎众人对此事三缄其口。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种糗事更是不胫而走,倒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背地里的笑话。”

    “其三……”

    温惟侃侃而谈,有条不紊思路清晰,对当下纷繁复杂的时局针砭时弊抽丝剥茧,理性深刻的认识,她所想的与温莛知不谋而合。

    她走到桌案前,拿起茶壶往茶杯里倒了杯水,递与温莛知,又倒了一杯,一饮而尽。

    又接着道“其三……”

    “其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没等温惟继续说下去,温莛知接过话茬。

    父女俩相视而笑,因为某种不言而喻的默契。

    温莛知接着说“朝廷明里暗里监视我东平,怕的就是地方节度使起兵造反,东平与昭阳两者相较,谁对皇权的威胁更大显而易见。尤其近两年,东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日新月异变化有目共睹,虽然我们想做的不显山不露水,但时间一长,犹如明珠在手不可去其芒,东平的羽翼渐丰,除了众人朋心合力群策群力的结果,幕后还有一个最直接最精准的推动力,那就是你。看得出,朝廷急于招你入京,目的以你为质,用你来牵制我东平,以你的才华再授予官职,虽然是个不大不小的闲赋官职,但可以人尽其用。

    真正要把你变成“自己人”,封个官是远远不够的,联姻的方式最直接可靠。

    放眼望去,朝堂之上,李荣赈是皇家联姻最合适的人选。

    李荣赈众人皆知,因其长兄李荣颀死于陇怀与中荣国的联合叛乱中,本人极力主张削藩,近几年除了征战西部战场,也对各地节度使势力旁敲侧击,对外守疆卫国安定四方,对内励精图治平定内乱。”

    温莛知双手背于身后,来回又踱了几步,停住,意味深长的看向女儿。

    又道:“既然李荣赈对这种佣兵自重,地方政权自治的藩镇一向眼里不容沙,甚至说是恨之入骨,那为何还同意此婚事,自然是另有所谋。若你你死心塌地追随于他,东平安分守己,他大可不必费一兵一卒针对于我们,也可趁机转移兵力先针对他方。但这不代表东平可以就此高枕无忧了,只是他借助婚姻的缓兵之计而已。反之,眼皮子底下若有什么风吹草动异心之举,以他的行事作风他绝不会顾及什么联姻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