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废太子和真千金在线阅读 - 第183页

第183页

    姜麓递了一方帕子给她,她可能只是想让小新子知道自己对他的喜欢,她或许只是想不给自己留遗憾。可是这个时代对女子的约束太多,世俗的条条框框太多。她在这里都不敢说,真等她见了小新也未必有勇气说出来。

    但是她敢走出这一步,姜麓还是很佩服她。

    “好,我成全你。”

    春花呆愣地望着她,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想见小新一面,我替你安排。至于见过之后会是什么结果,你自己心里应该有个数。”

    “夫人…我…”春花作势下跪,被姜麓一把托住。

    春花的老子娘得知春花找到之后,恨不得给姜麓和秦彦磕头。姜麓和他们商量过,对外说春花在山里被找到的,原因是摔了腿。女子的名节名声都很重要,春花的老子娘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房里正也通知了全村人,说法一致。春花短暂露过面后,名义上是在家里养伤,私下里却是被姜麓派人送去通元县。

    其实事情的结果,姜麓已能预料。

    一来一回十天的功夫,春花被送了回来。她是死心也好,是不留遗憾也好,事情只能是到此为止。

    小新子写了信回来,大意是希望春花能嫁个好人家。还说了一些他自己在任上的所见所思,并且请教了姜麓一些问题。

    姜麓回信时对秦彦感慨,“有些人从相遇到结束都是错误的,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人。即使小新现在接受她,也不一定是好结局。因为小新子无法给予她真正的夫妻生活,日子久了她未必不会生出怨尤。”

    “若真是情深,又岂会在意这些。”秦彦说。

    “你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不应该啊。”姜麓打量着他,这男人怎么可能感性的人。就凭他的出身,他就不可能是感情用事之人。

    “我为何不能这么想?或许春花姑娘也是用情至深之人,他们真在一起也有可能过得不错。”

    “不是没这个可能,但也会是另一个可能。这世上确实有人更注重精神满足,但大多数人都是凡夫俗子,七情六欲一个不少。女人和男人一样,也会有自己的需求。年少时或许羞于启齿,真到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的年纪,恐怕会很难熬。”

    秦彦半天说不出话来,他就知道她什么都懂。

    她看到他红透的玉面,像染着上好的胭脂,“我以为你应该比一般人更懂,毕竟宫里最多的就是女人。有些失宠的妃嫔夜不能寐,久而久之找个太监止渴的应该也不在少数。”

    “你…你都是从哪里听来的?”

    “梦里听到的。”

    秦彦感觉自己整个人如火烧,他不仅是羞的,还有臊的。因为他知道她说的都是事实,而她口中那个腌臜之地,恰好是他从小长大的家。

    她的梦里,还有什么?

    “姜麓,即便是梦里,有些事情你少听。”

    “哦。”

    姜麓心下好笑,他还不好意思。

    “抛开这些不说,春花即使能忍得住寂寞,将来也未必不会后悔。毕竟她从小在村子里长大,恐怕连临水县城都没有去过,在她心里横塘镇就是世上顶顶好的地方。若是有朝一日她走过很多地方,见识过奉京的繁华和江南的富庶,还依然觉得横塘镇是最好,那么横塘镇才是她无怨无悔的归宿。”

    人和人之间的际遇也一样,有些人可能从一开始就认定自己的终生伴侣,有的人则要千帆阅尽之后才会大彻大悟。

    “你想去江南?”秦彦问。

    “我去江南干什么?”

    秦彦背在身后的手紧握在一起,她说她最喜欢这个村子,那她还没有去过江南,她怎么知道这个村子才是自己最喜欢的。

    “江南富庶,你不想看一看吗?”

    “不用。”

    “所以你没去过江南,依然觉得此地最好?”

    姜麓笑了,“此心安处是吾乡,我觉得你最好。”

    第69章 等我

    一个月后, 春花的亲事定了下来。男方是临镇的一个后生,家里还有一个铁匠铺子,听说春花娘很满意, 逢人便夸未来姑父如何能干。

    姜麓也曾远远看到过春花, 依旧是一个腼腆害羞的姑娘,不是洗衣服就是给田里劳作的父母送饭。仿佛那个曾经为爱不顾一切离家出走的女子, 从来不曾出现过。

    人的一生或许都有过热烈的追求,那样的经历如同流星一般转瞬即逝,很快就会重新回归平淡的生活。

    或许以后的春花不愿意再回想起自己的这段经历,也或许她会把这一切埋藏在心里当成一生中最为灿烂的记忆。

    山村的岁月一切如故, 随着秋收的临近村民们一个个喜气洋洋,原因无他。皆是因为地里的麦穗饱满结实,人人都能预见今年的好收成。

    民以食为天, 粮食才是百姓们的命根子。人们纷纷议论着谁家的地种得最好,估量着今年能多收多少麦子。

    第一批脱粒机和木风车一问世, 北坳村第一时间收到捐赠。两台农用机器着实让村民们好奇好些天,希冀之中尽是对年景收成的满足。

    后山那块地里的哈密瓜成熟后没多久,地里的麦子也接着开始泛黄。总共不到二十几个哈蜜瓜, 因为疏果疏的好,一个个又大又香。一份送进宫中,一份送到阮府,最后一份自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