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清穿]团宠格格是食修在线阅读 - 第145页

第145页

    到了山东就各种忙活赈灾事,可算从山东境出来了,他也依旧恹恹的。看到那万民伞就摇头,觉得自己德行不够,配不上百姓如此夸耀。

    太子才惹了他不虞,等闲不敢往跟前凑。胤禛素来敏于行而讷于言,除非是至亲至近之人,否则谁也甭想让他卸下心防,把内心深处的话唠放出来。

    十三倒是带着侄子们劝了几回,都不惜彩衣娱亲了。

    却被康熙给了聒噪两字。

    最后无奈,只能把上了船就把自己关在厨房舱,等闲不出来的宁楚格给请了来!

    宁楚格愣,很惊讶地捂着自己的小嘴:“不过三两日未见,皇玛法怎么把自己折腾成这样?难道孙女送来那些个鲁菜,您都动也没动?”

    乖孙女大眼睛瞪得溜圆,满满都是‘难道本格格厨艺退步了?’的震惊。

    康熙忙轻笑安抚:“咱们宁楚格天资聪颖,在厨艺一道上更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短短三两日就已经把鲁菜做得有模有样,殊为难得。只……”

    “皇玛法一想到山东一行所见所闻,就觉得自己差得太多太远。”配不上那把万民伞。

    也配不上那万家面。

    只这话过于矫情,他当玛法的不好意思在孙女面前说。

    可宁楚格是谁呢?

    能做文思豆腐,能在豆芽上雕富贵延年的她眼力绝佳。跟康熙这个皇玛法也相处日久,深深知道他的些个小矫情。

    当即笑道:“这有什么呢?孙女还觉得中华美食浩如烟海,自己只是沧海一粟呢!哪怕长命百岁,余生都泡在厨房里,也绝难学全。”

    “但是努力了,进步了,收获了,就有所得不是!”

    “弘晖不是说过,始皇帝那般天纵之才还得奋六世之余烈。皇玛法您再厉害,也扛不住咱们大清地方大、底子薄啊!只能咬紧牙关一步步的,慢慢来……”

    康熙一愣,细想想,好像,也是这么个理儿?

    当即笑着摇头:“枉朕空活无十余载,竟没有你们两个孩子来得通透。”

    “哪有?”彩虹屁小能手宁楚格微笑,一脸真诚:“是孙女旁观者清!自然更容易发现问题所在,皇玛法您啊,就是太追求完美。”

    “觉得自己现在配不上那万民伞,那就直接挂在御书房、昭仁殿呗。跟勾践卧薪尝胆似的,对着它吾日三省吾身:勤政了么?爱民了么?都有,那离心中梦想更近一步了么?”

    这就叫变压力为动力。

    康熙屈指,在她额上来了个小小的爆栗子:“破丫头又乱改圣人言!不过别说,这还真是个法子。今晚就挂在朕寝室之中,用以激励自己。”

    宁楚格捂着额,故作一脸委屈的样子:“说得好也打人么?”

    “皇玛法过于舍得!”

    “孙女奉陪不起啦,这就滚回厨房,继续钻研鲁地名菜。早晚有一天,我要成为精通八大菜系的名厨艺。以自己超凡脱俗的厨艺,光耀史册!!!”

    话落人走,特别的迅速、利落,毫不犹豫。

    康熙:???

    就不知道该介意小丫头越来越没规矩,半点不忌惮他这个皇帝的君威。还是欣慰她越来越不拘小节,与他这个皇玛法亲近。

    只亲手将那万民伞挂在对着床的墙壁上,细细端详了好一阵。

    才听梁九功来报,说刚‘负气而走’的小丫头又回来了。

    康熙欢喜之余还不忘糗她:“不是说回去研究鲁菜么?怎这么快就又回来了呢!”

    宁楚格笑:“因为皇玛法无情,孙女却孝顺啊!便被打了,也还巴巴下厨与您做羹汤。喏,食疗方里很著名的一道萝卜粥。给您益气、止烦、清热、败火。”

    “食疗方?”康熙笑:“元人忽思惠所撰写《饮膳正要》中的一章。你这丫头看书倒杂,这么偏门的都有所涉及。”

    宁楚格笑,万分真诚地夸赞:“皇玛法才真渊博,这么偏门的都懂!”

    太子、老四、十三,才一进门,就听着他们爷孙两个商业互吹。

    偏还说得认真,听得仔细,就很认同对方所言的样子。

    频频挨训,都快成老四一家子对照组的胤礽笑:“看来大侄女不仅厨艺好,口才也是一等一。简简单单的萝卜粳米粥,被你一说倒很不同起来。”

    宁楚格也不恼,只笑着冲他福了一福:“事实胜过雄辩,萝卜粥效果如何,太子二伯试试便知。横竖萝卜粳米而已,也吃不坏人。”

    “若果真好用,太子二伯虚火上升、舌焦口干等问题可不就迎刃而解了?”

    胤礽:……

    就没见过这丫头这么不按套路出牌的,偏她甭管怎么着,皇阿玛都笑呵呵配合。

    像极了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

    比如这会儿,康熙就乐:“梁九功,快!给你太子爷拿个碗来,让他知道指导药膳的厉害,也K受K受侄女的孝心。”

    见太子微僵,脸上很有几分抗拒。

    胤祥忙故作吃醋地为自己争取:“宁落一屯,不落一人啊,皇阿玛!这不仅有宁楚格二伯,还有亲阿玛跟十三叔呢,您也别太厚此薄彼了啊。”

    只话音刚落,宁楚格就歉然一笑:“对不住,十三叔。侄女没想到您跟太子二伯、阿玛会来。为免浪费故,特特算着量来的。分给太子二伯一碗,可就再也没有多余了。不然下次,下次侄女单独做给您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