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在线阅读 -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第11节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第11节

    ——我“危”你个老鬼啦!

    谁信啊!

    第13章 第一更

    未央殿中,灯火尚明,当今圣上手持朱笔,在一堆名册上圈圈画画,看得边上伺候的吕公公冷汗瀑布似的往下淌。

    不知道的还以为陛下在确定明天的斩首名单呢。

    这册子上写的都是五品以上京城官员家中未婚青年男子的生辰八字,容貌品格等等。

    陛下已经在这一堆名字里重点圈了几个出来。

    “这小卫相公倒是一表人才……难怪玉裁如此中意,跟朕明里暗里说了这么多遍。”圣上用笔杆点了点被他用朱笔圈起来的“卫显”二字,“而且家风清正,家中兄长又当年榜首,这次春闱他若是能夺魁,倒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吕公公看着那密密麻麻的红圈和红叉,擦了擦脸上的汗。

    圣人哟,您这真不是在圈定明日的斩首名单?

    “只是这小卫相公似乎身体不佳的模样……”吕公公小心翼翼到。

    圣上伸出手来:“拿来。”

    吕公公:……

    嘤。

    吕公公:“圣人……”

    皇帝不为所动,招了招手指:“玉裁给你送什么新鲜玩意了?”

    吕公公哭丧着脸,把藏在袖子里的那个甘贵妃赏赐的纯金香囊拿出来,小心翼翼的捧到皇帝手边:“就、就这个了,奴才也没想着能瞒过圣人的眼。”

    皇帝捏着这做工精巧的金香囊把玩了一阵,又丢还给了吕公公:“给你就是你的了。”

    “谢圣人赐,谢圣人赐。”吕公公喜不自胜,连忙谢恩。

    “踏青宴的人选,就这几个人了。”皇帝合上名册,打了个哈欠。

    看到吕公公还候着,便挥了挥手:“今日就在未央殿歇下了,哪也不去。”

    “喏。”吕公公点头道,往后退了两步,又见皇帝心情还好,便小心翼翼的开口道,“陛下,这甘娘娘那……”

    甘贵妃送金香囊给他,无非是为了让圣人过去,他又不好推辞——这甘贵妃屡屡请陛下过去,为的不就是昭柔公主驸马人选的事么?

    甘贵妃相中了卫家小相公,带着人画像和生辰八字来找陛下,满以为这事能成,谁知道陛下看着那画像,问了问出身,就把这事压下去了。

    也难怪,这卫家以前是先帝废太子的幕僚,先帝废太子身死之后,陛下宽宏大量,允许先帝废太子幕僚在朝中为官,这也是为了最快稳定朝局。

    你说圣人对先帝废太子的旧人一点芥蒂都没有……嗨,人家是圣人,圣人的心,是自己这种小人物能揣度的么?

    但若是说陛下芥蒂对方曾经是先帝废太子的幕僚家族,又没有必要把人也招来踏青宴,特地以示恩泽,毕竟这小卫相公现在还是白身,要以示恩泽,那还不如招卫家大相公来。

    “让她别等了,髫髫的驸马,朕有别的人选。”皇帝揉了揉自己太阳xue。

    吕公公连忙上前去帮他揉:“奴才多一句嘴……”

    皇帝闭着眼,调侃道:“知道多嘴你还说。”

    吕公公伸手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奴才多嘴。”

    “你是想问,朕为什么扣下了小卫相公的生辰八字,不许了玉裁招他为髫髫的驸马?”

    “这小卫相公是名满京城的玉人儿,昭柔公主殿下又是一等一的美人,这才子佳人,老奴看着倒也般配。”

    “真有这等文采、容貌、家室一流出挑的少年郎,朕当然是给朕的狻猊儿留着。这小卫相公十四岁作《忠勇毅公破东胡凯旋赋》的时候,朕就注意他了。要不是狻猊儿跑的比兔子快,朕直接给他绑了塞进宁王府。”

    吕公公:……嗨,就知道是这样。

    圣上把身子靠在龙椅上,叹了口气:“朕的这个长女,心性坚毅,谋断利落,朕会心软,她不会。这种性子,正好寻个软和懂事的。太废物的她看不上,太有才的,又拿捏起来费神,朕还得借着踏青宴好好选选才是。”

    吕公公见皇帝靠在龙椅上,一脸失神的模样,就知道他在想当年的事情了。

    ——李安然出生在边关六镇之一的虎踞镇,她出生那年,当今圣上李昌大破柔然主力,将雄踞在大周北方,对大周虎视眈眈的游牧民族狠狠一巴掌抽了回去,柔然分裂成了较强的东胡和比较弱小的淳维。

    孩子的哭声宏亮得像只小狮子,李昌抱着孩子,决定给她取个小名,叫狻猊。

    他的小狮子在边关长到十岁,和他一起回到了天京永安,见到了苦寒胡地之外的锦绣与繁华。

    而后,东胡崛起,他又一次去了边关御敌——只是这一次,功高震主的陈王李昌,成了自己同母兄长的眼中钉rou中刺。

    先帝废太子欲将他召回天京,设计半路伏兵,杀他而后快。

    同时,还控制住了当时在天京的陈王府家眷。

    母后不想看到他们兄弟相残,便以开法会的由头,将十三岁的李安然召入宫中,乔装打扮之后,让她带着两个扈从去边关提醒自己小心埋伏。

    ——他当时,其实是在“回京向兄长讨个说法”,和“直接以牙还牙”之间摇摆不定的。

    毕竟,那是他的亲兄,也毕竟,那是他娘亲的另一个儿子。

    他也怕先帝废太子手上扣着自己的妻女,除了狻猊之外,他还有一女一子,小女儿十一岁,唤做於菟,小儿子六岁,唤做栾雀。

    他久久得坐在帅位上,眉头紧锁,犹豫不定。

    李昌永远记得,他那年才豆蔻的长女一身男儿装,向前一步,用稚嫩却严厉的声音问他:“阿耶欲效‘富家翁’乎?”

    这突然丢出来的问题问得李昌一阵头晕目眩。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看到他的大女儿“哗”一声抽出自己挂在墙边的剑,架在了她那看上去纤细又不堪一握的脖颈上:“那孩儿给父亲做个决断吧——如父亲想要效法富家翁,丢兵权往永安去,那孩儿还不如死在这里,强过午门斩首示众!”

    说着,便要往自己的脖子上抹下去。

    “狻猊儿不可!”李昌扑上去抢下了剑,看着她脖子上的血痕,心痛道,“何至于此啊。”

    李安然道:“大伯父优柔寡断,以为手上扣着阿耶的妻女,阿耶便不敢轻举妄动了,这就是转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阿耶不可和他一样优柔寡断!”

    “……你也知道他是你大伯父?”

    “他又何尝怜惜过你是他同母胞弟?!大伯父擅内政不擅御敌,加之优柔寡断、嫉贤妒能,前怕狼后怕虎,若是同东胡相战,他自己能先临阵撤三回将!阿耶,天下交给他,是又要出五胡乱华之事的!”

    “你现在还在抵御东胡侵边,局势稍定他就敢撺掇着祖父召你回去,倘若边疆再起战乱,东胡长驱直入,还有什么人能挡得住!”

    ——这些话,李昌自己如何不知道。

    他如今还守在边关六镇,不就是防备着东胡又一次蠢蠢欲动么?

    “阿耶尽管回天京去,把事情了了,边关战事,交给孩儿。”

    那一瞬间,李昌看着自己的女儿,看到的并不是年仅豆蔻的妙龄小儿女——他对着的,仿佛是一只目光灼灼,爪利牙锋,鬃毛初成的幼年雄狮。

    天启七年,周太-祖废太子李章于宫门前“带兵哗变”,为陈王李昌所诛,周太-祖退位让贤,陈王李昌继位,是为周太宗。

    同年,东胡阙则部精锐被一小股骑兵袭击,阙则部左贤王被枭首,粮草被烧,军心大乱。

    是以虽然李昌不在,东胡大军却不敢轻举妄动。

    圣上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叹了口气,看着跳动的烛火,又长长叹了口气。

    ——狻猊者,狮子也。

    这小名是不是取太大了?

    第14章 第二更

    从雍州到天京永安,一路上走走停停大约要花上大半个月的时间,一路上的食宿皆有前锋通报给路过的官驿。

    驿丞自然会将官驿打扫干净,等待车队前来下榻。

    早些年,圣人刚刚登基那会,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有些地方的驿馆已经破旧不堪,离京赴任,或者调职京城的官员很少有人愿意住在官驿里,宁可多花点小钱,去住私驿。

    除非进京赶春闱的考生,白身又没有资格入住官驿,所以久而久之,这些官驿破上加破,有些地方甚至连驿丞都撂摊子不干了。

    如今的工部尚书陈丹青上书请圣上下旨修葺官驿,又开放了一部分入住官驿的资格,这些曾经占据交通要道的官驿才又一次开张了起来。

    ——当然,一般有钱却无权的商户人家,除非是想在前来赶考春闱的举子里抓一个有前途的女婿,也很少有人愿意跑去官驿下榻。

    毕竟,官驿里都是当官的,万一一不小心冲撞了某位京官,或者京官的家眷,那不是自己找没趣么?

    前来接李安然的车队只有一辆马车,李安然府中侍女都是手脚上有功夫,会骑马的,她自己也不乘车,至于前来宣旨的吴公公,以前是御马苑伺候的小太监,骑术自然也不算弱。

    所以这辆车,最终的乘客,只能是被李安然“择日不如撞日”,连拖带拽带回永安的元容,以及不会骑马的荣枯了。

    大殿下在外戴着个帷帽走马观花,两个大男人在四角挂着熏香袋,香味扑鼻的马车里面面相觑。

    不知过了多久,荣枯在开口道:“静松居士,下盲棋么?”

    元叔达:……

    “左右无事,下盲棋吧。”

    车队比他们走的想象的要慢得多,主要问题出在李安然的身上,她总是在官道上走着走着,就突然走歪出去,到附近的田埂上下马转上一圈,逮着遇到的、在田中耕作的农户就会聊上几句。

    吴公公数着踏青宴的日子,看着拖日子的大殿下,陷入了沉思。

    这不,好不容易在天黑之前赶到了官驿,收拾了一圈,打算明天再赶路,偏偏大殿下人又不见了,吴公公急得满脸都是汗。

    荣枯带的东西不多,况且又和元容分在一间房,所以很快就收拾妥当。

    原本他在西域的时候,是严苛实行两餐制的,但是来了汉地,就逐渐习惯了汉僧耕种,自给自足的生活习惯,自然而然也入乡随俗,接受了汉僧的三餐制。

    他收拾完东西,就下来用斋饼了。

    荣枯看到吴公公急得满脸汗,就知道李安然不见了,便上前对着吴公公行了一个佛礼:“吴施主,可是不知大殿下去了何处。”

    吴公公早就派出人去找了,大殿下身边的贴身侍女翠巧身上是有功夫的,如今也一起没了踪影,应该是跟在殿下身边。

    一直跟在大殿下身边的金吾卫有两个也不见了,吴公公料想是暗中守卫大殿下去了。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焦急……那大约是因为大殿下这么拖着行程,是要错过陛下为大殿下接风用的踏青宴的。

    他一见到荣枯问他,便点了点头:“这倒是不担心殿下丢了,她毕竟也曾是带着两个扈从就从京城千里走边关的主儿,咱就怕大殿下走着走着,误了圣人为她准备的接风宴。那咱这脑袋……”

    他愁眉苦脸地摸了摸自己的脖颈。

    “若是田埂上寻不着,就去附近的私驿看看便是。”荣枯道。

    大周的私驿最早是由寺庙出资建造,一开始是为了方便云游的僧人,茶饭粗淡,多是斋食,也不收钱货,后来才渐渐发展为收钱安客的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