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在线阅读 - 第105页

第105页

    “佛祖慈悲。这宫外头自宫的人,往后可不能再收进来了,彻底绝了外头那些念头才好。”

    张佐愣愣的,随即反应过来,这是皇家几代子嗣单薄,又挨着皇上年幼,宫里头不需要那么多宫人了,一时心里也是酸酸涨涨的难受,当即答应下来。

    大明皇宫的宫人数量有名的多,最多的时候,宫女至九千人,内监十万人,每年宫中花费的脂粉达到四十万两银子,主要是来源于民间,还有来源于官僚贵族家庭,毕竟,裙带关系,得宠宦官,都可以一家鸡犬升天。

    太~祖皇帝规定从天下士民中采选宫女,入宫之女子必须在十三岁以上,可太~祖皇帝没规定次数啊。每一次,负责选秀的内监看中某家女子,付出一些银币作为聘礼,其父母在某年某月里把她们送到京师……

    五六千的女子云集京师,分组接受检查。腕稍短、趾稍巨,或者举止稍轻躁者……加以淘汰到千人左右。稳婆将她们依次引入密室,进行更详尽的观察和挑选,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筛选出三百人……

    最后,“秀色夺人,聪慧压众”的五十人为妃嫔,剩下的,都是宫女。一个皇帝,少说,也要十年选一次,每次都折腾的民间鸡飞狗跳。

    而太监,大明和其他朝代也略有不同。大明皇家重视太监,有内廷学专门教导,还有郑和下西洋,各地方镇守太监,位比京官的东西厂等等……

    贫苦人家没办法谋生,把孩子阉割送入宫中,求一口饱饭,能够得到重用,有朝一日带着飞黄腾达,反正比直接饿死强。

    很多中等或者富贵之家也随大流送子入宫,“痛一时富贵一生”,比十年寒窗苦读轻松多多。

    每次司礼监招收太监,收一千人,两京十三省有上万人挥刀自宫,一刀下去大“势”已去,只能入宫,否则就沦为乞丐和偷盗者,怎么办?皇家只能尽可能地全部收取……然后恶性循环……

    张佐做事有一套,他也没大张旗鼓的宣扬——大明的民风之一,因为希望入宫做太监的人越来越多,阉割这门手艺也逐渐兴起,分成南北两派,大肆宣传争客户,每逢司礼监收人的时候,真真的日进斗金……

    张佐吩咐人找到各地方,专门给人自宫的南北两派的,手艺人的头头,每个给五千两银子,意思,拿着银子做其他活计吧,十年之内,没有活儿了。

    收到银子的大明手艺人,震惊过后都哭得眼泪汪汪,第一句话:“皇上好吗?”内监就朝北京城鞠躬行礼,回答:“皇上一切好着。就是顾虑皇上年幼,暂时皇家人口少,不需要那么多人伺候。”

    这些手艺人就冲着北京的方向“砰砰”磕头,起来后就信誓旦旦地发誓:“吾等一定等候皇上长大,这份祖传的手艺,绝对不会丢了。”

    说完后,又哭。送银子的内监也跟着哭,一边哭,一边一起祈祷他们的皇上,好好长大,多多娶媳妇儿,多多生小娃娃……

    小娃娃·皇上:“??”摸摸耳朵,一热一热的,误以为天气太热的原因。

    拉着徐景珩跑太液池游玩一圈,穿好小肚兜和小裤裤虎头鞋,梳好头发,听等候的司礼监张佐汇报说,这几年宫里不需要很多人,很是节省一笔银子出来,问他怎么花,当即豪气地表示:“造大船,去葡萄牙。”

    吓得张佐眼睛翻白,身体一晃就是一个屁股墩儿。

    张佐脸色惨白惨白的,魂儿都吓飞了。小娃娃皇上张大嘴巴看着他,关心地问:“张佐中暑?张佐不去,派其他人去。朕赐名‘郑佐’。”

    赐名郑佐?皇天后土在上,张佐要哭出来有没有。

    张佐真没有做郑和的梦想,可他们皇上有啊。

    瞧瞧我们皇上一副称霸世界的天经地义模样,张佐不敢多说,生怕引得皇上更上心。晚上找来贴身伺候皇上的几个小太监,一询问,好嘛,怪不得皇上要去葡萄牙。

    皇上最近因为南海使节来北京的事儿,对南海多有关注。又收到昔班尼汗送来的朝贡礼物,又是一盒子大钻石——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拿着大钻石在太阳底下眯眼一看,七彩的,和大明的玉石不一样。

    皇上又做了一双闪亮亮的鞋子,好看,更加好奇那边的宝贝,是不是和大明都不一样。

    几位老师伴读给他讲述一些印度风俗,又听一耳朵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故事,心动。又听工部尚书说,佛郎机大炮是从葡萄牙人手里缴获的,得知葡萄牙人坏,两次来打他的大明,他就要打回去。

    “打啊。”小娃娃挥舞手里的小木剑,学着草上飞伯伯的动作,一跳而起,三丈高,稳稳地落到木兰树的树枝上,又喊一嗓子:“打啊!冲啊!”

    眼睛瞪大,看向“葡萄牙”的方向杀气腾腾,就要派兵去打。满宫的人低头抖着肩膀笑,草上飞伯伯也笑,皇上你还穿着开裆裤小肚兜啊,先长大啊。唯有张佐知道皇上上心了,捂着胸口,眼看就要晕过去。

    这头,皇上因为南海和葡萄牙的事儿,打定主意要造大船,要找到他的“郑和”;那头,大明人因为各个手艺人的关门,议论纷纷,章怀秀瞧着他大哥这遗憾万分的模样,吓得晕死过去。

    章怀秀和他大哥章怀举,兄弟两个因为身体原因,第一批被送回来京城,跟随其他五十多个江南书生一起,在太医院休养身体,一颗心就火热火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