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
书迷正在阅读:赘婿继承五百亿、玩世不恭(np)、碰瓷剑尊后我成了修界第一、战死的前夫回来了[双重生]、不朽神帝、分化后标记了死对头、清冷天君被迫上位·女A男O、嫁给黑莲花霸总后我后悔了、反向带货后我红了[古穿今]、我在梦里与你相遇 Nph
早已准备好的圣德太后手下在对手的故意放水下迅速投入到逼宫大业中。先是不费吹灰之力地包围了皇帝病倒的御书房,后又里应外合,通知宫外睿王府。于是五城兵马司作乱,叛乱的郑骏将军领诏卫攻入皇宫。 京城顿时乱作一团。 甫入夜的天空,如沾了煤灰的浅色布匹,墨黑的且浓且淡,衬着金乌西垂仅余的光晕,远处的火焰耀眼的惊心动魄。盛紘站在御书房最里间的藏书室,静静望向远方,半边脸没入昏暗暧昧的暮色,半边脸被冲天火光映的闪烁晦涩。 外头的哭声此起彼伏,盛紘一边听,一边想着还是收回先前说皇帝演技好的话。 躺在床上听母亲妻子哭自己的确不好受,也就是圣安太后和皇后只顾着哭没留意,盛紘这个在帘子后躲着偷看的人,都时不时地发觉皇上嘴角抽搐一下。 后来外头来报,说五城兵马司副总指挥使滕安国叛变,那可是皇帝在蜀边时的老人了,资历比沈国舅还老,虽说没什么本事吧,可好歹用了许多年有感情了。盛紘分明看见皇帝被子的手攥得死紧,强忍住了没捶床大骂。 皇上吩咐过,卧病期间,还需盛大人做主。一个暗卫打扮的人从密道进入藏书室,弓手问道:圣德太后宫中的消息刚出来,就被控制住了。只是奴才看着,太后似乎气息 不必理会,秘不发丧,待皇上醒来即可。盛紘打断他的话,皇上有旨,擒贼先擒王,先命郑大将军擒住睿王母子,入宫勤王救驾。 是,盛大人。 因为早有准备,总指挥使窦大人虽然受了不轻的伤,却并未有性命之忧。而一入皇宫,郑骏将军就立刻抓了睿王母子送到皇上面前。那些个围住御书房的圣德太后手下,一部分投降,一部分死于郑大将军的诏卫,还有一部分狗急跳墙之徒,想趁机劫杀皇帝、圣安太后和皇后,被盛紘带领暗卫杀了个干净。 盛紘不习惯留活口,反正这些人也不需要审问,早晚是要死的。 一场祸患,从开始到消弭,其实不到四天时间,其中三天还是在清剿余党。此次袁文绍请假在家并未牵连进去,除了郑老将军和老夫人大喜大悲后双双故去,倒也没什么大的损失。反正论功行赏时,郑大将军高居首位。 顾廷烨的主要功劳是羯奴大战得胜回家的路上,顺便去山里剿了个匪,把滕安国放进来的反贼人马全歼了。 至于大战羯奴的功劳,倒不必说,从薄老将军到沈国舅到英国公到顾廷烨,个个都落不下,论功行赏,不一一赘述。 此次盛紘退居幕后,没什么明面上的功劳,但过后皇帝却没忘了他,一道旨意为他正名之余,还准他入内阁参知政事不满五十便能入内阁的,三朝以内盛紘还是头一个。 对于盛紘而言,他前段时间的清闲终于有了后报朝堂清算圣德太后党羽,这个辛苦差事当之无愧落在了他身上。 好不容易回到家中,还来不及问清情况,便先听王氏扑上来狠狠哭了一场。那头老太太闲言絮语,说原本圣德太后也派人来传了盛老太太与王氏,只不过先头皇上派来名为监管实为保护的羽林军可不是好惹的。来人不许进,来贼就打杀。 盛老太太没说的是,因为王氏太聒噪,严重影响府内人心,她命人给王氏熬了碗安神汤,强迫她睡到第二天天亮。 哭到最后,王氏累了,这才抽抽噎噎地告诉盛紘,华兰出事了。 原来盛紘潜伏宫中期间,外头只当皇帝真厌弃了她,华兰那婆婆和妯娌没日没夜地作兴,一忽儿要休了华兰,一忽儿要把几个哥儿和姐儿报到自己院子里教养。后来虽被老伯爷吓住了,却没真正放弃,只是等待时机。 后来京城变乱,袁文绍领着一帮兄弟出去平乱,老伯爷一时不察,叫她们偷偷摸去了华兰的院子,不由分说就打砸东西,叫婆子将华兰主仆几个扭送出府。因事发突然,待小丫鬟通报老伯爷过来,华兰已叫那些婆子推倒在地,身下都是血。 众人这才知道华兰又有喜了,叫大夫来瞧,大人是没事儿,可一个多月的孩子已保不住了。 盛紘听完王氏述说,面色已是赛锅底黑了。他拦下了要去忠勤伯府找个说法的王氏,沉吟道:你去了,也没什么用处,多半是闹得两边都没脸。姑爷再疼华兰,也不可能叫亲娘给华兰的孩子赔命。 盛老太太听这话头不对,忙道:老爷是个什么意思? 盛紘深吸了一口气,几乎想冷笑出来。他自从成为盛紘,还算没遇到什么七灾八难,他都快觉得自己无懈可击,下一步可以考虑谋朝篡位玩儿玩儿了。 结果,突然来了这么一桩。 一切本可以避免。他不是不知道袁家待华兰如何,可隐约的自负又让他觉得,袁家老夫人不过是个夫人,不过是几日而已,有忠勤伯压着,有袁文绍护着,她也不能拿华兰怎么样。 可偏偏,就是这几日的功夫。 诚然,他毕竟不是真正的盛紘,盛家子孙,除了森哥儿,他的感情都不深。 他不是心疼华兰的孩子。他只是觉得,既然有了这一世,那么他和盛家上下,他的子子孙孙,都要平安和乐、妥妥贴贴地过一辈子,才是对他的能力最好的证明。所以他千方百计将明兰嫁给了齐衡,所以他挣来了侯位,掌握了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