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在线阅读 - 第63节

第63节

    相比小严的严肃,宋清华的语气就亲昵了许多:“帮我把这些东西运回去,太多了,自行车放不下。”

    “不忙,我就准备回去帮沈女士去领白菜呢。”

    “咦,冬天的供应下来了?那我们得赶紧回去了,我的供应也还没领呢,得去西边的那块宅基地的办事处领才行。”苏锦绣听到小严这么说,顿时着急了。

    几个人连忙将东西都搬上了车,后座上都堆满了。

    “绣儿你坐车回去,我骑自行车回去就行了。”宋清华拍拍自行车的坐垫,然后伸手替苏锦绣拉开副驾驶的门。

    苏锦绣点点头,上了副驾驶座。

    小严对着宋清华行了个军礼后,便开着车走了。

    宋清华无事一身轻,将小推车还到门卫上,交代他送到仓库后,就骑着车也走了,只剩下门卫上的两个门卫面面相觑。

    乖乖,他们没看错吧,刚刚那可是军车。

    这小苏委员到底嫁到啥家庭去了,咋这么吓人呢?

    等回到家,沈燕已经戴好了手套等着了,见苏锦绣买了一堆东西回来,又连忙帮着卸货,然后才带着小严和苏锦绣去领物资。

    这一家子三口人,一个人一百斤白菜,小严来回运了两次才运完了。

    剩下的就是米面粮油,剩下的不多,干脆就拎着走路,半路上遇见刚好回来的宋清华,干脆一股脑都挂在自行车上,两个人手挽手,一身轻松的回来了。

    东西领回来了后,小严又开车跟着苏锦绣走了一趟,去城西的宅基地所在的物资点领东西,只可惜,苏锦绣来晚了,白菜剩下的不多,而且品相都不咋好,苏锦绣不肯要,只说不要白菜了,家里白菜多吃不下,把白菜折算成钱,全换成了米面粮油,装了小半车的运回了宋家。

    到家的时候,沈燕已经摆开了盆子准备腌酸菜。

    她正拿着刀去掉白菜的老帮子,旁边的大盆里面也泡着她切好的菜,见他们回来了,立刻起身帮着拎东西。

    “我没要白菜,品相不大好,估摸着也不好吃。”

    苏锦绣一边解开围巾一边说道。

    “不要也行,家里人少,他爷爷又天天在食堂吃,就我们娘三吃,这几百斤白菜腌好了吃到开春估计都吃不完。”

    苏锦绣将围巾挂在旁边的衣架上,然后捋袖子:“我来洗白菜。”

    “可不能动手,这水凉的很,让清华来洗,你啊就好好的坐着别动就行了。”沈燕连忙伸手来拦,絮絮叨叨的劝着:“你年纪小,不懂,这女人家最怕的就是寒,要是冷的东西碰久了,以后生孩子都艰难。”

    “啊?”

    苏锦绣愣住:“我都不知道,我妈从来没给我说过。”

    她低着头,拉着凳子在沈燕的对面坐下:“要是这样的话,我得找个老医生给我瞧瞧才行,以前在村里的时候,可是遭了不少罪呢。”

    沈燕手里的刀一顿:“是该看看,过些日子奶奶给你找。”

    “谢谢奶奶。”

    苏锦绣对着沈燕笑笑,又开口安抚她:“不过我觉得应该没事儿,我力气小,在村里的时候都是做的打猪草之类的活儿,虽然拿不到工分挨了不少饿,却也没真正的累过。”

    苏锦绣下乡的时候年纪太小了,以至于村里也不敢给她分配太苦的活儿。

    “那就好,挨饿没事儿,以后奶奶好好养,总能胖起来,只要身体好好的就行了。”

    “嗯。”

    苏锦绣乖巧的点点头,声音糯糯的说道:“奶奶你真好,我妈都没这么教过我。”

    “只要你和清华好好的呀,奶奶比谁都高兴呢,要是再给奶奶生个重孙,就更高兴了。”

    苏锦绣顿时脸颊通红,低头伸手捏菜叶子玩。

    “对了,我看你买了不少布料回来,是想做什么?”

    “都是些瑕疵布,想裁了以后做床单做枕套都行,我这不是不会针线活嘛,想学学。”

    “针线活我倒是会,你要是学的话,我可以教你。”

    沈燕看苏锦绣顿时更满意了。

    懂得学习的人,往往在生活上也会很有智慧。

    “谢谢奶奶。”

    苏锦绣立刻站起来跑过去从后面抱住沈燕:“那我一定要给奶奶设计一件独一无二的漂亮裙子,做好了留着明年夏天穿。”

    “可不能穿,要是被人说小资就不好了。”

    沈燕连忙摆摆手。

    苏锦绣有些无奈,这些被迫害过的人,终究在心里还是留下了深深的创伤,恐怕只有集团倒下后,才能揭开那块伤疤,挤出脓血,慢慢愈合。

    “别怕,奶奶,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苏锦绣紧紧的抱住了沈燕。

    晚上躺在床上,苏锦绣翻来覆去,最后被忍无可忍的宋清华摁倒了收拾了一顿,才老老实实的睡了。

    第二天宋清华送她去纺织厂上班,然后再去制片厂,到了第三天,是回门的时候了,苏锦绣又请了一天假。

    一大早,苏锦绣就起来收拾回门礼了。

    烟是大前门,酒是自酿的烧刀子,罐头是橘子罐头,糖买的水果糖,还从地窖里取了四根大葱,两袋子粉条,在宋家磨磨蹭蹭一直到了九点半,才带着宋清华回了门。

    老苏家一大早就准备了。

    周玉竹更是早起去国营饭店买了红烧rou。

    再过两天,国营饭店都不会再开门了,今天去买红烧rou的时候,还差点和服务员吵起来,要不是着急回家,她肯定得和那服务员好好的说道说道。

    一直到了将近十点,新婚夫妻才进了家门。

    周玉竹围着围裙,看见他们进来就喊了起来:“贵客临门。”

    “大嫂,你可别说这些俏皮话了。”宋清华跟着后面喊了声大嫂。

    苏锦绣对着周玉竹笑了笑,然后用眼神瞟了瞟杨桂花的屋子:“二嫂他们不在屋里吧。”

    “不在,今天没回来,直接进去吧,等会儿出来了我再和你唠。”

    “行。”

    苏锦绣拎着东西带着宋清华进了杨桂花的屋子:“二婶,我来看你了,你腿好些了么?”

    “好多啦。”

    杨桂花回话倒是心平气和,只是一双眼睛忍不住的朝着宋清华身上飘。

    那天回来后知道了宋清华的身份,杨桂花心里又是激动又是后悔,早知道绣儿的男人这么厉害,说啥也不能让绣儿过继出去才行,要过继也是把国子过继出去,到时候国子还能拿块宅基地呢。

    “清华,这是二婶。”

    “二婶好,我是宋清华,是绣儿的丈夫。”

    宋清华连忙将手里的东西递出去:“这是给两老的礼物。”

    杨桂花倒没小气的现在就看,而是指了指角落里:“放那儿就行了。”

    等东西放下了,小夫妻俩陪着坐,杨桂花是当着宋清华的面,不敢对苏锦绣说那些有的没的,苏锦绣则是完全不想说话,干坐了一会儿,苏锦绣起身:“我去看看大嫂去。”

    “去吧去吧,正好我也累了,休息一会儿。”杨桂花忙不迭的说道。

    等小两口出去了,才松了口气。

    这新女婿虽然笑眯眯的,但是看着怪吓人的。

    苏锦绣去了厨房,宋清华则是去找两个腼腆的小侄子去玩了。

    周玉竹正在舀水,一边神秘兮兮的说道:“你是不知道,那天你刚走,她就昏过去了,徐医生过来一搭脉,就说怀上了,这些日子正愁眉苦脸呢,国子的意思是流了,现在养不起,妈的意思是一定要生下来,纺织厂的老同事们都知道这事儿,她抹不开面儿。”

    “怀上了?”

    苏锦绣的心里忍不住的一颤。

    这应该就是苏锦国和吴兰兰的小女儿苏榆苹了。

    她想到了原剧情中,后期的时候,苏锦绣将自己的女儿送到了京城,实现了她的回城梦,可女儿的日子过得却并不好,她被苏锦国安排进了自己小女儿苏榆苹所在的学校。

    苏榆苹对这个农村的表妹很是不喜欢,在学校里就带头孤立她。

    后来小姑娘被人欺负狠了,被一个叫做元霆的男孩子救了,可没想到,正是因为这个举动,苏榆苹变本加厉的煽动同学孤立小姑娘,最后,因为苏榆苹一句‘你送我一本同学录我就原谅你’,小姑娘在一个夜晚,独自一人出了门,然后就被糟蹋了。

    再后来,她怀孕了,而学校里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最后从学校楼上悲愤的跳了下来。

    而那个叫做元霆的男孩,后来知道苏榆苹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他的一个无意举动,痛苦不已,直接停学被迫接受心理治疗,后来直接出国了。

    当然,书中不可能这么写,书中元霆是白月光一样的存在,后来苏榆苹有了自己的爱人,在元霆从国外回国,上了当地新闻后,和丈夫说起当年自己的年少轻狂,最后在丈夫的劝说中,原谅了自己。

    “可不是嘛,这时候生孩子,也不知道养不养得起。”周玉竹幸灾乐祸的笑笑。

    苏锦绣看着她,眼底泛着凉意。

    开口便是泼冷水:“养不起到时候直接扔到这边来,反正是妈非要生的,到时候耍无赖把孩子直接送过来,你是养还是不养?养吧,得花钱,不养,是一条命。”

    周玉竹手里的勺子顿时一个哆嗦。

    “不,不至于吧。”

    “就吴兰兰那个脸皮,你觉得呢。”

    还真有可能。

    周玉竹顿时焦急了起来:“那可怎么办?这么说这孩子不能要了?”

    “私心来讲,我是觉得不能要,省的到时候麻烦那么多,再说二哥二嫂还年轻呢,等以后日子好过些再生又不是不行。”

    “对对对,你说的对,这孩子不能生,我得好好的和妈说说这事儿。”

    周玉竹这会儿没了主意。

    苏锦绣则是暗暗捏紧了手指。

    她想起了那个小姑娘,明明那么善良,最后却送了命,这一次,她连给苏榆苹出生的机会都不给,看她还怎么兴风作浪,还怎么在害死一条命后,在丈夫的劝说下,就这么原谅了自己。

    中午的时候,一家子吃了午饭,因为还要去钱芳家里,所以到了一点左右就起身告辞了。

    周玉竹准备了送客礼,馒头,席子,鹅蛋之类的传统礼物。

    可见周玉竹还是用了心的。

    然后两个人就告辞了,在路上又去了一趟副食品店,买了点糖果罐头啥的,就去了胡家,钱芳也早早的准备了不少东西,一直到吃了晚饭,才回了宋家。

    没曾想,到了宋家大门口倒是看了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