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玄幻小说 - 生逢宋代在线阅读 - 第93页

第93页

    大中祥符七年(1014)

    枢密使王钦若被贬,暂时赋闲。寇准升任枢密使。

    大中祥符八年(1015)

    寇准被罢免枢密使之职,到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任知府兼西京留守。

    大中祥符九年(1016)

    丁谓暂时离朝,出任昇州(今江苏南京市)知州。张耆升任枢密副使。

    天禧二年(1018)

    张亢进士及第,时年20岁。

    天禧三年(1019)

    王钦若罢相,寇准再任宰相,时年58岁。丁谓调入京师,先后升任参知政事、枢密使。

    天禧四年(1020)

    寇准再度被贬,流放地方。丁谓升任宰相,权倾一时,时年54岁。另一位宰相李迪遭到丁谓排挤,被贬地方。吕夷简出任权知开封府。刘平迁任殿中侍御史。

    乾兴元年(1022)

    年仅13岁的太子赵祯即位,刘太后垂帘听政。寇准被流放到岭南的雷州(今广东海康县)。同年,丁谓也被流放到更边远的崖州(今海南三亚市西北)。参知政事王曾拜相,与宰相冯拯并主中书,吕夷简升任参知政事。

    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1023)

    寇准遇赦北迁衡州(今湖南衡阳市),不久辞世,享年62岁。王钦若重登首相之位。刘平由文官改换武职,出任环庆路兵马钤辖,兼任邠州(今陕西彬县)知州。

    天圣二年(1024)

    27岁的宋庠、25岁的宋祁兄弟参加科举考试,分别获得状元和第十名的成绩,就此入仕。吕大防出生于关中蓝田县(今陕西蓝田县)。

    天圣三年(1025)

    首相王钦若病死。张耆迁官枢密使。

    天圣七年(1029)

    吕夷简接任次相之位。首相王曾被贬离朝,吕夷简独掌中书。

    明道元年(1032)

    杨崇勋出任枢密使。

    明道二年(1033)

    垂帘听政十余年的刘太后病死,23岁的宋仁宗亲政。首相吕夷简一度被贬为地方官,随之又重新复位。张耆被罢免枢密使。

    景祐元年(1034)

    王曾从外地回朝,出任枢密使。张亢由文职性的屯田员外郎转换为武职性的如京使,调任对辽前线的安肃军(今河北徐水)长官。

    景祐二年(1035)

    次相李迪被吕夷简排挤出相府,王曾接替其职。

    景祐三年(1036)

    开封知府范仲淹抨击时政积弊,吕夷简以朋党罪名将范仲淹贬为饶州(今江西波阳县)知州,余靖、尹洙、欧阳修等受到株连,也先后遭贬。此即北宋中叶所谓的朋党之争。

    景祐四年(1037)

    首相吕夷简与次相王曾发生激烈斗争,同时罢相到地方,王随、陈尧佐接任宰相之职。丁谓死于光州(今河南潢川县),终年71岁。

    宝元元年(1038)

    党项领袖元昊称帝建国,国号大夏(即西夏),公开与宋中央决裂。张亢调任泾原路兵马钤辖,兼任渭州(今甘肃平凉)知州。时年30岁的低级军官狄青也奉命奔赴西北前线,出任延州(今陕西延安市)驻军的营指挥使。

    宝元二年(1039)

    宋庠由翰林学士升任参知政事,时年43岁。刘平调任鄜延路副都部署,兼鄜延、环庆路安抚副使,加衔观察使,不久军职升为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加衔节度观察留后。

    康定元年(1040)

    宋军与西夏军发生三川口(今陕西延安市西北)之战,万余宋军全部覆没,主帅刘平与副将石元孙下落不明,宋廷朝野为之震动。吕夷简复出,第三度入为首相,时年61岁。

    庆历元年(1041)

    宋庠被首相吕夷简排挤出朝。宋祁受到牵连,一同被贬出京师,就任扬州(今江苏扬州)知州。

    庆历二年(1042)

    吕大临降生于蓝田县。

    庆历三年(1043)

    吕夷简因病辞职,不久病逝,享年64岁。

    庆历四年(1044)

    宋夏签订庆历和议,暂时结束战争冲突。

    庆历五年(1045)

    宋庠再任参知政事,宋祁由翰林学士改任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西夏将俘虏数年的石元孙送回内地。杨崇勋病死。

    庆历七年(1047)

    张亢被连贬数级,先后调任磁州(今河北磁县)、寿州(今安徽凤台县)地方官。

    庆历八年(1048)

    宋庠升任枢密使,宋祁重回翰林学士之位。

    皇祐元年(1049)

    宋庠拜相,时年53岁。23岁的吕大防进士及第。

    皇祐三年(1051)

    因受到侄子(宋祁之子)官司牵连,宋庠被言官们弹劾罢相。宋祁也再度被贬地方,出为亳州(今安徽亳州市)知州。

    皇祐四年(1052)

    广源部族首领侬智高反叛,攻破邕州(今广西南宁市)后建立大南国,随之攻城略地,妄想割据岭南。狄青因战功卓著,先由彰化军节度使、延州知州升任枢密副使。随后,宋仁宗任命狄青为宣徽南院使、荆湖南北路宣抚使、提举广南东西两路经制贼盗事,挂帅出征侬智高叛乱。

    皇祐五年(1053)

    狄青率军出昆仑关(位于广西宾阳县与邕宁县之间),在归仁铺大败侬智高叛军,随之继续用兵,终于平定南疆叛乱势力。狄青因功升任枢密使,时年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