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全家穿越到古代在线阅读 - 第14节

第14节

    李秀琴瞧着大丫,这孩子比她闺女还大一岁,可这身上哪有姑娘家的样儿。小脸晒得黢黑,头发也是随意扎起来。

    李秀琴就见不得孩子脏,赶紧把四个孩子都叫过来洗头。

    李秀琴一开始以为大吉都十五了,也大了,她不好意思上前帮忙洗,可瞅着他连耳后都不知道洗,便上手帮忙。

    这一看不得了,李秀琴发现这孩子是真脏。脖子上一圈都是泥。

    大哥大嫂都是糙养孩子,大吉都十五了,按照古代,他这年纪都能说亲了,可还不知道捯饬自己,可真是愁人。

    李秀琴手指不停揉搓大吉的头皮,半大小子还让长辈帮忙洗头发,羞得小脸通红,心里却十分慰贴。

    他娘可不会像二婶这样爱笑,有耐心。大吉突然在心里想着,等将来,他也一定要娶个像二婶这样温柔贤惠的人当娘子。

    想到这里,大吉的脸越发红了。

    他弟弟大利瞅见,滴答着头发,指着大哥哈哈大笑,“大哥脸都羞红了。不害臊,这么大人了居然还让二婶给你洗头发。”

    李秀琴动作麻利,很快给他洗好了,将头发盘了几圈,让大吉自己按着,就将大利逮过来,“你也是,男娃子咋连头发都不会洗。你瞧瞧你这耳边,还有泥呢。”

    说着,重新倒水给大利洗。

    大吉指着大利笑,“让你笑话我。你自己不也洗不干净嘛。”

    大利羞得不行,想伸胳膊打大哥,却被李秀琴死命按住脑袋,这一动,扯到头发,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

    李秀琴又好气又好笑,“你别动啊,洗头发呢,你这一动,能不疼吗?”

    大利也不敢乱动,乖乖让李秀琴帮她洗。

    五个孩子都陆续洗完,天热,没过多久,头发就干了。

    李秀琴先给闺女梳头,从中间分开,左右各编了个麻花辫。

    还别说,虽然女儿现在面黄肌瘦,可是底子在那儿,头发扎得干净利索,倒也灵动可爱。

    大丫二丫眼巴巴看着,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李秀琴忙招了两个丫头过来,也给她们每人扎了两个麻花辫。

    大吉大利想让二婶也帮忙扎,但是他们到底年纪大些,不好意思。

    李秀琴给三个女孩扎好开始梳自己的头发。不是她不想给两个男孩扎,而是她根本没给男娃扎过。

    她闺女小的时候,辫子都是她扎的。她也学过不少发型。可男孩子真没有。

    不过当她将自己的头发盘起来,大吉大利站在边上期期艾艾的扭捏样儿,李秀琴看着好笑,还是主动给他们扎了个包包头。

    这古代男子都是扎得这种发型,唯一的区别就是六七岁以下的孩子,用是两个包包头,年纪往上都是一个包包头。

    扎完后,大吉大利乐得嘿嘿直笑,一个劲儿用手摸。二婶扎头发就是比他自己扎得要好。

    李秀琴瞅见,笑得不行。这些孩子还挺满足。

    第16章

    扎完头发,大哥大嫂也回来了。

    两人是空着车回来的。别看他们回来得挺晚,事实上他们早就卖完了,只是路有些远,所以直到现在才回来。

    刘翠花拿着大蒲扇扇风,讲得眉飞色舞,“今儿我们带的带少了。有不少士兵听营里的弟兄说咱家凉粉好吃,就专门找上门。可惜只有一百斤。卖了两茬,我们就回来了。”

    李秀琴笑了,“那你们明儿可以多卖些。”

    幸好她让村长媳妇趁村民没人用石磨,给她磨一些豌豆。晒了些淀粉出来,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

    林福全放好板车,瞅见二弟不在家,问过孩子,才知道二弟去刘家村运磨好的豌豆了,他也不敢耽搁,赶紧过去帮忙。

    李秀琴瞅见,“你们吃饭了吗?”

    刘翠花点头,“吃了。走的时候,带了点干粮,回来的时候,我俩一人吃了一个。现在还不饿。”

    李秀琴点了点头。这两人过日子可真是节省。居然只吃点干粮就行。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林满堂和林福全回来了。

    此时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不少村民们出来乘凉。

    前天挣到钱的人早早过来定凉粉。

    林满堂收了这么多豌豆倒是不担心没货。只是他没想到有这么多村民都过来定。

    林满堂不愿坏了规矩,只肯批给之前说好的那几家,不少村民失望而归。

    因为这次做的凉粉有点多,林满堂,林福全,李秀琴和刘翠花比之前提前两个时辰起来。

    分凉粉的时候,地方比较远的人,林满堂会先分给他们,地方比较近就晚点分配。

    半个时辰后,村民们分走四百斤凉粉,还剩下一百斤给林福全。五百斤瞬间瓜分分毕。

    这次大伙跑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很快就回来了,有些可惜的是,他们没能收到豌豆。

    也是啊,这豌豆一直卖不上价,大家都不乐意种它。

    不过好在,离得远的村民们倒是拉回了几百斤。

    晚上,林福全回来得知附近村民没收到豌豆,不免有些着急,“二弟,没有豌豆,咱们这凉粉还怎么做?”

    林满堂笑了,“我租了关屠夫家的牛车,明天打算弄三百斤凉粉到县城试卖,看看能不能从县城拉些豌豆回来。”

    既然豌豆数量这么少,只要他把豌豆都买回来,一时半会也不用担心有人跟他抢生意了。除非他们选用别的豆子制凉粉,不过那样的话,他们的成本也就上来了。

    林福全也觉得这主意好,“是该去县城,咱们乡下收上来的豌豆大多都是卖到城里。那边有钱人多,你这三百斤不愁卖的。”

    林满堂翘了翘唇角,“借大哥吉言。”

    说话的功夫,关大郎牵着牛车来了。

    第二天天不亮,林满堂将木桶抬上牛车。

    林满堂坐上牛车,林福全和刘翠花也跟在后头,只是他是板车,没一会儿就被牛车甩下了。

    进城的路上,林满堂问起县城卖货的事情。

    关大郎以前倒也来过县城几回,便将自己知道的事情一股脑全告诉了林满堂,“县城跟咱们集市不一样。他们卖菜是在东市,有专门的摊位。不过那边收费要比咱乡下贵。不过县城东西也比咱乡下贵一点。你这凉粉可以稍微贵一点。”

    林满堂点了点头。

    到了城门口,连人带牛车,一共收了十文,都是林满堂交的钱。

    到了东市,已经有不少人买东西。牛车自然挤不进去,林满堂便抬着一桶凉粉,示意关大郎在门口等候,“我先去找买主。你先在这儿稍等。”

    他没想自己在县城租摊位卖。那多浪费功夫。还不如批发给别人呢。

    所以他进了东市就直奔豆腐摊,问对方要不要。

    当然林满堂也带了酱汁方便对方品尝。

    那豆腐婆子有些犹豫,“我要了你这个,我这豆腐该卖不掉了。”

    林满堂抽了抽嘴角,何着他头一个就遇到不识货的。哎,也怪他,干啥要按照前世那规矩。豆腐和凉粉不一定在一家卖嘛。

    眼见着周围买菜的人增多,林满堂也不跟她废话,“你要吗?不要的话,我就找别人了。我这是自己家做的。只批发给别人,不自己卖。”

    那豆腐婆子到底舍不得下本,摇头拒绝了。

    林满堂也不失望,他正犹豫间,旁边有个卖桃子的贩子主动凑上来,“这位兄台,你这东西我能尝尝吗?”

    林满堂看了眼他筐子里的桃子个个粉好看,而且他全给洗得干干净净,上面还摘了两根桃枝做搭配,猜到这小贩是个机灵的,便将手里的凉粉往前递了几分,“行,你尝尝。”

    对方笑着接过来,舀了一口,眼睛一亮,当即笑眯了眼,“你这个怎么拿货?”

    “我这个已经切好了,每个一斤多,批发价两文五一块。”

    小贩砸吧下嘴,“有点贵啊。”

    “不贵。”林满堂笑道,“我是乡下来的,都给你送到城了。你直接卖就好了。我在乡下卖,一个集我就能卖四五百斤。”

    小贩将信将疑,指了指他手里大海碗的调料汁,“那这个呢?包吗?”

    林满堂摇头,“这个包不了。这个要的话,得再加一文。你可以回家让你媳妇帮忙调。这个简单着呢。”

    小贩犹豫半晌,最终咬了咬牙,“要也成。但是你不能再让别人到你那拿货。我一天起码要你两百斤,你看怎么样?”

    “我今天带了三百斤。你要是全要,我可以不卖给别人。”林满堂讨价还价,“对了,我家住小庄村,你得自己去我家运货。我每天要在家熬凉粉,没时间天天送货上门。”

    刘家村那磨每天只能磨两百斤,再加上村长家也能磨出五十斤,也就是一天出五百多斤凉粉。

    别看只是煮糊糊,其实这活其实很累的。

    要用擀面杖在锅里不停搅,一搅就是大半个时辰,而一锅最多只能煮四十斤。两锅齐上阵也只是八十斤。五百斤起码要三个时辰。

    像今早他们四个人早起了两个多时辰,才搞定这么多。偏偏他除了找大哥大嫂帮忙,其他人都不放心。

    这五百斤,两百斤给小贩,两百斤给村民们,一百斤给大哥大嫂。他和媳妇在家一块煮凉粉就行。

    这小贩想了想,还是答应了。

    林满堂让小贩等着,他去将剩下的凉粉提过来。

    付钱的时候,小贩主动告之姓名,“我叫吴宝财。城外往西五里,吴家庄。我知道小庄村,离咱们村有二十里路,倒是不远,我会提早到的,你头一个得给我。”

    林满堂点头答应。

    卖完凉粉,林满堂才去县城几家粮铺,将豌豆全买了。

    县城的豌豆一斤要一文三,比乡下贵不少。

    不过为了不让县城的人抢他的生意,他也只能将豌豆全部买回来。

    一万斤豌豆需要十三吊钱,好在他来前把所有钱都带上,又跟关大郎借了些钱才勉强凑够。

    只是这么多豌豆,他一趟也拉不完,而掌柜也不帮忙送货。他们只能一趟趟地拉。

    一次拉两千五百斤,林满堂已经没了坐的地儿,只能跟在后头走。

    因为他们不走官道,走的小路,花了半个时辰才到家。

    到了家,也不能休息,又马不停蹄赶了回去。

    来回折腾了四趟,天都黑了,两人才把所有豌豆都运回来。

    这天又到了赶集的日子。林满堂和李秀琴一大早就拉着板车到了上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