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皇位与忠犬[重生]在线阅读 - 第115页

第115页

    第63章 南境时局

    凌辉跟在邓帅身后步入议事厅, 分宾主落座,江咏歌居于主位上首,府台在他边上。邓帅在客位上首, 其余人论资排辈依次坐下。

    凌辉虽为邓帅亲信,不过也算是晚辈,邓帅带了几位老将一同来,凌辉便站在了邓帅身后,并未落座。

    江咏歌这边除了府台就只有他一个, 其余人都是下属侍从, 没人能与邓帅那边身份等同。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江咏歌一介白衣,本来是不可能与邓帅平起平坐的。大家却明白江咏歌代表的是谁, 这种场合里,他坐下来,还在主位上首,连府台大人都不敢说不。

    投诚新帝,扳倒摄政王,之后新帝许给邓愈的是平南王, 一切比照皇室亲王待遇,异姓封王。这是新帝给的最优厚的条件, 不过呢面子上风光,内里却还涉及到其他的利益交换与防范的手段。

    比如历任平南王的儿子均需要在杭城国子监修学,册封世子将视学识评判,由平南王请封, 圣上批准才行。这是变相的留质在京,也可以通过选拔世子分化制衡平南王的晚辈。

    再比如赋税方面,虽有一定减免, 不过整体上仍由朝廷派官员来征收。平南王能做的只是开府设辅政官,日常管辖越州事务,总览南境军权。圣上不仅有权在军中设置朝廷的监军,还可以不定期派巡按检查考核越州各地的官员。

    在邓愈的大营之中,这些条件细节基本都已经商量妥当。如今邓愈亲自来到越州,一来是要与越州现任的府台通气,商量如何对付摄政王接下来可能的报复手段,二来就是为了见一下北燕质子。

    府台自认为在任上多年,与朝中派系基本没瓜葛,如果摄政王找茬,他大不了自请致仕,回家种田了。置于谁当南境这边的土皇帝,府台一点都不关心。他也是个精明人,此前已经发现了李耀要动黑手,他便龟缩着哪一边都不帮,保持中立。而今李耀死了,邓愈登门,府台也就顺势归附,由着江咏歌主持大场面。

    邓愈须发皆白,面容苍老,身体却很强健,声音亮如洪钟,根本没有寻常人久病的虚弱之态,此前说什么伤病缠身行将就木,如今看都是蒙蔽李耀。等到时机成熟后,一击即中,直接将李耀及党羽一网打尽,雷厉风行。府台也是暗中钦佩。

    实际上只有凌辉及少数几个人知晓,邓愈的绝症不假,如今全是用药物撑着,气势也不过是领兵多年积累下来,杀伐外露,才显得虎虎生威锐不可当。

    “你们对北燕质子如何看?一般正常的质子不会上赶着跑来南境溜达吧?”邓愈已经第二次提起这个问题了。

    江咏歌如实回答,北燕质子的目的是寻通商路,做买卖赚钱这个事。至于其他,北燕质子带来的人手有限,还真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凌辉也暗中汇报过,那日来催民夫的事,见了北燕质子,看着年少无知纨绔任性,来寻通商路只是为了赚钱,其他见识似乎十分有限。

    “不妨请北燕质子一并聊一聊。万一其误解了昨日的事,将来回到杭城对摄政王那边颠倒是非,很容易引起误会麻烦。”邓愈老谋深算,总是要提前多想几分,“毕竟昨日cao练,谁料混入了刺客,李副帅不幸殉职,老夫也是始料未及。不知情的人,怕是更容易想歪了。”

    府台面上应了,差人去请北燕质子,心里却想,看来江咏歌与邓愈两人已经对好了“口供”,至少给朝廷上的奏表有了解释的由头。

    刺客是哪里来的,这事绝对不能下定论,肯定是要慢慢的细细的查。

    摄政王如果不想撕破脸,顶多是派新的副帅,顺便来查案。新的副帅上任,到理顺各种关系起码一年半载。而李耀好不容易经营的那些党羽,没死的,也随着他的死肯定会动摇。前车之鉴摆着,再来的人估计不会那么嚣张,也就不会那么快查到所谓真凶。

    摄政王如果决定撕破脸,那也要有足够的兵力镇压的住邓愈这边才行。南境驻军几十万,邓愈人在影响力就在,论军中威望和兵力谁能轻易撼动?除非摄政王亲自来。

    摄政王离开杭城,以新帝为首的那些人又岂会老实的等着摄政王回去?府台虽然不喜欢权势争斗,却不代表他看不明白时局。如今应该是新帝先下手为强了,派人杀了李耀,将邓愈绑在了一条船上。

    江咏歌,这个来了越州就到处烧香拜佛,看起来只懂花天酒地谈论美色的公子哥,居然暗中谋划了这么多事。实在是高明啊!

    至于北燕质子开商路这种小事,显然已经被李耀之死带来的震撼完全掩盖住了。一条商路而已,能带来几钱的赋税?好处大头还不都是在把守商路的南蛮彩凤部那边?

    府台干坐在厅堂上充当吉祥物,基本就是听听,关于李耀之死,江咏歌给一套结论说辞,他学着说便是,压力比在场所有人都小。

    符若初进入议事厅的时候,这些人的所谓“正事”基本已经谈完了。

    府台见人来了,首先开腔道:“听闻公子初昨日出城也遇到了袭击?邓帅,刺客匪徒如此猖獗,我们州府兵力有限,还望多多支援,早日肃清匪患。”

    邓愈接下话茬虚应了,这就是府台递过来的梯子,将来以剿匪为名收拾李耀的那些党羽,就叫做师出有名。正所谓成王败寇,如果昨日是李耀赢了,今日府台也会如此说,只是对面上首座位换成李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