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在线阅读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59节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59节

    阿克巴接手的卧莫尔王国,四周强敌环绕,内部到处都是反叛者,甚至连王国的首都都在敌对者手里。

    所有人都认为阿克巴将会死于某场刺杀中,又或者是死于一次手下谋克们的叛乱。

    可是这十年过去了,阿克巴的功业让中亚所有的势力都侧目。

    阿克巴先是用两万大军,以少胜多的战胜了侵占首都德里的叛乱贵族西姆带领的十万大军,夺回了莫卧儿王国的首都。

    阿克巴又用五年时间,吞并了舅汗拜拉姆汗的土地,罢黜了其宰相的职位,将他流放到圣地麦加。

    在中亚地区,让一个实权领主前往圣地麦加,就等于民国时期军法下野当寓公,阿克巴仅仅用了五年,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夺回了父祖的基业。

    紧接着,阿克巴开始了自己的征服之路。

    他以莫卧儿王国原本的领地作为基础,不断的征服中亚地区那些零散的小国。

    如今阿克巴已经二十五岁了,他已经快要兼并整个中亚地区,并且将势力扩张到了南亚。

    阿克巴大帝是一名开明的统治者,他对于信仰非常宽容,订立法典,限制贵族权利,还设置了一套中央集权的体制。

    这一套东西,在如今的东亚地区已经是玩剩下的了,如今的中原大地和朝鲜安南,都已经进入了启蒙时代,开始高呼主权在民的口号了,要求废除君主制了。

    但是在中亚南亚这块地区,他们连集权国家都没有建立起来,甚至大一统的主权国家都没有概念,基本上就是一个军阀纷争的时代。

    在这种时候,阿克巴大帝的崛起,反而是给这些地区带来了稳定的统治,对于他们自然是先进的了。

    不过最近阿克巴大帝有些烦恼。

    虽然中亚南亚这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都很落后,但是军事技术并不落后。

    中亚这块地方非常的特殊,是军事交流最迅速的地区之一。

    在东方,中原怪物房的竞争失败者们,就会带着比较先进的军事技术进入中亚地区。

    在西方,如今的奥斯曼帝国是当之无愧的的列强,如今奥斯曼帝国在军事科技和政治上都和欧陆没有差距,甚至在火器运用上还要超过欧陆诸国。

    就比如阿克巴手下的谋克们。

    谋克,这是起源于和宋朝缠斗了百年的金朝所用的军事制度,金太祖以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那时候和岳飞作战的金兀术,手下带领的就是猛安谋克带领的骑兵。

    而这些猛安谋克们,平时在不打仗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就在自己的牧场上放牧,属于军政一体的单位。

    而在蒙古人灭金后,这些金朝的将军们,以及吸收了金朝军事技术的突厥人,被驱赶到了中亚。

    虽然是东亚怪物房的竞争失败者,但是这个制度却在中亚地区大放异彩,迅速成为当地最先进的军事制度。

    接下来是蒙古西征,建立了一座座汗国,又给中亚带去了具有蒙古特色的汗国体系。

    在这么一轮一轮的发展中,中亚地区一直都有新的军事技术注入。

    比如阿克巴在夺回首都德里的作战中,就一下子动用了五十门大炮。

    在使用骑兵和大象兵作战的同时,阿克巴也很重视发展火器。

    不过以中亚这边的手工业水平,根本没有能力生产火器,所以莫卧儿帝国使用的火器,基本上都是从商人手里购买的。

    但是现在的莫卧儿帝国,却没有能和西洋商人们交易的港口。

    以前的时候,莫卧儿人还可以和印度的王公们交易,葡萄牙人在印度果阿有港口,一些西洋的火炮和火枪会在果阿运上案,然后交换一些印度土布之类的特产。

    这些印度王公们会将火枪火炮运送到北方,和卧莫尔人交易,换取中亚的香料等特产。

    但是随着卧莫尔帝国开始入侵印度,这些印度王公们开始了对卧莫尔帝国的武器禁运。

    这也让卧莫尔人越来越难以从海上贸易获得武器。

    而卧莫尔人西边的萨法维王朝,是由波斯人建立的帝国,如今正在和奥斯曼帝国争锋。

    萨法维王朝也对莫卧儿人感觉到警惕,也禁止武器从陆地上运入卧莫尔帝国内部。

    阿克巴大帝很是苦恼,火炮和火枪已经成为他麾下军队最重要的武器了,没有火炮和火枪,帝国军队再攻打城市,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了。

    阿克巴大帝只有召集了他的大臣开会,商讨如何在周围各国的禁运中获得武器。

    阿克巴的政治改革中,在中央设置四大臣。

    卧莫尔帝国内部,都用职位来称呼人。

    分别是“地万”,掌握税收和财政。

    “米尔·巴克希”,是军事部门的领袖。

    “米尔·萨曼”,是管理工厂和仓库的主要行政官。

    “萨德尔·乌斯·萨德尔”,是主管教会和司法部门的首脑。

    此外,还有皇帝的私人秘书“达罗格·伊·古塞尔·汗那”和诏谕润色者“阿尔兹·伊·穆卡拉尔热”;情报主管人“达罗格·伊·达克兆基”和奏疏主管人“米尔·阿尔兹”。

    这其中“地万”的权限最大,权势上和原本的帝国宰相相当。

    “米尔·萨曼”等同于副宰相,辅助“地万”进行工作。

    “米尔·巴克希”则等同于大将军,因为这一次是讨论武器上的事情,所以阿克巴也召集了“米尔·巴克希”参会。

    白胡子的地万首先说道:“至尊陛下,臣听说在东方,明帝国发生了分裂,一个名为‘东南’的势力崛起,正在和明争夺中原的主导权。”

    阿克巴坐在他的王座上,他的地万是一名宗教学者,也曾经是他的老师。

    老者精通各国语言,年轻的时候曾在圣地麦加求学,对如今的世界局势有着很深入的见解。

    “东方的战争正在升级,东方的武器也在升级,臣听说在东方已经出现了更强大的火炮,能一次就炸毁高耸城墙的超级炸药,东方的火器已经超过了欧陆。”

    老地万说着他从欧陆商人那边听到的见闻。

    阿克巴大帝在王座上坐直了身体,他感兴趣的说道:“东方那个帝国又要变得强大了吗?”

    作为中亚地区的帝王,阿克巴接受的宫廷教育中,就有很多东方帝国的历史内容。

    在他心目中,东方帝国是非常强大的。

    曾经在中亚和欧陆肆掠的蒙古人,能够被强大的明帝国击败。

    在阿克巴看来,东方人实在是有些太保守了。

    如果他有东方帝国的强大力量,早就要开始准备征服世界了!

    但是他很快又丧气的说道:“可是要和东方人做生意,也需要港口,如今帝国没有出海口。”

    在意识到了出海口的重要性后,卧莫尔帝国将目标看向了印度的王公们。

    但是这些印度王公们战斗还是不错的,他们联合起来抵抗卧莫尔帝国的入侵。

    阿克巴大帝有些困难,没有出海口就没有先进武器。

    没有先进武器就没办法攻破印度王公们的城池。

    印度王公们禁运,让他得不到先进武器。

    这就是一个无解的绳结。

    老地万说道:“陛下,别忘记了,我们的谋克们是从哪里来的。”

    阿克巴大帝突然想起来。

    他麾下的那些突厥军头们,就是从中亚陆地上迁移到中亚地区的。

    阿克巴大帝看向他的“米尔·巴克希”。

    他的“米尔·巴克希”,是一名有着明显东方面貌的黑发中年人。

    他的祖先就是被蒙古人驱赶到中亚的突厥人。

    这些突厥人在中亚地区依然保留了游牧祖先的传统,在蒙古西征的时候,这些突厥人被蒙古人雇佣打仗。

    蒙古人衰败之后,这些突厥人又效忠了新的主人。

    他们可以看做是一些世代从军的雇佣军,中亚地区很多有名的将领,都是出自这些突厥部落。

    “米尔·巴克希”皱眉说道:“从东方草原上传来的消息,明帝国已经失去了对北方草原的掌控,我们要和东方贸易,需要穿过叶尔羌、吐鲁番和土默特的地盘,这可是要比从印度王公们手上得到武器麻烦多了。”

    “米尔·巴克希”主张倾尽全力攻打印度王公,尽快将整个印度纳入帝国版图。

    老地万:“西域这条商路,从先知诞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如今只是被断绝了,陛下可以派出使者,如果能打通这条商路,那我们就有足够的武器征服那些印度王公了。”

    “好!立刻派出使者,打通这条古老的商路!”

    阿克巴大帝当机立断,准备派出使者经过叶尔羌汗国和吐鲁番汗国,争取和东方取得贸易联系。

    在更西方,奥斯曼一代神君苏莱曼已经重病缠身,他还是拖着重病的身体亲自出征匈牙利。

    大明紫禁城中的上皇嘉靖,也已经病入膏肓。

    第515章 不行就投了吧

    自从嘉靖从西安回銮京师之后,就一直还住在玉熙宫中。

    但是嘉靖现在住的玉熙宫,已经和他当年执政住的玉熙宫完全不同了。

    玉熙宫本来是一座正常的宫殿,但是被嘉靖改成了修道的地方。

    而嘉靖在玉熙宫修道,所以也在玉熙宫处理国事。

    从夏言到严嵩,再到后面的徐阶,都在玉熙宫的大殿外跪拜过,都在这里等待过这位阴晴难测的皇帝的旨意。

    当年嘉靖执政的时候,将整个天下视作自己的私产,将文武百官都视作自己的奴仆。

    就算是严嵩父子这样的权臣,在面对嘉靖皇帝的时候也都战战兢兢。

    那时候的皇权,就是一个可怕的怪物。

    但是当苏泽戳破了皇权的面具之后,当东南新军从大沽登陆,迅速杀向京师的时候,曾经不可一世的皇权轰然倒塌,这时候天下人才发现,高坐在御座上的也不过是个普通人。

    皇帝也会恐惧,也会逃跑,原来皇帝也和普通人一样。

    后来隆庆在大同登基,大势已去的嘉靖宣布退位,这时候嘉靖的威信已经降低到最低的水平。

    等到嘉靖返回京师后,就被安置在玉熙宫。

    玉熙宫中层层的帷幕被拆除,只留下大殿中央的御塌和修道用的蒲团铜罄。

    前年的时候,玉熙宫的窗户全部都换上了透明玻璃的,玉熙宫周围都站满了太监,他们随时可以看到玉熙宫中的一切。

    嘉靖的一举一动,会见了哪些大臣,和谁说过什么话,这一切都有人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