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华尔街传奇在线阅读 - 第254页

第254页

    看完两条视频内容后,叶冬青起身找来数码录像机,自己拍了书房、水族箱,并且到客厅拍了养着龙鱼的鱼缸,以及墙壁上的油画等等,总共四分多钟的短视频,然后返回电脑旁拆下内存卡,将文件拷贝到电脑里进行上传。

    速度有点慢,就这么点资料,足足上传十多分钟,服务器是租来的,新款配套服务器又在定制过程中,目前只能这样,叶冬青家已经配上了市面上最快的网络服务设备,也就意味着普通人如果想上传点什么,只会更加缓慢,除非选择压缩视频,这种功能暂时还没推出。

    跟硅谷那边通电话交流时候,文件终于上传好了,他用自己本名注册成为了第六十六位用户,从账号数字就能看出来,之前那些应该是开发人员们注册的号。

    立马就能在youtube主页上看见自己作品,随手拍了张照,准备发个fb公开消息庆祝一下,在自己粉丝当中先预热一波……

    第219章 遍地黄金的年代

    youtube,叶冬青计划中的下一款主推产品。

    未来的盈利模式也已经想好了,主要是卖广告和虚拟服务,例如更大的数据容量、更丰富的cao作体验等等,完全可以跟其他几款产品配套起来使用,实现相互之间的绑定。

    从目前的网络传输速度来看,虽然挺慢,但对于没有享受过4g时代的人们而言,早已经习惯了,无论是上传还是播放,速度都略微慢了些,所以在叶冬青看来,暂时不用花费太多资金去推广,在更加迅速的网络传输技术投入使用之前,先把产品做好,适当推广就可以。

    每次播放都在考虑用户们的耐心,卡顿现象比较严重,短时间内想要获得成功并不容易,主要是被这个年代的网络传输技术滞后因素给限制住了,和youtube相比,那款p即时聊天程序目前更加有前景,利用facebook做了几次推广之后,用户数量迅速突破五千万,可以跟fb使用同一个账号进行登录。

    在它出现之前,fb只是一款社交分享平台,随着p的出现,人们除了使用skype进行通话之外,也能通过fb直接跳到这款程序中聊天,更像是改进版的icq,页面更加漂亮,字体和聊天框颜色可以由用户自己选择,并且还能将fb好友添加进来。

    上百位程序员,用了半年时间才完成开发,去年十一月份刚开始投入使用,直接将fb的用户资源引入进来后,用户数量的增幅简直快到惊人!

    “利奥·叶”这个名字在纽约或者美国其他地方,可能并不是多么出名,但最近在硅谷,那可是传奇一样的人物,成功一家互联网公司挺正常,但叶冬青在短时间内,接连打造出了三个成功的项目,并且还投资了亚马逊、奈飞之类同样出色的互联网企业,在各自领域中都是巨头。

    当然,从眼下的规模来看,在硅谷连第二梯队都算不上。

    超级巨头有微软、甲骨文、ibm等企业,后面还跟着一帮市值数百亿美元的公司,接下来才轮到市值百亿美金之内的公司,直到现在,人们依旧没有认出各种社交平台的真正价值,谷歌的哪位高层可能看出了点大概,不过他们的产品体验不太好,如今正被fb踩在脚下暴打,刚上市没多久就失了口碑。

    原因在于fb申请了许多专利,为了绕开这些专利,使得谷歌公司的那款社交产品只能开发成四不像,总会让已经使用过fb的用户觉得不舒服,实际上谷歌有搜索引擎、有邮箱,还有新闻、百科类产品,如果站在同一道起跑线上,fb肯定会遇到点麻烦。

    机会不就是这样,被叶冬青抓住之后,别人的上升道路就堵死了,底子已经打好,随着不断扩招,手底下的人才规模越来越大,再加上淡水投资集团提供的资金,以及他脑袋里的创意,想要失败都难,毕竟都是别人已经走过,验证为可能的发展模式,没道理前世时候受欢迎,现在就不受欢迎了。

    在同行们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叶冬青的小日子还很好过,暂时依然没有上市的想法,估计要等到几年之后才能让这些公司排着队上市,把持各种社交平台之后,他不相信还有人敢威胁自己什么,再说了,凭借手里的筹码,想拉拢某支势力帮忙还不容易?

    身为祖先们玩了几千年联合纵横谋术的华裔,在这种事情上可不会输给一帮美国佬们,就算是犹太人都得靠边站,叶冬青确确实实已经发展起来了,不是别人随随便便就能拿捏的。

    这时候通过电话和youtube项目负责人聊了聊,让对方进行改进,在牺牲部分画质的基础上推出更加流畅的观看体验,最好能跟好莱坞那边聊聊,买下几部热门电影的网络播放权,将影片、动画之类的投放进来,不求赚多少钱,主要是希望用户们对youtube有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忙完这些后,叶冬青回床又躺了会儿,玩电脑看新闻,其实他比较想打造一家网络新闻网站,但暂时还不知道怎么弄,最好是问答类的那种,比较专业,按照点赞数量让用户自发对问答内容进行筛选,并且将现有的媒体资源整合起来。

    随手发了个邮件给fb的执行官,让他帮忙组织一个小团队进行出谋划策,给出个可行的方案出来。

    别说他总想一出是一出,实在是机会太多,明知道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带来恐怖回报,谁舍得放弃明摆在眼前的机会呢,现在这些产业已经是有选择地筛选过的了,有些能带来十几二十倍回报的公司都看不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