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欺上在线阅读 - 第8页

第8页

    明川站在廊下,手里拿着鱼食,撒下去一点,引得锦鲤簇拥过来,有几只甚至跃出水面,身上还带着粼粼的水光。

    明川身后,言恪正合一个小太监不知道说些什么,言恪摆了摆手,那小太监一边候着,他自己上前一步,道:“陛下,安国公求见。”

    明川道:“有事找国师。”

    言恪道:“安国公说要亲自向陛下请安。”

    明川想了想,问:“国师知道吗?”

    言恪道:“国师说,您想见便见。”

    明川抱着鱼食想了会儿道:“朕不想换衣裳了,叫人直接来这里吧。”

    “是。”

    言恪下去了,不多时,身着朝服的安国公便走了过来,遥遥站在廊外便开始行礼:“臣恭请圣安。”

    明川等他行完了礼,才道:“安国公不必多礼,外头下着雨呢,进来说话吧。”他回头朝小太监扬了扬下巴:“搬把椅子来。”

    安国公进来,身上还带着潮气,明川道:“坐。”

    安国公忙道:“老臣不敢。”

    明川笑笑:“安国公怎么说也是朕的长辈,一把椅子,不碍事的。”

    安国公颤巍巍的坐下了。

    明川跟他寒暄:“外祖母可还好?”

    “好,自母亲见过陛下,精神头便好了不少,老臣今日去请安时还听见母亲说要跟几个姑娘赏雨呢。”

    “是好事情。”明川吩咐言恪:“去库房里找株百年人参来,等会儿给安国公带回去。”

    “是。”

    安国公又起身:“老臣代母亲谢陛下赏赐。”

    明川让人坐下,方问道:“安国公见朕可有什么事?”

    安国公看了看左右的太监宫女,欲言又止,明川看了眼言恪,言恪会意,叫人都下去。

    周围只剩言恪一人在旁侍候,之间安国公从椅子里起来,撩起衣摆跪下:“臣知陛下如今颇受掣肘,老臣愿为陛下尽些绵薄之力,只求陛下看清jian人面目,早日亲政,以正国本!”

    这一番话铿锵有力,真叫人热血沸腾。可惜今天天冷,明川沸腾不起来,他笑道:“朕还以为安国公要说些新鲜的。”

    安国公看向明川:“陛下明鉴啊,那容商贼子把持朝政多年,致使皇权旁落,陛下委屈度日,老臣看在眼里,实在心如刀搅啊!”

    他可能是以为明川在太和殿那般推脱是因为容商的威胁。

    明川轻轻笑了笑,道:“这句话朕问过你一遍,现在朕再问你一遍,你为何非要让朕亲政呢?”

    安国公显然是有备而来,他道:“陛下天命所归,定比那容商治下更加繁荣,切不可妄自菲薄啊。”

    明川听见这话只觉好笑:“容商是九嶷山嫡传,先帝曾赞其曰国士无双。安国公太看得起朕了。”

    安国公道:“老臣···”

    “你不想说,朕来说吧。”明川打断他:“国师理政,重用科举出身的寒门有志之士,世家和宗室的权力一再被削弱。朕无实权,母族,宗室就是个摆设。只有朕亲政,你们这皇亲国戚才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安国公早已跪伏在地上,只觉自己小看了这个傀儡皇帝:“臣绝无此意!”

    明川也不叫起,语气平和,闲谈似的:“与其在朕身上找出路,安国公还不如多培养培养您的儿孙,三代两代,何愁没有起复之日?还是说,安国公忘了国师的手段?朕那时候年岁小,只听说坊间传闻东市菜市口的血都厚了一层,也不是是真是假。”

    言恪看着安国公面色惨白的离开,回头看明川,只见他抱着鱼食坐在廊边发呆。

    “陛下?”

    明川回过神来:“回吧。”

    “陛下不喂鱼了?”

    “再喂,他们就撑死了。”明川垂下眼睛:“记吃不记打的东西。”

    太和殿,容火站在殿中,将此间发生的事,小皇帝和安国公说过的话一一复述了。只见容商手里转着食指上的戒指,良久才道:“竟只赏了根人参,忒小气。”

    作者有话说:

    小剧场

    国师:只赏了根人参,太小气

    明川:朕连包厢都包不起哦(′ω`)

    第4章 参与政事的小皇帝

    不管朝中对于小皇帝选妃立后之事作何看法,春闱依然无波无澜的进行了。那日明川正在无所事事描大字,国师忽然派人过来,请明川太和殿议事。明川以为又是需要他出面去应付些事,不曾想,这回是真的议事。

    容商在上座,大学士陈尚在下面,他是春闱主考官,此次面圣,是因为有两份试卷都十分出彩,几位考官对于点谁为会元一事争执不下,索性叫陛下决断。

    “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国师自己裁度了就是。”

    容商看他一眼,道:“陛下不日就要亲政,还是先学起来为好。”

    明川叫他看的不敢说话了,陈尚将两张考卷送上来,明川挨个看过,觉得都不错,比朕强。

    国师淡淡瞥了他一眼,明川瘪瘪嘴,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看完,跟国师道:“两份都不错,但朕觉得第一份更胜一筹,国师觉得呢?”

    容商把两张答卷接过去:“显而易见,第一份更为实际和适宜。”

    “那为何如此难裁度?”

    容商道:“主考的六位官员,有四位都是《春秋》出身,第一份解得却是《周易》,第二份解得才是《春秋》,故而这第二份更合主考官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