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玄幻小说 -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在线阅读 -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96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96

    晏殊被贬到哪里,学校就开到哪里。

    但他却不愿意让晏殊这样做。

    汴梁城的人知道晏殊是触怒了当权者,前途无望,但其他地方的人却未必知道。

    如果晏殊顶着一部侍郎的身份出知外州,到了辖地,他就是正正经经的官长,收到的尊敬未必比在汴梁城里少多少。

    就算是有人了解晏殊的过去,但那又如何呢?县官不如现管,晏殊虽然在京城混不下去了,到了地方,还是个土皇帝。他要是以官长的身份办学,恐怕当地士绅趋之若鹜,稍微有头有脸的人都得削尖了脑袋往里钻。

    这可不是赵受益想看到的局面。

    他不愿意让太多的富贵人家的子弟进入这个刚刚开办的学校。

    不便于管理当然只是一个借口,晏殊如果出知外州,身为地方长官的他怎么可能管不住一群乡绅的儿子。

    真正的原因是——如果学生们都是出身富裕阶层,那么他们入学的需求,自然就是攻读圣贤书,再和晏殊这个曾经的朝中大员打好交道,好为以后的科举、做官做好准备。

    说白了,这群人是抱着“学而优则仕”的念头来的。

    而晏殊本人当然是支持这种做法的。

    在他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再正确、再正常不过的了。

    不为当官,谁读书呢?

    不为培养将来能在官场上出人头地的人才,开办学校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赵受益需要的不是一个只能培养官吏的干.部进修所,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培养出各行各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

    所以他只好在生源处下功夫。

    乡绅家的子弟,如果想要努力上进,科举做官是唯一的追求。

    但穷苦人家的孩子可不一样。

    做郎中,做木匠,做农民,打铁,捕鱼,造船,盖房子,都是穷苦人家眼里的好出路。

    一个学校如果只招收乡绅家的孩子,那慢慢就会演变成以文史为主导的专科学校。

    而一个学校如果面向社会各阶级招生,甚至穷苦人家的孩子占比更大,那就会成为一所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毕竟学生什么都想学,学校也只好什么都教。

    但,晏殊可能会想要招穷苦人家的孩子做自己的学生吗?

    怎么可能呢。

    所以赵受益就得逼他,逼他辞了官,留在这个他已经走投无路的京城,白手起家,开办起第一所学校。

    权贵不屑去,殷实人家不敢去,只有穷人家的孩子可能会愿意去。

    如果晏殊坚持在学校里只教授圣贤书的话,那么很可能招不到太多的学员。

    穷人家的孩子,哪有那么多想读书做官的呢?

    就算想,也不敢呀。

    学一门手艺,师父管吃管住,虽然当学徒的时候受点磋磨,但好歹不会饿死,出师之后,马上就能养活自己。

    读圣贤书,师父不管饭,还要收学费,平时笔墨纸砚不少花钱,也没处找活干养活自己——读了书,自然不愿意干体力活,可精细活也轮不着,就只能干挨饿。

    学了几年出师了,想要考科举。可科举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哪是那么好考的?

    考上了就是鱼跃龙门,考不上就是一世喝西北风。

    所以说,如果没有能力供养一个吃白饭的闲人的话,很少会有家庭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科举。

    穷人家的孩子,要么种地,要么走街串巷卖劳力,要么学一门手艺,要么就去当兵——哪有人去读书。

    晏殊为了把学校办起来,去招徕这些最有可能被招来的学员,就只有同意在学校里增加其他科目。

    所以赵受益问晏殊,如果是寒素子弟,晏卿愿意招进学校,悉心教导吗?

    晏殊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