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过气流量的导演之路在线阅读 - 第23页

第23页

    陆鸣心里数着“一二三四五六七”,还是没有人开口。

    一场安静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总需要有人先打破僵局。

    陆鸣语气和缓地问道:“关于主题,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无人应答。

    陆鸣自顾自地说下去:“我们现在基本上就是两种选择,要么选择原创作品,自己写剧本,设计分镜,拍一个短片;要么改编已有影片段落,这就涉及到版权问题,需要询问节目组,他们是不是会后续接洽获得授权。”

    蒋婷婷是第一个接话的人:“我觉得48小时,时间很紧张,原创剧本恐怕来不及。”

    陆鸣等了一等,还是无人主动接话,他就回应道:“是的,我也是这样想的。就算紧赶慢赶,赶出一个原创剧本,恐怕完成度也不会太高。还是针对‘公平’这个主题,考虑一些已有的经典段落。”

    其实他不明白在一个竞争类综艺里,摄像机已经架好了,周围三个摄影师对着他们六个人在拍,现在一切的表现都可能被剪进最后的节目里,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还会有人沉默不语?娱乐圈要是等着别人把机会递到你手上,那恐怕是一场无尽的等待。

    时间有限,他没空和这些佛系选手干耗着,于是主动出击道:“郭嘉诚、王凯旋,你们是怎么看的呢?感觉你们也想了蛮久了。郁翰、葛阳冰有任何想法也可以直接提啊,我们现在是一个比较随意的讨论,大家不用拘谨。”

    郭嘉诚终于有了反应,说道:“公平这个主题很大,有很多切入点,涉及到社会层面的公平,个人际遇的公平,有太多可以讨论的内容了。我还没有想好选什么。”

    陆鸣听出他弦外之音是打算自己一个人拍板定主题,但他并不信任郭嘉诚,于是装作听不懂的样子,说道:“是的,大家有想法都可以直接说,我们挑一个最好的。我个人是觉得,如果你从社会层面谈,太广了,20分钟的短片,有限的场地,3个演员,还都是男性,发挥空间不大。而如果从个人际遇的角度出发,三个人能演什么呢?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还是职场、校园,竞选学生会主席公不公平,升职公不公平。这些问题可以谈吗?可以。值得谈吗?当然值得。但一共7组,我猜起码三组都会是这个选题,那我们就很难出彩了。”

    葛阳冰和郁翰依然奉行多说多错的信念,缄默不语。

    蒋婷婷很认真地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陆鸣抓的点很准。我们组是三个男演员,这确实对剧本选材也造成一定困难,要在20分钟里集中表现戏剧冲突,就需要矛盾点十分鲜明的剧本。”

    陆鸣突然想到:“《十二怒汉》怎么样?陪审团制度、司法公正,涉及到社会公平性的问题,除了司法公正的问题,还涉及到对贫民窟孩子的刻板印象,讨论了社会财富分配公平性的问题。而且场景就是在一间屋子里,道具简单,冲突强烈,背景交代容易,电影桥段又十分之经典。”

    陆鸣提议一出,其余五人都点头通过了。

    《十二怒汉》确实是一部极其经典的电影。

    陆鸣提出这个建议,除了考虑到题材本身、条件限制,还考虑到了他们这个临时剧组本身任务分配公平性的问题。

    在综艺上,每个人都希望有表现自己的空间,《十二怒汉》完美满足这个要求。

    故事发生在一间屋子里,他们三个人选择一个桥段,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人物特点,有自己的发挥空间。编剧如何改编剧本使这个1957年的好莱坞电影故事符合2021年中国观众的审美品位,也足以体现功力。20分钟固定在同一个场景——一间屋子里,如何处理特写和长镜头的变化,怎样把握光影,很考验一个摄影师的专业水准。导演则对整个短片的节奏把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指点演员表现戏剧冲突,增加怎样的合理细节来让这个故事落地,是展示导演个人魅力的绝佳机会。

    陆鸣为每一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不清楚他们的性格、为人,也不想了解,他只是想提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在一个相对公平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好自己的那一部分。

    无领导小组讨论,你期待的是一场头脑风暴,面对的可能是一群带不动的队友。

    在正式开始拍摄之前,陆鸣提出大家都先休息5小时,已经是凌晨两点了。

    他当然猜到会有小组熬通宵赶工,但进过医院、动了手术以后,他很惜命,五小时睡眠是他给自己设的底线。

    作者有话要说:  《十二怒汉》确实非常经典,虽然是黑白电影,场景就一间屋子,十二个人,但不会让人感到乏味,电影也不长,就90多分钟,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看一下,也会对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团制度有更具体的了解。

    第14章 《生死局》(1)

    《十二怒汉》故事的开头是一个年轻的男孩被怀疑杀死了他的父亲,法院将要对他做出最终判决,由十二位男性组成的陪审团要对法院庭审的证据进行重新审视,他们决定着男孩最终的命运。如果他们十二人都认为男孩罪名成立,那男孩就会被判处死刑,而只要有一人认为案件还存在一点,陪审团讨论就要继续下去。

    影片开头只有一人认为男孩无罪,影片的主体则是陪审员如何发现证据链中的逻辑漏洞并改变立场,最后结局十二人都认为男孩无罪,走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