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快穿之殊色在线阅读 - 第262页

第262页

    帝位太高,高的有些寂寞,温庄晏从前对他的小皇后也爱,只是却希望疼着他,宠着他,让他安安乐乐享受,停留在他看得见的地方,心里好像就会觉得满足。

    可是那样的一逃却是在告诉他,他的小皇后也曾是帝王,他不会被人圈养在笼中,他应该待在跟他等同的位置上。

    他虽生气的很,被玩的团团转自然也会心伤难过,可是棋逢对手,那种孤高的寂寞却在慢慢的消散。

    他很难因为一件事感到兴奋,即使时时在笑也不过是习惯了,但是他入京之后的所有兴奋却都来自于同一个人。

    得到的兴奋,得不到的兴奋。

    卓蒙拿着那块皮子,一瞬间就想到了那日见到的那个分外丑陋的人,堂堂的汉子眼睛瞪的像铜铃一样:“那天那个是皇后?怎么可能?!这不可能啊!”

    那怎么看着也不像啊,虽然头发和身段像,但是那个眼神怎么可能是皇后!

    “看来你的确让他在你的面前直接走了,”温庄晏冷笑道,“朕是不是说过一律可疑的人都不许放过?”

    “是,”卓蒙低下了头,“请陛下责罚。”

    “皇后特意点出你帮了忙,说明对你身上的气还没有出够,你自己说要领多少军棍,”温庄晏算了算卓蒙前前后后受的军棍,思索了一下自己对他做过的事情,心中轻叹。

    他想报复也好,最起码不会跑的不见踪影,让他找都找不到,会有行动,总会留下线索,他很期待跟他再次见面的时候。

    “臣自领五十军棍,”卓蒙抬起头时带了些委屈,“那皇后的气什么时候能消啊?臣也能让他断一臂再接回去。”

    “你粗手粗脚的手臂都不知道断过多少次,跟皇后那精细养着的断一次能一样么?”温庄晏挥手让他下去,看着他满脸的牙疼笑了一下敲了敲桌面。

    这次若不是卓蒙生龙活虎的在林曜面前晃一圈,只怕他还想不起来,五十军棍大概是卓蒙的最后一次了,可是这送来的信函却是他的开始。

    三年的时间不长不短,萧国曾经遍地饥荒的场面在慢慢的消失,粮食长了一茬又一茬,那遍地金黄的地里,挥着镰刀的人们虽是满头的汗水,却个个脸上都带着笑意。

    国富民强,国库充盈,官员的饷银也丰厚,可是就是这样安居乐业的场面,仍然有一件事让群臣挂心。

    那就是陛下的子嗣问题。

    三年前帝后大婚,元帝力排众议娶了男子作为皇后,群臣反对无力,却还想着日后女儿选个妃什么的,没有嫡子最好,都是庶子谁也比谁差不到哪里去。

    可是皇帝他却根本不纳妃子,不管大臣们成批上奏折也好,还是几乎撞柱也好,陛下就是不理不睬,若说的急了,还能说出宠妾灭妻该当何罪的言论出来。

    而太后深居宫中,不问世事,一次安排将彼此之间本有缓和的关系降到了冰点以后,便再不理任何朝臣了。

    “朕正值春秋鼎盛,尔等觉得朕若无后江山就后继无人,是盼着朕崩逝么?”温庄晏这话一出,群臣一个个只能将话全部吞回去。

    他本是不怒自威,下了朝堂也无甚改变,直到一封信函送到了御桌之上,那批着奏折的笔蓦然停了下来。

    “陛下,这是从苏州驿站送到刘大人府中的信函,”太监恭敬的呈上道,“奴婢已经叮嘱过刘大人内容不可外xiele。”

    “外不外泄有什么要紧,”温庄晏接过了那信函,其上字迹婉约,好像字里行间都带着江南的风情,不是瘦金体,却是林曜的字。

    他说了在苏州见到的景物风光,说那里商业发展的好,重农轻商本不应该。

    信函像是闲谈,偏偏后面缀了个曜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皇后的名讳。

    三年来信函不断,今天送到崔家,明天就送到林家,再后天就各家到处送,即使群臣个个缄口不言,可一个个心知肚明,才会对他纳妃的事情如此的上心。

    “陛下这次可要寻人?”太监小声问道。

    以往每次信函来了以后,陛下都要派人寻找一番,虽是每次都找不到任何的踪迹,但彼此却像是猜谜一样。

    “去寻,”温庄晏将信函收了起来,转而说道,“去户部将今年江南的税簿找来。”

    “是,”太监对他的行为摸不到头脑,却匆匆的去了。

    温庄晏本就没有期冀能在苏州找到人,但是林曜信函中所提虽大多是风物一类,却也是在给他隐晦的提了一些线索。

    税簿记录,江南税收比去年高出了五成,大多来自于农税,可是商税却在节节攀高,尤其是牲畜类税收尤其的高。

    “牲畜?”温庄晏微动了一下眉梢,江南水多,并不适合养殖牛羊,他转头问道,“江南那边的牲畜是从哪里贩过去的?”

    “奴婢不懂这个,只听说过这塞外的牛羊肥美……”太监笑呵呵的说了一句,却见温庄晏的神色一瞬间沉了下去,连忙跪地求饶道,“奴才多嘴,请陛下恕罪。”

    “不,你提醒朕了,”温庄晏拧着眉头站了起来,负着手来回踱了几步道,“召兵部尚书来见朕。”

    “是,”太监连忙爬起去宣诏了。

    ……

    “启禀陛下,这两年塞外对我边塞秋毫未犯,”兵部尚书刻板的脸上都有些喜意,“这全是陛下增强兵力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