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清和在线阅读 - 清和_分节阅读_124

清和_分节阅读_124

    事情有一就有二,这次放过孟清海,难保下次再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未必能让孟广孝和孟清海感激,恐怕还会招来他们更大的怨恨,生出报复之心。如果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孟广孝一支注定与族人离心,又让孟清江如何自处?

    孟清和不是圣人,对他来说,家人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但在边塞时,多亏两位堂兄的照顾,他才能熬过最难的日子。

    险些将一族带进死路,孟清海死不足惜,可他到底是孟清江的兄弟。

    孟清海要罚,却不能让孟清江彻底寒心。如何处置这件事,孟清和心中有几种想法,具体采取哪一种,必须等孟清江从德州平安归来再与族老商量。

    揉了揉额角,头有些疼。想太多果然不好,却没法不去想。

    从只想保证家人的生活到开始为整个宗族考虑,一点一点,孟清和的思想和行为逐渐融入了这个时代。

    一家一户,一姓一族。

    生活在这里,注定脱离不开。

    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注定是个奢望。

    闭上双眼,孟清和很累,累得不想动。

    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不想起身,直接道:“请进。”

    房门推开又合上,门轴发出吱嘎的声响。

    脚步声很轻,从屏风后绕过,停住了。

    睁开双眼,绯红的衣袍映入眼底,“指挥?”

    孟清和想要坐起身,却被按住肩头,不见用多少力气,又把他按了回去。

    “躺着别动。”沈瑄坐到床边,掌心覆上孟清和的额头,熟悉的冷香涌入鼻端,“可好些了?”

    “卑职……”

    话到一半,沈瑄收回手,黑色的双眸骤然逼近,额头相触,余下的话顿时被咽回了喉咙里。

    “不发热了。”沈瑄退后了些,手指擦过孟清和的下巴,“服过药了?”

    “是。”孟清和的喉咙有些发干,“指挥……”

    “私下里,十二郎可叫我的字,子玉。”

    笑容文雅,语气温和。

    沈指挥气势全开,孟清和表示有点撑不住。

    美人当前,果真是要命。

    黑眸又近了些,手抵在孟清和头侧,身体没有接触分毫,却似将他整个人困住。

    孟十二郎艰难的咽了一口口水。

    怎么办,他有点兴奋了……好吧,不是一点,是非常。

    如果现在对这个人做点什么,会不会被一刀砍死?

    只是亲一下,安全过关的可能性有多大?

    厢房里很安静,渐渐的,两人似乎都忘记了之前在说些什么。

    修长的手指掠过孟清和的颈侧,轻轻的拨开领口,一块白玉从领口滑落。

    沈瑄眼中带上了笑意,“贴身带着?”

    孟清和没出声。他知道这种戴法不对,可让他光明正大的挂在身上,的确做不到。

    “这样也好。”沈瑄的声音变得愈发低沉,两人的距离又近了些,“十二郎。”

    温热的呼吸拂过鼻尖,隐没在唇角。

    有些痒。

    孟清和闭上双眼,环上沈瑄的肩膀,指尖触及发尾,丝滑,冰凉,像最上等的丝绸。

    早想摸摸看了。

    唇上的触感很轻,如蜻蜓点水。

    微凉的指尖在眼角滑过,牵起一缕散落的发,“赵大夫的药。”

    孟十二郎睁眼,不解。

    沈瑄抬起头,指腹擦过唇角,“一样的苦。”

    孟清和:“……”

    他该怎么做?去漱漱口,然后再继续?

    明显不可能。

    难得的机会就这么放过了?实在不甘心。

    再不甘心,之前的气氛也没了。

    “我已向王爷禀明,这次出征你不需随行。世子留在王府,郡王和公子从军。”

    “指挥……”

    “忘了?叫我子玉。”

    一只大手突然覆上孟清和的双眼,黑暗中,鼻尖似被啄了一下。

    “玉随身带着,若世子有令,拿不准的暂时推了,一切等我回来。”

    眼前的手移开,孟清和却没动,直到脚步声消失在屏风后,才缓缓睁开双眼。

    举起挂在颈项上的白玉,他是不是也该送沈瑄点什么?这块玉明显是沈瑄随身多年的,该送些什么才能衬得起对方的心意?

    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

    拉紧被子包住自己,先睡觉,身体养好再说。

    接下来的几天,孟清和一直以养病的名义宅在房间里。世子和高阳郡王分别派人前来探望,送了不少东西,孟十二郎算是发了一笔小财。

    养病期间,孟清和听到了不少新鲜事,有一个名字出现频率极高。

    奉建文帝之命使燕的高巍。

    “南京来的那个老匹夫当真是气人。”

    北平保卫战之后,朱高炽的世子之位愈发稳固,跟着他的王安也扬眉吐气一回,腰杆都比以往挺直了不少,用鼻孔看人的时候不在少数。对待孟清和却愈发的亲切,奉世子之令来探病,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高巍?近日总听人提起,可是南京来的?”

    “就是他!”王安用力一拍大腿,咬牙道,“那老匹夫是先帝时的太学生,来了北平就没干好事……”

    从王安口中,孟清和清楚了解到了高巍的生平,虽然只有寥寥几语,却对高巍此人有了大致的印象。

    侍母至孝被授官,因工作勤勉又屡次提出好的建议被洪武帝夸奖。可惜好景不长,很快因“决事不称旨”获罪,罢官去职,发配贵州关索岭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