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老三,头还疼不?”秦老头一进来就看到儿子坐在走廊里晒太阳,不知道是不是眼花,他总觉得儿子跟以前变了很多,但是仔细看又觉得没区别,最后还是担心对方头上的伤。 “爹回来了。”秦巍睁开眼,“好多了,过两天就能出去。” “不用忙着出去,多在家里躺几天就是地里的活也差不多该干完了。”秦老头在厨房门口舀了点水,把手洗干净,“你娘呢?今天咋没做饭?” “还咋没做饭?缸都快空了吃什么?”秦婆子从屋里出来,手上已经没有面了,“昨天送了两个窝窝头,往锅底放了几块地瓜,凑合着吃吧,等晚上包饺子。”说着走到厨房盛饭。 “咋想起来包饺子了?” “老三夏天拿回来的虾皮一直没舍得吃,我又在院子里挖了两棵白菜,下午放点rou,想着弄点不一样的跟陈知青送过去一碗。”粮食这东西谁舍得往外拿,秦婆子不想欠别人的,就算说好了等粮食下来补上去,也想先给人家点补偿。 “别包多了,浪费面,给她送完给老三留两个就是。”秦老头擦擦手,“地里也快忙活完了,今年能早歇几天。”马上要到腊月一到腊月天冷的要命,都想坐在家里,什么活都不干。与其拖拖拉拉,不如早干完早完事。 “早些会儿是好,就是大队里还有多少粮食够分不?”秦婆子有些担心,多少年留下来的习惯,歇工的时候顺便分粮食,要是粮食没准备好就歇着,大家肯定着急。 “也差不多,地瓜还有几个地窖没起,当时分下去的也不少,苞米还剩个几千斤。”秦老头说完又想抽烟了,说的轻巧,大队里几百口人呢,几千斤粮食放下去,连个水花都听不见。 “今年咋这么点?”秦婆子隐约记得前两年比这多多了,今年怎么也不该这么少。 “你忘了,这回多分了一回粮食?”秦老头问她,平常是一年分两次粮食,说完麦子分一次,过年前分一次,但是今年麦子收成不好,当时分粮食的时候,只有平时的一半多点。 虽然他千交代万嘱咐省着点吃,但是一半粮食再怎么省吃到掰苞米的时候也没了,大队里看着没办法,让大家凑合点下来的第一批苞米就先分了一点出去。 后来好的苞米交了公粮,差的就堆在大队里,剩下的就是地瓜了,村里有几个大地窖,专门用来放地瓜,只是每年产量不少,但是人不能一直吃这个。 就像他,年轻的时候都挨过饿,到老了胃都不好,要是一顿光吃地瓜,过会胃里就泛酸。 而且地瓜看着分量足,其实就饱一会,平时在家闲着吃行,要是干活吃他肯定撑不住。 秦老头也发愁,只希望明年的粮食能多收点,可别像今年一样。今年一开春天就不好,灌浆的时候没有雨水浇,靠人力地也没浇多少。 到了收麦子的时候更是,早不下雨,晚不下雨,偏偏麦子熟的那几天下雨,最后收回来的麦子好的没多少发霉的发霉长毛的长毛。公粮都是跟别的大队换了一部分交上去的,不然粮食也不会这么少。 平时麦子下来以后,大队里的人会偷偷把麦子拿到镇上去,给别人换苞米,这也是没办法,农村孩子多,哪吃得起精粮。 结果今年麦子不好,拿出去也没人给换,最后都是自家煮着吃了。 也幸亏撑到八月地瓜下来了,虽然饿,但是勒着腰带到底撑过去了,只是这点粮食分下去,能不能撑到明年收麦子不好说。 “我去看看后院的白菜。”粮食不够,也只能指望各家的菜了,有幸亏大队里都是会过日子的,前院后院围着家一圈都种满了菜,基本上冬天就靠大白菜过活。 “白菜我想过两天再收,等它长长。”秦婆子把饭端进屋,“咱家粮食不够,也只能作望它了。” “嗯。”秦老头点点头,“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一直没过来?” “没,上午干活的时候说怕带孩子来吵到老三,想过两天等老大给老二回来再过来。” “也行。” “老头子,你也不打听打听,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秦婆子到底还是担心在外面的两个儿子。 “也就这几天了。” “那就行。”秦婆子松了口气,每回哪个儿子去外面她就担惊受怕的,只是没想到这会在家这个反倒出了事。 秦老头前两个月打听到县里有个地方工厂缺临时工,要求就是识字,把两个儿子送了过去,小儿子留在家里盖房子。只是房子才刚盖好没几天,秦巍就出事了。 秦巍在一边听着两人说话,他发现这个时代能做的事情不多,很多事情都是违纪的不能碰,大队里倒是有几个人偷偷干投机倒把的生意挣了点钱。他懒得碰霉头,干这个挣了钱不敢正大光明的花,得偷偷藏着,每天还要担心被人抓。 有这个精力不如干点别的,这时候不允私营,但是公办可以,想做点事倒是可以以大队里的名义。 秦巍看着院子里散养的三只鸡发呆,鸡每家每户都有,镇上不缺,有一种东西倒是可以试试看,羊。 杏花大队周围都是山,也许是这个原因和周围几个大队接触都不密切,关系也是一般。 这种地方也有好处,那就是野菜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三个方向是山,在别的大队为了野菜打闹的时候,杏花村大队的人只要勤快点,都能吃个半饱。 只是现在还是冬天,什么都干不成,秦巍进屋之前看了一眼隔壁的矮墙,还是先把人娶回家再说。 “老三,你说这几天会不会下雪?”秦巍刚进屋,从后院走过来的秦老头就问他。 秦巍一愣,想起来秦老头每年都会问那么几次,只是最近昏了几天也没注意外面的天色,这次真看不出来:“爹,过几天再说,前两天没看。” “看我这脑子,把这事忘了。”秦老头也想起来了这回事,笑笑让他坐下吃饭,“先吃饭,这两天你看着点,觉得要下雨下雪就跟我说一声。” 秦巍点点头,以前带兵行军打仗,观天象是最基础的。 秦老头看到儿子当然就放心了,儿子说的虽然不是百分百准,但是十次也能对个八.九回。只是今年开春儿子不在家,要不然他们大队今年也不会收成不好。 “爹,今天之前都去上工了?”秦巍坐下以后没动筷子,而是问起了另一个问题。 “缺了个人,其他的都去了。”秦老头提起这事就生气,“昨天我就觉得今年这批知青不咋样,让我猜准了,第一天就不去干活。” “谁没去?”秦巍心中一沉,害怕自己不在的时候那个小娇气包再耍脾气。 “知青院一个姓方的,我听别人说是觉得今天不记工分,所以没过去。”秦老头冷笑一声,“我还偏偏就记了,干活为啥不记。” 听到不是嘉宁,秦巍就放心了,后面的话没在意,低头开始吃饭。 “你俩唠什么呢?赶紧吃饭,吃完饭赶紧过去。”秦婆子把几个地瓜拿过来,放在桌子上,“先吃窝窝头,吃不饱再吃地瓜。” 秦老头看到筐子里还有五个窝窝头,一个没碰,先去拿地瓜:“家里还有多少粮食?” “先吃窝窝,肚子里没东西,就吃地瓜,不怕下午再胃酸。”秦婆子看到先去拿地瓜拍了一下秦老头,“还能吃几天。” “实在不行过两天我去镇上买点。”秦老头听了话先拿了个窝窝。 “家里哪还有钱?”秦婆子想起来老两口的钱都花完了,三儿子的钱也就还有几块,不顶用。 “老大老二快回来了不是。”秦老头夹了一筷子炖白菜,“当初他们去干活的时候,说好的拿出来三分之一,两个月总有个几十块钱。” 两人虽然是临时工,但是工钱也不会差多少,秦老头从开始找活的时候已经说好了,不管三个人谁过去,要拿出一小半来给他们老两口。 秦老头不偏心,也不一味帮持孩子,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也该懂点事,指着爹娘照顾到哪一天?所以该要的养老钱跟粮食,一分都不少要。 至于三儿子,秦老头也留了一手,如果算儿子孝顺,到时候就跟着他家过,如果不孝顺,等他结了婚就分出去,老两口捏着钱自己过。 自从当了大队长,整天东家短西家家长的,秦老头早就看够了这些破事,打定主意以后还是靠自己。 不知道秦老头心里的想法,秦巍正在担心隔壁院的那一个,知青在村里过的都不好,不会干农活是一方面,更不习惯每天上工,加上干不好有人说,一般刚来都要哭几天。 小娇气包今天看着还活泼,秦巍害怕再不想办法过两天就焉了:“爹,知青现在干什么活?” 秦老头吃着饭想事情,被儿子一喊回过神:“大队里上回不是弄坏了不少麻袋吗?我让他们三个人缝了缝,活不累,就是要精细,地里的麦苗都嫩着,不敢让她们碰。”男知青干错了事训两句不要紧,女知青一说就哭,大忙的天,秦老头不想给自己找事干。 “老头子,昨天新来那个陈知青怎么样?”秦婆子剥着地瓜问。 “针线活不错,就是不知道别的怎么样。”秦老头喝了口苞米粥。 “针线活好?那冬天拉着她纳鞋底,让她挣点钱买点零嘴吃。”秦婆子说道,大队里每年都会去镇上供销社联系,那边提供部他们帮忙加工鞋。 “那活她能干?”秦老头放下碗,“今天缝个麻袋,在麻袋上绣了朵花,到时候纳鞋底别纳出来的都是带花的。”麻袋还在大队里放着呢,秦老头想着下午回来的时候一定要拿回来,别到时候让人觉得他们大队不务正业。 “带花的正好,多卖钱。”秦婆子觉得没什么,不就是绣两朵花吗,看看老头子这语气。 两人说着,坐在对面秦巍缓缓将手里的窝窝放下,他在这里担心这担心那,结果那小没良心的乐在其中?还有心情绣花? 作者有话要说: 0点还有一章,然后第16章 入v,如果我能写完就明天中午v,如果写不完就13号0点,v后都是万字章。 四舍五入今天也是日万了,对吧? 第15章 嘉宁不知道有人正在惦记她,听到秦婆子不在家她直接把这件事放下,然后在厨房赖着不走。 段明明把最后三个窝窝头放锅里:“嘉宁,窝窝只有三个了,够吃吗?” “我不吃。”嘉宁摇摇头,她吃不惯窝窝头,“只喝汤。” “这样不行,吃这么点,待会怎么干活?”段明明皱眉,下午还不一定干什么,如果是体力活怎么办。 “那我吃半个。”最多吃半个,再多吃不下了。 “好。”段明明叹了口气,“嘉宁,你在家的时候都吃什么?” “吃米饭。”嘉宁坐在旁边,想到这件事有点不开心,“这里没有米。” “大队里没种稻米,肯定不产米,想吃的话,过段时间我们去镇上买一点,嘉宁,你过来的时候带钱了吗?”段明明问,她手里没多少钱,如果对方想要吃米的话,可能养不起。 “带了。”嘉宁点点头,然后去屋里把哥哥给的那一沓钱拿出来一张,“我哥给的。” 段明明一抬头就看到一张大团结,吓得不行:“嘉宁,快把钱藏起来。”说完走到门口往外面看,“以后见到谁都不要把钱拿出来,知道了吗?” 嘉宁点点头,低头看手里的钱:“明明,我想买米、rou和针线,钱够吗?”米和rou是要吃的,针线是她手痒了,想绣花。 “够了。”段明明看着那张大团结,一斤米一毛钱,还是上好的,十块钱能买一百斤,够她吃一年的,“但是嘉宁,我们的粮票不够。” 他们下乡的知青公社有补贴,每个月会给一部分粮票,但是每个月只有几斤,她们两个人的加起来要不够一个人吃。 “我有粮票。”嘉宁说道,“什么时候可以去镇上?” “大队长说再过几天就能忙完了,等忙完了地里的活我们就去。”段明明说完看到锅里的水开了,把苞米面下进去了,感慨道,“咱俩运气好,大队长把他儿子的房子给我们住,知青院只有一个锅,他们是合伙吃饭,肯定不如我们随便。” “嗯。”这个嘉宁知道,她和jiejie小时候就吃大厨房做的饭,经常吃不到,后来有小厨房,就不用等,而且想吃什么还可以说。 有人又说了几句话,锅里的苞米汤很快开了,段明明把窝窝拿出来,然后把饭盛出来交给嘉宁:“慢点端,别烫着。” 嘉宁小心的把碗端进屋里,因为做饭的耽搁,时间已经不早了,吃完饭两个人立马去秦老头说的地方集合。 这回看到低头的人比较多,不过多数是大队里的人知青院里的人没过来几个,就算过来的也都是两个人不认识的。 “这是今年新来的知青吧?年龄倒是不大,闺女今年多大了?”嘉宁正在想秦老头什么时候过来,突然被人拉了一下。 第一次感受到陌生人的热情,嘉宁回头看她,不知道她想要干什么,用力抽回手发现抽不动,只能回她话:“十七。” “那不大。”刚刚说话的老太太说了句,“长的真俊乎,家里给说亲了吗?” “说了。”这个问题嘉宁会回答,昨天早上母亲重点交代的就是这件事,如果有人问她有没有说亲,一定要回答有。 “这么早就说亲了呀。”老太太放下刚刚握着嘉宁的手,语气可惜道。 “我大娘还想好事呢,怎么,看上新来的小知青了?” “看着女娃怪有福气的。”老太太念叨一句,“一看就是好生养。” “有福气你家狗娃也娶不了。”那人看不过去,人家先来的小知青才多大就说这些,“人家城里人吃的是精米白面,鸡鱼rou蛋断不了,你能供得起吗?” “都来到这里了,哪能还这么矫情。”老太太嘟囔了一句。 嘉宁不想听她说话,拉着段明明往一边走。 段明明心里憋着气,但是知道在这边自己占不了便宜,不能帮着说话,被嘉宁一拉两人一起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