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第21章 隐情 “爹,您当年为什么回来呢?”他们父子俩骨子里很像,父亲明明是不想回来的,他不认为父亲是那种容易妥协的人。 可当年的父亲似乎很容易就回来了。他总觉得喻家清退的背后有别的原因,且是最重要的原因。 喻安身形顿了一瞬,继续在水里涤抹布,语气却轻松:“咱们家以武立身,后来又出了几个大儒,有将有相,风光得很。”他似是喟叹:“可自古太平总是将军定,哪有将军见太平呐。我爹,也就是你祖父当年想着该给喻家留条退路,便生了退隐的念头。” 当年喻安手握赤羽骁骑营,是赤羽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喻家想要交权,要表诚心只能从他开始。 “这只是好听的说法罢了。选这条路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喻安接着道:“当年的世家大族与现在是完全不同的光景,在军在政的权力都极大。结党营私屡见不鲜,朝中大臣不得不纷纷站队,最后酿成朝臣党争。有一年成南郡闹瘟疫,朝中意见不一,耽误了灾情,全郡十余万口存活不过数千。” 这是一段被抹掉的历史,如今说出来更觉沉重,“其实本没什么可争的,站队不同的人总是要相互攻讦,你说这样好,我偏说那样才好,嘴上的仗非要打赢才算完。” 喻旻有些难以想象,十几万人不得救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朝臣打嘴仗。 “整个朝廷乌烟瘴气。先帝继位不久收拾不来。你祖父因为成南郡的灾情一直自责,心里也生了厌恶,一直没走出来。事情了了之后便向先帝进言在朝中规束大族。大族不退出来,朝堂难有宁日。” 既然是喻家提的,便由喻家起头退出,堵住其余大家的口舌。 “喻家起头,其他家族也就渐渐退了。”往事重提,已经不再不甘不忿,更多是欷歔,“你祖父在世时总说喻家百年家训,不过“为民”二字。其实也是说给自己听的。”百年基业说放下就放下,心底也是有过不甘的。 戎马征战也好,为将为相也好,清退无为也罢,都是为天下万民而已。 喻旻晃神的功夫铠甲已经擦完了,又重新上了松油,阳光一照格外亮眼。 “我帮您搬进去。”喻安点头应了,便去盆里净手。喻旻弯腰搬木架的时候他看到有一叠灰白寸布从他身上滑下来。 喻安微眯了眯眼,不动声色地捡起揣到袖里。 喻旻正在翻找那幅画了一半的行军图,始终记不起来放在哪里了。 思索片刻觉得应该是落家里了,正想要回去取,在门口遇到同样急吼吼的韩子闻。 “出来得正好,即刻随我入宫。”韩子闻拽上他便走。 两人来不及坐车,直接骑马。先去了御书房,宫人说陛下在园子里作画,两人又折去御花园。 喻旻第一反应是东原局势有变,果然不出所料。 北胡大军突然同时猛攻乌桓南部三城。上参依然被围困,乌桓军**乏术再次求援。 喻旻呼吸一窒,不自觉加快了脚步。 这会卫思燚也接到了消息,正在亭子里看军报。 “爱卿来得正好。”看清韩子闻身后跟着的人,很是诧异,“韩卿真是朕的解语花,如何知道朕要宣喻卿。” 喻旻恭敬见了礼。他是太子的伴读之一,孩童时候很能玩到一起。后来年岁渐长深知君臣有别,平日相处变得拘谨许多。 “陛下要做决定,臣想着多个商量的总没坏处。” 韩子闻落座,喻旻垂手站立。 卫思燚看向喻旻,温声道:“东原局势喻卿看得通透,依卿看当如何。” 喻旻回道:“陛下其实也很通透,只是不确定谁带兵,带什么兵。” 韩子闻抬眼看皇帝陛下,卫思燚果然一愣怔,随即露出一个笑来,“朕方才错了,喻卿才当是朕的解语花。” 喻旻心里有些发虚,他不确定陛下是否真属意他带兵。若只是单纯想听听他的想法,那他更要抓住机会,让陛下觉得非他不可。 所以才几乎莽撞地点出卫思燚心中所想。 卫思燚看了一眼喻旻,问道:“卿觉得谁合适。” 他问得直接,喻旻答得更直接:“只有臣。” “……” 卫思燚抽了抽嘴角。 “或者陛下可说说中意人选。” 卫思燚假意思忖片刻,“朕瞧着林悦就不错。你们是同僚应当了解他” 好歹同僚情谊,朕不信你还能在朕面前说他不如你。 “林悦可救乌桓,可守北疆。”喻旻不卑不亢道:“可他不能替陛下打柔然。” 此话一出,韩子闻卫思燚皆变了脸色。 韩子闻惊异地看着卫思燚,又看向一脸正经的喻旻。 卫思燚却盯着喻旻,神情先是愕然,仿佛不能置信一般。喻旻便面无表情由着他盯。 而后才舒展开眉毛,意味不明地笑了。 喻旻看到那笑,心头才算是大石落地。 他早就猜到陛下的目标是柔然。北胡动作那么大,按照陛下脾性不可能容忍这么久,只是想揪出背后的柔然罢了。 之前北胡送到大衍的柔然马恐怕就让陛下起了疑心,再加上雍州重开互市一事,其中也有柔然人插手,不得不让人怀疑柔然的动机。作为东原最为强大的部族,柔然一直是大衍的心腹之患。双方互不寻事便罢,一旦伸爪就是星火燎原之战。既然柔然先伸爪,陛下没有忍气吞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