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种地南山下在线阅读 - 第87页

第87页

    隔了几天,赵大山给黄家叔侄送来三副护膝护腕,三件贴身背心,而他自己也各留了一套。黄家为三兄弟做换洗衣服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赵大山,给他做了一套冬装。

    做衣服是心意,做成冬装送出去就明显不一样的情分了。夏装单薄,费布少,做起来也简单。而冬装无论是用布用棉还是时间都要比夏装多的多。

    想着他们都是长高子的高峰期,所有衣服做的都偏长偏大。袖口裤脚下摆都用的收进去的样式,没有松紧绳,就用粗布缝制的带子来收紧,这样哪怕长点也不觉得拖拉。

    儿行千里母担忧,临行的日子终于到了,黄三娘和黄大娘并黄奶奶一夜醒来,眼睛都是又红又肿,明显是夜里偷偷哭了。

    黄家人今天全家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下午就要送叔侄三上船出海了。黄豆跟着黄桃黄米并两个嫂子一起忙碌,做了一顿大餐。

    依然是男人一桌,女人孩童一桌。

    菜品丰富,黄宝贵叔侄却有点咽不下去,一家人,除了什么都不懂得孩子,都有点食不下咽。这一别,山高水长,他们再也不是父母身边的孩子,而是一个成年人,去面对自己该面对的风雨。

    吃完饭,黄老汉领着儿孙和赵大山一起往码头走去。该说的话已经说给,该嘱咐的也嘱咐了。黄家其余男人都继续上山下地去了,黄奶奶带着儿媳妇抹了眼泪该干嘛干嘛去了。

    就连黄豆也没有把他们送到码头,她吃了饭就借口上山,爬到了一株大树山呆呆地坐着。这里可以看见进村和出村的路,可以目送老叔和哥哥们远行的身影。

    不知道为什么,黄豆还是没忍住,任由泪水一滴滴滴落了下来。

    送别是为了团聚,希望老叔哥哥们早日归来,平平安安……

    第五十二章 秋天的收获

    一座小山脚下,是一片刚刚新建的村落,房屋整齐,道路宽敞,鸡鸭和狗子大摇大摆在路上走过。

    村道外的道路上铺的是山上开采下来的碎石,经过一道道的碾压铺垫,现在即使暴雨过后,这条路也不会那么泥泞不堪,雨停就可以行车。

    经过一个夏日暴晒的道路,人畜一走就是腾腾的烟尘。

    村东就是东湖,河水退了又退,许多地方都露出了河床。有调皮的孩童会追着落水去摸泥螺和河蚌,回来用石头砸碎喂给鸡鸭,可以让它们多多生蛋。

    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开始转成深绿,边缘隐约有微黄,路边的荒草被大批割倒,晾晒在日头底下,等着晒干收回去引火烧饭。

    此刻,正是午后阳光开始退温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走了出来,在田地间辛勤劳作。

    一条黑色大狗,从路边草丛窜了出来,跑上大路,跑了一会,又转回头,向着一头毛驴叫了两声。

    一匹小毛驴“得得得”地出现在人们眼前,毛驴上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上衣是一件浅粉色交领窄袖的细布褂子,深蓝色滚边,只在滚边处用深蓝色绣了简约的花纹。

    下身穿着深蓝色细布长裙,系腰处绣着简约的花纹,一条浅粉色绣深蓝色花纹的腰带,在细腰处打了一个蝴蝶结,自然地垂了下来。

    小姑娘唇红齿白,一双乌溜溜的大眼,透着股机灵劲。人很漂亮,吸引人的却不是她的漂亮,而是她斜着身子骑在毛驴上的神态,悠然自得。

    有路过的领居看见,纷纷与她打招呼:“黄豆,赶集回来了。”

    “嗯,王伯,您下地啊,这么热带水了没?”小姑娘声音清脆悦耳,脸上带着甜甜的笑意,坐在毛驴上并没有下来。

    “带了带了,你去忙,我去地里看看。”说着老汉扛着锄头带着儿子往地里走。

    黄豆一路和碰见的村里乡邻打招呼,点头微笑地应答,并不下来,骑着毛驴一路往东湖边走去。

    东湖边是一大片开阔的空地,顺着湖边向东走,不足一里地眼前豁然开阔,是一片伸进去的滩地,依山傍水足足有百十亩之多,种满了稻谷,此刻已经沉甸甸地垂下了头。

    进入八月初,稻谷灌满了浆,整株的稻苗已经是深绿,眼看就要转黄,而灌满浆的稻穗更显得有点低沉。

    把毛驴顺手系在一边的一棵树下,拍了拍大黑的脑袋,顺着稻田的田埂往里走。稻杆高且壮,走在田埂上大约才能觉得比人低了一个脑袋,不知道走在田地里会不会就和黄豆差不多高了!

    今天来稻田边清理沟渠的是黄老大和黄老二兄弟俩,他们看见黄豆走过来立刻笑开了颜:“豆豆,你去镇上回来了,买了什么新鲜吃食?”

    “嫩菱角已经上市了,我买了一筐,碰见涂家大哥了,他说,等会他帮忙送过来。”

    涂家大哥涂华生是黄米的女婿,南山镇杂货店涂老板的侄孙。涂老板的大哥在襄阳府开了一家杂货铺子零售兼批发,生意不错,涂华生经常往返各地送货。

    黄米春天和黄豆去涂家杂货铺子买东西,遇见了涂华生,二十岁的涂华生没有婚配一直是涂家老少的心病。涂奶奶看见眼前的黄米和一旁的涂华生,不由眼前一亮。

    这两年,黄家媒人踏破门槛,黄家三个最大的男孩子人不在家,也不耽误媒人一颗想拔头筹的心。而黄家三个大姑娘,更是引得周围十里八乡有少年人家的无数心思。

    黄米已经十八了,这两年一直高不成低不就,也不是她挑剔,而是不知道怎么,总是有这种那种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