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捣乱天下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出兵乌丸

第一百七十五章 出兵乌丸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两场细雨过后,碧空如洗草木浸润,蓓蕾初绽万兽惊蛰,大好风光里,整个邺城却没有一个人能高兴起来。

    原因是郭嘉的病忙活了半年,又是用程闵在后世的物理疗法,又是用华佗熬制汤药,什么人参、鹿茸的最值钱的药都吃了,虽然尚在人间,在身体大不如前,只是拖延了一下死亡时间罢了。

    而且运粮渠已经修好了,群僚却正因远征之事与他诤谏,出征乌丸远不似程闵想的那么简单,虽然他提前做了不少准备,可事到临头大多数将士仍不愿意——中原打仗上为功名下为老婆孩子,大老远跟胡人玩命谁愿意去?连陈到、张辽等一向好战之人都百般推脱,逼得程闵没办法,才发下教令散财与众,想借此收买人心促成战事。

    前段时间刚刚收服的崔琰虽是文人,说起话来却声若洪钟,震得人耳鼓发颤:“主公劳师动众远涉外番,倘有差错如何了得?请您以中原之事为重,切莫轻举妄动。”他说话一向不气,从不看人脸色。

    程闵耐着性子与他辩论:“运粮渠都修了,岂可半途而废?”

    陈登也极力反对:“我说文杰,你怎么这么拧呢?咱们休整一段,日后再去未为晚矣。三军将士奋战多年都很疲惫了。”

    程闵急于求成:“与其此时休整,不如平定天下早享太平?”

    荀彧接过话茬:“今劳师远征,倘若袁绍趁我中原空虚派人奇袭;或是西凉反目攻入并州,大军战不能胜胶着敌境,不能回师相救,后悔不及也!”这番话在情在理,连荀攸都不禁点头。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了,程闵正不知如何作答;一旁病怏怏的郭嘉说了话:“休若未免多虑。主公虽然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趁其无备卒然击之,一举可破。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今若舍而南征,乌丸反复无常必会霍乱,胡人一动民夷俱应,蹋顿若生觊觎之意,恐青冀之地非主公之有也。咳咳……”他缓了口气,“至于荆州刘表,不过一坐谈清耳。虽虚国远征亦无忧矣。”

    “奉孝说的对。”这番话正中程闵下怀,“除贼务尽的道理你们不明白吗?”

    众人未及驳斥,下人禀报:“启禀主公,教令已颁布。现有护乌丸校尉阎柔解送幽州战马到此,我把他领来了。”

    “请他进来!阎柔久在边庭,咱听听他意见如何,方才奉孝所言……”曹cao又与他们辩论开了。

    少时间一员装扮奇特的小将走进院来,阎柔满脸堆笑:“末将送来三百匹良马,皆鲜卑豢养膘肥体壮,已交与卞司马接收。”

    “有劳有劳,某要好好谢谢你……”

    莫看阎柔才二十多岁,也是个乱世奇人。他乃幽州人士,自幼父母双亡四处流浪,被鲜卑人虏劫到塞外为奴。可是他聪明伶俐又颇晓人情,不仅学会了胡人语言,还练就一身骑射本领,跟鲜卑、乌丸各部的首领混得烂熟。天下混战之际,他竟煽动鲜卑人杀死朝廷任命的乌丸校尉邢举,拥戴年纪轻轻的他取而代之。此后阎柔带领一支胡汉交杂的队伍,先帮鲜卑劫掠汉人,再助袁绍打公孙瓒,后来又投靠曹cao打袁尚,近十年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贯见风使舵有奶便是娘!程闵爱惜他是个将才,也不计较过往之事,继续让他当乌丸校尉。

    阎柔直接拍个马屁又给自己张个脸:“明公若视末将如子,末将也视明公为父!日后我一定像孝敬亲爹一样孝敬您,由我为您镇守边庭,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阎柔看似谄媚内里精明,割据多年不是程闵嫡系,多套点儿近乎这官才坐得稳嘛!

    群僚见他巴结得这么露骨不禁咋舌,程闵也稍有厌恶,直接转移话题问道:“我正有话要问你,某意欲出征乌丸你觉得如何啊?”

    荀彧等人听他这问法,心里就凉了——这么个小滑头,他不赞成才怪呢!

    果不其然,阎柔极力颂扬:“明公英明!乌丸为害已久,在下身为护乌丸校尉久欲讨之,可惜兵马不足,有负朝廷所托。”他是杂牌子校尉,朝廷哪有什么托付?纯粹逢迎做戏,说着话还摇头叹息,好像跟真的一样,“明公有所不知,辽西一带产马,乌丸人又善于驯养,倘若能征服此族,叫他们为中原之士养马,相信我军铁骑一定横行于天下。”

    话不在多,句句说到程闵心坎里,而且征伐的理由又添了一条。程闵喜不自胜,问众谋士:“你们听见没有?这可是乌丸校尉之言。”

    崔琰继续谏道:“主公岂可谋小利而……”

    程闵不耐烦了:“你乃一文人,不明军务休要乱说。”

    这半天只有郭嘉一人赞同用兵,如今蹦出个阎柔,程闵转脸又看陈登。可陈登竟一言不发把头扭到一边——他才不愿意跑到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受罪呢。

    老大不满,看在老交情的份上,也不好当面斥责,又问邢颙:“田先生已去召集民众,单凭先生之力能顺利带路吗?”

    邢颙大包大揽:“一路山川道路在下了然于胸,绝不会出差错。”

    陈到仍觉此事不妥,还欲再谏,徐荣却拉他衣袖道:“今我军兵势强盛威加四海,战胜攻取所向披靡,不以此时除天下之患,将为后忧。主公神武举无遗策,咱们中军将领不宜阻拦。”

    程闵扬了扬手,环顾左右谋士,“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事已至此还能说什么?荀攸、陈登、荀衍、崔琰都把脑袋耷拉下去了。“既然大家没有异议,军师与奉孝随军听用,邢先生担任向导,阎柔充任先行。休整一日拔营起寨!”

    就这样,在程闵的坚持下饱含争议的远征还是开始了。八万大军气势汹汹自邺城出发,马军在前步军在后,刀枪似麦穗,剑戟似麻林,运载辎重的车辆更是数不胜数——异族之地风土有异,汉人所用的军帐兵械之物要事先备足。整个队伍浩浩荡荡长达数里,阵势倒是很威武,但这样行军速度就慢了。三军将士在尘沙古道间跋涉了三个月,仅仅到达幽州治下易县,还不到总路程的一半,离柳城还远着呢。

    郭嘉再次献计:“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繁多难以取利,且敌人闻之必设防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倍道而进,掩其不意。”程闵从其议,选精兵二万,连同中军陷阵营先行,向胡汉交界地无终县进发。

    虽然程闵依从郭嘉之言轻兵急行,可还是遇到了意外变故。

    世人常说燕赵之地四季分明,春花秋月夏虫冬雪都有幸得览。但四季分明却非人人都能适应——春日虽好风沙却大,有时铺天盖地犹如下黄土;秋高气爽却怕下雨,一层秋雨一层凉,雨后又潮又寒宛若冰窖;冬天不下雪狂风凛冽,下起雪来便是漫天遍野封山断路。最难熬的还是夏天,燕赵之地燥热干旱,毒热的太阳烤得地上满是裂缝,可一旦下起雨来又电闪雷鸣倾泻不休,好似天河决口把所有的水都灌向人间。

    这年夏天的暴雨全叫程闵赶上了,几乎一离开易县老天就没晴过,下至普通士卒上至程闵本人都淋得落汤鸡似的;好不容易赶到无终县,却不能继续前行了——再往东就是乌丸的地界,随时可能遭遇敌人,现在士兵们一个个狼狈不堪,军营快踩成烂泥潭了,需迁入县城休养两天,养足精神才能应对。再者暴雨一来河川暴涨,道路是否受阻,漕运军粮是否停滞,必须把情况摸清楚。程闵索性把无终县寺当作临时的中军帐,派出斥候四处打探消息。

    “属下虑事不周,请主公责罚!”邢颙身为向导奉命探察道路,一回来就直挺挺跪在程闵面前,“山洪暴发海水漫涨,自徐无山以东沿海道路泞滞不通,恐怕要等积水回落才能通行。”

    程闵听罢眉头凝成个疙瘩,心烦意乱踱来踱去,却没有责怪他。倒是旁边的郭嘉狠狠瞪了他一眼:“邢子昂,出兵之前你如何夸口?你说一路上的山川道路早就了然于胸,怎么事到临头又行不通了?”

    邢颙自知理亏唯唯诺诺:“今年雨水之大近十年来罕有,以致附近河川涨溢决口,这我如何能想到?还望郭祭酒体谅。”

    郭嘉依旧不饶:“居此多年身为向导,一事未料是之耻也!我要是你就谦恭一些,没这么大的本事就别把弓拉满……”

    “奉孝!别说了!”程闵停住脚步捏了捏眉头,这会儿他也懒得埋怨邢颙了,扬手示意他起来,“河水回落还要等多久?”

    “少则十天半月,多则……”邢颙咽了口唾沫,“倘若雨照这样下个不停,就是两三个月也难说。”

    “又要两三个月。”郭嘉踱着堂口,眼望大雨呆立良久,忽然转身道:“不能耽搁了,若再等两月兵至柳城又已耗到冬天了。明日就出发,即便蹚水也要给我蹚到柳城!”

    邢颙心头一颤——数百里之地蹚水而行,三军将士得受多少苦?但他虑事不周有过在先,不敢出言阻拦,只能逆来顺受了。隐居之人本是洁身自好不屈权势的,可一旦融入仕途,原先的节气就会逐渐消磨。这就像是在飞鸟身上绑了黄金,虽然光彩闪耀,却再不能展翅高飞了。

    “这么干行吗?”程闵也觉不妥,“强行进军士卒劳苦,倘若与敌相遇岂不危险?”

    “某自然晓得凶险。但积水漫道,我虽不便敌也亦然,况我军新定并州士气正盛,先锋在前大军殿后,乌丸人也未必敢轻犯。无论如何要赶在冬天之前到达柳城,若再耽误下去,半路途中赶上大雪,征讨之事又要推迟了……”有些话郭嘉不便出口,一来他自己时日无多了,而来他怕耽误是征伐袁绍扫平中原,乃至一统天下的大事。

    荀攸本就不愿出征,遇到此情此景更是按捺不住了:“远征本就不妥,万不可再强行弄险。用兵之事推迟一载又有何妨?万事皆不可急于求成啊!”

    “万事皆不可急于求成……”郭嘉倏然凝视荀攸:“天下大事岂能等下去?我就是急于求成,有些事不得不急!”

    荀攸心似刀绞般难受,他也知道郭嘉时日不多了,实在不知该如何应答,低下头默默忍受。正在此时忽听外面一阵喧哗,鲜于辅、张绣、阎柔等将说说笑笑,众星捧月般簇拥着一个身披蓑衣之人来到堂下——正是集结壮丁的田畴。

    “田先生!”程闵马上相迎。

    “草民拜见明公。”田畴摘下斗笠深施一礼,却仍旧口称草民,疏远之意不问可知。

    程闵心中不快,却强颜欢笑道:“先生来得正好。先生有办法应对积水断路?”

    田畴摇了摇头:“要从此路到柳城,需西出徐无山,过令支,经肥如,一路都是沿海低洼之地,洪水漫道车马不通,水深又不足以行船,若仍要从这条路走只怕比登天还难……”

    邢颙猛然醒悟:“兄长还知道别的路?”

    “正是。”田畴不慌不忙道,“前朝北平郡的治所并不在无终县,而是在平冈城,据故老相传那里有条山路可直达柳城。”

    “平冈城?”荀攸格外惊讶,“莫非昔日汉军与匈奴征战之地?我只在史书上见过这地名,现今幽州所辖郡县并无此处,平冈究竟在哪儿?难道在塞外?”

    “不错。”田畴手指东北方向,“从我居住的徐无山后山出发,往东北走是长城卢龙塞,出塞再行二百余里便是平冈城。过了平冈翻越白狼山便可到达柳城,这条路比循海而行还要近。”

    邢颙连连跺脚:“亏我在徐无山住了多年,这条路竟然不知。”

    “这也不能怪你。平冈城自王莽之时废弃,算来已有二百余载。我原先也以为路早就断了,可两年前有几个鲜卑人自咱们后山而出,我才知道古道仍可通行,不过崎岖颠簸草木遮蔽罢了。”说着话田畴又朝程闵拱手道:“如果明公有意由此道进兵,草民愿意披荆斩棘为您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