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六零清平纪在线阅读 - 第4节

第4节

    大石村地方宽人口少,家家户户之间隔得地方挺远,凤家周围一百米内都是空闲地,属于分给凤家的自留地。建房子也用不了多少地,就算是三间堂屋两间厢房,也占不了多大地。再说,两家做邻居也有个伴,好邻居可比血脉亲更有用,不然怎么回那句远亲不如近邻呢。孙建国听到做邻居,脸上也露了笑,抬手挠了挠脑袋,也挺想跟凤家做邻居。

    “成,就这样说定了,不过做房子俺想再等等,俺想先攒点钱,把欠叔的钱换上后,在攒钱粮做房子。”

    收拾好两人并肩离开,踩着朦胧的亮光,边走边聊的去上工。屋内曲红霞把杂面糊糊冷的差不多,一勺一勺的喂给馨妍吃。往常早饭娘亲都会多准备些,除了馨妍胃口小能吃饱,爹爹和娘亲没人一碗,饱不饱两说养胃却是事实。可今日早饭只有馨妍一人份的,父母并没有。

    乖巧的咽下嘴里的糊糊,粘腻仅有淡淡的咸味,能果脯却也很难吃。这种粗食搁在前世根本都到不了她跟前,她院子里的粗使婆子都不屑吃。可就是如此东西,却是父母嘴头省下来给她吃,父母满满的慈爱,比起物质享受,馨妍更在意父母的无私关怀,以及倾其所有的爱。

    大半碗的糊糊,馨妍只吃了一半就不肯再吃,父母无私的爱,可她也不是真的小孩子,见到吃的就管不住嘴。比起父母每天体力劳动,馨妍真的属于吃饱了等饿,以养生而言,粗茶淡饭饱腹即可,省下的小半碗口粮,配着开水至少会让娘亲的胃不至于□□。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婴儿,这仅是她目前能做的事。

    馨妍渴望长大,不仅仅是可以去看看这个全新的世界,更想帮着父母撑起这个家。家的温暖,没有真正的体验过,不会明白。相敬如宾的家庭,父母对儿女的爱,又有几分真心?又有几分出于投资未来的心态?很多事情馨妍不愿去细思,她喜欢这一世的父母,比起前世亲生爹娘,也不少一丝一毫。

    第9章

    简单吃了点早饭,主要是把馨妍喂饱,看了看天色也该去食堂上工。曲红霞把馨妍放进垫着层就棉布的背篓里,半蹲下身背好背篓山疙瘩背带,在农村待久了,经常运动背起一个一岁孩子和背篓,还是很轻松的。背好背篓调整好承重角度和位置,曲红霞才出了院子,把院门锁好后,脚下不停往村里食堂走去。

    在食堂同地里做工的人都一样时间上工,就算村子里的百姓本性淳朴,集体干活又都是地里的劳力活,乏了放慢脚步磨洋工也正常。不过忙种不等人,多耽误一天就可能耽误秋里的收成。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掺不得见容不得耽误。男人这些事情还是很自觉,磨洋工也多是村里少数女人,有些女人的天性中,贪便宜刻薄,见不得人比自己好。

    曲红霞出了家门转弯往村中食堂走,迎面碰到了孙老二媳妇和孙建国娘。本是妯娌的两人,在孙老大活着时不说来往,三不五时的还会因为点鸡毛蒜皮事破口大骂,现在却亲密的并肩扛着锄头,又说有笑的去上工。曲红霞在村里住了六年了,除了跟村长媳妇接触比较多,其他让你基本属于见面认识,打个招呼就罢了。

    此事遇到两人,曲红霞抿嘴笑了笑,招呼道:“嫂子和弟妹去上工?我这边也要赶着去食堂,先走一步。”

    孙老大在世时,因常年的吃凤天幸开的药,孙家甚少给药钱,那时赵菊花见到凤天幸和曲红霞时,除了心虚外还有难堪。但自从孙老大死后,儿子孙建国的愤恨,还有烧屋的恨意,让赵菊花都转移到凤天幸夫妇身上。坚信两口子挑拨孙建国,不然怎么不见孙建国跟村里其他人亲近,怎么就愿意收留孙建国住家里,就是见不得她赵菊花好过。

    心中有佛处处是佛,心中有魔众人皆魔,赵菊花显然是那种偏激又自我为中心的人,大事小事错的都是旁人,她只信自己永远都是对的。冷着黑黄的脸,斜着眼睛看向旁边,嘴里不阴不阳的冷哼一声。孙老二媳妇虽说个性有些自私,但那也是字牵扯到自家利益时,至少平时跟村里人相处,嘴巴还是挺明事理的。

    不过,村里的女人在对待曲红霞的态度,多多少少都有着嫉妒心。丈夫识文断字,又有手艺怎么着都饿不到肚子。尤其是,凤天幸一个大老爷们,对媳妇闺女,那是心细如发体贴入微。女人或许不会羡慕你吃好喝好,可一个体贴到恨不得把媳妇捧在手里的男人,哪个不恨不得自家男人也一样?

    “嫂子快些去吧,带着娃挺辛苦,也就你跟大哥细心。瞅瞅这丫头,细皮嫩rou白净又圆润。俺家条件有限,好在妮儿省事,她小哥带着家里玩,也不哭不闹。”

    说罢空着的右手,作势要捏馨妍白净的脸蛋。不等馨妍扭头躲开,娘亲曲凤霞就侧身让开。这点子酸言酸语算什么,这种不相干人的态度,不论是对曲红霞还是馨妍而言,连阵风都算不上。大风大浪曲红霞见多了,这点子村妇的口舌之争,除了觉得好笑,真没觉得有什么攻击力。

    笑了笑,不甚在意道:“妹子有福,我们娘俩就先走一步。”

    等曲红霞背着馨妍离开,赵菊花跟弟妹边走边嘲骂道:“不会下蛋的母鸡,亏得祖上八辈子积德,踩了狗屎运找了个好男人。搁在其他家里,一天捶三遍都是少的,德行。要不是凤大夫对村长有恩情,食堂的活计哪里轮得到那女人。整天一副文化人的样,假太太养了个假小姐,哪有一点子农村人的样。”

    孙老二媳妇王大花嘿嘿笑出声,赵菊花的话她是真爱听,不过对赵菊花不齿,黑心眼子的东西,儿子都不认她了还以为自己有多好。不过这话她可不会说出口,王大花还是有些城府的,至少自认跟赵菊花不是一国人。曲红霞的头发从来都是整齐的梳好,一家人的衣服鞋子,不论新旧从来都干净利索。

    农家人土屋土灶,家里家外最不缺的就是土,吃的白面还没身上沾的尘土多,家里地里活那么多,累都累死了,哪有那个时间和心思管这些。可是俗话说的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两家孩子较真的比起来,孙妮比凤馨妍还大了近一月呢,结果人家的白白嫩嫩,双眼叠皮漂漂亮亮,瞅着就喜庆讨人喜欢。自家的蜡黄干瘦豆芽菜似的,说是乖巧,可那小心翼翼的眼神,怎么看都一副懦弱像,谁看了都觉得关上门不定被怎么虐待。

    两家同时收养的闺女,人家凤家的养的白白胖胖,跟地主家的大小姐一。童养媳嘛,说是未来的儿媳妇,可跟丫鬟没什么区别。大家不都是这样吗,谁能天生就是黑心眼子,不都是家里没有条件来着吗。自己亲生儿子都吃不饱,那妮儿只要不饿死就是积了大德。可这年头,自家孩子都填不饱肚子,没到骨瘦粼粼却也瘦巴巴的。哪像凤家,有那么多粮食养活一个赔钱货,也就凤家人傻粮食多,不稀罕儿子,养个不中用的赔钱货还宠的跟眼珠子似得。

    “凤嫂子虽说不能生孩子,不过人性格好长得也不差,又命好嫁给了凤大夫,享福的命可不像咱苦命人,为一大家子劳心劳力。人家没儿子不用愁,儿子多了才糟心啊。哪像俺家,大柱十九二柱十八,都能说媳妇的年纪。嫂子跟刘家庄有来往,就算刘三倒插门进咱们村,可刘家庄也是半个根,你多caocao心,给俺家大柱二柱说说媳妇。就是建国那孩子,母子哪有隔夜仇,过个一两年你张罗着给说个合意的媳妇,他就懂事不会听信外人的话了。”

    刘三比赵菊花大了两岁,是刘家庄的人,三十五六的汉子家穷兄弟多,人有老实木讷不会来事,一直没娶上媳妇。刘家庄是离大石村最近的村子,可这个最近也要二三十里路。刘三家兄弟多,解放前种地主家的地,年年借粮年年不够还,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一直到解放后。兄弟五个还有两个姐妹,刘三从兄弟序齿排行老三,两个姐妹被爹娘给刘三大哥二哥换亲了。

    下面的两个弟弟都比刘三会来事,好歹也弄了一家人,只刘三成了光棍条子。赵菊花跟刘三怎么认识的,也只有他们二人知道,不过赵菊花还是很精明的,刘三虽说是光棍条子,却不像其他光棍条子那样不靠谱。刘三人老实体壮干活也有力气,这样的男人好捏在手心里,身体强壮女人就能轻松些。

    对刘三而言,他只是老实又不是傻子。爹娘儿子多,孙子孙女一堆不愁绝后,他这个儿子讨不讨的到媳妇并没有太重要。兄弟也都各自有一家人,小家都顾不过来,谁还能顾得到他,再说他一个人挣得公分被老娘攥着,最后不也是养了兄弟们家。娶不上媳妇也就罢了,既然能娶到就不愁没儿子,养侄子和养儿子可不同。

    能讨到媳妇生儿子,他刘三也就右后了,就算倒插门也没啥关系。再说了,赵菊花也没娘家人,两人生的娃也都姓刘。平白多了个媳妇给他生儿子,换个地方住和干活,也一样是天上掉下来的大rou包啊。谁又比谁精?赵菊花想找个老实体壮容易拿捏的男人,王大花想接着关系,给俩儿子娶媳妇,而刘老三想有媳妇,想生儿子,就是这么简单。

    人生百态酸谈苦辣,这个时代有爱情的存在,只是爱情是需要基础的。充足的物质之上,才有闲心思去想那些精神上和心灵上的东西。五零年代解放每两年,农村人更多的都在为填饱肚子犯愁,结婚什么的去相看都害羞,多得是结婚前没见没,全凭着媒人的一张嘴,等结婚了想退货都不行,只能认命。

    赵菊花跟刘三的也没婚礼,快一个月的农忙,把红薯包谷种进地里后,村里人也都累的半死。秋种完的第二天一早,刘三就提着个旧布袋子,带着几件全部家当衣服,穿着一双破布鞋来了大石村。赵菊花带着刘三,去村长石长春家说了声,转了口粮报备一声,两人就成了正大光明的夫妻了。结婚证?不好意思,村里人知道那玩意的人都不多,谁闲了没事干去镇上花钱扯证。

    吃大锅饭,也没什么婚礼可言。本身村里红白喜事,村长都会预知粮食,只是对赵菊花,从孙老大死后就没有好脸。孙老大也算是村长看着长大的,赵菊花不地道,不给她小鞋穿是村长正直。再说了赵菊花半路找男人,也不是大闺女。孙老大死了才多久,这就急慌慌的找了人,还是占着孙老大宅基的倒插门,孙建国都能成亲的人,又不是招夫养子。

    反正背地里村里人没少嘀咕,孙建国从烧了房子后,对他娘赵菊花也是无视到底,权当没那人。赵菊花让村长支粮食的事,在村长的冷脸下也不了了之。可别小看村长这个位置,这个时代村长在村里权力很大,可以说是村里的土皇帝也不为过。心眼正的人人人敬佩,可也有不少心眼不正的人,村民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孙建国想在凤家旁边建房子,跟村长提了后,村长就直接准了,并且还给划了自留地,算是孙建国顶门立户了。不提孙建国心中的感激,回了凤家跟凤天幸一商量,硬是只同意先搭一间土屋住就成。孙建国坚持,凤天幸也没在劝说,找了村里的劳力帮着摔了几天泥巴胚子,就在凤天幸的帮助下,搭了个小土屋。

    房子盖好要等晾干,只是没等晾干呢,村里就接到大集工的任务。这次是挖大河修河坝,每个公社都分的有任务,都得必须完成任务。同时通知的,还有选兵的消息。

    第10章

    这个年代选兵政策,只要身世清白健全都能当兵。四五年抗战胜利后,道四九年才相继彻底解放国内,四九年十月份开国大典,无一年解放了边疆地区,祖国大陆彻底解放完全统一,只还有海岛未曾回归。可边境可仍旧在打仗,战火中谁也不知道谁能活着回来。征兵的任务分配到城镇乡,以至于最底层的村里。

    大石村小,三个征兵的名额,就已经人心惶惶,尤其是家中儿子多的人家。当兵光荣,可谁的命都是命,普通小老百姓谁不想要安稳的太平日子,打仗……各有各的想法。孙建国要去当兵的主意早就有了,凤天幸劝说无门也只得作罢,只再三嘱咐他一定要小心,给他准备了几种会用到的止痛和止血的药膏。

    除了孙建国,村里另外两个当兵名额,一个姓田一个姓李,年龄都比孙建国大四五岁。村长领着三人去镇上当天清早,另外两人的父母兄弟,都哭着送行,孙建国跨背着凤天幸给他的布包,里面除了几瓶药膏外,还有风婶子给他准备的干粮。本该是做母亲赵菊花做的事,她在得知参军家属没补贴,怒气冲冲的骂了孙建国一顿,不听亲娘的话要去当兵,叫骂着权当没他这个儿子。

    自己能什么人孙建国再清楚不过,自私自利天性薄凉,站在村长身后,望向抱着哭的两家人,冲村长笑了笑道:“伯,你跟俺凤叔在俺爹活着是,就没少帮衬俺。俺爹活着时还欠凤叔药钱,后来俺爹不成了还又借给俺五十块钱。这些钱都毒记着清楚,等当兵后能拿到补贴了,到时俺攒着寄回来。您别让那个女人知道,俺凤叔凤婶子人好,那个女人去闹肯定拿不到钱。”

    石长春作为村长,每隔段时间去镇上,除了去接收新政策和指标,还要帮着村里带些必需用品。要是有信寄到村里,也都被送信员送到村里,或者村长去取,石长春想瞒着赵菊花很容易。孙建国跟他一说,石长春就点头,石长春一辈子为人正直,孙老大活着时凤天幸就没怎么收过药钱,前前后后加起来,石长春估摸着也不少钱呢。

    “你是个好的,知恩图报懂事,放心吧这事俺心里有数。你娘也是命苦人,都是穷闹的,你也成年了,看开点就成。”

    孙建国笑笑不在吱声,他也不愧是那个女人的生的,天性中都带着薄凉。唯一不同的是,孙建国是人不负我我不负人,赵菊花是宁可她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她的自私,本质其实都是自私薄凉。眼见的天光快大亮了,两家人还是罗里吧嗦个没完,知道情有可原,可去镇上的路太远,赶马车也要半天时间,可不能耽搁了公事。

    “成了,赶紧的都回家去,三个孩子一起呢,好歹到了部队也有个照应。地里的活一堆,都赶紧的,甭在耽搁时间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速,谁也阻止不了它的脚步,日子要继续过下去,所有人都各自之前的生活。家中少了孙建国,除却最初的几天不适应外,馨妍一家依旧为生活忙碌。馨妍一岁生辰,也在忙碌中,没有抓周礼,娘亲用好容易弄到的两个鸡蛋,混着水搅拌均匀炖了一碗鸡蛋羹。馨妍在父母笑容中,一勺一勺的吃光了母亲喂到嘴边的蛋羹。

    蛋羹只有淡淡的咸味和葱花味,连一滴香油都没滴,但馨妍觉得,这碗蛋羹是前世今生吃过最好吃的美味。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一周岁的孩子骨头发育的已经足够支撑体重,馨妍也可以学着站立和走动。本就不是小孩子,跟随娘亲去食堂,娘亲做自己的事,馨妍会在草席上慢慢站立走动。

    性格使然,馨妍学走路很稳当。能走路之后,馨妍的活动范围不在局限草席上,跟个小尾巴似的,在不妨碍娘亲干活的同时,跟在娘亲身后。择菜递轻巧的柴火还是能做的。安静乖巧懂事,厨房里其她做饭的人,都很喜欢馨妍。在厨房里,大人之间或许还会相互监督别偷吃,对小孩子就没那么多讲究。

    村里现在粮食紧张,剩余的那点麦子还要明年留种,能吃的东西真的不多。村里人的伙食也下降,从杂粮窝头到如今的野菜杂粮糊糊。馨妍人小也吃不了多少,每次掌勺的婶子伯娘,都会随手舀一勺在碗里给馨妍。食堂的勺子很大,一勺子就有半碗的量。这个待遇除了馨妍外,村里其他孩子来食堂可从来没有的待遇。

    眼看着还有两个月才能收包谷和土豆红薯,能混上水饱已经不错了。听赵菊花讲,刘家村粮食被拉走的差不多,村里人天天靠着野菜和麦麸充饥。也因为如此,孙老二的大儿子孙大柱和二儿子孙二柱,都讨了媳妇。孙大柱媳妇是刘三的大哥家的侄女,孙二柱媳妇是刘三堂兄弟的闺女。

    没有聘礼也没嫁妆,新娘都是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三家人商量好日子,两个新嫁娘,各自提着两件补丁旧衣,跟着媒人赵菊花就来了大石村。以往大石村又穷又偏僻,村里的年轻人很难跟外村的人说亲,现在只要能糊饱肚子,就是好人家。百姓最朴实,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在特殊环境中,终身大事上也一样。

    自古为奴为婢者,有几人生下来就愿意?不都是情势所逼大势所趋。粮食家里好歹还有存粮,可油盐这两种东西,全要凭票购买。没人每月才一点点,均着吃也不够。庄稼人体力活多,本就油水少,吃盐人才有力气,可在节约着用,食堂里的盐罐子,眼瞅着一天天见底。曲红霞识字,石长春让她当管头,严格控制粮食和油盐。

    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堆的人吃饭,野菜糊糊只有淡淡的咸味,盐罐都用水泡了两遍煮饭后,后来连野菜也没了,曲红霞没办法,跟村长提了,用村里人以往腌咸菜卤水来当盐用,用红薯藤来替吃光的野菜。这个年代也没人在意健不健康,只要吃不死人能填饱肚子,那就能吃下去。自古饥饿贫荒年代,茹毛饮血草根树皮,没有不能吃的,只要能活命。

    即便是如此,食堂的饭量也在一日少过一日,男劳力从之前的一顿饭四勺,减少到仅仅两勺。两勺菜糊糊,也不过一碗的量。缺油少盐还要做体力活,孩子都饿更何况是大人。可能有什么办法,石长春和凤天幸是村里唯二的村官了,没粮食啥也解决不了。如果不是怕影响红薯的生长,地里种的红薯藤都能吃光。

    食堂吃不饱,村里人总会想其他办法来填肚子。东西是死的人可是活的,男人是干活的主力,女人也清闲不哪去,只十岁左右的孩子,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往山里去,设套子摘野果野菜,只要能吃的都往家吧啦。人都为了活命,在村长睁只眼闭只眼的情况下,总算能在晚上放工后,在家里吃点东西填肚子。再说了,每家都有自留地,种的番薯土豆就算没长大,可也是粮食不是。

    胃里只要装着吃的,没油没盐也不会饿死人,不过村里的人都瘦很多。村里集体公地里种的包谷和红薯,不是没人动过歪主意,只石长春以身作则,严格的要求所有人不能动集体的一丝一毫。这可都是全村下半年以至于明年收粮的全部口粮,石长春没说的是,镇上的意思还不明确,社员们言谈中谈及边疆不太平,各地都要支持祖国建设供给。

    地贫产量低,没有了主粮,红薯要是再不够,难道让村里人饿死?过日子也是要精打细算的。石长春是村长,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石村,这个地方是他的跟,村子里的所有人,都是他当村长的责任。没解放前还打仗那会,鬼子扫荡他带着村里的老少在山里躲了几个月,那时也是缺衣少食还寒冬腊月都能挺过来,没道理现在主席带领贫苦百姓解放了,没了地主老财兵匪农民还活不下去。

    凤天幸自来的性格,凡事都有备无患。买东西凭票,可也一样离不开钱,总有人缺钱愿意用物品来换。规则漏洞只看你有没有本事去找。凤家地窖里藏的粮食消耗的一袋子杂粮,暗暗添置的却没多少,凤天幸有心去镇上淘换,也要有空闲时间和车才成。最后夫妻两个商量后,觉得还是节省点好,剩下的粮食除了早晚给馨妍煮一碗,他们两个弄点自留地的红薯嫩藤叶,下点杂粮面弄点汤糊。

    用凤天幸的话就是,大人怎么样都能撑过去,馨妍人小肠胃弱,这么大的孩子不小心很容易就会夭折。馨妍不是亲生的,可谁养谁爱,夫妻二人把馨妍那真是当命根子疼着。可馨妍怎么可能看着父母吃喝稀拉拉的菜汤,自己吃杂粮粥。一岁多的孩子不需要做事,不需要消耗什么体力,吃不了多少东西。

    父母总是犟不过孩子,尤其是在馨妍打定主意后。

    日子都过的艰苦,却也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尤其大石村有个公正的村长,做人做事都不偏不倚,馨妍听父母私下里提过几回,有些村干部跟被洗脑一样,不顾村民的死活,坚持拥护社员宣传政策。村里的的年轻人也继孙老二儿子之后,七八个小媳妇被娶进村。不过这些跟凤家没啥关系,只馨妍却莫名多出了个小跟班。

    说是跟班真的一点一点也不夸张,村里的孩子没事最爱逛哒的地方绝对要数食堂,孙妮儿跟她八岁的小哥第一次来食堂时,馨妍正跟在娘亲身后看她洗菜,孙妮儿就慢慢上前蹲在一边,眨着单眼皮冲馨妍母女怯怯的笑,小心翼翼的窥视着曲凤霞善意的回视后,看了看馨妍白净的皮肤,带着孩童特有的婴儿肥仍旧精致的五官,低着头揪着灰色旧衫布丁衣摆道:

    “伯娘,俺能跟meimei玩吗?meimei真漂亮,俺想跟meimei玩……可以吗?”

    曲凤霞手上不停,翻洗着木盆里的嫩红薯藤叶,扭头看了看孙妮儿。都是一个村子住,何况孙妮儿同自家女儿一起被带回来,曲红霞没见过几次却也认得她。女人总是心软的,尤其孙妮儿比馨妍大小一个月,却比馨妍矮了小半头,黑黄干瘦浑身没有多少rou,小胳膊小腿跟柴火干一样,低头怯生生的模样,让人看着就觉得心酸。

    馨妍虽然比之前也瘦了几斤,可也是正常孩童体型。往日偶尔被村里人言谈中放在一起比较还没太多感触,炸一下两人一起比较,馨妍就算穿着半旧的棉布衣服,容貌气质哪一样都不是孙妮儿能比的了。孩子的教养,说白了还是跟家庭原因有关系,想到孙妮儿被孙老二媳妇当童养媳,心下挺同情可怜她的,童养媳可不是好当的。

    在说了,馨妍长这么大,基本没跟同龄孩子接触过。小孩子总要有自己的玩伴,否则对孩子也不好。在说俩孩子差不多大,自家女儿还要高些壮实些,闹腾起来也吃不了什么亏。心思回转,曲凤霞笑着爽快点头道:

    “成啊,你跟meimei在这边玩。”复又不放心对馨妍嘱咐道:

    “妍儿跟jiejie好好玩,在阴影下躲着太阳点,省的晒伤到,渴了或者有事记得喊娘。”

    馨妍弯了眼睛笑着点头,然后看着娘亲端着装洗好的嫩藤叶筐子进厨房。见孙妮儿也抬头看自己,两人对视沉默了。没有九连环没有玩具,馨妍也不知道跟孙妮儿能玩什么。好在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孙妮儿很快回神,从补丁摞布丁的灰色上衣口袋里,拿出来几颗大小差不多且略圆润的小石子递到馨妍年前,怯怯道:

    “meimei,我们玩丢石子吧。”

    馨妍知道丢石子,前世偶尔见过闲来无事的丫头玩过,这一世孙建国没当兵离开前,也丢石子逗馨妍玩过。不过,讲真心话,馨妍不喜欢这种游戏。村里都是土屋或者石头房,屋里和愿意,也都是压实的土面。再平整也依旧是土,灰尘总是不缺的。把石子撒在地上,一丢一捡连指甲缝里都是灰尘。

    就算这辈子是村姑,馨妍一辈子的修养和习惯,也无法勉强自己去做这种游戏。至于以后,顺其自然就好,至少现在她可以选择不参与这个游戏。没有伸手去接小石子,望向孙妮儿摇了摇头道:

    “jiejie玩,我看jiejie玩。”

    孙妮儿想了想,觉着馨妍可能不会玩,就示范的连着玩了两遍。问馨妍有没有学会时,得到的答案一直是摇头,最后没办法从口袋掏出根棉线搓成的绳子,两头打上节,准备叫馨妍玩攀绳。攀绳馨妍前世就会,那时身边的几个丫头能攀出四五十种花样。馨妍也会不少,重温一次也还算有趣。

    好容易熬到中午放工吃饭,以为应付一个上午就罢了,谁知道孙妮儿就跟上工似的,除了睡觉和下雨回家,天天的找馨妍报道。对比,馨妍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以前的童养媳真的很苦,我小时候认识过一个老人就是童养媳,据说小时候从来都吃不饱饭,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有次捡柴火没捡够,被婆婆用剪刀往手上扎,所以她的一只手伤到手筋永远都伸不直了。

    第11章

    天天被人跟着,馨妍实在高兴不起来,不仅仅是因为孙妮儿明显的讨好自家爹娘的举动,而是孙妮儿明显不同于这个年纪的孩子的区别。馨妍自己的来历奇异,习惯的谨慎之下一直都只表现出安静乖巧少言的形象,只孙妮儿明明比她大不了几天,对着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态度,讨好的懦弱的胆小怕事亦或者怯生生无辜的各种表情。

    趋吉避凶人类本能,馨妍前世见过不少早早懂事且有心机的孩子,大家族里子孙繁多,无人用心看顾的庶出,哪一个不是自会说话就会看眼色会讨好人,只一岁半不到的孩子做这么多超乎常理之事,显然是不正常的事。再者,孙妮儿表情做的在贴切,眼神仍旧骗不了人。除了偶然不甘记恨望着自己外,对爹娘的讨好是真的用心,而对着孙家的人,脸上的怯意乖巧掩盖不了眼底的冷凝和恨意。

    馨妍一点都不想知道孙妮儿的来历,也没兴趣跟她发展手帕之交或者友谊。太多负面情绪的人,且别有目的的接近,没人会喜欢。孙妮儿哄孩子的把戏很多,馨妍如果只是正常孩子,或许会被她笼络去,可惜馨妍不会。想要不动声色养歪一个孩子太容易了,只需身边的人不经意的言语,有意的引导,就能养废一个人。

    不是馨妍爱用恶意揣摩人,孙妮儿这种情况,且对自己存在不易察觉的恶念,敬而远之是最好的办法。可惜,馨妍显然低估了孙妮儿,对她冷淡不甚理睬,对方依旧能若无其事状再娴熟态度来食堂或者凤家,理由也是来找馨妍耍。孙妮儿在大人面前伪装的不错,父母对来找她玩的小朋友,都抱有善意。在凤天幸夫妇的心中,女儿太乖巧懂事,有个同龄玩伴也能有孩童的娱乐。

    讲真,孙妮儿哄孩子的手段很多,小故事儿歌游戏信手拈来,也不怪爹娘觉得有这样的玩伴放心。不过,除了爹娘以外,馨妍对外人一向只有两个态度,不讨厌的和不喜欢的。对不讨厌的人,礼貌待人有问会应,一岁多的孩子如此也不会给人反常必有妖的印章。对不喜欢的人,保持点头之交即可,然后就是温和的冷漠,她说她的馨妍不语不为所动。

    好在临近秋收,地里的苞谷,还有各家各户的自留地里种的土豆都要收成,忙完这些活还要忙收地瓜。孙妮儿一向表现的早慧懂事,有是做童养媳养,孙老二媳妇怎么可能不指摆她干活,总算没时间来缠着馨妍一副知心姐妹了。农忙时节,地理多少都会拉点庄稼,小孩子挎着篮子成群结队的在地里捡,谁捡了就是谁的。这也是家家户户默认的规矩,没谁会嫌弃粮食多。

    家里有爹爹闲时给馨妍编的小草筐,捡庄稼这事馨妍没干过,虽不觉得有趣,却也明白粮食的重要性。清早起床后,穿上半旧的灰色小长袖长裤,千层底子的红色小鞋,跟在爹爹身后让接过爹爹递来的湿毛巾擦了脸。等爹爹接过毛巾挂好自己洗好脸,用木梳给馨妍梳了梳齐颊的柔顺短发,娘亲的早饭也做好了。

    自留地的土豆苞谷都能收了,有粮食能入仓心中也不在发慌,最近的晚饭也不再是野菜糊糊。娘亲今天就熬了大渣子粥,上面贴了几个饼子。馨妍吃了一小碗粥就饱了,笑咪咪的看着爹爹沾着蒸的碎辣椒汤,一口气吃了四个饼子两碗大渣子粥。拍了拍充实的肚子,凤天幸看着馨妍笑着哄道:

    “丫头就是吃的太少,你要是跟爹爹一样吃这么多,几天就能长高一大截。”

    馨妍捂着嘴笑,眨着眼睛:“爹爹逗人,那爹爹自己还不跟后院的大枣树一样高了。”

    凤家后院不远有颗老枣树,凤家在这里建房子是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枣树年头太老,每年都结不了多少枣,每年结的枣不等熟就被村里的大孩子给摘了。至少馨妍是没吃到过那颗树上结的枣子。

    曲凤霞好笑的白了凤天幸一眼:“别听你爹瞎胡说,今天事情多着呢,今年的番薯不错,最小的都也有拳头大,好歹老天赏饭,不然明年麦收前不定要怎么熬呢。”

    丰收是轻松让人心喜的话题,只凤天幸却没那么乐观,他凡事还是习惯做两手打算:“不好说,等自留地的番薯土豆收了后,院里的地窖留些,剩下的还是都藏进西屋里的地窖里。咱现在有闺女要养,外面不甚明朗,等空闲了,在咱住的东屋床底下,在倒腾个小地窖。狡兔还有三窟,没事更好东西也不浪费,这万一有事,好歹也是咱家的保命符呢。”

    凤天幸的决定,曲凤霞大多数都无条件支持,作为一个前世见过太多次各种霍乱逃荒的古人,对爹爹的打算也是支持的。大世家,哪个不是都秘密弄了存放金银和粮食的仓库。飞来横祸亦或者骤变的天灾**,金银和粮食是东山再起的根本。未雨绸缪的城府,也不过是自保的一种手段而已。

    “要不要跟石大哥和嫂子提个醒?咱们在大石村落脚,大哥大嫂没少的帮衬咱家。”

    凤天幸冲妻子无奈摇了摇头:“早就跟大哥提了两句,这种事也不好说的太直白,毕竟都没影瞎猜的事。不过石大哥一大家子人口,大孙子都十多岁了,提了醒肯定会有准备。”

    言谈中早饭也吃好了,凤天幸拿了条蓝白纹的旧毛巾搭在脖子上就准备去上工,馨妍赶忙提着爹爹闲暇时给她编的小草筐,准备跟着爹爹一起下地拾漏。馨妍也没忘了地理太阳晒,没拿她的毛巾,拿了早准备好的小草帽。

    戴着草帽挎着小草筐,还真有点那么回事,就是不知道那里戳中了爹娘的笑点,凤天幸夫妇都看着馨妍呵呵直笑。

    “傻闺女哎,跟你你娘去食堂玩就好,咱家不缺你捡的那点子东西。万一把我闺女给晒伤了,爹娘还不得心痛死。要是是在无聊,就拿爹那些有图话的书玩。”

    曲凤霞笑着赞同点头:“跟娘去食堂玩,下地热还有虫子,咬到了又疼又痒,妍儿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