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公府表小姐在线阅读 - 第124节

第124节

    无论冉家父女对自己有什么安排,都是他们的事, 自己不可表现的过于热切,因而见到冉念烟时,冉明只是执晚辈礼,又祝贺了弄璋之喜。

    他见到冉念烟时却很惊讶,虽然早知道这位姑姑比自己小,没想到如此年轻,只是眼神果决,气度沉稳,难怪寿宁侯事事都要与这个女儿商议。

    冉念烟不说闲话,只是把一张纸送到冉明面前。

    那是为他父母迁葬的地契书,冉明家中困窘,埋葬父母的地都是乡人施舍的,他多年的心愿就是能置办下土地,把父母合葬,他没想到府上竟无声无息地完成了他素日的心愿。

    冉明当场泣不成声。

    同时他心中也明白,连如此细小的秘密都能被眼前的女子察觉,其实他也在此人股掌之间而已,更不敢有丝毫造次。

    冉家三爷看冉明接掌家业已成定局,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撕破脸,可就算这样,侯府就能成为自己的掌中之物了吗?二是做个顺水人情,把冉念烟好生送走,将来在徐夷则面前尚可美言几句,两家各留一线。

    与其什么也得不到,反倒落了一身不是,不如留个好名声,将来在朝廷上总会有仰赖徐夷则的地方。

    倒是父亲把她留住,吞吞吐吐地想问她什么。

    冉念烟笑道:“咱们是至亲骨rou,还有什么不好讲的?”

    冉靖这才僵硬地问道:“你娘……也要一同去,是吗?”

    冉念烟微微诧异,这不是早已决定了的事吗?父亲为什么还要问?转念一想,可能是舍不得母亲走吧。

    但是这么多年,两人一直是分开的,不是也过来了吗?怎么事到如今忽然含糊起来?

    冉靖怕女儿觉得自己婆婆mama,赶紧摇头道:“没什么,我随口一问罢了,你不必往心里去。”

    他到底是不放心徐问彤离开的,虽然不在一处,可一想到曾经的结发妻子就在临近的徐家,他便觉得安心,就算有任何需要他的地方,他也可以第一时间伸出手。

    可这么多年过去,她有女儿的照应,几时真用得上自己?往后更是有出色的女婿在跟前侍奉,自己这个辜负了她的人愈发没用起来。

    他叹了口气,把女儿送走。

    冉念烟到底不谙于男女间幽微的情愫,隐隐觉得古怪,却摸不清根由,回去徐问彤恰好问起在冉家是否顺利,冉念烟便顺便提了一句,父亲问她是否要同去西北的事。

    她不曾想,母亲竟也沉默了,一夜未能合眼。

    第二日,冉念烟一边看顾孩子,一边盯着从荣寿堂借来的几个丫鬟打点行囊,小家伙也不怕生,人们来来往往,他依旧睡得安稳。

    徐问彤来执中院,冉念烟还奇怪,问她:“娘,出发的日子掐着手指头就能数出来,您那边都准备好了?”

    徐问彤把外孙接到怀里,逗弄一阵才道:“盈盈,娘不带那么多细软过去,平平安安把你送到,看你们都安顿了,我依旧回京城。”

    冉念烟愕然:“娘,这样两地奔波……实在太辛苦了,大同虽比不上京城的繁华,但总兵行辕总还是过得去的,不会亏待了您。”

    徐问彤摇头,只是道:“你外祖母还在京城,咱们一下子都去了,又没有定好归期,岂不是叫老人家伤心?你若不去,夷则孤身一人在那边又不是长久之计,娘还年轻,这样两头照应着,大家都可安心。”

    冉念烟觉得些道理,她之前去荣寿堂拜别时,也和母亲一样满怀愧疚,反倒是外祖母把心放得宽,劝道:“年轻人总有自己成家立业的一天,总围着我们这些老东西打转,岂不是浪费了大好青春?只要你们心里念着我就行了,外祖母身边少不了服侍的人。”

    如今虽然是清平年代,路上不至于遭遇危险,可冉念烟总觉得有些蹊跷。

    她总觉得母亲在欺瞒自己,明明说好的事,一夜之间就变卦了。

    可这些也只能稍后再议,说不定到了大同,母亲住得习惯,孩子也渐渐大了,她就会改变现在的想法。

    出发那日,徐家、冉家都来相送,朝廷也派了使者护送,算是表达对裴家一案平反昭雪的态度,也是向外人昭示,皇帝对徐夷则的赞赏与信任。

    有官军和镇国公府亲兵同路,这两方的旗号就是最显眼的保命符,就算有不轨之徒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冉念烟最担心的并不是安全问题,而是儿子是否吃得消,到底是个一岁不到的孩子,纵使坐着最宽敞平稳的马车,依然比不上家中舒适。

    徐问彤是过来人,早有安排,说带着孩子行路,倒也并非难事,就是怕奶水不足,或是犯了小病小恙没有及时请大夫医治,拖成大病。

    这些问题也不难解决,临出发前,冉念烟让郝嬷嬷从城里挑了几个身价清白、身体康健、相貌端正、三代以内无恶疾的乳母,冉念烟又亲自筛选一轮,留下三人,从进府起就不叫她们吃外面的东西,每日饮食都是专人准备,不掺一粒盐。

    大夫也请了两位,大人孩子都有了照应。

    一路无事,除了因水土不服病倒了几个随行仆妇,其余的人到达大同时都还算精神抖擞。

    冉念烟尤其激动,这和她自己与徐夷则相见不同,怀里的是他们的孩子,这样的重逢便更有意义。

    大同守军早已在驿亭翘首以盼,四周更是围满了慕名而来的民众,将官道挤得水泄不通。

    大同是四战之地,总兵的威望往往高于一切文臣,在这里,总兵便是他们的父母官。来来往往那么多位总兵中,唯有现在这位最为年轻的最让他们满意。

    再没有烧杀抢掠的突厥人,百姓的生活恢复了安宁,连面目都带着喜色,他们慕名而来迎接这位总兵的夫人,这有这样才足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激与爱戴。

    内眷的马车在驿馆内停下,走了这么长的路,现在才真正放松下来。

    驿馆的仆妇们热情地将冉念烟等人迎下车,在正堂行过礼,徐问彤见女儿面上不显,心里明显是想着徐夷则的,便帮她问道:“总兵大人现在何处?”

    仆妇笑了,道:“大人忙于公务,极少出军营,我们大同的百姓都想见这位保国安民的大人呢,自然要只缠一会儿,还请夫人们稍等,驿馆里安排了戏班,虽比不上京城的戏班子,却只当看个热闹,听听我们本地的土戏吧。”

    又有几位官家太太模样的妇人来了,递了帖子,竟是本地州县长官的夫人们。

    冉念烟从容行礼相迎,那些夫人们也不见外,都说是自己来得突然,本应等行辕那边安顿好再来看望的,只是等不及瞧瞧裴总兵的夫人、京城里侯府的小姐。

    几人饮了茶,聊了些本地的风土,戏台上大戏开锣。

    冉念烟把孩子交给乳母中最稳重的方氏,看着方氏白净而安宁的面容,冉念烟总是不经意想起夏奶娘。

    每次方氏看着孩子时,冉念烟总会想起,自己也曾被这样一双眼睛注视过——那是夏奶娘眼底最纯粹的慈爱和练习。

    这一世,若说最对不起谁,她到底还是愧对了夏家,无论是奶娘还是夏师宜……

    想到这里,不禁怔怔,被身边的知府夫人唤了一声,才抿嘴笑笑,目光重新移向戏台上粉墨登场的伶人。

    自己何尝不是人生大戏中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台上搬演着《荆钗记》,戏里的贫贱夫妻历尽生离死别,终于修得一世团圆美满,算是苦尽甘来的喜剧。

    徐问彤也看着戏台上的夫妻,心中喟叹,自己这一生的大悲大喜又该如何界定,谁占上风呢?

    唱了两折戏,冉念烟和几位造访的夫人相谈融洽,甚是投机,约好了改日在知府官廨摆宴,各家轮番回请,将一本戏听完。

    把人一一送走,天色已经擦黑,驿馆的丫鬟说总兵大人已经回来了,就在驿馆等候。

    冉念烟精神一震,问她人在哪里,丫鬟笑着引路,来到一间带廊庑的三开间正房外,未等叩门,已听见里面传来婴儿的啼哭。

    紧接着是男人无奈地笑声:“是这样吗?”

    冉念烟等不及,推开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徐夷则坚实挺拔的背影,他的手像是抱在胸前,头微微低下,像是在看着无比疼惜的珍宝。

    徐夷则闻声回头,像是料到冉念烟会出现在门口一样,温暖地笑着。

    “你来了。”

    分别近一年,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太多,战争、伤病、死亡与新生,她不禁潸然泪下。

    可无论如何,他们终于等到了彼此,无论过程怎样,还能见到他,听他道一声最寻常的“你来了”,其中的艰辛与担忧都像被瞬间洗去。

    “嗯,我来了。”她点头道。

    方氏正在教徐夷则如何哄孩子入睡,他那双粗粝的手拿得起所有兵刃,却明显没做过这样细腻小心的活计,孩子依然哭闹不止,方氏一脸忐忑,又不敢说大人的不是。

    冉念烟伸手把孩子接到怀里,兴许孩子只是想母亲了,刚嗅到母亲身上的气息,便停止了哭声,满是眼泪的小脸上绽开天真的笑,琉璃般的眼珠晶光闪耀,还好奇的四处打量,尤其是看着徐夷则这个唯一的生人。

    徐夷则挥手示意方氏和丫鬟离开。

    他走到冉念烟身边,看妻子低声安慰怀中小小的婴儿。

    这就是他的孩子啊,这是他从前丝毫不敢想象的,然而现在,他张开手臂,便可将现世的幸福紧紧拥在怀中。

    冉念烟的身子僵了僵,微微赧然,道:“你这样子,小心又把他逗哭了。”

    怀里的小孩笑吟吟,眼睛发亮,好奇地看着自己最爱的母亲和陌生的父亲,哪里有要哭的意思。

    徐夷则笑笑,捏了一把孩子软嫩的小脸:“他叫什么,起名字了吗?”

    冉念烟摇头:“等着请你来取呢。”

    徐夷则心下一暖,想了想,才道:“之前想过,若是个女儿,就叫阿颖,像你一般聪颖便是我的福分了。”

    冉念烟道:“可他是个男孩呢。”

    徐夷则一笑,道:“是个男孩……我还没想过。”说着反身去书架上取韵书,“我随便翻一页,轮到哪个便是哪个。”

    冉念烟失笑,道:“是儿子就这么随随便便敷衍了?”

    徐夷则但笑不语,果真随手一翻,扣着书,说要这页上第十三个字,翻开一看,竟是一个“韶”字。

    和萧韶是同一个字啊。

    这分明是他准备过的,冉念烟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原来他一直知道她的心结。

    原来她不是一个人承担这份无法对外人明说的痛苦。

    她点头道:“既然是天意,就是这个字吧。”

    已被取了名字的孩子在襁褓中瞪大了眼,还不知发生了什么。

    当晚,他们便在驿馆休息,第二日才在行辕安顿下来。

    这里虽然没有镇国公府的富丽与雅致,更没有精巧的园林,有的只是清晨的云蒸霞蔚,薄暮的长风斜阳,却别有一种边塞的旷然之气,房舍敞亮整洁,稍加布置,也是温馨的居所。

    最初的几日都是在忙乱中度过的,家里的庶务、夫人间的交际、孩子的哭闹占去了冉念烟的大半时间。

    她总是沾着枕头就坠入梦乡,徐夷则便在她身侧静静入睡。

    之后的每一天,她醒来后都会发现账册被翻阅过,里面夹着细细的纸条,上面是徐夷则龙飞凤舞的字迹。

    这些都是他看过的,她可以安心应酬那些夫人们了。

    冉念烟一笑,是啊,在夫人们身边周旋交际,只有这个是徐夷则无论如何也无法帮她完成的。

    白日里,她是人们口中的“裴夫人”,私下相处时,方觉得他无论姓甚名谁,哪怕改变了样貌,始终是她熟悉且深爱的那个人。

    她觉得有些抱歉,终于有一晚,徐夷则照例上床,静静躺在她身侧,宛若无波古井。

    窗外风声大作,紧接着有雨点洒落的噼啪声,好一场寒凉的秋雨。

    她按住了他拿烛台的手,叫那烛火继续亮着,继而伸出柔软的手臂将他紧紧搂住。

    “夷则……”她低声道,如水的肢体像是嵌进了他虬结贲张的脊背。

    一番天旋地转,原来他也是急切的。

    她有些害羞,毕竟这么久不曾裸裎相见,何况她已生养了一个孩子,身体的变化叫她激动又忐忑。

    他更温柔地拥抱了她,给了她最满意的答案。

    正是这具身子,给了他温暖,给了他一个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此时无声胜有声,两人从未觉得如此完满,而这样充盈的幸福将会贯穿日后的每一天。

    夜里的风愈发紧,雨越发狂,他们向雨中同舟的眷侣,固守身周一方温柔安然的天地。

    冉念烟已忘了这是她来到大同的第几天,清晨,她从梦中醒来,徐夷则竟然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