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修真小说 - 花重锦官城在线阅读 - 第129节

第129节

    含元殿

    皇帝一边翻阅奏折一边对蔺效道:“今日一早,道长派人传话给朕,说阵法已布置妥当,过几日就能启阵,可惜需得七七四十九日才能完成阵法,其后还有上百场超度法事,最快也需得两月方能完成,唉,若是能再快些便好了,朕真怕自己——”

    他突兀地收住话头,遗憾地叹口气,不再接着往下说。

    殿中空气顿时变得有些沉重。

    蔺效看一眼脸色透着几分青灰的皇上,想起沁瑶说起皇上腿上的尸毒救治得太晚,侵入心脉,恐怕没多久好活。

    这话虽然没人敢对皇上明说,但皇上这些日日带着阿寒临朝听政,没日没夜地整顿朝中政务,背着人时,不时流露忧心,分明已经从腿上那处伤口知道了一些端倪。

    虽然皇上喝了无数祛□□,但那处伤口仍不断溃烂,不像能痊愈的模样,此事被捂得极严,只有几个人知道,可皇上显然有了预感,猜到自己不久于人世,在卯着命安排身后事。

    而皇上之所以如此不惜命,恐怕还是为了蕙妃之死痛悔自责,在变相用这种法子惩罚自己,也在千方百计补偿蕙妃母子。

    可照当时蕙妃被镇压之前对皇上的态度来看,皇上这番苦心安排,蕙妃不见得肯领情。

    皇上看着那叠奏折发了半晌呆,问蔺效道:“康平仍执意要出家?”

    蔺效道:“是。”

    起初,康平哭闹不休,几次三番闹着要见父皇,求他给阿娘免罪,可眼见怡妃一族被连根拔起,阿娘被毒酒“赐死”,两位哥哥被流放,终于明白一切无可回转,渐渐没了声音。

    皇上一哑,许久之后,淡淡道:“先朝一位太妃潜心向佛,其子登基后,为母建了一所无尘庵,就建在宫里北苑,康平若执意要出家修行,便将她安置到无尘庵罢。”

    蔺效微讶地看一眼皇上,无尘庵虽为佛庵,实则常年有宫人供养打扫,不比外头佛庵,可谓自成一国。康平在庵里修行,既清净,又不至于受委屈,这安排看似随意,实则煞费苦心,可见皇上仍对康平存有恻隐之心。

    正思忖间,忽听皇上道:“冯伯玉可醒来了?”

    蔺效神色微敛,回话道:“刚醒不久,太医看了,暂无大碍了。”

    “将当日的情形与朕细说说。”皇上眯了眯眼道。

    蔺效静了一瞬,深知自己接下来说的每一句话都将与冯伯玉的生死息息相关,审慎道:“怡妃发动兵变时,康平不明就里,几次三番闹着要找皇上和怡妃,怡妃的手下一来怕康平坏事,二来怕康平身陷险境,将她和驸马拘到一处偏宅加以软禁。驸马猜到怡妃企图谋朝篡位,不肯同流合污,中途曾试图逃脱,未能遂愿,悲怒之下,只说宁肯做刀下魂,也不做乱臣贼子,趁怡妃手下不留神,触柱自戕。他求死心切,虽被怡妃手下拦了一把,仍撞得头破血流。侄儿的属下找到康平和冯伯玉时,冯伯玉血止不住,已经昏迷不醒,康平心急火燎,正急着派人去找大夫。事后,侄儿派余若水验了冯伯玉的伤,伤得不轻,确是存了求死之心,照侄儿看,驸马恐怕对怡妃娘娘谋逆之事全不知情,不过无端被牵连尔。”

    每一个字都照实而说,不曾有半点夸大或贬抑之词。

    皇上从案后起身,举棋不定来回踱了两步,须臾,叹着气点点头,“余若水这几日跟朕回过冯伯玉的伤情,朕心里也有数,这孩子出身寒微,一朝及第,说起来颇为不易。朕之前盛怒之下,只当他权欲熏心,跟怡妃沆瀣一气,险些治他连坐之罪,如今看来,倒是朕错怪了他。”

    他负着手转过身,“当初殿试时,朕便觉得这孩子文章做得好,到大理寺之后,又着实踏实勤恳,即便后来尚了康平,依然兢兢业业,不曾有半点懈怠之意,虽因怡妃之事被无端牵连,无路可退之时,竟愿意以死明志,读书人的气节和傲骨可见一斑,倘若因着怡妃之事就此埋没,着实可惜——”

    皇上说着,沉吟不语。

    蔺效听得此话,知道皇上对冯伯玉的安置已然心中有数,不再开口,静立一旁。

    过了一会,皇上从沉思中回过神,脸色掩盖不住的疲惫,勉强笑着对蔺效道:“你也忙了一日了,不如早些回府,你媳妇如今怀了身孕,正需要人照看。冯伯玉的事,朕明日再拟旨。”

    蔺效告辞退下,到了殿门口,刚下台阶,便觉脸上一凉,举目一望,半昏天色中正落下鹅毛大的片片雪花。

    进了腊月,雪一场接着一场,年节也跟着近了。

    悬挂在各处的宫灯在雪地中光影流转,将暮色中的雪地照得昏黄温暖,宛如思如斋里的暖灯如豆,立在原地静了片刻,想起那个总在灯下等他的娇人儿,他心底一片柔软,一刻不愿再在宫中停留,迈开步子往宫外走去。

    ————————————————————

    第二日,皇上果然颁旨,准了康平公主带罪修行,赐号平宁居士,将其安置在无尘庵。

    康平公主接旨后,只说自己潜心向佛,请旨与冯伯玉和离。

    皇上接了康平的请奏,立刻准了,另拟一道旨,将冯伯玉无罪释放,重新起复,外放长安,任邕州县令。

    出行前,冯伯玉应召进宫,去无尘庵见康平一面。

    康平洗去铅华,缁衣素面,看着倒比往日清婉许多,立在廊下,端详了冯伯玉半晌,见他额上仍缚着用来护伤口的绷布,脸庞虽消瘦不少,却一如既往的俊美无俦,心微微揪了一下,嘴上却笑道:“自你我成亲,哪怕锦衣玉食,亦从未在你脸上见过笑意,如今你被外放长安,不过一个小小县令,倒比从前看着精神喜气,”

    冯伯玉来时对康平的反应做过千般设想,原以为她会怨天尤人或是一蹶不振,万没想到她连遭遽变,竟反倒比从前豁达通透,原先准备好的应对之词一句未派上用场,讪讪立在原地。

    “可见我当日错得有多离谱。”康平静静看着冯伯玉道。

    冯伯玉不知如何接话,只好继续沉默。

    康平回头看了看静悄悄的庵房,幽幽道:“父皇对我手下留情,未让我经受颠沛流离之苦,我不敢再有别的奢望,只是一想起你,总觉得有些亏欠,要不是当时非让你做我驸马,何至于连累你受这份罪,所幸父王总算明白事理,没降罪于你,就不知其中,还有没有旁人的功劳。”

    说完,文静了片刻,故态复萌,又大大咧咧起来,“这样也好,免得咱们俩成日里彼此怨怼,到最后终成怨偶。今日请你进宫也没别的,就是想着咱们总算是夫妻一场,你这一走,咱们往后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见,想再看看你。”

    语气虽轻松,却分明透着不舍。

    冯伯玉心里不是滋味,怅惘地叹口气,认真道:“保重。”

    康平滯了滯,强笑道:“头一回见你这么有耐性听我说话,从前你可是宁肯对着卷宗,也不愿多看我一眼。”

    说完,心中一酸,笑容忽然有些维持不住,仓皇转过头,好半天,才别别扭扭道:“你走吧,我总算肯放手了,你从此自由了,眼下还不知道心里有多高兴呢。”

    她阴晴不定,虽然有心掩饰,到底露出原来的骄横来,冯伯玉反倒自在了,郑重对康平行了一礼,斟酌着词句道:“多谢,我——”

    康平暴躁起来,一个劲地催促他道:“怎么还不走!我话都已经说完了,快走吧!”说话时,眼睛固执地看着一旁。

    冯伯玉微微叹口气,道:“那么,告辞,保重。”

    转身下了台阶,步伐缓慢却坚定,刚走到院中,忽然听到康平大声道:“冯伯玉——”

    冯伯玉身形一顿,回头看向康平,见她眼含泪花,不舍地看着自己,喃喃道:“你也保重。”

    他心里莫名有些滞涩,良久,展露一个情真意切的笑,道:“彼此保重。”

    康平似乎第一次见冯伯玉笑得这么开怀,错愕了一下,终于大悟,回以一个大大笑容道:“嗯,彼此保重。”

    ——————————————————————

    瞿子誉和王以坤得到冯伯玉免罪外放的消息,联袂来给冯伯玉送行。

    冯伯玉轻衣简行,神情轻松,扶了母亲上船,便在岸旁与两位同窗告别。

    “邕州民风淳朴,物产丰饶,能外放邕州,非得有真才实干不可,可见皇上一来赏识你,二来有心栽培于你,”王以坤道,“以骥舟你的才干,不出三年,必当崭露头角。”

    冯伯玉微微一笑,道:“于我而言,这些全是其次,能全身而退,侍奉母亲颐养天年,已经天大的不易,别无他求。”

    瞿子誉想起冯伯玉的meimei临盆在即,冯伯玉却提也不肯提这meimei一字,只将全副心神放在母亲身上,不好多话,只道:“你初遭变故,难免有些意气消沉,等三年后再说这话也不迟,总而言之一句话,我和子期在长安等着你。”

    王以坤笑道:“咱们三个当初可是朝昭馆的三魁,一同下场,一道入仕,等你外放回来,咱们三人务必要意气风发地好生喝上一回。”

    冯伯玉笑着拍了拍二人的肩膀,豪气干云道:“好,到时候咱们不醉不休。”

    话别完上了船,冯伯玉不经意看一眼远处的巍峨宫墙,想起那个曾让他魂牵梦萦的窈窕少女,几不可闻地叹息一声,对瞿王二人一拱手,笑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请回吧。”

    瞿子誉和王以坤压着满腔的淡淡离愁,同时笑道:“后会有期。”

    ————————————————————————————————

    没过几日,清虚子启动阵法,皇上将怡妃从大隐寺招出,丢入阵法中。

    沁瑶听到消息,有心帮着师父去布阵,却被师父回话给拦下了,说这阵法说到底有失正道,她一个有孕的妇人,就别跟着掺和了。

    她只好百无聊赖待在家中等消息,期间王应宁和裴敏相邀着来看她,说起一桩吴王流放途中的异事。

    “押送吴王出城的士兵正好是我哥的手下,回来说,那位吴王的侧妃一夜之间不见了。”裴敏一说起这些奇谭便眉目飞扬,“失踪前夜,那位侧妃一看天象,就又笑又哭,说了一堆奇奇怪怪的话,说什么等了十年,终于能回去了,还说唐朝虽然好玩,她真心待够了。手上拿着个小包袱,里头不知道装着什么,第二日早上清点人数的时候才发现少了一个人,一查,正好是那位康侧妃。听说吴王当时就失魂落魄了,找那位侧妃无果,便骂夏芫,直说她使了妖法害了康侧妃,恨不能立刻掐死夏芫。”

    “他这是把夏芫当成她阿娘了吧。”裴敏说完,不屑道,“难道人人都用妖法对待旁人么,照我看,说不定那个康侧妃自己就是个妖精呢。只是这样一来,吴王失了宠妃,真将帐算到夏芫头上,到了流放之地,怕是更会寡待夏芫了。”

    王应宁却不好听这些神神鬼鬼的说道,岔开话题,只问沁瑶:“下月阿玉便要大婚了,听说还是太子亲自选,你师兄何时相中的阿玉,我们怎么一点都未曾听阿玉说起过。”

    沁瑶笑道:“这——你们就要自己去问阿玉了,总归跟吃的离不开关系。”

    一月后,阿寒和刘冰玉大婚。

    ☆、第197章

    东宫。

    刘冰玉悄悄吐了口气,看向寂静如水的殿门口。

    太子行完合卺礼之后,便出去聆听圣训,赐酒于群臣,一个时辰过去了,仍未返转。

    她动了动有些僵硬的脖子,有些犹豫要不要将层层叠叠的褕翟换成轻薄松软的常服,好让身上忪快忪快,忽然肚子里咕噜噜一阵响。

    她微窘,悄悄吐了吐舌头,从早上开始梳妆起一直到现在,她一点东西都未曾吃,早就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她出于本能摸向宽大的袖子,手刚伸到半路,反应过来,今日不比往常,以往随手就能用来打牙祭的吃食,全没带在身上。

    她苦恼地叹了口气,成亲的诸多规矩里,最不合理的一条恐怕便是新妇不能像宾客那般在筵席上正常用膳了。

    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宫人一叠声的问安声,“殿下。”

    刘冰玉心一紧,忙挺直身子坐好,悄悄瞥向看向殿门,就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快步进来了。

    他身上穿着太子衮冕,比平日更显修长伟岸,进来后,看在端坐于床上的玲珑美人,脸一热,突兀地止步,目光定定地落在刘冰玉姣洁如月的脸庞上,直到身后宫人提醒式地咳了一声,才窘迫地反应过来,少顷,挥手令身后的宫人们退下。

    刘冰玉被他看得好不羞涩,不动声色地挪了挪身子,红着脸跟他对视,早在那回云隐书院破阵之时,他眸光便清明了许多,脸上的憨傻之相也再看不见。可此刻他立在殿中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怎么看都透着几分傻气。

    她没忍住扑哧一笑,起身理了理厚重的褕翟,端端正正给阿寒行了一礼,脆声道:“给殿下请安。”

    阿寒被这声殿下唤得错愕了一瞬,旋即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走到床畔,低头微微笑着看她,唤道:“阿玉meimei。”

    这声熟悉的称呼一下子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刘冰玉心底一松,神情轻松地笑了起来。

    “你饿不饿?”阿寒不让刘冰玉看出自己此时的紧张,强自镇定坐在她身旁,扭头问她。

    “嗯。”刘冰玉点头,她这会一点也不觉得忐忑了,虽然身边这个人比从前看着稳重内敛了,但她能感觉到,他骨子里还是那个温厚宽和的阿寒,一点也没变。

    “早就饿了呢。”她抬眼看他,有些委屈地抚了抚肚皮。

    “我让她们送吃的东西进来。”阿寒似乎早料到刘冰玉会这么回答,二话不说便唤人送东西进来。

    不一会,宫人们便呈了满满当当的食匣,在桌上一一摆放好,不等阿寒吩咐,便束手退了下去。

    阿寒犹豫了一会,握住刘冰玉的手,拉她到桌前道:“我知道你肯定早就饿了,本来想早令人送东西来,可是——”

    他有些腼腆地一笑,“可是,我想跟你一道用膳,特等到现在这时候才让他们送上来。”

    刘冰玉听得纳闷,一低头,看清桌上的东西,才明白阿寒这话里头的意思,就见满桌除了热腾腾的饭菜以外,另有几小匣子点心,一半是德荣斋的玉酥糕,另一半竟是青云观的三味果。

    正是当日两个人在青云观外交换着赠送给彼此的点心。

    刘冰玉抬起头,好笑地看向阿寒,难怪他一门心思要跟她一道用膳,原来在这个地方等着呢。

    两个人相对而视,笑得心照不宣,过了一会,阿寒提筷夹了一块三味果给刘冰玉,道:“这回不怕不新鲜了,都是咱们观里厨子昨日特意到皇宫里新做的,先吃一口,再吃旁的。”

    他下意识仍觉得青云观是他的家,开口时,依旧称青云观为“咱们观。”

    刘冰玉就着阿寒的手吃了一口,顺手也给阿寒夹了一块玉酥糕。

    吃着吃着,两个人越靠越近,等到刘冰玉第四块三味果下肚,再想就着阿寒的筷子吃第五块时,谁知没等到三味果,却被两片灼热的唇给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