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为祸在线阅读 - 第140节

第140节

    自小到大,他得到的一切都是已强势夺来的。为了王位,他反手杀了原想置他于死地的庶母和幼弟;为了权力,他手下的兵马踏过各国的山川河流;为让能人尽为他所用,他让神医制出了稀世罕见的奇毒。

    他正愈发相信强者得天下,偏这时要跳出一个人跟他说她不服!他越给她重压她越不服!

    长久的无所适从之后,他觉得她是对的,而且此事道歉无用。

    如她所说,她完全有本事让自己过得很好,除却荣华富贵,还可以养对她百依百顺的面首,她委实没有嫁人的必要。

    除非有人能让她真真正正觉得值得共处一辈子。

    那时他已答应放她走了,但她的这一席话,却让他突然觉得眼前的人光芒耀眼,让他不敢冒犯却又不甘心放开。

    “胡涤。”戚王喟出一口气,凝神道,“趁着在朝麓的这些时日,将解药给各府送去吧。告诉他们若肯继续为戚国效力,本王感激不尽。若不肯,赐金百两,准许自行离开。”

    胡涤暗暗心惊,躬身长揖:“诺。”

    “如有人问,就说是国巫说服本王的。”戚王继道。

    安静地走了一会儿,他又忽地改了口:“说是国巫教会本王的。”

    “……”胡涤怔了怔才明白他是在接上一句话,又应了声“诺”。

    嬴焕轻松地舒了口气。她确是让他学会了一些事情。

    .

    阿追将梦境在脑海中过了几个来回,虽则仍无从知晓梦中提点她的人是谁,却足以确定那人要她提防谁。

    雁迟。

    她一直也很奇怪为何自己为她占卜时出了那么大的错——虽然占卜并不是万无一失,但这样截然相反的局面实在太夸张了。

    是雁迟在她占卜之后改了想法?原本只是想安安心心地去为meimei扫墓上坟,后来却突然动了歪心思,决定把自己弄瞎来求些什么?

    她并不太相信雁迟竟会下这样的血本去图什么,若换做是她,不会有任何事能让她觉得值得失去双目来求的。除非是拿眼睛换命,但雁迟那时又没有什么危及性命的事。

    可她又不得不信。因为连贯而来的第三个梦境和与为雁迟占卜的梦没有任何关联,唯一的关联便是雁逸,他是雁迟的兄长。

    那个梦境里一切对话都没有让她听见,直至莫婆婆说到了最后那几句,才忽然叫她听得清楚。

    莫婆婆对雁逸说:“戚王中邪术这件事,最深处的真相,您还是不知道的好。”

    甘凡的那件事里,又有什么“最深处的真相”呢?

    阿追一时想不明白,蘸了墨信手在竹简上写着。雁逸、雁迟,失明、邪术……

    写完之后又在几个词周围胡乱地画着圈,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完全是两档事,是完全连不上的两档事。

    她不意外雁迟会害她,但雁逸却不可能与雁迟一起害她,他是可以豁出自己的命救她的人。

    而雁迟又怎么可能与甘凡的事有牵扯?甘凡害的是戚王,戚王是她的夫君。

    那为什么要让这两件事同时出现呢?而且都过了这么久了,这两件事都是许久以前的事……

    阿追脑海里忽地精光一闪!

    她后脊栗然,越想为何在这个时候莫名的出现这个梦,两个字就越发清晰的在她心头浮现出来。

    刺客。

    她屏住呼吸,执笔再度落下,将这两个字添了上去。

    刺客是雁迟派的,而雁迟不会杀雁逸,所以只是药倒了他。

    是这样吗?

    作者有话要说:  月主:我本来不想告诉你这些的,不过还是告诉你吧

    阿追:那你就不能清楚点、直截了当点告诉我吗qaq

    月主:可是我本来不想告诉你啊………………

    阿追:(╯‵□′)╯︵┻━┻你个傲娇搞什么啊!!!

    #别人说“人不和天斗”是因为斗不过,搁阿追这儿主要是因为月主调皮……#

    91|疑团

    从第二日开始,阿追的青鸾宫门前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

    从她第一次到戚国至今,就从来没有这样门庭若市过,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且还都是达官显贵,没有哪个是她好意思拒之门外的。

    来者还都备了厚礼,每一个都十分客气地对她千恩万谢……

    甚至有两个看起来五大三粗的武将感激得抹眼泪来着。

    阿追云里雾里地应付着,又不好直言问对方“你到底来道的什么谢”,直见过了七八个人,她才模模糊糊地摸清了些门道。

    ——似乎是戚王将那毒的解药赐下去了,然后他们认为是她“逼”戚王这样做的?

    因为有人对她说:“国巫大善,若主上因此记恨国巫,在下必拼死护国巫周全。忠君是一回事,知恩图报是另一回事。”

    阿追笑容发僵地客气应下,其实她想说,这事当真跟她关系不大——莫说戚王给他们解药的事她不知道,就是他给她的那枚解药,她都还因不知真假暂未敢吃呢。

    而后她又慢慢得知,戚王不止给了他们解药,还直截了当地放话说如若有就此不愿再在戚国做事的,一概赐金百两,可自行离开——这功劳也莫名其妙地被归到了她头上,起初是有人认为这同样是她“规劝”或“逼迫”的结果,到后来,不知怎地就传成了“这赐金百两可是国巫自掏腰包”!

    好在并没有几个走的,若不然这昂贵的虚名阿追背着委实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