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千山记在线阅读 - 第71节

第71节

    承恩公洗漱后都难掩眉间疲倦,宁荣大长公主扶他坐下,道,“这是怎么了,累成这样?”

    “陛下这都病小一月了,还未有起色,怎能不令人担忧呢?”承恩公是真的担忧,皇帝是亲外甥,阖家富贵都是外甥赏的,这外甥倘有个好歹,哎……

    宁荣大长公主习惯性的劝解丈夫,“要我说,陛下一向龙体康健,这偶有个头疼脑热的也必会否极泰来。老话说的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宫里太医药材都有,你就宽宽心吧。正好儿,咱家有两支百年老参,是七郎孝敬我的,我一时半会儿的也用不到,明儿我就进宫,一并带给太后娘娘。宫里不见得缺这个,却是咱们的心意呢。我也陪太后娘娘说会儿话,宽一宽她的心。”

    承恩公点点头,“也好。”

    皇帝一直病着,早朝都多少天没上了。宁荣大长公主去探病,不好穿得太花哨,当然,太素净也不成,忌讳。阳光普照,草长莺飞的日子,宁荣大长公主一袭宝蓝皓纱长裙,头挽飞天髻,鬟插碧玉簪,耳垂明月珠,通体的富贵,满面的雍容,唯眉间笼一缕轻愁,乍开口就是满满的担忧,“这些天,我的身子不大爽俐,但有事,孩子们怕我担忧,都只瞒着我,不然,我早进宫来了。”略歇一歇,宁荣大长公主酝酿了个红眼圈儿,方继续道,“娘娘与我实说,陛下的病究竟如何了?”

    这一问,当如利箭当胸,胡太后的感情绝不是酝酿,百分百是真情流露,那眼泪刷就下来了,文康长公主连忙给母亲又是拭泪又是劝慰,提醒着母亲,道,“母亲,皇兄已见起色,您就安心吧。”

    胡太后想说什么又没说出口,点头间还防备的瞧宁荣大长公主一眼,道,“是啊是啊,张太医与我说的,皇帝这就大安了。”

    宁荣大长公主只作未见胡太后的防备,微微一笑,要是真大安您老可就不是这等模样了,呷口茶,“那就好。”这茶入口清香,宁荣大长公主道,“这是今年的新茶吧?”

    “是啊,今春事情多,还没来得及赏下去呢。”胡太后实在不禁试探,随便一件事就露了马脚,她老人家却是全然未知,还道,“宁荣你喜欢,就带两罐子走。”

    宁荣大长公主笑,“我本是来给娘娘请安兼探病的,礼还没送,怎好先要娘娘的东西。”说着就命侍女将老参奉上,道,“都是百年的老参,我现在也使不着,听说陛下龙体小恙,我在家一刻都坐不住,连忙进宫带了来。这参药性强,寻常人不好多用,娘娘问一问太医再服用吧,用不用得着,总是我的一番心意。”

    胡太后道,“有劳你想着。”然后,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又补充一句,“皇帝已经快好了。”

    “那就好。”

    宁荣大长公主陪太后说了会儿话,胡太后精神头不大好,宁荣大长公主识趣告辞,待宁荣大长公主出了慈安宫,方有个慈安宫的小宫女抱着两罐茶叶跑来交给宁荣大长公主,宁荣大长公主令侍女收了茶叶,随后离宫。

    待宁荣大长公主走了,胡太后悄声问闺女,“宁荣都嫁给你舅舅多少年了,不用这样防备她吧?”

    “小心无大错。”文康长公主心说,叫你防备个人你也防备不住啊。不过,她娘这样正好。宁荣姑妈向来心眼儿多,且叫她回家琢磨去吧。

    胡太后道,“给你皇兄侍疾的事儿可如何安排?”

    穆元帝身子不大安稳,起先不让皇子皇女侍疾是不想耽误孩子们的功课,如今越发厉害,怎能挡了皇子皇女不叫尽孝心呢。就是胡太后与文康长公主也要每天过去瞧一瞧的,另外宜安公主、长泰公主、永福公主也时不时的进宫请安。

    既说要侍疾,索性将年长的皇子公主都叫进慈安宫。永福公主长泰公主都请命,宜安公主也跟着说皇兄待她恩重如山,文康长公主也没阻拦,道,“宜安就罢了,与我在这里陪伴太后是一样的。长泰永福,你们白天来就好。六皇子七皇子四公主五公主年岁都小,就算了。”

    长泰公主道,“知道姑妈体谅我们,可父皇这么病着,我们就是回府,也是心神不宁,还不如在宫里呢。何况二弟三妹都比我们小,难道叫小的轮班儿倒,我们做jiejie的反回府歇着,也不是这个理。”

    永福公主也跟着道,“是啊,姑妈就成全我们这一片孝心吧。”

    两位公主这样说,文康长公主没有不允的理,又与她们商量了在宫里的住处,永福公主道,“以前住的宫室就很好。”

    长泰公主也称好。

    其他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三公主几人自然都愿意尽孝,就是六皇子生母柳贤妃还说,“六皇子也大了呢。”

    胡太后正焦心儿子的病情,这会儿不乐意听宫妃表这虚头巴脑儿的忠心,摆摆手,“行了,你把小六儿带好就是你的功,吵吵着侍疾,三两岁的奶娃子,他能侍的了疾?万一累着了,你不心疼儿子,我还心疼孙子呢。下去!”没眼力的东西。

    柳贤妃满心委屈,正要分辨,赵贵妃谢贵妃两个一左一右忙拉着她退下了,说话不挑时候,没见上头正焦心呢么,这会儿抖这没用的机伶,有个儿子还不命根子的宝贝着,倘陛下真有个好歹,儿子就是命呢。呸呸呸,陛下万寿无疆。

    总体来说,宫里气氛不大好,好在文康长公主自陛下龙体不适就进宫了,有长公主坐镇,宫禁倒比往常更加森严。守着闺女,就是胡太后心里也比较有底气。

    穆元帝的确是病了,而且病的不轻。

    这种猜测随着诸皇子公主进宫侍疾逐渐变成了一种事实。

    宫内宫外自少不了一番议论。

    其实,有什么好议论的,议论也无非一个主题,皇帝平安倒罢了,一旦帝躬不豫,皇子们年岁不小了,但也不算大。立嫡,还是立长、立贤,是个问题。

    不少大臣都打算趁穆元帝还算清醒时要个说法儿啥的。

    大臣们倒还不是最急的,如今帝都最急的人约摸就是宁荣大长公主了。宁荣大长公主思忖着,要不要让靖江王来帝都主持大局什么的。

    关键是,得确定穆元帝不成了,才好让靖江王过来,倘穆元帝转危为安,靖江王就不是来主持大局,而是来自投罗网的。

    只是……穆元帝的病况,那可不是寻常人能知道的。太医院由张若水把持着,从张若水这个院正,到两位院判,这是给穆元帝诊病的御医,三人的嘴是出了名的钢浇铁铸的严实。

    不过,宁荣大长公主自有法子,寻空提醒承恩公,“你做舅公的,这个时候,多关照着皇子皇女些才好。”

    “这还用你说。”承恩公低声道,“几位皇子公主轮班侍疾,也没空出宫。要不,你陪母亲去宫里给太后娘娘请安?陛下龙体,委实令人担忧,如今国事由内阁cao持,短时还成,时间长了,总得有个说法。”

    “我怎能不知其中利害,可你也知道,这事倘由我开口倒叫人忌讳,何况世上小人多了,咱不说话还要有人编排,真开口,哪怕好心也得给人揣度成恶意。要我说,就是你,纵使心里这般想,也别开这个口。”宁荣大长公主叹,“朝中那一伙子老臣,两只眼睛就盯着宗室外戚呢,今儿限宗室的权,明儿说陛下偏颇外戚,一门心思的盼着陛下疏远亲戚,朝中可不就剩他们掌权了。这个时候你若出头,不大好。你啊,关照皇子皇女是份内的,别的,暂且旁观才好。”

    承恩公长长的叹了口气,道,“我知道。”还是打算明儿个找儿子们过来商议一二。

    也不怪宗室外戚大臣们心神不宁,穆元帝这一病就是一个多月,都挣扎着召来内阁商量着立太子的事儿了。如此,宁荣大长公主再不隐忍,没几日,靖江王就上了请安的折子。穆元帝躺龙床上令内阁拟旨,召靖江王来帝都,辅佐朝政。

    圣旨出去半月,靖江王府送来的是靖江王因病请罪的折子。

    穆元帝冷笑一声,自龙床上起来了。

    第二日早朝,好不令人冷汗连连,便是宁荣大长公主骤然听得穆元帝早朝的事,心下亦是一沉,且暗自庆幸自己这些日子本本分分,绝对没有什么把柄留下。不过,待穆元帝赏赐这些天侍疾的皇子皇女,连带日日进宫请安的宜安公主也有一份儿,文康长公主更是得了极厚重的赏赐,唯有宁荣大长公主分文未得。

    宁荣大长公主识趣称病,穆元帝当天就派了御医去大长公主府,以至,宁荣大长公主不病也得病上一病了。

    穆元帝就如一根定海神针,一露面就稳住了帝都人心浮动的局势,老板没事,大家普天同庆,皇子们还太小,大家以前根本没往从龙之功上考虑,所以,穆元帝这一病,盼他好的占了大多数。

    尤其,他这龙体大安后,朝中事内阁也有个请示的人了,首先要说的就是与西蛮联姻之事。去岁西蛮把公主送来,穆元帝答应联姻就把人家使团打发回去了,如今,春暖花开天气暖,人家又派了使团来,绝对是诚心诚意的要求联姻。

    联姻这事儿,原本穆元帝已经决定要用谢莫如了,还破例封了郡主,结果方氏过身,伤了穆元帝。做皇帝的,哪怕血液的温度比正常人低了八度,那也是有血有rou的人。不知穆元帝是怎么想的,他病好后又改了主意,先是命钦天监给谢莫如卜了一卦,卜出来说谢莫如倒是命格贵重,只是不利西行。有这个理由堵朝臣的嘴,而且,穆元帝又寻了一个合适人选,“赵国公府有淑女。”

    尤其,赵国公府是真心诚意的献上孙女,而且,赵姑娘比起谢莫如,绝对温良贤淑,朝廷颁下的圣旨,收她为义女,封和柔公主的圣旨,赵姑娘感激涕零的接了,绝对没有扫朝廷面子的给驳回来。这让传旨的于公公大为赞赏,深觉阖帝都也就谢莫如这一个厉害货色。阿弥佗佛,可千万别让他再跟谢莫如打交道了。

    结果,不打交道还不成。

    魏国夫人七七法事,穆元帝又派于公公赐下许多奠仪。

    谢莫如冷笑,怕是母亲也未料到,她这一去,朝廷立刻改了主意,竟不必她去西蛮了吧。倒是宫里谢贵妃颇是遗憾,方氏过逝时穆元帝那一场病,谢贵妃就料到怕是谢莫如不会联姻西蛮了,不想赵贵妃手脚这般俐落,看来陛下召内阁议储君事让赵贵妃着急了。

    急吧急吧,反正她儿子居第三位,且年纪小,只要陛下安稳,她便不急。

    穆元帝这一病一愈,宁荣大长公主壮志未酬,倒是文康长公主,于皇室地位更为显赫。文康长公主私下对兄长道,“皇兄召靖江王叔来朝,那圣旨一下,吓得我好些天没睡好。”

    穆元帝淡淡,“他若敢来,当初就不会就藩。”

    作者有话要说:  ps:这几天看了亲们的评,虽然没有在评下回复,不过,石头都认真看了。关于评的一些问题,石头就在这里解释一下。

    看亲们对方氏与穆元帝的关系猜测比较多,以后还会有具体的提及,不过看评价先澄清一点,莫如的血统是绝对没问题的,绝对不是穆元帝的私生女。大家真是想多了,方氏这种出身,肯定非常骄傲,她要不骄傲就进后宫了。既然骄傲,怎么会同穆元帝有私生女呢。大家真是想多了。

    其实写这几章之前,石头考虑的很多,包括方氏的死活,是一种惨烈的死,还是一种比较静默的死,石头都有考虑。方氏死的无声无息,最大的原因还是出自对方氏身份——母亲的考虑,感觉做为一个母亲,哪怕自杀,也会选择一种刺激性最小的死法,不然方氏真就血溅三尺,对谢莫如的伤害会更大。

    再有诸人对方氏死的反应。最爱的人伤害最深,所以,谢莫如痛到吐血,但到穆元帝,穆元帝当然也伤心,穆元帝可以理智的处理方氏的身后事,与谢莫如相比,可见情义深浅不同。在这里,石头其实不觉着亲情与爱情会有什么不同,其实都是情,倘情到深处,不会是穆元帝的反应。所以,穆元帝自觉深情,其实情未至深。所以,大家不用再猜测谢莫如可能是穆元帝私生女的身世了,方氏又不是崔莺莺,难道还会“妾千金之躯,此身皆托于足下”?

    另外,方氏与穆元帝的事,后面还会有一些提及,但是,真没大家想的那样狗血。

    ☆、第99章 失落的

    今日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好天气。于公公却颇有些惴惴不安,倒不是干了什么坏事儿被上头知道或者有什么把柄落在对头手里,实在是,他又领了件往谢府给谢莫如传旨颁赐的差使。

    皇恩浩荡,今日是先魏国夫人七七祭礼,陛下这龙体刚刚大安,就记挂着给先魏国夫人的祭礼赐下奠仪。于公公在宫中多年,自然知道先魏国夫人在陛下心下不同于他人。

    只是,跑腿颁旨,于公公是做熟了的。就是一想到这是要面对谢莫如,于公公就腿肚子抽筋,唉哟,他这次去了可千万别再叫谢莫如给个没脸才好啊。不然,上次侥幸未得上头怪罪,再来个第二遭,怕是没这般好的运道了。

    于公公正发愁呢,就见四皇子自远处走来,后面还跟着两个小内侍捧着不少东西。于公公连忙换个笑脸,苏妃娘娘于后宫不显,但近些时日,陛下少近后宫,唯独在苏妃娘娘处小坐两次。再者,苏妃虽位份恩宠不显,却是有皇子的妃嫔,于公公不是短视的人,平日间也不敢怠慢这对母子,连忙上前请安。果然好人有好报,四皇子一句话解了于公公的难处,因为四皇子道,“公公准备好了吗?我已向父皇请旨,与公公同去。”

    见四皇子身后的内侍也捧着玉帛,于公公便明白,这大概是苏妃娘娘准备的奠仪。于公公心下叹口气,远远看到自己徒弟小李子带着两个小太监跑来,忙道,“都齐全了。”

    四皇子带着于公公一道出了宫去,在路上,于公公思量着,要不要提醒四皇子一声谢郡主脾气不大好的事,让四皇子有些心理准备啥的。可转念一想,苏妃娘娘与先魏国夫人是旧交,四皇子定也知晓,他倘是多嘴说谢莫如的不是,倒显着是有意挑拨枉做小人了。如此,于公公便未多言。

    好在,这次颁旨颇为顺利,于公公很是松了一口气。

    而且,谢莫如脾气表现的很是不错,于公公简直感天动地。

    四皇子这是第二次见谢莫如,相较于三年前那一面,谢莫如长大许多,当然,四皇子说这话有些托大,他自己年岁也不大,不过与谢莫如同龄。但在四皇子心里,自己还是比较大的,他觉着谢莫如太过瘦,有些弱不胜衣的感觉,白衣白裙衬得她的脸如同上等的雪瓷,只是少了雪瓷那一种温润的光泽,仿佛被外力重击后随时都会蔓延出无数伤痕,已经脆弱的难再经一指之重。

    四皇子心中也不由生出一丝沉重来,温声劝道,“姑娘还请节哀。”

    谢莫如轻声,“多谢。”

    谢家在西山寺做法事,今日来的人委实不少,谢家本是帝都名门,姻亲故旧的都亲自或者打发人过来送了祭品。李宣李樵兄弟也都来了,李宣还一人兼三职,他送了三份祭品,一份他娘文康长公主府的,一份是他媳妇长泰公主府的,另一份是他家永安侯府的。李樵代表他自己。另外,苏不语也来了。还有宁荣大长公主府也打发人送了东西,便是与谢莫如有些过节的永福公主也着人走了个过场。不得不说,在静心庵呆了两年,永福公主大有长进。连带靖江王府穆七也露了一面,江行云与谢家人站在一处。

    稍晚些时间,胡太后宫中冯内侍赶来,颁下太后所赐奠仪,与之同来的还有谢贵妃宫中王内侍,谢贵妃自然也赐了一份儿。

    方氏在帝都静默十几年,走的可谓风光。

    一直待法事结束,四皇子方告辞回宫。

    四皇子奉御命出宫,回宫自然是先去见他爹,与他爹禀过先魏国夫人七七法事上的事,穆元帝认真听了,什么也没说,挥手打发四皇子下去了。

    四皇子又去同他娘说了一回,苏妃脸色有些苍白,歪坐在软榻上,斜倚着一个松香色的万字引枕,叹口气,问,“你看莫如还好?”

    四皇子没敢如实说,道,“有些憔悴,倒还撑的住。”

    苏妃道,“撑得住又如何,撑不住又如何。撑得住撑不住也没人替她撑一撑的。”静默片刻,苏妃方缓了精神,问儿子,“这会儿回来,定还没用午膳吧。”

    四皇子道,“我想着母妃在宫里一定牵挂,法事一了就先回来了。母妃也还没用吧。”

    母子俩一道用午膳,苏妃到底没多少胃口,只是略用了些,一意给儿子布菜添汤。待午膳后,四皇子方道,“皇祖母和谢娘娘也打发人赐了东西,我大约是去的早了,也不知道,不然一并带去就好了。”他去的早,太后内侍去的晚,搞得像两拨人似的。其实的确也是两拨人,四皇子就是觉着,这样显着不大好。

    苏妃却是不以为意,淡淡的模样,“太后怕是听闻陛下有所赏赐,方令人补了一份奠仪,自然比你去的晚。”

    四皇子道,“怎么赵娘娘没有顺道打发人送一份奠仪呢?”捎带脚的事儿。赵谢二位贵妃共同打理宫闱,这种事,既便赵贵妃同谢家没啥交情,但看着谢贵妃的面子,又能追随着陛下与太后的脚步,赵贵妃怎么说也不该落下。

    苏妃道,“今天和柔公主进宫了。”

    这就难怪了,和柔公主虽说被陛下收为义女,毕竟出身赵国公府,这次进宫,一则感受下皇家恩典,二则赵贵妃怕是私下有些话叮嘱她,所以未知胡太后赐下奠仪之事。略说几句话,四皇子下午还有功课,而且,苏妃中午也要小憩,苏妃便让儿子先回自己宫里歇着了。

    时光匆匆,但对于谢家,好像进入了一个静默期。方氏的死,对谢家的影响并不大,但谢莫如对谢家到了一种漠不关心的境地,她时不时的会去别院住些日子。不是谢家的别院,宁平大长公主与方氏产业颇多,别院更是不缺,个个幽静漂亮,她愿意住哪个就住哪个,到了冬天,她还会去万梅宫住一段时间。

    说到万梅宫还有件事,谢莫如第一次到万梅宫就发现万梅宫的梅树不大齐全,审问了看守的宫人内侍后才知道万梅宫外的梅林素有名气,竟被倒卖了不少,倒卖的还都是帝都有名的人家,除了万梅宫门外为前朝明月公主手植的两株梅树,余者多有缺失。

    谢莫如审问之后列出清单,直接一状告到帝都府,状词颇是毒辣,大意是,今天有人敢偷盗大长公主别宫外的梅树,听闻太祖皇帝陵前松柏亦是郁郁青青,不知明日他们是不是连太祖陵前松柏都要偷盗回自家祖坟上去?谢莫如还说了,以后自己死了,坟前大概是不敢种树的。帝都府尹大人,您敢种吗?

    帝都府尹心说,这事儿解决不起来,我怕是真得想想坟头种树不种树的事儿了。这案子不算什么大案,无非是偷买偷卖的事儿,但关键,涉案的都不是寻常人家,这小案子也就成了大案子。

    谢莫如是失主,要命的是买主个个都称不知情,不是推个奴才出来顶缸,就是说受了卖树人的骗,很有一番拉扯。谢莫如是不管这些的,凡是偷买过万梅宫梅树的人家,都被谢莫如亲自上门将梅树一棵棵挖出来,又栽回了万梅宫。当然,除了梅树还回来,每家还要按棵,一棵树给她一千两的赔偿。其他是罚俸是降官或者是丢脸,就是他们自家事了。有刺头如承恩公府,硬是咬紧牙关说自家梅树与万梅宫无关的,谢莫如也不急,她就是隔天差五的白衣白裙的亲去承恩公府,看自家梅树。

    承恩公府还不敢不让谢莫如进去,他家一关门,谢莫如立刻告他们对上不敬。是的,谢莫如现在是郡主了,官阶比承恩公只高不低的。

    寿安老夫人哭哭啼啼告到宫里去,哭诉,“家里日子要过不下去了。”被谢莫如欺负的。

    胡太后气得直拍桌子,“岂有此理!”

    胡太后深知自己儿子心里那点事儿,不好越过儿子先处理谢莫如,安抚老娘一遭,当晚就将此事与儿子说了,怨气冲天,“她这是怎么了,白得了郡主衔儿,不识足不说,成天没事儿找事儿,她这是要做什么啊?”

    穆元帝问,“承恩公府是不是偷了万梅宫的梅树?”

    胡太后替娘家喊冤,“莫须有的事儿!这帝都公府侯门,谁家没有几株梅花冬天赏景儿用的,怎么她就黑上你外祖母家了!还不是她记恨先前的事!有意找你外祖母不痛快么!”

    穆元帝仍是不松口,道,“那朕打发帝都府尹去问问。”

    “皇帝还问什么,这样没大没小的丫头,还配做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