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归家(上)
苏锦看着他问:‘你喝多了?’ 李玉书傻笑着点头。 苏锦无奈:‘为什么喝这么多?’她倒不是责怪他,只是觉得他不像是会贪杯的人,喝这么多,对他身体不好。 李玉书笑着凑过去坐在苏锦身边:“我高兴,高兴得不得了。” 苏锦笑:‘看得出来。’ “不,你不知道我到底有多高兴。”李玉书摆着手说道。 “好了,我知道。”苏锦一边回应着他,一边起身去浸湿了帕子,打算替他擦擦脸。 但是苏锦刚站起来,李玉书也跟着她站了起来。 苏锦看着跟在自己身后寸步不离的他,无声地笑了:“好了,回去坐好。” 李玉书乖乖地坐回了床边。 苏锦用帕子仔细地替他擦了脸,感觉他脸上的红晕总算褪去了一些,看上去没有那么醉醺醺的样子了才停手。 李玉书微微往前伸着脸让苏锦仔细地替他擦拭,全程盯着苏锦看,看得苏锦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她轻声责怪:‘不要再看了。’ 李玉书笑着摇头:‘锦儿真好看。’ 苏锦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忽然听到这样直白的夸奖,怎么好意思呢。 她转身去将帕子放回去,回来便将自己头上的珠翠一件一件拆了下来,这都是皇上特地赏赐的,宫中的东西,精致华贵,自然是好看的,但是苏锦乍然在头上戴这么多东西总觉得别扭。 苏锦卸这些东西的时候,李玉书就站在她身后,透过镜子看着她,两人的目光在镜中交汇。苏锦看着镜子中的他,比起当初在扬州的时候,他更显清瘦了,她知道这大部分是因为自己,为了自己,他来回奔波,费尽心力。 她轻轻抬手,向身后伸去,李玉书看到她的动作,连忙伸出手来接住她的手,两人双手紧握的那一刻,苏锦就知道,自己再也不要跟眼前这个人分开了,命运对自己何其宽厚,自己几次三番逃离,最终还是回到了他的身边。 李玉书的差事耽搁不得,西南之行已经拖了几天了,所以成婚第二日他就要离开,好在苏锦也决定回扬州一趟,如此便能与他一起上路,两人还可以相伴一些日子。 往日他不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倒不觉得,这次想到他要离开,苏锦倒生出许多不舍,总想着两人分别的日子要再晚一些才好。 可惜天不遂人愿,一路顺利,不过十几日便到了要分开的日子。 他们本来走的是水路,这日李玉书特地带了她上岸,陪着她在街上逛了一天,最后还是苏锦先说让他回去吧,他乃朝廷官员,行动早有安排,自此之后,一路水路继续向南,苏锦就打算就此弃船登陆了。 李玉书十分不舍,此次离开,又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了,他好容易与自己心心念念了这么多年的人成亲相伴,短短几日,又要分离,想来心中十分不舍。 苏锦又何尝舍得呢,只是分开是势在必行,总要有人先说离开。 她故作洒脱地笑着说:“好了,该回去了,再不回去,人家以为你这个按察使被我拐跑了。” 李玉书闷声:“我正想被你拐跑呢。” “拐走朝廷命官这样大的罪名我可担待不起,快些回去吧。”苏锦笑道。想了想又补充说:“此去西南路途遥远,我听说那边民风彪悍,你人生地不熟,万事小心,总要谨慎才好。” 李玉书点头,轻轻抱抱她:“放心吧。” 苏锦知道自己叮嘱也是白叮嘱,他心有七窍,自会一切都办得妥帖,之所以还要说这些话,不过是知道他这个人聪明,聪明的人胆子都大,多少人便毁在胆子太大上。 李玉书看着苏锦说道:“你从此处回扬州不过一日路程便能到,到了扬州之后,一切事情都交由珠儿去做,他会替你料理好。” 苏锦笑着点头,都留了珠儿在自己身边,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路上不便寄信,等我到了,会写信给你。”李玉书继续叮嘱。 苏锦依旧笑着点头,催促他:“好了,我都知道了,快些走吧,再不走天要黑了。” “天黑了才好,那样就不必今日走了,我们还能多待一日。”李玉书认真地说道。 苏锦无奈:‘已经耽搁了一天了,还是快走吧。’ “你怎么总是催我走呢?”李玉书不满地嘟囔。 “不是我催着你走,是西南局势既然如此紧张,你该早些过去,也好早些料理明白早些回来。” 两人纠缠了半天,李玉书才一步三回头地回了自己船上,苏锦是看着他进了船才转身离开的,她是真的害怕他会一个转身又折回来。 好容易把人送走了,苏锦也带着银杏和珠儿回了一早李玉书替她定下了客栈,天黑了,他是不会让自己赶路的。 但是苏锦也并不能安睡,甚至想着早知道就像李玉书说的那样,干脆再待一个晚上再分开了。但是转念想想,便是再待一个晚上,也是要分开的,早些分开,便能早些相见,从今日起便要数着数过日子了。 苏锦一夜不能安睡,第二日一大早便起来了,几人用过早餐便匆匆上了路。 果然如李玉书所说,他们不用一日便到了扬州城。 来之前苏锦只觉得自己既答应了jiejie,便要回来替她看看大夫人,也觉得自己这几年一走了之,十分对不起自己的母亲,所以便赶了回来,等到真的进了扬州城内,苏锦才觉得慌张。 这城内的一桥一路,一山一水,都如此熟悉,便是离开几年,也仿佛未曾改变过模样。 苏锦掀开帘子看着这城内的街道,店铺,看着这城内的人来人往,大概这就是故乡,便是离开了几年,以为自己未曾想过,但是从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莫名的熟悉感便随之而来。 当马车行驶进赵家所在的那条巷子的时候,苏锦看着两旁的青砖绿瓦,看着高高的院墙,窄窄的紧闭的门,心中有种奇怪的感觉,她有些紧张,又迫不及待地想推开那一扇曾经推开过无数次的门。 马车很快停了下来,苏锦掀开前面的车帘,看着上面两个大大的赵府两个字已经有些斑驳了,黑色的大门紧紧关闭着。 苏锦扶着银杏的手跳下了马车,拿了自己的包袱,不好意思地对珠儿说:“现在还是不要叫大夫人知道我与你家公子的关系,所以还要劳烦你先找个地方落脚,等过些日子我叫银杏去联系你。” 珠儿了然地点点头,来之前公子已经交代过了,恐怕夫人还是不愿意让赵家人知道他们的事情,他也大概能理解她的为难之处,所以说道:‘夫人放心,我这就离开,就在之前夫人住的地方落脚,夫人有何吩咐尽管叫银杏来找我。’ 苏锦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他忽然改口叫自己夫人,便是自成亲那日算起也有几日了,她还是不能十分习惯。 苏锦看着他赶着马车快要出了巷子的时候才和银杏上前叩响了大门。 他们叩了许久,终于等到了人来开门,是赵老伯,几年不见,他越发苍老了,不知是年纪大了自然的衰老,还是赵家的事情终究也是影响到了他。 他颤巍巍地打开门露出一条缝隙想要询问是谁的时候,便看到了出现在他眼前的熟悉的一张脸,他连忙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确认自己没有看错,站在自己眼前的正是家中的二小姐,便是离开了这么多年,二小姐的模样还是没有怎么改变,一样娇小可爱的样子,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他的时候,他忍不住落了泪:“二小姐,是你吗?你回来了?” 苏锦看他落泪也忍不住要落泪,连声答应着:“是我,我回来了。” 赵老伯连忙拉开大门,出来仔细打量着苏锦,上上下下仔细看了个遍才说道:“没错了,是二小姐。二小姐你当年一声不响地跑出去,这么多年也没有回来,府中的人都以为您,”他欲言又止,苏锦知道,大家肯定都以为她一个姑娘跑出去这么多年,估计是死了,说不定抛尸哪个荒野。 赵老伯摸了把眼泪继续说道:“我就说二小姐福大命大,肯定没事,你看着不就回来了?” 苏锦笑着安慰他:“老伯快别哭了,我这不是好好地回来了嘛?”苏锦说着还转了个圈。 赵老伯连连点头:“哎,是我不好,年纪大了,就喜欢掉眼泪。”“二小姐快进来吧,府里的人知道你回来了,一定高兴得不得了呢。”他说这话不假,这也多亏是二小姐回来了,这些年,赵家也越来越不成样子了,若不是李家看在曾经的婚约的份上还照顾一二,赵家就真的要被吃的只剩下一个空壳子了,想当年老爷还在的时候,赵家那也是扬州城内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奈何老爷早逝,只留下两个女儿。 本来大小姐跟李家有婚约,若是真的嫁过去了,赵家的家产也算有了归宿,谁能想到当年会出那样一档子事呢。 不过这件事在赵府是禁忌,谁都不能提。 大夫人因为这件事变得疯疯癫癫的,时而好,时而坏,大多数时候神志是不清醒的,就是清醒的时候,身子也支撑不住她去管理赵家的生意。 二夫人呢,向来是个软柿子,早先老爷在的时候就是个闷不做声的,老爷去世后也是唯大夫人是从的,大夫人病了后就是在床前伺候汤药,要么就是躲在屋子里哭自己那个不知所踪的女儿,根本指望不上。 赵老伯是赵家的老人,从老太爷的时候就在赵家了,实在不忍心看着老爷一手打拼出来的家业都落在外面那群奴才手里,但是赵家又找不出人来支撑,多少次都想劝大夫人把生意交给赵家宗族打理,也算是没有便宜了外面那帮人,但是他也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区别只在于东西是落在赵家宗族内还是外面而已,家族里的那群人早就对这些东西虎视眈眈了,明里暗里不知道打了多少主意了,好在大夫人神志清醒的时候还算精明,不论谁来说什么,只咬死一句话,赵家的东西,自己做不了主。 他也知道二小姐也撑不起一个赵家,说到底只是一个喜欢跟在jiejie身后的小丫头而已,连算账都不会的,哪能撑起一个家,若是大姑娘还在,倒是还有半分可能。 但即便如此,赵老伯也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了,指望着大夫人做主为她找个能干的夫婿,将赵家重新振兴起来。 苏锦现在还不知道赵家的情况,只是她一路跟着赵老伯走来,大概已经可以窥见赵府的落败了,一路上遇到的下人寥寥无几,苏锦不动声色问赵老伯:“母亲这些年可还好?” 在赵府,母亲只有一个人,就是大夫人。 赵老伯听她主动问起,一腔话终于有了说的机会,他先是长叹了一口气,然后摇头:“哎,大夫人这些年精神时好时坏的。去年入冬的时候又生了一场大病,今年开春也还没有好利索,如今大多时候还是在床上躺着。二夫人除了思念二小姐外,身子倒还好些,一直在床前伺候汤药,十分尽心。”他想着那毕竟是二小姐的亲生母亲,便是规矩让她不得不先问大夫人,心里最记挂的总还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所以才补充道。 苏锦感激地冲他点了点头,她知道,他这是怕自己担心母亲才故意特地告诉自己的。 苏锦没有再说话,只一路上观察赵府中的一切,果然衰败是一种气象,这里看起来好像跟自己离开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连苏锦都能感受到一种颓败的氛围,这种感觉压抑在人心中,让人十分不舒服。 她加快了脚步,到了大夫人院子前的时候,在进门之前却一个丫头也没有看到,便是门口也没有人守着,是赵老伯亲自把她带进内屋的,苏锦心中惊叹:‘赵府竟已衰败到如此地步了。’要知道搁之前,这大夫人的院子前是必有两个婆子守着的,防止不懂规矩的人冲撞了大夫人,院子里洒扫的下人来来往往,是不断人的,门口更是平常坐着三五个丫头,屋里伺候的人更是少不了,只是大夫人一个人的院子里就有二十多个人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