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八零供销社一枝花在线阅读 - 第5节

第5节

    正说着话,有人在院子门口问了一声:“露露在家吗?”

    小月妈手里拿着一个竹篮子,走进来说道:“我还怕你已经回供销社了,还好赶上了。”

    “我们家小月也是不听话,你给了她糖她就这样收下了,我早上一直在忙,现在才有时间过来。”

    沈白露笑道:“昨天小月挑着箱子走了好远,都不嫌苦累。”

    “小月那死丫头,读书成绩不好,就是有点儿力气,挑个担子不算什么。”

    小月妈是属于那种很实诚的农村妇女,别人对她好,她是一定会报还的,她把那个竹篮放下来,蹲在地上揭开一块布,说道:“这是我去年底晒的红薯干,你带些回供销社吧。”

    沈白露瞧了瞧,小半篮子红薯干,因为天气热,红薯干湿湿软软,泛着蜜糖,随便拿一根都黏手。

    小月妈还说:“有的上面起了白,但不是霉,可以吃的,你快拿个东西来挑些好的。”

    “不用了,你就自己留着吃吧,家里还有那么多小孩呢!”

    “哎呀你不要这么客气,你经常给春雨送新鲜蔬菜,小月和她一个寝室,没少吃那些菜。”

    沈白露有些盛情难却,最后挑了一部分,小月妈执意让她多拿些,沈白露推却道:“不用了不用了,够了……”

    推了好一阵才罢休,小月妈说:“我也要回去了,等下还要去割红薯藤。我今年插多一些红薯苗,冬天应该可以晒多一些红薯干。”

    小月这时候从院门口探出个头,笑嘿嘿地走了进来。

    小月妈斥道:“吩咐你挑的水挑好了?”

    “挑好了,我过来找春雨玩。”说着从篮子里拿了一根红薯干吃。

    “天天记得玩,玩一下记得回去做事。”

    “知道了。”

    沈白露分了一些红薯干给meimei,meimei见她马上就要出发,说道:“姐我送你到村头。”

    小月:“我也去。”

    *

    沈春雨穿着那双紫色的水晶凉鞋,紧紧跟在沈白露身后。

    从家里出来,走在村里的大路上,沿路会经过几户人家。他们村聚族而居,都是一个姓,所以基本上沾亲带故,什么叔伯婶子,爷爷大娘……姐妹俩不断打招呼。

    还有一些小姑娘看到之后问春雨:“你买了新凉鞋?”

    “我姐给我买的。”

    “真好啊!”

    出了村,一眼就望到东边那条两丈宽的河,河两侧都是稻田,回望一眼村庄,则会看到村子北边、西边都是山,连绵不断的山。

    建国后河面上架了一座水泥桥,能容纳拖拉机经过。

    桥下清凌凌的河水流过,两岸田野阡陌,稻子渐黄,风景秀丽,果然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跨过桥再往东走一段,就是山路,姐妹这才分别。

    *

    天还未黑,大路两边有开垦出来的田地,有人在耕作,有人在放牛,山上也不时有人在砍柴、给茶籽树林松土,中途会经过两个村庄,偶尔还能看见一两辆拖拉机,拉着碎石、水泥之类的去搞建设。

    终于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到了圩市上。快靠近供销社时,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喊了一句“露露meimei”,惊得沈春雨鸡皮疙瘩都出来了。

    这个罗华光是真的阴魂不散啊,还叫她什么“meimei”?

    沈白露胃里一阵恶寒,直感恶心,没好气地说:“你还是叫我全名吧。”

    “那多生分……叫你meimei,你不乐意?”

    “对,不乐意。”沈白露冷着脸说道,“甚至觉得很恶心。”

    大约是没有料到向来待人亲切有礼,脾性温婉的沈白露,也会有如此冷脸的一面,罗华光讪讪地说:“哦,那我还跟往常那样,叫你露露吧。”

    沈白露懒得跟他废话,直直朝宿舍走去。

    罗华光却一直紧紧跟着,气得沈白露站住,转对身对他说:“你别跟着我了行吗?等下我去跟你们工商所的领导告状,大家脸上都没面子。”

    罗华光被沈白露的话唬得愣了一下,甚至有几分委屈:“你怎么这么讨厌我啊?我也没做什么啊?”

    “那你跟着我有什么目的?”

    “没有目的……我就想跟你说说话。”

    “可我不想跟你说,我跟你说不到一块儿去。”

    罗华光沉默了一下,突然问:“露露,你是不是有喜欢的对象了?”

    沈白露有点想虚构自己有对象了,打消他的念头,又担心方垒出现时闹乌龙,眼下正是节骨眼,不能大意,且再忍耐一下,便说:“我不想跟你磨叽,我找到对象了你自然会知道。”

    罗华光又问:“你不会是喜欢那个写信给你的人吧!”

    无语……

    “我连他是谁都不知道……罗华光,你再造谣,我真的去跟你领导告状了。”沈白露瞪了他一眼,快步跑回了宿舍。

    那个年代是有流氓罪的,而且刑罚比较重,罗华光是有正经工作的人,加之他前世追求的手段,是靠哄骗,而非暴力,所以谅他也不敢造次。

    *

    拿着饭盒去食堂打饭,食堂已经没有什么人了,菜也只剩下一些残羹冷炙。

    沈白露问师傅要了米饭和汤,还有豆角茄子。

    正在吃的时候,冷不防又坐过来一个人。

    他友好笑了笑,问道:“你也这么晚吃饭呐?”

    沈白露抬眼一瞧,是农技站新来的那位技术推广员楚家丰。

    “嗯,回了趟家,刚刚才回来。”

    楚家丰是邻县人,对水稻有所研究,作为农业技术人员,派到了东阳公社驻点。

    他倒是个老实憨厚的人,平日里话不是很多,但是人比罗华光靠谱多了。

    “你怎么也这么晚?”沈白露问。

    “白天去了一个村庄看水稻秧苗,也是奇了,同时下的种子,有一片田里的秧苗不知道为什么长得格外慢,其他的种子已经在抽叶了,它们这会儿才发芽,甚至发芽率还不高,不知道是浸泡的方法不对,还是盖薄膜太晚了……”一提到自己的专业技术,楚家丰就侃侃而谈起来,“我得把可能存在的原因分析出来,写成报告。”

    沈白露对农耕技术知之甚少,但是十分佩服这些敬业的基层工作人员,点头说道:“你们现在应该很忙吧。”

    “是啊,马上就到双抢季节了,很多村民都怕误了这个时间,要是到时候秧苗插不了,直接影响下一季水稻,村民心急如焚,我们也恨不得立刻解决……”

    南方所种的都是双季稻,7月中旬早稻成熟收割,立秋左右将晚稻秧苗插好,中间只有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倘若晚稻插得太晚,误了季节,阳光、气温都没赶上,谷物合成就大受影响,收成将大减,甚至颗粒无收。

    一边抢着收割早稻,一边抢着插下晚稻,便称为“双抢”。

    楚家丰说了一大筐话,突然停下来,不好意思地说:“你应该不喜欢听这些吧。”

    沈白露摇摇头,把汤泡在了干饭里,回道:“不会,我也是从小干农活长大的,双抢的时候,我还给我家人送过好多次饭呢!”

    有时候稻田距离村庄太远,大人们甚至连午饭都不回来吃,都是小孩送饭送水到田间。

    楚家丰笑了笑:“也对,我们都是农民的孩子。”

    农技站的另外一名年纪大些的同志也坐了过来,笑眯眯地说道:“小沈,你爷爷我还认识呢!”

    “你是郑叔叔,你以前在我家住过,对不对?”

    “你这娃记性可真不错!”

    ……

    第6章 弟弟、麦乳精

    吃完晚饭,沈白露直接回了宿舍。

    宿舍里只有王见娣与另一个负责碗盆柜台的李孝红,邓雪梅的家离圩市比较近,走回去半个小时,所以她有时候也回家睡觉,次日早上再来。

    王见娣说道:“你今天就回来了啊,我以为你明天早上才赶过来呢。”

    “明早太赶了。”沈白露翻出袋子里的红薯干,请她们吃。

    邓雪梅不在,沈白露便觉得自在一些,三人说说笑笑,展眼便到次日,大家照旧上班。

    罗华光被沈白露吓唬一顿后,果然老实了许多,这两日即使在食堂遇到,也没有再涎着脸凑过来,沈白露照常作息,不管他们。

    邓雪梅倒是看见罗华光坐在哪个桌,就往哪个桌去凑。还时不时在闲下来的时候,搁沈白露跟前念叨罗华光长,罗华光短的。

    她老觉得自己这样能让沈白露心生妒忌,哪里知道沈白露根本不在乎,甚至多次起哄说:“嗯,你们俩真的挺相配。”

    和精明有心眼的王见娣不同,李孝红是个直脾气,最见不得邓雪梅这种经常迟到早退还偷懒的关系户。

    她在宿舍、食堂里听多了念叨也觉得无比厌烦,有次干脆笑着说:“雪梅,你和你的罗华光怎么还不见家长啊,赶紧把这事定下来吧!”

    气得邓雪梅直翻白眼,一天没理李孝红。

    李孝红三十出头,平时干活很务实,不喜欢出风头,但回回开口都直中要害,是个不容小觑的人。

    有次李孝红私下里还跟沈白露聊天,说:“我原本见罗华光是想追求你的,也不知道怎么被她抢了去,不过她是真的很爱跟你抢。”

    啊这……沈白露赶紧摇头:“没事没事,我反正不大可……由他们去吧,他们更配。”

    李孝红打量着沈白露,十分真诚地道:“你能这样想,那我还挺为你感到放心的。更好的还在后面呢,不要着急,嫁对人要紧,有的人看着表面光鲜,实际上经不起风吹雨打。”

    沈白露听着她的话,似乎意有所指,想起上次让罗华光挑担那回事,笑着回道:“那是的,有的人嘴上尽说好听的,实际上真的把扁担递给他,他是不愿意帮着挑的。”

    李孝红不住点头:“正是,露露,你看得明白。”

    *

    这天上班,挨近五点的时候,邓雪梅又提前溜了,理由是今天要回家帮mama干活儿,让沈白露帮忙看一下柜子。

    王见娣走过来说道:“真是羡慕她了。”

    没办法,邓雪梅是邓主任的侄女,这层关系,雷打不动。

    沈白露不是很羡慕,也不是很在意,只敷衍了两句,看今天的报纸。像这种清闲的时间,还能看看报,她挺知足的。

    邓主任走过来巡查了一圈,看到邓雪梅又提前溜号了,不由气道:“雪梅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刘福兴说:“主任消消气,年轻人能想着回家去帮家里干活,也不算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