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吴三桂发迹史(出书版)在线阅读 - 第149节

第149节

    吴三桂问众将下一步怎么办?

    胡守亮知道吴三桂本知道下步部署,却故意有此一问的意图是碍于石图在此,便抢先说:“我觉得云南与缅甸毗邻,唯有搞好关系为上策,否则,边境不宁对双方均不利。所以,我认为暂缓进攻。”

    石图一惊问:“不进攻,怎么能擒拿永历帝啊!”

    胡守亮说:“我们以朝廷的口气给缅甸国王下一道檄文,要他将永历帝交给我们!”

    石图说:“怎么会有如此轻而易举之事?”

    胡守亮说:“缅甸国王若不同意,再打不迟。”

    众人一致通过。其实,这已经是众将商量过的,如今只是演示一遍给石图看的。石图见众人意见一致,他也不好反对。

    吴三桂见石图也无话可说,便要胡守亮草拟一道檄文。

    胡守亮沉思片刻,便提笔而写,内容大致如下:

    尊敬的国王陛下:

    我大清之逆贼,明朝之余孽永历帝朱由榔因被我大军追击,躲入贵国已经有年。为了将其擒拿,以绝人贼之望,现我大清率师入缅,特以此书信告知。我大清雄师入缅之目的,非在与贵国为敌,而在于擒逆绝患。故请贵国将朱由榔擒拿,送给我大清。如贵国难以做到,我大清雄师必纵横其中,恐怕引起贵国国民之惊慌。

    大清国平西王吴三桂上!

    吴三桂将书信看了一遍,默不作声,又将书信传给石图。石图看完,问吴三桂:“这样行吗?”吴三桂点点头。

    石图见吴三桂认同,不敢再提出异议。

    吴三桂命人送去。

    可是,过了数日,却无消息。石图心中焦急,总在吴三桂身边唠唠叨叨。吴三桂也不理睬他。

    之后,信使回来,将缅甸国王的回信交给吴三桂。吴三桂看了,再交给石图。

    石图认真地看。缅甸国王说他并不知晓朱由榔已进入自己的国土,接到吴三桂的信之后才知有此事。并说他已经派军队四处搜查去了,若能擒到他,必送来。

    石图看完之后,并不言语。他心中却对此信有所怀疑。因为朱由榔率领那么一大帮子人进入了他的国土,他不可能不知道。他之所以说不知道,是想以此为借口拖下去。

    吴三桂见石图不语,便问:“钦差大臣有何指教?”

    石图说:“只怕缅甸国王有诈。”

    吴三桂说:“愿听其详。”

    石图说:“我虑缅甸国王已与朱由榔交好,不想将他交出来。所以,以此信来糊弄我们。”

    吴三桂问:“依钦差大臣之意,该如何办?”

    石图说:“我认为我们不能这样死等!”

    吴三桂说:“不死等又能怎么样?”

    石图说:“平西王可再派人到缅甸去,限定日期要缅甸国王发兵擒拿朱由榔,使他无法拖下去。同时可起兵进发,敲敲缅甸国王,使他不敢搪塞我们。”

    吴三桂沉思片刻,说:“钦差此计甚高。”然后,便派人再去缅甸王宫,要缅甸国王限定出兵日期。同时告诉缅甸国王,自己已经发兵,要他们在猛卯迎接。

    信使走后数日,吴三桂便命令副都统何进忠,大将沈应时,马宁等率领队伍由腾越出发经过陇川,到达猛卯。

    何进忠是在顺治十八年三月率军到达猛卯的。可是,他们到达之后,并不见缅甸军队来接。何进忠便命人前去打探,得知缅甸军在路上与李定国遭遇,打得难分难解,无法前来与他们会师。

    何进忠心中急了。他将沈应时、马宁叫来,一起商量对策。

    何进忠问:“我们可否与缅甸军夹击李定国?”

    马宁说:“不可!我军本已是孤军深入,极其危险,若李定国与缅甸串通,后果将不堪设想!”

    沈应时说:“那我们干脆撤回去!”

    马宁说:“也不可!我们尚未与缅军会师,不知缅甸国王的意图是什么。这样回去,是无功而返,于事无补。”

    何进忠说:“进也不能,退也不能,如何是好!”

    马宁说:“何都统勿忧,我有一计。”

    何进忠问:“何计?”

    马宁说:“我们只需造出与缅甸军夹击李定国的声势,却并不真正进军。若缅甸军与李定国没有勾结,李定国必惧我与缅甸夹击而逃去。若缅甸军与李定国勾结,李定国必不会离去。但我们不去,也不会上当。”

    何进忠听了,说:“此计甚妙!”

    于是,何进忠令人造出要与缅甸军会合,夹击李定国之军的声势。

    不久,李定国的军队便退了,而缅甸军来到猛卯。

    何进忠与缅甸军统领商量好进军计划,正待发兵,丛林之中突然出现白白森森的雾气。

    缅甸军见之大惊,说是毒瘴。

    清兵不信,因为他们在那森林之中,已经遇到过这种雾气,并没有毒。他们认为缅甸军之所以说有毒,是不肯与他们去擒拿永历帝。

    几个胆大的清兵要到瘴气中去试试,结果死在瘴气之中没再出来。

    年老的清兵说:“永历帝气数未尽,这样贸然来擒拿他,已得罪了天神,所以降此毒瘴来惩罚我们。”

    众清军听了此言,纷纷要求撤退。

    何进忠见军心涣散,只得下命回撤。

    五、吴三桂巧计稳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