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科幻小说 - 案藏玄机之致命记忆在线阅读 - 第3节

第3节

    “不行。”他笑着说。计敏佳愣了一下,但立刻意识到这是曹玉玺在开玩笑,就说:“那我就回去了,等有别的团我再来。”说着,作势要离开。男人在女人面前总是处于劣势的一方,何况曹玉玺又是对着爱恋的人。他慌了:“别的,我是说笑话。你去吧。”

    计敏佳笑了笑,这是美丽女人任性的笑,让曹玉玺百感交集。“啥叫打翻了调料瓶呢。”他很少自嘲,但这时也不由得想到这句话。那嘲笑也像水里的葫芦一样,摁是摁不住的,他的嘴角浮现出笑容。但计敏佳根本没有理会他,就拿起接团计划,看了起来。

    关绍祖今天感到了悲哀,是从内心深处透出来的悲哀,就像秋天刚到山里,那岩石的缝隙中就开始透出秋凉一样。他的父亲,这一带过去有名的劳动模范、贫下中农最典型的代表,也是三棵松村最厉害的老支书关大林已经重病卧床很久了,眼看就要走上死亡之路了。关绍祖坐在村外的一块平滑的大青石上,流出了眼泪。父亲以前常来这儿坐坐。他一边吸着旱烟,一边看着对面像是在轻烟中钻出来的林子。这时村里的人就会不寒而栗,他们知道又该有谁倒霉了,或者就是全村都要倒霉了。当年的关大林就是这样一个威震四方、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我爹真行,他做着村支书就没人敢说承包。只有县委书记给他说好话,才行。”关绍祖想起倔强的父亲,佩服之感油然而生。其实就是县委书记来做了工作,关大林自己也不承包,村里的人还就不敢。曾经有年轻人想闹事,但关大林取出一根木辊,站在这块大石头上,威严地看着那群小伙子灰溜溜地走回了村子。谁也不敢跟他动手,尽管这里民风剽悍,但关大林却是有名的拳师,十个八个壮小伙子靠不到他的身边。据说,他的师父是个神秘的老人,刚解放那会儿被人打死了,关大林继承了那老人的拳法,几年后方圆几十里,甚至还有外面来的拳师,就全都败在他那出神入化的拳脚下。人们说他得了那老人的真传。

    可如此强悍、骄傲的关大林在死神面前也只有死亡这条路可走。他在重病的这半年已经起不来床了,每天瞪着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天花板,没有任何表情,甚至关绍祖告诉他,村里的人开始分地承包了,他都没有反应。就在前几天,他的眼睛突然转动起来,说:“你们没看见什么?没听见什么?”

    “没有呀。”关绍祖立刻跑到他父亲的炕头,“你看见什么了?”关大林的脸上突然出现了怪异的表情,是什么呢?关绍祖从来没看见过父亲的这种表情,因为这个勇敢的人是从来不会害怕的。但他现在确实在害怕,那眼光里充满了惊恐。

    “爹,你咋啦?”关绍祖又是担心又是害怕。

    “我……我看到他了……不,这不可能……不过,也许……不要听谣言……不,不要听……可是……”关大林语无伦次。儿子看着他的样子,以为是高烧把父亲烧糊涂了。

    “爹,啥也没有。就是有,还有我呢。”关绍祖对自己的武功还是很有把握的。

    “不,你不行。我也不行,就是有咱家的拳法也不行……可他来干什么?师父是什么意思呀?”关大林拼着全力去思考。他知道这是生死攸关的思考,如果他能猜出这盘中之谜,他就可以解决这数十年来一直折磨着自己,如同噩梦缠绕着黑夜一样在他心中作祟的疑问。不过,他是没有把握的,这个哑谜已经猜了几十年了,不可能现在,特别是他还在发烧的时候破解的。但不知是命运捉弄人,还是思维自身有着人们难以测度的规律,电光石火,只能用这个词汇才能描述出关大林脑子里一瞬间的状况。

    “绍祖,你过来。”关大林看着儿子伸过来的耳朵。这是一个巨大的耳朵,俗称招风耳,是关大林的遗传。

    “你要藏好我给你的东西。如果……唉……算了,如果有人要,你又对付不了他,就给他。”

    “为什么?”关绍祖不服气地问道。

    “给他,给他。咱们惹不起,如果真是……给他,给他……”关大林的声音渐渐小下去,他陷入了昏迷。

    这个清晨,雨刚刚停了,太阳还没有出来,灰色的天空上布满了灰色和黑色的云,看样子今天还要下雨。虽然这是夏初,但从北方广阔的天空中一股股冷空气不断地滚滚而来,到了城市上空就变成大颗大颗的雨滴,密密地浇下来。前些日子被太阳烤炙的空气像是烧热的石头被凉水浇了一样,化成水蒸气,冷却了下来。这连天的降雨,让这座东北的大城市回到了春天的料峭,人们又穿上了长袖衣服,早上有许多人都套上了毛背心或是薄毛衣。人们的作息时间也改变了,起床要比前几天晚了一些,刚刚开始晨练的老人们也缩回家中。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最冷清、寂寥的时刻,店铺还都关着门,街上几乎没有行人,也没有汽车通过,一切都是寂静的。不过,这寂静中有种诡异的感觉,如果看看那临街的黑洞洞的窗户和蒙在水雾中的大树,恐惧就会像这冰凉的空气一样从身体内部渗出来。这似乎是要发生事情的一天。

    果然,就有了一声尖叫,撕碎了寂静的天和地。一个中年妇女,像疯了一样地在人行道上跑着,不知为什么她有时也拐到马路上。她的速度并不快,而且腿有些瘸,但这已经是她用尽了浑身力气才做到的。再过一会儿,她将会见到警察,也就是在那一刻她终于支撑不住而昏厥过去。

    这是个年轻的女孩子,很漂亮,也入时,高跟鞋、浅色的连衣裙,细长的脖子上缠着一条真丝的围巾,这就是杀人凶器。有人用它制止了女孩子的呼吸,让这朵盛开的花朵早早就凋谢了。

    “死的地方有意思。”老刑警,号称本市第一神探的古洛,心里想道。姑娘倒在本市主要的一条通衢大道和一条小马路的接口处,她的上半身倚在一堵低低的水泥墙上,这水泥墙是市人民医院台阶的护栏,只要她站起来,再走几步路就可以走进不该死的人会不死,该死的人会死去的地方。

    “小胡,你怎么看?”古洛对一个高大英俊的年轻警察说。这是刚从北京分来的大学生,是公安局最稀罕的宝贝。所以,局长一定要让古洛带他,因为似乎只有古洛的水平能让这个看样子有些目中无人的青年听话。他跟着古洛刚刚破获了一起重大案件,在那起案件中他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几乎没有任何纰漏的推理能力,但事实证明他的推理全是错误的。但他不仅没有气馁,而且表现得更有个性,更自以为是了。

    “这里不像是第一现场。”胡亮沉思着说。

    “嗯,有道理。能证明她身份的东西找到没有?”古洛问一个刑警。

    “没有。”

    “查查有没有报失踪人口的,再把她的相片登到报纸上,对,还要上电视。”胡亮斩钉截铁地说。古洛笑笑,他不觉得这个大学生冲撞了他,反而开始喜欢上这个多少有些自命不凡的青年了。

    “照他说的做。”他一边嘱咐那个刑警,一边离开胡亮,在尸体周围仔细勘查着。古洛很喜欢,也很擅长勘查现场。

    “扔到医院门口,如果这里不是第一现场,那是为什么呢?离太平间近些?是幽默感,还是变态心理?”古洛抬头向医院大门里看了看,透过玻璃大门,通过漆黑的大厅,有个窗口亮着灯,那是药房。古洛走了进去。

    药房里一个昏昏欲睡的药剂师在值班。他冷淡地看着身着警服的古洛,心里很是腻烦:“睡觉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他从一个小时前就这么想。

    “昨晚有人来这里拿药吗?”古洛问。

    “当然有。”药剂师更不耐烦了。他虽然知道发生了某种不寻常的事(看到警察,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这么想的),但无情的睡魔却打消了他的好奇心。

    “有几个人?都大约在几点?”古洛很不近人情,尤其对一个懒汉,他是蔑视的。

    “几个人?几点?”他突然张开大嘴,打了一个古洛从没有见过的长呵欠,“不知道。不,是忘了。”

    “怎么会忘了呢?不是才过去的事吗?”跟进来的胡亮生气了。他是个脾气急躁的年轻人,但古洛更暴躁,他已经瞪起了眼睛,眼看着就要发作了。药剂师太困了,他居然没有看出这两个警察凶神恶煞般的眼神。

    “忘了就是忘了,你们去问问急诊医生不就行了。我……今天是怎么啦,这么困?”

    “嗯。”就连古洛对这种被困倦折磨着的人也无能为力。他只好和胡亮向急诊室走去。

    “你们等等。好像昨晚急诊不多,有五六个吧。”药剂师稍微清醒了一些,决定给这两个不懂事的警察一个小小的嘲讽。

    “你……”胡亮看着药剂师脸上的笑容,伸出手指头威胁地指了指他。

    “走吧。”有时候古洛是很大度的。他拉着胡亮走进了诊室。

    一个医生坐在那里,眼睛比药剂师还红,红得让胡亮都担心要滴出血来了。这时他才知道医生是个多么辛苦的行业。他不由得放缓了口气,说:“大夫,我们是公安局的……”他停顿了一下,那个脸色黑黄、嘴唇干裂的医生似乎比药剂师还冷漠,他的眼睛动都不动一下。

    “昨天晚上有多少人看急诊?”

    “多少人?七个。”他毫不犹豫地说。在那迟钝的表情下面却有一个清醒的头脑。

    “都是些什么人?”胡亮心里一阵喜悦。

    “两个干部,一个是财政局的,一个是交通局的。四个工人,有锅炉厂的,汽轮机厂的,电线厂的,还有一个是大集体化工厂的。再一个没工作的,谁知道是哪儿的。”医生的脸上还是没有任何表情。

    “好记性。”古洛暗自赞叹道。

    “你认识他们吗?”胡亮问道。

    “不认识。不过他们都有病历,好找。就是那个没工作的,恐怕难找。”

    “这人是什么病?”古洛问道。

    “重感冒,嗓子有炎症。我让他打了抗生素。也许你们能在护士那里打听到这个人。”他站起身来,开始收拾起桌子上的东西。古洛和胡亮满意而且知趣地离开了。不过,三个小时后,这两个刑警又出现在这个医生家里,带着歉意看着对方红红的眼睛。胡亮甚至以为这人的眼睛天生就是红的,就像白色的兔子一样。

    “不知您有没有记录,那几个病人都是在什么时间看病的?”法医根据被害人胃里的残留食物和尸体的表征,断定被害人的死亡时间是深夜十二点到十二点半左右,这相当准确的判断是因为死亡时间不长。医生有些厌恶地看着这两个不识趣的警察,但他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何况他注意到胡亮使用的是“您”的敬称,在东北是很少这么称呼人的。

    “我给你们写一下吧。”他的目光温和了。

    “你能记得清?”古洛不太敢相信他会有这样的福气,遇到一个有着超群记忆力的人。医生似乎不屑于理他,自顾自地拿出纸笔,写了起来。

    尽管古洛遭到抢白,但他并不生气,这就是一个警察,不,一个名探的涵养,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虽然他认为这个医生所做的证言并不那么重要。在来这儿的路上,他曾和新警察胡亮讲了自己的推论,这也算是给胡亮上了一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