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穿越三国之周氏天下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三章 交州

第一百二十三章 交州

    一场会议下来,决定了两件事,一件就是出兵取交州,另一件就是在其他三州也实行屯田制。

    扬州如今已经改革的差不多了,现在扬州世家势力已经被削弱了很多。

    而其他几州世家还是很强,土地兼并严重,这些都需要慢慢去解决。

    大会议过后周璃每次都会开小会议,就是只留下心腹之人商讨。

    这次列席的有郭嘉荀攸两位心腹,外加庞统诸葛亮两个新人,还有身为大将军主薄的陆逊。

    主要还是周璃和郭嘉荀攸讨论,另外三人都是旁听学习。

    “主公,如今除了扬州,其他几州世家猖獗,土地兼并严重,这对我们实行屯田制是一个巨大的阻碍。”荀攸认真说道。

    “我知道,一直没有去解决,是因为这几年一直在打仗,如果贸然对世家出手,很可能会引起内乱。”

    “主公,我们可以先从青州开始,青州经历十多年动乱,人口损失严重,地广人稀,遇到的阻力就会小一些。”郭嘉笑着向周璃建议。

    汉桓帝时期,整个汉朝有人口超过五千万,后面灵帝时期天灾和边关战争不断,加上后来的黄巾起义,以及这十年的诸侯混战,人口锐减。

    如今整个大汉十三州,人口已经不足三千万,减少减少了将近一半。

    而周璃从黄巾起义之后,一直兴建义舍,收拢流民,如今仅扬州一州就有五百多万人。

    现在的扬州已经超过了冀州成为人口最多的州,原本十分偏僻,人烟稀少的会稽豫章等郡如今都被开发的十分繁荣。

    周璃通过这十多年的善举,让他现在得到了巨大的回报,他现在是所有诸侯中人力最丰富的。

    他所控制的四州两郡目前公有一千三百万的人口,占了整个大汉十三州人口将近一半,兵源不愁。

    “主公,我觉得青州徐州都可以先动,荆州得先缓一缓,我们对清徐两州已经有了绝对的控制权,这两地的世家翻不起浪,荆州刚刚占领,局势还不稳定,强行出手容易出事。”荀攸说道。

    周璃听了他们两的话摇摇头,不太赞同他们两人的说法,“公达奉孝,你们想过没有,我们对青州徐州进行改革而不动荆州,他们得到消息一样会担心,因为迟早会轮到他们。”

    “那主公的意思是?”郭嘉蹙眉,看着周璃。

    “要动一起动,如果不动荆州,他们说不定会先发制人,让我们处于动乱,我们因该快刀斩乱麻,先解决主要问题,以后在慢慢解决其他问题,”周璃眼神凌厉,冷声说道。

    “主公是说我们三个州一起动手,进行改革?这样恐怕会引起内乱,而且范围这么大,如果控制不住的话……”荀攸有些担忧的看着周璃。

    “不会的,有军队在,小乱肯定会有,大乱不会,这样做唯一的坏处就是,这段时间我们势力的凝聚力会下降,如果这个时候有外部势力介入,就会有大麻烦。”

    “主公是断定没有其他势力会来趁火打劫?”郭嘉看着周璃问道。

    “曹cao和袁尚如今正在大战,根本无暇他顾,唯一有可能的就是跑到益州去了的刘备,不过他现在寄人篱下,没有刘璋的支持,他不可能出兵,而刘璋暗弱,他不会出兵的。”

    屋里的几人听了周璃的话,都在认真的想着问题。

    “确实如主公所说,这个时候正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没有外部势力的威胁,正好先解决内部问题。”郭嘉想了一会儿率先说道。

    “嗯,这个事情就暂时先这样,后面在详细讨论具体的计划,现在先说说交州的问题。”

    “你们先各自说说你们对交州的了解。”周璃看了看几人,说道。

    “交州地广人稀,而且气候炎热,不太适合人居住。”荀攸率先说道。

    这个时代因为没有制冷的办法,所以像那些十分炎热的地方住的人都比较少。

    因为在这些地方,食物的储存等都是很大的问题。

    而且因为炎热,出门劳作的时间就会变少,而且效率会降低,这样就会造成粮食产量不足,养不活太多的人。

    所以在只有在近代的时候两广地区人口才快速增长,古代人口一直都是集中在黄河和长江流域。

    “交州由于气候的原因,物质腐烂很快,所以发生战争,死了的人必须快速处理掉,否则容易引发瘟疫。”郭嘉认真的说道。

    诸葛亮听了郭嘉的话,十分吃惊,他知道郭嘉这是在给他提醒。

    “你们呢?有什么要说的没有?”周璃看着诸葛亮庞统陆逊三人。

    “主公,我对交州不太了解,所以也不知道说什么。”陆逊有些惭愧的说着。

    诸葛亮和庞统没有说话,都看着周璃,意思也就和陆逊差不多。

    “首先,我可以告诉你们,交州是个非常好的地方,只要治理得当,那里将成为我们以后的粮食基地。”

    几人都认真的听周璃叙说。

    “交州是炎热,但就是因为炎热,阳光足,植物生长比我们这里更快,我们这里一年可以种两次粮食,那里有些地方一年可以种三次。”

    几人听了周璃的话,都非常吃惊,有这种事?

    “坦白说,就是每年除开耕种收割歇地的时间,我们这里粮食生长期是三到四个月,而他们那里是两到三个月,比我们要少一个月时间。”

    “主……主公,这是真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以后粮食产量不是可以增长很多?”荀攸听了周璃的话,有些颤抖的说着。

    “这只是粗略的说法,毕竟交州的环境比我们这里恶劣,经常有自然灾害发生。”

    “上天是公平的,给你好的就同样带给你不好的,这是规律,同样给你不好的也会给你带来好的。”诸葛亮说道。

    周璃诧异的看着诸葛亮,他这已经有了几分哲学的味道。

    “在交州,瓜果蔬菜等生长都很快,这就是优势,环境恶劣气候炎热这是劣势,我们就要发扬他们的优势,降低他们的劣势。”

    “而关于在哪里因为天气原因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我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改进工具。”

    “我让人在研究改进梨,现在那种直梨十分费劲,所以耕作效率低,改进之后的梨可以省力,而且我们从北方购入的大量的牛正好就可以用来耕种。”